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内控现状调查——基于对陕西省安康市部分企业的调查

2011-07-22 03:08张淑萍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11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管理者制度

余 谦 张淑萍

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增长、吸收就业、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对当地的作用就更加不容忽视。但是,由于这些企业的自身特点和所处的环境,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到位,甚至长期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导致其内部控制现状不容乐观,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一、情况说明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和走访座谈的形式进行。调查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企业总体情况的调查,主要包括企业的性质、规模和所属行业等基本信息的调查;第二部分是基本情况的调查,围绕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展开,包括:(1)被调查人员的年龄、学历、职务等情况的了解;(2)调查企业内部人员对内部控制的了解程度,侧重于对我国颁布的内部控制的有关规范及其内容的了解;(3)调查企业人员对内部控制规范的看法,侧重于了解对规范的操作性、适用性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的看法;(4)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的调查,主要了解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建立健全、是否有效,以及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5)就企业具体的控制点的控制情况进行调查;(6)调查企业未来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7)对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者的行为风格进行调查等相关问题的设计。

二、调查结果统计

1.对内部控制的了解程度的调查分析

对该问题的调查涉及企业各职能部门,调查侧重于对内部会计规范的了解。通过对调查情况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职务越高,对内部控制的了解越多,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体会越深。对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管理层比普通员工了解得多,在十分了解和基本了解这两项调查中,高层管理者达到80%;而一般业务人员只达到8.9%。;财务人员比其它工种了解得多,财务人员达到86%,其他人员达到17.4%。在调查中,经常会碰到有些被调查者对内部控制一无所知。

2.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调查者中7.5%的人员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较健全;26.25%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部分健全;46.25%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另有14%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没有什么内部控制制度。

许多被调查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上不够完善,没有覆盖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业务操作系统。例如不少企业没有常规票据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没有审计制度。甚至一些小企业连正规的财会部门也没有建立,会计、出纳及财务审核一切工作均由一个人包办。即使在一些现存的制度中,仍有许多规定不够完善;有些内部控制制度已经陈旧过时不能适应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的需要。

3.对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调查者中认为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情况一般乃至没有效果的选项两者之和比例高达60%,说明被调查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不尽人意,有待加强。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在没有效果的选项中,只有基层管理者和一般业务人员作了选择。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更多的是按照领导的意思处理事情,他们认为制度比不上领导的一句话。

4.对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走访,有51.25%的人认为领导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有30%的被调查者认为员工素质的高低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有影响。另外,国家颁布的内部控制的规范,对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企业来讲,国家颁布的内部控制的有关规范性文献,对企业的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实用性不强;内部控制规范更多局限于会计控制,控制的范围不够全面。

5.对内部控制目标的调查分析

调查表中针对内部控制目标的调查选项中,选择资产安全性的有30%;选择报表可靠性的有31%;选择效益性的有23%;选择合法合规性的有16%。

6.关于关键控制点的调查分析

关键控制点,是指在具体业务处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那些控制环节。关键控制点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业务能否正常、顺利地完成。在调查过程中,考虑到不同部门人员对其他部门业务了解有限,调查主要分部门进行,重点涉及财务、采购、销售部门。调查结果显示各部门基本都有关键控制点,只是有些关键控制点选择得不够准确,而且,有领导凌驾于控制之上的行为,致使控制点的形同虚设。

7.对加强内部控制健全意向的调查分析

在上面的调查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被调查企业中,内部控制还没有被企业员工完全理解和接受,个别被调查者甚至对此一无所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健全,内部控制的效果也不尽人意,对于一些关键点还没有实施控制。有些问题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

通过分析显示,有63%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有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而且认为领导对于内部控制的建设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的受访者倾向于企业自我完善。

三、原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1.我国有关内部控制理论和法规制度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虽然已出台了几个具体业务规范,但对于内部控制研究还不够系统,涵盖面窄,距离形成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框架还有一定的距离。如:内部控制规范的目标定位较低;内部控制法规体系的不够系统,涵盖范围也较狭窄;内部控制规范可操作性不强,强制性不够,实施效果不理想。

2.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自我调节和自行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单位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可以说没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就很难组织起现代化的社会大生产活动,也就谈不上现代化的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一般来讲,经济越发达,企业规模越大,内部控制重要的重要性就越加明显,对内部控制也就越重视。而被调查企业所在地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管理层更关注的是企业如何上规模、上项目。加之外部环境给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不大,缺乏风险意识,忽视了对风险的识别,忽视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

