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环境规划设计

2011-07-25 11:19张谦郭强
山西建筑 2011年32期
关键词:井架铁人大庆

张谦 郭强

纪念馆是城市文脉传承的重要元素,是市民思想教育、陶冶情操、主题纪念的重要场所。城市的历史和现实在纪念馆的环境中完美融合。纪念馆的环境规划设计应从城市的地方特色中汲取营养,将文化结合于特定的场地之中,烘托纪念馆的主题。本文通过对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环境规划设计的具体实践,对纪念性场地环境规划的方法和内容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注:下文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简称为铁人馆。

1 项目概况

1. 1 背景介绍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是中国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被誉为“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大庆为黑龙江省西部最重要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科研中心。公路、铁路、航运、航空等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初具规模。

铁人王进喜是大庆最杰出的代表,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他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体现和人格化浓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同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袁隆平等被评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

1. 2 场地现状

1.2.1 规划范围

项目位于让胡路区世纪大道和铁人大道交汇处,中原路南侧,远望大街东侧,管理局办公楼和铁人广场对面;总占地面积11.6 hm2,主体建筑面积 2.15 hm2,展厅总面积 4 790 m2,展线总长度917 m。

1.2.2 纪念馆主体建筑

主体建筑外形为“工人”二字组合,鸟瞰呈“工”字形,侧看为“人”字形,象征这是一座工人纪念馆。主体建筑高47 m,正门台阶共47级,寓意为铁人47年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建筑顶部为钻头造型,象征大庆油田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其位于大庆城市主轴线上,形成城市重要的地标。

1.2.3 场地条件

馆区土壤为草甸土和沼泽土,土壤略偏碱性,表面土层适宜植物生长。该地段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有雪,春秋季风多,全年无霜期较短。馆区北面略高于南,地面平坦,无植被,无规划时可以利用自然水系。由于油田城市温度、湿度、土壤等自然元素的特殊性,给规划设计带来一定的难度。

2 规划定位及理念

2. 1 规划定位

规划将铁人馆建设成为以铁人文化为核心,集纪念性、教育性、文化性及市民休闲活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体现大庆地方特色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2. 2 规划理念

基于大庆历史文化的解读和对铁人精神的理解以及对场地环境现状的综合分析,规划将场地规划为“铁人精神的展示丰碑”,彰显“大庆”文化,突出“铁人精神”;把铁人的生平事迹、铁人的精神影响物化表达于铁人馆环境的构景元素中,将铁人馆规划设计为体验铁人精神重要展示窗口、旅游的接待客厅。

3 总体布局

项目规划总体结构布置成“三轴六区”的空间格局,以主轴线、次轴线、辐射线逐层展开贯通六大功能区。三条轴线为:环境主轴线:为南北东西十字形展开,在从北至南的纵向主轴线上,依次为主入口广场、铁人之路、“崛起”群雕景观、“腾飞”群雕景观和铁人纪念馆。在从西至东的横向主轴线上,依次为“民族脊梁”雕塑景观、端水湖和石油交响曲景观。环境次轴线:为南北东西井字形展开,在纵横次轴线上分布着绿化广场、铁人亭、“六个传家宝”雕塑景观、林中漫步、杨树林道、石油河。环境辐射线:为太阳型放射状展开,第一节点以铁人之路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延展,包括中心活动广场、绿化迷宫、凇辽地图、会战纪念雕塑、会战长廊;第二节点以“腾飞”雕塑的轴线为中心,呈半弧形向外放射延展,包括石油河、标杆山、铁人井架等。

4 分区规划和主要景点设计

4. 1 入口广场景观区

入口广场景观区位于馆区的北部,主要由旗帜型景观大门、林荫广场、铁人之路等景点组成。

4.1.1 旗帜型景观大门

旗帜型景观大门设计以抽象的铁人旗帜为造型元素,形成向上升腾的六面旗帜,以铁人精神旗帜的内涵和强烈的视觉张力,给游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产生印象深刻的第一印象。站在入口广场前透过大门观看铁人纪念馆,旗帜形态的入口使铁人纪念馆主体建筑插上了向上腾飞的翅膀,增强了铁人纪念馆的升华感,寓意铁人精神发扬光大、永续升华。旗帜型景观大门设计保证了入口、门卫、售票的功能性,巧妙的形成了主体建筑视觉效果的和谐延伸。

4.1.2 铁人之路

在主入口的轴线地面上,创建47 m长、5 m宽的铁人之路水景景观。47 m象征铁人辉煌的47载人生轨迹。在路面上以石材镶嵌钢板的形式铭记铁人47载生命轨迹中的事迹。利用水池浅水流的流动形成建筑语言的“第四空间”形式,即时间的流动;而水的流动形式,正是延伸铁人人生生命轨迹的载体,展现铁人精神源远流长、继往开来的永恒。

4. 2 青少年活动景观区

青少年活动景观区位于馆区西北部,从钻头、井架等与石油工业相关的代表性设施中提炼特征元素,设计成利于青少年活动的设施。在游戏中感受当年的工作氛围和铁人精神,将纪念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该景观区主要由音乐自动升旗台、石油大会战纪念雕塑、绿化迷宫、凇辽感应地图、干打垒等景点组成。

4.2.1 石油大会战纪念雕塑

雕塑整体高度28 m,它不仅是铁人馆重要的雕塑景观,还将延伸成为大庆城市交通主干线——世纪大道和远望街相交点上的标志性、象征性环境景观。雕塑上部为五面飘扬旗帜,象征石油会战的精神与取得的辉煌胜利;支撑结构为五根立柱,象征石油井架;在象征性的年轮上影雕石油大会战的场景,以展现石油大会战艰苦奋斗、峥嵘岁月的难忘历程;地面铺装设计为抽象的石油文化符号。

