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语气透视的心理距离之语用阐释——兼与李学平、Huddleston等商榷

2011-07-27 09:40唐淑华
外国语文 2011年5期
关键词:听话者虚拟语气情态

唐淑华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 万州 404100)

1.引言

许多学者(Harsh,Wayne,1968;Quirk,R.et al,1985:155;李学平,1963:3;雷志敏,2003:134 -140;易仲良,1988:9-10;丁往道,1979:58 -61;向明友,2007:84-9等)对虚拟语气的语法特征、表现形式以及虚拟语气的教学等方面进行过大量的研究。李学平(1963:3)、Huddleston&Pullum(2002/2006:148)等认为,虚拟语气的基本特征是:动词所指述的动作是“不确实的”或“不真实的”。笔者认为,虚拟语气只表达说话者的一种意愿,与真实情况无关,所以用“不确实”或“不真实”来作为虚拟语气的基本特征有失偏颇。

语言的生命在于运用,离开了运用,语言就可能失去魅力。正如福勒所言,“语言学家应该始终注意言论在其社会和人际环境中的功能”(Fowler R.,1986/1996:50)。丁往道在谈到虚拟语气中的假想条件句时认为,假想条件句是表示某种态度或看法,带有假想的味道,所以就显得比较婉转和含蓄(丁往道,1979:60)。人们选用虚拟语气手段,一方面保留其命题句的形式,另一方面再通过限定成分的变异和情态助动词的添加来缓和语气。人们运用虚拟语气,多数情况是因为使用者的语用目的。说话人对话语的态度决定了话语的表达方式,听话人对说话人以及对话语本身的态度决定其对话语的理解方式。交际双方的态度直接导致心理距离的拉近或疏远,而心理距离远近又是交际能否得以延续的先决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虚拟语气能间接表示否定概念,能进行委婉地责备、批评或提出建议,也可以通过动作、时间的向前推移刻意疏远话语双方的时间和空间距离,直接表达良好的态度、愿望等,都能极大地缩小话语双方的心理距离。因此,笔者认为,缩小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是虚拟语气在语用功能上的基本特征。基于此,本文将从虚拟语气是如何通过动词的形式变异、否定意义的委婉表达、批评和责备口吻的弱化以及良好愿望的表达等方面,探索虚拟语气是如何缩小双方心理距离,推动交际得以有效展开的语用功效。

2.心理距离与语用功效

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是指个体对另一个体或群体亲近、接纳或难以相处的主观感受程度。表现为在感情、态度和行为上的疏密程度,疏者心理距离远,密者心理距离近(林崇德等,2003:1397)。简单地说,心理距离是交际双方对彼此在心理上的接受程度,接受程度越高,彼此心理距离就越小,相反,心理距离就越大。社会距离、空间距离、时间距离,最终都可以通过心理距离对交际双方产生作用。

在人际交往中,交际双方需要展示绝对权威的现象是比较少见的。比如军队军官对下级下达命令,监狱里狱警对犯人的管理,法庭法官对嫌疑人的审判等,说话者对于听话者有着绝对的权威性,无需考虑话语在受众心理的可接受性。但是,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际交往的双方是出于相对平等的或者交际双方渴望以平等的地位进行交流。即使上下级关系,交际双方在交流时也无不考虑彼此对话语的可接受性。对话语的接受性越强,交际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这个道理。接受性的强弱直接与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相联系。然而,心理距离的远近受交际双方的认知语境的制约,呈现出很大的可变性和不稳定性。因此,为了使言语交际达到较好的语用效果,说话人总要显现出自己积极的态度,运用恰当的方式,尽量避免使用“否定词”或表示“否定概念”的词语;在不得不表示责备和批评时,应尽最大努力弱化其批评、责备的意味,使话语可接受性达到最高的程度。作为虚拟语气与直陈和祈使语气本质的差别就在于,它可以运用自己动词的曲折变化,隐含否定和情态动词的巧妙使用,使话语变得相对委婉,接受性更强。侯国金“语用象似论”一文,把“话语—距离象似性原则”概括为两个准则:1.时间、人际、心理的(实际或虚拟而感知的)距离象似于空间距离。而空间和时间的距离又投射于其他空间,构成隐喻性思维和表达式。2:各类指别语都可以用语用距离(真实和/或虚拟的距离)来考察。近则用近指,远则用远指。假如指近为远或相反,要么是语言失误或语用失误,要么是语用策略,以表亲近或疏远的语用目的(侯国金,2007:69)。通过各种语用途径,较好地实现话语—距离象似性,就能较好地缩短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使话语交际得以成功展开。