3.内部控制自身的局限性

内部控制同任何其他制度一样,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

(二)内部原因

1.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1)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存在偏差。被调查的企业中有人认为制度越多就说明内部控制越好;还有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控制员工,领导是不受控制的。而作为管理者往往从会计和审计的角度理解内部控制,关注点更多的局限于企业的作业层控制。

(2)管理思想和经营方式。管理当局的管理理念和行为方式对企业员工在具体执行任务时会造成极大的影响。被调查企业的管理者大多经营管理思想趋向于集权管理,管理方式比较单一,个别管理者在本部门搞“一言堂”,大权独揽,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何谈内部控制。

(3)企业的文化氛围。内部控制的建设不仅要在硬件上有大量的投入,也要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下大力气,必须大力宣传内部控制,使其深入人心,自觉成为企业员工行动的标尺。被调查企业中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基本上没有关于管理控制培育,导致企业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实施过程当中不能有效地被贯彻执行。

(4)人员素质和思想意识还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被调查企业中大部分员工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较低,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只限制在上岗前的业务训练,极少涉及员工的素质和思想意识方面的培训,导致员工对一些管理层的管理理念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的不理解。

(5)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被调查的企业中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么明显,在这些企业中,许多经营者本身就是投资者,他们大权在握,处理事情随意性较大。各管理层之间也存在有责权利不明确,缺乏相互制衡、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的现象。而且有些调查企业只考虑,只考虑用人成本,却不考虑职务之间的不相容性。一人肩挑数职,使内部牵制体系失效。

2.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

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可以保证有关各方及时对企业经营活动实施管理和控制,便于了解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被调查的一些企业中存在有些事情谁都可以管,谁又都可以不管的现象,致使在内部控制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及时地解决。

3.内部审计监督机构缺失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但在被调查的许多企业中却没有设置审计部门。

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标准体系

各企业应以统一的内部控制规范为指导,结合企业自身内部控制的目标、战略发展和管理需要,制定出适合自己情况的内控制度。

2.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根据COSO的定义,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指企业的核心人员及这些人员的个别属性及所处的工作环境。包括个人诚信正直,道德价值观与所具备的完成组织承诺的能力;董事会与稽核委员会;管理阶层的经营理念与营运风格;组织结构;职责划分;人力资源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环境,“是推动控制工作的发动机,是所有其他内控组成部分的基础,它奠定组织的风纪和结构,并且涉及到所有活动的核心——人”。

(1)重视职业道德规范,强调全员参与,营造诚信的企业文化氛围。诚信和职业道德是精神层面的控制,是内部控制中的“软控制”,只有企业中的广大员工的诚信正直、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趋同,才能形成真正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使内部控制得到有效实施。

(2)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监督职能。被调查的企业大多规模不大、组织结构简单,所有者往往直接参加经营管理,内控动因较强、组织效率较高。但由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董事会的强有力的监督,管理者的权力过于集中、随意性较大,从而加大了内部控制的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吸收有经验的管理专家、学者、注册会计师等参与到董事会中,加强对管理者的监督。

(3)重视管理者的素质与员工的胜任能力。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许多是由于管理者的素质较低、员工的胜任能力较差、风险意识和内部控制的意识淡薄,从而直接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和效果。可以通过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员工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企业在雇佣、培训、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等激励政策和程序的合理性,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控制措施并切实按规范实施。从而真正改变企业在用人方面存在的较大的随意性。

(4)要有明确的权责划分办法。被调查企业地处位置较偏僻,人际关系和职业关系纵横交错,在处理具体业务时难免讲人情而不讲原则和制度。企业应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在职责的分工方面可以通过各项职责合理的分配和进行严密的监督与复核,以达到权责的合理化。

3.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企业内部控制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因此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根据被调查企业的情况,对内部控制不了解的比例相当高。为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被调查企业应加大对全体员工进行内部控制的教育,因为每个员工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者,同时又是整个内部控制的受控者。要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自己在内部控制系统中都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4.注重实施与监督

制度制订的完善从基础层面做起,先抓最为薄弱的环节。一要做好定岗定员、明确岗位职责;二要制定奖惩措施,完善激励机制;三要配置专门机构或人员加强监督。四要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具体操作时,在保证控制有效的前提下,可以简化控制的流程和程序,以降低内控成本。另外,由于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内部控制也会呈现动态性,企业应定期检查制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管理者制度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