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国际传播力背景下驻外记者的素养与选拔

2011-07-26 13:36
中国记者 2011年11期
关键词:驻外语言能力

□ 李 宇

(作者是中央电视台海外传播中心制片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中心特约研究员;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多语种国际频道的传播策略和影响力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为11AXW002)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提升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推进,境外新闻采集能力建设成为重中之重,各大媒体都加大了驻外站点建设步伐。在驻外站点建设中,驻外记者无疑是最核心的要素。那么,当前选拔驻外记者的标准有哪些变化?驻外记者应该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驻外记者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驻外记者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驻外记者构建了一个媒体的海外信息采编网络,驻外记者采编能力是其国际传播能力重要构成。笔者认为,国际传播能力主要包括五部分,即采编播能力、传输与覆盖能力、推广与营销能力、受众服务能力以及研发与创新能力。这五种能力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如下图所示。

采编播是节目传输覆盖的前提,传输覆盖是品牌的推广与营销以及受众服务与反馈搜集的基础。受众服务与反馈为研发与创新提供重要依据,而研发与创新又将极大提升内容的采集与制作以及节目传输与覆盖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采编播能力是国际传播能力的源头。

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升与西方发达国家媒体竞争的实力。1971年,挪威社会学家高尔通(Johan Galtung)提出了结构帝国主义理论(Structural Imperialism)。他认为,世界由发达的“中心”国家和不发达的“边缘”国家构成。通过跨国通讯社,新闻从中心国家流向边缘国家,同时,驻外记者从发展中国家搜集的信息又回到中心国家通讯社,再从中心国家通讯社发送到发展中国家。①在西方主导的世界信息市场上,中国无疑还没有进入“中心”国家之列;而且,中国的信息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打破西方构建的信息流通“结构”。因此,面对西方强大的传媒实力,中国对外传播除了需要在内容上精益求精,还需要在信息采集能力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这就需要国家主流媒体提升新闻采集能力。中央电视台在增加海外站点数之后,新闻采集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2010年,海外记者全年共发稿6400多条,日均17条,较2009年增长一倍多。

对外电视国际传播能力构成要素的内在关联

驻外记者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

在驻外记者数量迅速增长同时,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就中央电视台而言,驻外记者更多地是在与中国相关的新闻中发挥作用,例如领导人出访、经贸往来、中外文化交流等,而在重大国际事件中,仍难以在第一时间完成高质量采访。很多情况下,驻外记者仍然只能通过几秒钟的现场出镜体现其“存在”。有记者曾撰文阐释中国驻外记者在国际报道中原创率不高的主要原因:1.人力等资源不足。2.事务性工作较多,有时为满足国内发稿量要求,不得不依赖西方媒体。3.主观上的懈怠。编译外电毕竟比深入采访省时省力得多。②这一方面影响了海外受众的认同,另一方面也丧失了一些国际主流媒体拥有的“二次传播”机会。

那么,驻外记者应具有怎样的基本素养呢?

1.语言能力

语言是驻外记者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基本素质。需要指出的是,语言并不是驻外记者选拔的必要条件。相比一位语言能力出色,但电视采访和制作水平低下的驻外记者,一位业务精、能力强的驻外记者能制作出更有影响力的新闻。《华盛顿邮报》1993年公开招聘开罗、耶路撒冷、内罗毕和香港记者时,要求是“有当地语言能力”,但首先强调“我们找的人要有数年优秀的深度报道经验而且成绩突出,写作风格清晰生动,能很好地把握新闻事件。”当然,如果语言与新闻素养俱佳,则是驻外记者的理想人选。合众社前中东记者大卫·皮埃尔斯(David Pearce)曾说:“不掌握当地语言,就看不懂墙上的涂鸦。”③

2.知识结构

驻外记者需要具备相当丰富的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知识,尤其对当地社会需要相当了解。曾担任《纽约时报》12年驻华首席记者的哈雷特·阿班(Hallett Abend, 1884-1955)在其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未来的驻外记者应是专家。其中的佼佼者,必须受专门的职业训练。其所受教育,不仅要包含语言与历史,还需有地理、经济及社会学。他们需精通国际法律与礼仪,了解全球政治格局。”④

