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胶工艺和稳定性研究

2011-07-25 10:20巩新玉张艳伟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9期
关键词:化学试剂鹿角药典

闫 晗,刘 静,赵 璨,巩新玉,张艳伟,李 蕾

(1.驻马店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河南 驻马店 463000;2.驻马店市伟鑫药业有限公司,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鹿角为鹿科动物马鹿或梅花鹿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分别习称“马鹿角”、“梅花鹿角”、“鹿角脱盘”[1]。本次实验所用鹿角为马鹿角,无臭、味微咸。阿胶是将驴皮漂泡、去毛、切成小块,再漂泡、分次水煎、滤过,合并滤液,用文火浓缩(加入适量的黄酒、冰糖和豆油)至稠膏状,冷凝,切块阴干[2-3]。鹿角胶、阿胶同属胶剂,工艺相似,药性相仿,所含组分相似。目前药典标准中仅加入适量的黄酒、冰糖和豆油作为辅料。从历史上、文献上都有加阿胶的记载[4],不加阿胶,难以成型,影响医疗上的使用[5],而加少量阿胶,较易成型,药性相仿且药效稳定,不影响药物疗效。

本文通过采用确定的添加少量阿胶制备鹿角胶实验工艺进行了连续多批次的实验,对样品进行了工艺参数研究和稳定性实验。经过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结果表明样品性状、水不溶物、含量测定和微生物限度均符合规定,表示所制备的鹿角胶比较稳定,质量合格。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试剂:硫酸钾(天津永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硫酸铜(天津博迪化工有限公司),硫酸(开封芳晶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硼酸(淮南化学试剂厂),甲基红(上海远航化学试剂厂),氢氧化钠(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氯化钠(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磷酸二氢钾(广东汕头西陇化工厂),磷酸二氢钠(上海市试剂一厂),溴甲酚绿(天津市化学试剂研究所),孟加拉红(虎红)琼脂培养基(杭州市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营养琼脂(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蛋白胨(台湾基隆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麦康凯琼脂(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4-甲基伞型酮葡糖苷酸培养基(北京三药科技开发公司)。

对照品:甘氨酸(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样品:河南伟鑫药业生产鹿角胶及试制添加阿胶样品。

1.2 实验设备

电子天平: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 FA2004A型;调热电热套、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电阻炉: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ZDHW 型;万用电子炉:北京永光明仪疗仪器厂;电动离心机:江苏金坛城西晓阳电子仪器厂800型;霉菌培养箱、生化培养箱、超净工作台:上海浦东荣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不锈钢手提式压力灭菌锅:宁波镇海金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3 实验步骤

1.3.1 试验工艺

鹿角锯段,漂泡洗净,分次水煎,滤过,合并滤液,静置,滤取胶液,浓缩(可加适量黄酒、冰糖、豆油和阿胶)至稠膏状,冷凝 ,切块,晾干 ,即得。

1.3.2 具体实施步骤

漂泡:将称好的鹿角段置于清水池中,每料一池,并悬挂状态标记;加入饮用水,水面高出鹿角 5~10cm。春秋季浸泡2~3日,冬季浸泡3~5日。每日换水1~2次,将鹿角段中含有的血质洗净,否则收胶时易产生沉淀,保持水清洁无臭味,直至鹿角段彻底浸透。锯段:取出鹿角,用刀铲除腐肉及毛;锯成20~30cm的段。洗:将鹿角投入转鼓中,冲洗3~4h,至水清洁无泥沙为止。第一次提取:加饮用水1200L,密封,打开蒸汽进汽阀加热,使蒸球内压力控制在0.15~0.20MPa,转动蒸球使其温度在105℃~115℃,保温4h,将胶汁加压经过滤器打入贮液罐。第二次提取:加饮用水1000L,密封,打开蒸汽进汽阀加热,使球内压力控制在0.15~0.20MPa,转动蒸球使其温度在105℃~115℃,保温2h,将胶汁加压经过滤器打入贮液罐。提沫:吸取储液罐胶汁经200目筛过滤,转入夹层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表压0.10~0.15MPa,继续添加胶汁并不断提出漂沫,每次提沫后加水约10kg,每1~1.5h提沫一次,至胶汁表面呈气泡并有少量黄沫泛起,且胶汁呈清亮透明状时结束提沫。将冰糖用1.5倍水溶化后过200目筛备用,可增加胶块透明度和硬度,并有矫味作用;将大豆油过200目筛备用,可促进锅内气泡的逸散,起消泡作用,及后期便于切胶。依次加入上述备用大豆油、冰糖,搅拌使全部溶解。加入生产中传递的胶头和阿胶,同时通入加热蒸汽进行浓缩。保持微沸,浓缩至胶液量为原胶液量的1/2时,合并夹层锅。将混合后的胶汁搅拌均匀,加热至微沸,保持气压0.1MPa,继续浓缩3~4h,锅底产生大气泡(发锅)时,搅拌下将黄酒加入浓缩的胶液中,可促进浓缩过程中蛋白水解生成的大量胺类物质的挥散,起矫臭味作用,同时利于气泡逸散。继续浓缩至胶液中水分在 25.0%~28.5%之间(冬季偏向26.0%~28.5%,春、秋、夏季偏向25.0%~27.0%),用铲挑起胶液呈片状而不坠落,俗称“挂铲”时出胶汁。