正如N.Wilson(1959)提出的,Quine(奎因)对其加以运用,Davidson(1990)又对其加以进一步完善的信念沟通原则(Principle of Charity):如果解释人与说话人之间在信念系统上有较大差异,解释人准确地理解说话人是不可能的(王寅,2007:106)。说话人和听话人在信念系统上的差异也是话语得到正确理解的巨大障碍,要使听话人对话语按照说话人的意图去解读,就必须双方保持信念系统上的一致,要做到这一点,本质上就要求说话和听话双方保持最小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越小,双方沟通就越容易。语言相同或相通,是因为有共同的体验和认识,语言相异,是因为有不同的体验或认识(王寅,2007:110)。

3.虚拟语气否定意义和责备的表达与心理距离

3.1 虚拟语气无标记否定意义的表达

否定词,作为一个明显的“否定概念”标记,是不太受话语受众者喜欢的。它极易使交际双方处于两个完全相反的极点,容易在认知态度上形成水火不容的两极。而虚拟语气的使用可以有效避免否定词来表达否定意义,使否定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趋于弱化,提高了否定话语的可接受性。

从否定程度上讲,虚拟语气,一般否定和否定前置几种句子中,虚拟语气的否定程度是最低的。如下图所示:

最小 虚拟语气───→一般否定句───→否定词前置

一般来说,否定的层级越高,形成的心理距离也越大。

比如:

(1)If I were rich,I would help you.

(2)I wouldn’t help you.

(3)Never would I help you.

显然,(1)句隐含了一种否定意义:我不会帮助你的。但该句完全回避了“否定”的术语,而用一种肯定的方式以假想条件表达出来:如果我富有,我一定会帮你的。从该条件,听话者可以自己推导出该话语的结论:我可能不能帮助你。这种从前提条件——我如果富有,推导出结论——我就能帮你的推理过程,不仅符合说话者,而且也符合听话者;更重要的是,说话者采取的这种积极态度:如果我富有,更能与听话者产生共鸣。所以,该话语尽管隐含了一种拒绝帮助的意义,但听话者受到的伤害较小,说话者与听话者在心理距离上不至于增大,容易被接受。正如Cummings所说,间接地拒绝别人的提议要比直截了当更加礼貌(Cummings L.2007:11)。礼貌总是人们乐于接受的。而(2)句直接含有表否定概念的“不”,容易让听话人产生一种不太合作的反感态度,从而不利后面话语交际的延续。因此,该句的否定层级相对于虚拟语气较高,形成的心理距离较大。(3)把“Never”放在话语的起点上,这种“否定”的概念在句首得到了最大的强调,听者完全能意识到说话人否定的决心,所以压根也没必要去理会该话语后面的内容,故否定层级更高,大有拒人于千里之外之意。“否定”(negating)这类言语行为是不礼貌的或失礼的,… 正因为如此,说话人更需要注意礼貌地使用语言,尽量地减弱言语的否定力,在维持良好的相互关系的前提下达到自己的目的(周雪林,1996:73)。虚拟语气的这种优势在上述例子中非常明显。比较:

(4)A.Don’t buy that.

B.I wouldn’t buy that if I were you.(何自然,2003/2006:12)

A句是祈使句,祈使语气从语用功能上来看,是由说话人向听话人传达命令、提出请求、表达愿望等,这种语用功能往往隐含着说话人和听话人身份上的差距,存在着说话人对听话人相对的权威性。从空间距离来看,祈使句通常是由说话者直接作用于听话者,即“I”—“You”的近距离。但是,这种居高临下的氛围很容易引起听话者的反感,在听话者心理上产生了较大的心理抵触。对于身份相当的人来说,很难接受。再看B句,说话人“I”完全站在听话人“you”的角度,把“I”直接投射到“you”上,形成了心理零距离。使这种祈使的语气完全隐藏于说话者的叙述之中,间接的程度很高,缩短了说话者与听话者的心理距离,使话语更容易接受。

当然,为了表达自己对听话人的极度愤慨和绝对的权威,有意用否定层级最高的形式也是可见的。如:“On no circumstances will I marry you.”这种交际不是笔者本文要探讨的范围。

3.2 虚拟语气无否定标记对批评、责备意念的弱化

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听话者愿意愉快地接受批评和责备的话语,甚至许多说话人也发现表达批评和责备的话语要比表扬难得多,但是,批评和责备在日常交际中是不可能避免的。直陈语气往往直截了当地提出话语受众者的不足或短处。而虚拟语气可以不露声色地将这些话语传递给听话者,方式间接委婉得多。如:

(5)a.If you had come here earlier,you would have finished the task.

b.You came here late.