上世纪,在美国媒体驻莫斯科的49名记者中,有18人在任前接受超过一年时间培训,10人有苏联或国际关系研究的高等学位,还有10多人曾进行了这个领域的研究生学习。其中,《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杰夫·特林布尔(Jeff Trimble)在1986年去莫斯科之前,曾经在莫斯科的普希金俄语学院学过15个月的俄语,还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参加了“俄罗斯政治”的强化课程; CBS的乔纳森·桑德斯(Jonathan Sanders)有哥伦比亚大学俄罗斯历史博士学位。⑤

3.应变协调能力

对今天的驻外记者而言,科技为报道提供了便利,也加剧了竞争,增加了挑战。对于一个突发事件,“记者们根本没有时间出去报道,因为他们都被束缚在转播设备旁,真正去实地获取原始材料的是制片人和摄像师。”⑥ABC电视台的多恩·克莱德斯托普(Don Kladstrup)一语中的,“现场远程转播让记者束缚于科技,远离了报道。”驻外记者需要高超的应变协调和沟通能力,能高效及时地处理好报道、现场协调以及前后方衔接等事宜。

4.现场表达能力

许多情况下,电视中的新闻事件现场场景比语言更能凸显意义。在传播学理论中,场景因为具有悖论特征而足以传递那些具有权威性的信息。一般来说,受众对新闻事件现实场景的认同感比口头播报要大得多,而记者在场景中出镜,使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又大大增加了信息的可信性和权威性。⑦中国驻外电视记者可能是因为过于注重语言能力,报道时的现场感往往不是很强,似乎在“为出镜而出镜”,给人以“摆拍”的感觉。相比之下,凭借在报道现场进行实地采访和理性剖析,则可成为自如驾驭现场的主导者。

驻外记者的选拔与管理

我国主流媒体亟需改进从语言专业毕业生中选拔驻外记者的思路,建立派驻资深记者的机制体制。具体而言,应强化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资深记者驻外

我国电视媒体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驻外记者多从年轻人中选拔,整体年龄结构偏低,缺乏派驻资深媒体人士驻外的鼓励或工作机制。相比之下,美国驻外记者的平均年龄是43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是44岁,女性平均年龄是38岁。报纸和通讯社驻外记者的平均年龄是41岁,电视驻外记者的平均年龄是48岁。电视驻外记者平均驻外12年,报纸驻外记者的驻外时间平均8年,通讯社平均9年。⑧

2.合理进行语言培训

如果派驻资深记者,语言培训则非常关键;但语言培训要根据派往国的语言种类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美国驻外记者的语言培训是25周,足够学习拉丁语系的语言、德语或其他的语言,但是学韩语、日语、汉语和阿拉伯语就不够了。美国国务院为外交家提供24周拉丁语系的和德语的培训,而韩语、日语、汉语和阿拉伯语的培训是88周。⑨

3.提升驻外记者待遇

目前,我国驻外记者的待遇多参照财政部制定的标准,缺乏一个适时调整的机制。相比同一国家的中资企业员工,我国驻外记者的薪酬待遇大多偏低。在美国驻外记者的收入构成中,除了薪金外,还包括住房、低于大学年龄子女的教育费用、在美国读书的孩子往返费用等等。为鼓励资深记者驻外,我国媒体需要改革目前驻外记者薪金和待遇体系。

【注释】

①关世杰 著:《国际传播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105页

②陈枫:“把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论驻外记者如何争取国际话语权”,《科教文汇》2009年第6期,第263页。

③[美]斯蒂芬·赫斯著,陈沛芹、吴国秀译:《国际新闻与驻外记者》,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60页。

④[美]哈雷特·阿班 著 《民国采访战:《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阿班回忆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9页。

⑤[美]斯蒂芬·赫斯著,陈沛芹、吴国秀译:《国际新闻与驻外记者》,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64页。

⑥“泰德·科佩尔在格尔斯密奖仪式上的发言摘要(“Excerpts of Remarks by Ted Koppel at the Goldsmith Awards Ceremony”),《媒体/.政治》(Press/Politics)(1994年春),第10页。

⑦王海著:《西方传媒对外报道策略》,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页。

⑧[美]斯蒂芬·赫斯著,陈沛芹、吴国秀译:《国际新闻与驻外记者》,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15、37页。

⑨玛格丽特·卡特(Margaret G.Carter):“为海外任务热身”,(“Boning Up for Overseas Duty”),《媒介时间》,1988年2月,第31页。

猜你喜欢
驻外语言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语言是刀
丁雪松:新中国第一位驻外女大使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浅析高校驻外研究院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困境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晚清八旗子弟出身的驻外公使群体述略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