2 结果与讨论

2.1 鹿角胶提沫时间对水不溶物的影响

对试制样品的不同提沫时间进行水不溶物项目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样品提沫时间对水不溶物的影响

总结:提沫15h以前水不溶物达不到内控标准要求,18h以后水不溶物趋于稳定,除增加能源和人力消耗外无实际意义。因此把鹿角胶提沫时间定为15.0~18.0h。

2.2 质量分析

(1)鹿角胶与鹿角胶(加阿胶方)含量测定结果比较:按照中国药典进行检验,取我公司生产三批鹿角胶样品与试制三批鹿角胶(含阿胶方)样品,对上述试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鹿角胶与鹿角胶(加阿胶方)含量测定结果比较

结论:在鹿角胶(加入阿胶方)中经检验三批试制样品含量测定项均达到药典标准和企业内控标准。

(2)鹿角胶与鹿角胶加阿胶方质量检验对照,见表3。

结论:鹿角胶与鹿角胶(加阿胶方)各项检验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之规定。

表3 鹿角胶与鹿角胶(加阿胶方)质量检验对照

2.3 鹿角胶的稳定性研究

2.3.1 稳定性研究方法和考察项目

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XIXC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对样品进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以研究制剂稳定性,除卫生学检查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XⅢC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规定外,其余项目均按照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对三批中试样品(拟市销售包装)进行稳定性加速试验和稳定性长期试验。考察项目:性状(外观和色泽)、含氮量、微生物限度、水不溶物。

2.3.2 加速试验

取三批本品模拟市售包装(试验用包材质地、结构与拟上市药品包装质地、结构一致),置(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试验期间分别于第1、2、3、6月末各取样1次,进行相关项目的考察,结果见表4。

表4 鹿角胶加速试验结果

结论:本品经(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考察6个月,在试验用包装下质量稳定,直接接触药品的内包材对药品质量不造成影响,结果三批样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表明本品质量比较稳定。因此将有效期暂定为3年。

2.3.3 长期试验

取三批本品模拟市售包装(试验用包材质地、结构与拟上市药品包装质地、结构一致),置(25±2)℃,相对湿度(60%±5%)的条件下放置36个月。试验期间分别于第0、3 、6 、9、12、18、24 、36 个月末各取样1 次,进行相关项目的考察,结果见表5。

结论:本品经(25±2)℃,相对湿度(60%±5%)的条件下考察6个月,各项指标与0月比较,基本一致,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对药品质量稳定性无影响,表明本品质量比较稳定。因此将有效期定为3年。

3 结论

鹿角胶是以祖国医学理论为依据,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用于血虚头晕,腰膝酸冷,虚劳消瘦。鹿角胶原制法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根据实验研究和古典文献,本文在原工艺中加入阿胶,不加阿胶难以成型,影响医疗上的使用,加少量阿胶,二者药性相仿,不影响药物疗效。本文在鹿角胶中添加5%的阿胶作为辅料,不收入处方,收入制法项下。

表5 鹿角胶长期试验结果

工艺上重点考察二次浓缩提沫工序,检测水不溶物,将胶液提沫时间控制在16.5~19.5h,水不溶物即可达到内控标准,同时胶液水分控制在25.0%~28.5%,便于切胶。

含量测定:药典标准要求鹿角胶含总氮(N)量不得少于10.0%,所用阿胶含总氮量不得少于13.0%,本制剂制定内控标准含氮(N)量不得少于11.0%。在试制三批样品中,含量测定项均达到药典标准和企业内控标准。

稳定性试验:鹿角胶工艺中加入阿胶的样品,经过6个月的加速试验和36个月的长期稳定性试验,鹿角胶的各项检测均保持稳定,符合《中国药典》标准要求。

总之,本试验结果表明,鹿角胶工艺设计合理,制备方法简便,制剂稳定性好。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25-226.

[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3]明◦李时珍,著.王育杰,整理.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22.

猜你喜欢
化学试剂鹿角药典
2020年版《中国药典》山楂叶项下金丝桃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商榷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化学试剂与耗材的管理
酷虫学校·鹿角虫同学的对手(第二章)
穿山甲药典除名
哪里来的鹿角
Deer’s Antlers 鹿角& Woodchuck土拨鼠
2017年版《英国药典》概述及启示
常用化学试剂的安全存放及分类管理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 未来目标达到300种
化学反应中水的多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