两句在意义上是等值的。但是语用功能的差异就显而易见了。a句,说话人从积极的角度,向话语的受众者提出建议:要是早点来,就能完成任务了。其中隐含了“你来迟了”的意思,但这种责备通过虚拟语气的使用变得非常弱,不至于咄咄逼人,让人难于接受。而b句,通过直陈语气的使用,说话者直接指出对方的不足:你来迟了。丝毫未给听话者留下任何余地,形成的心理距离无疑要大,可接受性相对较差。

3.3 虚拟语气否定标记对批评、责备意念的弱化

在虚拟语气中,也有让人不悦的否定标记的存在。但是,这些存在,不仅不会疏远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相反却能拉近彼此。比如:

(6)If I were you,I wouldn’t do it.(丁往道,1979:50)

(7)You shouldn’t do it!

(8)It’s not right for you to do it.

显然,(7)(8)两句以第一人称“我”为说话的中心,直接阐明说话者的观点或态度,话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听话人毫无辩驳的余地,往往容易产生反感。而(6)用了虚拟语气以后,表面上并未对听话者有任何批评或责备,而只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似乎只是在叙述“我”的做法,给听话者可能的借鉴,容易让听话人放松戒备,缩短心理距离。而且,说话人通过“我是你”的假设,完全把说话人“我”直接投射到听话人“你”之上,形成了心理的零距离,使听话者很容易跟说话人产生共鸣:我们都不应该那样做,不管我们是谁。

从语法的角度,“If I were you,I wouldn’t do it.”和“I wouldn’t do it if I were you.”似乎没什么区别。但是从句子语序的安排来看,两者不尽相同。前者以“If I were you”开始,明显表达了说话者想与听话者拉近心理距离的愿望,而以“I wouldn’t do it”——自己的看法——来表明自己对听话者的建议,这种说话者完全是以听话者为中心,几乎没有心理距离;显然后者则相反,说话者首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给人“先入为主”的感受。而“if I were you”放在句尾,只相当于增补。从“我”到“你”尽管心理距离较近,但比起从“你”到“你”的心理零距离来看,后者的可接受性更强。另外,把“I wouldn’t do it”放在句首,由于助动词“would”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可能形成歧义,不符合经济原则。在此,它至少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虚拟语气的用法,表达与现实相反的状况;另一个是过去时间的真实表达:would表示习惯性的行为和意愿。这样,上述句子就可以理解成:我不愿帮助你。其语用效果出乎说话者的预料。

4.虚拟语气动词形式的变异与心理距离

4.1 动词过去形式的运用

易仲良(1999)提出过去时态的实质是距离性,在任一特定语境中,它总是表示三种距离中的一种:或表过去时间逆时针方向的时间距离,或表礼貌、委婉的心理距离,或表所谓虚拟的与真实性的距离。如:

(10)If you really worked hard,you would get promoted.

该句表示的是与现在事实相反的情景,设想与事实之间有一段距离。类似责备的话语中(如Diagram 2),时间距离、空间距离越小对听话者产生的压力越大,形成的心理距离越大;相反,时间空间距离越大,听话者产生的压力就越小,从而形成的心理距离越小。

这一点与人的“趋利避害”的本能是相符合的。同样,“He talked as if he had not beaten me”这句在描写设想时用了过去的过去,从时间距离上在过去的基础上也向前推移了一个时间段,现实与设想之间同样形成了更大的距离,所以对听话者来说压力就更小,从而拉近了心理距离。

在所谓虚拟语气的动词短语里,无论是主动词还是助动词的过去时态形式所表示的‘与真实性的距离’的语法意义均可分为两类,即:(1)不可能成为真实的绝对距离;(2)在某一时点为非真实,但那一时点之后多少有可能成为真实的相对距离(易仲良,1988:11)。如:

(11)I wish I had taken the medicine yesterday.(与真实性有绝对距离)

(12)If it should rain tomorrow,what would you do?(表示说话人设想一个与真实性存在相对距离的将来动作)(易仲良,1988:12-13)

动词过去形式的运用,无论是与真实的绝对距离,还是说话人设想的与真实性存在的相对距离,其宗旨是刻意拉大说话人的设想与现实的时间距离,从而形成较大的空间距离。而这种时空距离的疏远恰恰让一些表责备、遗憾的话语对听话者形成相对较小的心理压力。压力越小,交际双方形成的心理距离越近。有的时候,说话者通过人称的运用有意疏远与听话人的关系,形成较大的空间距离,其真正的用意也是减少对听话者的伤害,从而不至于使心理距离增大。比如,父亲对儿子说:

(13)a.Some one doesn’t like eating vegetables.

b.why don’t you like eating vegetables?

a句说话者故意回避了第二人称“you”的用法,刻意拉大了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从而使类似的责备话语对听话者来说相对间接,不至于使听话者当面难堪,所以与说话者的心理距离反而更近。而b句用直陈语气,就失去了虚拟语气的这一优势,从语用功能上,说话者责备的意味非常强烈,极易引起听话者的反感,从而形成较大的心理距离。

这与说话者表达一些表扬、赞赏等话语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安排与听话者越近,其给听话者带来的喜悦越强烈,如:“Congratulations!”,“Wonderful”,这些话语就不需要间接、委婉而使用虚拟语气了。

4.2 动词原形的运用

动词原形的运用,在虚拟语气中多数是省略了情态助动词should的结果。当然按照“be”形虚拟语气的用法,也可以理解为虚拟语气直接运用了动词原形。试比较:

(14)a.It’s advisable that she go home.

b.She should go home.

c.Go home.