4.2.2 植物绿化迷宫

选用植物绿篱组合、分隔成迷宫景观,迷宫的终点就是当年石油大会战的凇辽感应地图。青少年在探寻迷宫的过程中,体验探索与发现的成功喜悦。

4.2.3 凇辽感应地图

在迷宫的终点,设置凇辽感应地图景观。当孩子们通过迷宫到达终点时,地面上的电子感应开关将开启“凇辽地图”上的灯光。凇辽感应地图中设置红外线感应涌泉,代表大庆油田的重要采油点。儿童们走到采油点附近,地面就涌出喷泉,寓意石油开采成功。

4. 3 铁人纪念景观区

铁人纪念景观区位于馆区西部,主要由“六个传家宝”雕塑景观、铁人亭、“民族脊梁”雕塑景观、林中漫步等景点构成。

4.3.1 “六个传家宝”雕塑景观

该景点位于纪念馆西侧,将六个传家宝精神物化成六组石质雕塑,并错落有致地布置在休闲散步区。游客漫步于林中,重温历史的足迹,感受铁人文化精神内涵与形式有机联系的景观效果。

4.3.2 铁人亭

规划于纪念馆西边出入口处。铁人亭以粗犷的石材与坚实的钢架进行巧妙组合,其立面造型设计成“工”字形,四边的支撑石柱如一个正文形的井架。钢架的“工”字形,象征铁人的铮铮铁骨,辅以“工”字钢架的粗犷石材,寓意着石油大会战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亭子的石质立柱上将铭刻铁人所荣获的光荣称号,亭中设置井钻小品作为游客休闲的坐凳。

4.3.3 “民族脊梁”雕塑景观

该雕塑为抽象雕塑景观形式,高耸的立柱之上,是象征贮藏石油的岩层结构,在石质组合的立面上装饰以浮雕形象。雕塑景观呈现一种进取向上鼎立之势,以展现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该景观形成纪念馆东西轴线的延伸带,无论是从环境空间的营造上,还是从环境景观的展示内容和艺术效果上,其都将起到整个景观区的重要支撑作用。

4. 4 休闲活动景观区

休闲活动景观区位于馆区东北部,主要由会战长廊景观和铁人诗话石刻景观组成。

4.4.1 会战长廊景观

会战长廊景观,总长为100 m,由20柱、19拱和60幅大庆石油会战的经典事迹组成的影雕画面。其“100,20,19,60”象征着打造百年油田以及石油会战发生在1960年的历史印迹。以高低错落、前后相叠的空间组合形式构成鲜明独特的廊道景观。在长廊的立面上设置连续不断的会战场景影雕。长廊既是英雄的史诗画卷,又是游人观赏休憩的共享空间(见图1)。

图1 会战长廊效果图

图2 科普教育景观区鸟瞰图

4.4.2 铁人诗话石刻景观

选用自然石材在林中或铺装上构成20组自然、粗犷、雄浑的石刻。在粗肌理的岩石上铭刻的铁人铿锵有力的诗句,正是铁人“人格气质、风骨神韵”的精神物化。

4. 5 科普教育景观区

科普教育景观区位于馆区东南部,主要由端水湖、石油河、铁人井架、标杆山和石油交响曲等景点构成(见图2)。

4.5.1 端水湖与石油河景观

端水湖与石油河景观汇聚成石油流成河的意境,这流动的水环境寓意着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的光辉历史已汇流融聚到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

4.5.2 铁人井架

铁人井架景观如直冲云天的钢铁巨人,形成了景区的视线制高点。铁人井架景观将规划成下沉式围合空间,并将与标杆山景观形成当年石油会战的场景,四周种植芦苇等湿地植物,设置人物雕塑,运用冷雾技术,形成夏季雾气弥漫、冬季雾凇奇观的效果(见图3)。

图3 铁人井架效果图

4.5.3 标杆山

标杆山景观设置参与性、体验性的竞赛项目:让人们在攀岩竞赛的过程中,感悟体验超越自我、挑战极限、挖掘潜能、战胜困难的进取精神。在标杆山中将设置10 m高的攀岩,在石壁上铭刻铁人树标杆、创纪录的辉煌创业史。

4.5.4 石油交响曲

在端水湖的岸边设计环形浮雕景墙,上面雕刻大庆石油战线中各历史时期涌现出的英雄形象,并以“石油交响曲”为主题背景音乐,形成视觉与听觉相互转换的蒙太奇式的环境景观艺术效果。

4. 6 管理服务区

管理服务区位于馆区西南面,为综合性接待中心,包含食宿、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设施,可办理团体参观手续,青少年开展活动手续等,为游客提供相关的服务。

5 结语

基于铁人精神的景象展示应注重文化的物化、情境的塑造和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过对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的挖掘,从石油文化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元素,采用打散、重组、再现等方法提炼成可以表达的实体运用于铁人馆景观规划之中;同时注重功能的完善,表达庄重与肃穆感,使之成为城市中心地带景观亮点。

[1] 华 书.纪念馆环境景观的艺术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8.

[2] 张 谦.结合场地特征的徐州软件科技园景观规划设计[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科版),2011(10):28-34.

猜你喜欢
井架铁人大庆
李大庆
含缺陷海洋井架承载能力及剩余寿命分析
寻访铁人精神之旅
海上铁人郝振山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铁人远去,侠之终结
21 m井架额定钩载受力解析与稳定力矩数值计算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石油井架检测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全能三项:你也能够成为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