侯国金教授认为,指别词语在某种程度上象似于人称距离、空间距离、时间距离、人际距离、语篇距离。与我最近的当然是我自己,因此语言交际的人称词语以及日常交谈都以自我为中心。其次是“你/你们”,较远的是“他/她/它/他们”等,再远就不可及,没办法谈及/理解,或只能靠描述再以第三人称指别词来指示(侯国金,2007:69)。上述a句虚拟语气中的动词用原形,避免了动词第三人称形式-s,或-es的运用,故第一、二、三人称的动词形式一样。三种人称使用同样的语符,消除了不同人称之间原本具有的语符距离,使交际双方在思考问题时就容易将它们放在一起思考,形成较小的心理距离。b句采用了较为直接的建议方法,从说话者到第三人称的“她”不如a句的距离相似性好,所以形成的距离也较大;c句是一个祈使语气,有强烈的命令色彩,可接受性最小。按照话语受众者的“趋利避害”的原理,这种空间距离的缩短直接导致心理距离的缩短。该选择正好实现了虚拟语气间接祈使语气的表达效果,较好地拉近了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

5.虚拟语气中情态动词与心理距离

5.1 情态动词的“否定”层级

虚拟语气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情态动词形式来表达可能性的大小。李洁红认为,从must-might,可能性越来越小,否定性越来越强(李洁红,2008:99)。也就是说情态动词的使用,可以表达否定的层级性。这种用肯定的形式,表达不同种类和层次的否定概念正是虚拟语气的使用带来委婉、礼貌的语用功能的优势。虚拟语气选用的情态助动词should、would、could、might等的概率或义务度都属中等偏下。运用中等偏下强度的情态助动词来表达说话人的态度,自然就符合虚拟语气话语的交际目的。这些弱势情态动词掩盖了说话人的锋芒,弱化了命题的强制力,使其仅用于提醒,提示(Halliday,1994)。例如:

(15)If I might suggest I should say that it would be better to turn off the light.

(16)Could you close the door?

上面两句中,弱势情态动词的使用,较好地掩盖了说话人的强制力,大大地缩短了话语双方的心理距离。

5.2 情态动词表良好的祝愿

情态动词放在虚拟语气中,直接表达一种良好的祝愿,这是直陈语气和祈使语气很难办到的。如:

(17)a.May you live long!

b.May God bless you!

良好的祝愿,总能在较大程度上取悦听话者,使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缩短,极易产生继续交流的欲望。

6.结语

正如冉永平在为 Louise Cummings的《语用学—多学科视角》的导读里所言,语用学的分析模式与理论应该关注交际主体的心理过程,因为话语理解等信息处理必然离不开心理过程或心理现实等(Cummings,2007:dd19)。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虚拟语气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各种虚拟语气使用的共同之处均有缩小心理距离之语用功效。心理距离的大小直接决定听话者对话语的理解意愿和方式,成功的交际一定需要相对较小的心理距离。虚拟语气的使用,通过言语的间接性,增强了话语的委婉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减小了对听话者的伤害,使话语的可接受性增强。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是虚拟语气在语用上的根本特征。虚拟语气强大的语用功效使其在日常交际中应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Cummings,L.Pragmatics—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M].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7.

[2]Fowler,R.Linguistic Criticism[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1996.

[3]Harder,P.Functional Semantics:A Theory of Meaning,Structure and Tense in English[M].Berlin:Mouton de Cruyter,1997.

[4]Harsh,W.The Subjunctive in English[M].University,AL: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68.

[5]Huddleston,R.& G.K.Pullum.The Cambridg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2006.

[6]Quirk,R.,et al.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Longman Group Ltd.,1985.

[7]丁往道.关于英语条件句和虚拟语气的教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79(4).

[8]何自然.语用学讲稿[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006.

[9]侯国金.语用象似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2).

[10]雷志敏.Be型虚拟语气与祈使语气的比较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6).

[11]李洁红.指示语的认知模型解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2]李学平.论英语虚拟语气的形式及其分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63(4).

[13]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下[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4]王寅.中西语义理论对比研究初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5]易仲良.论英语虚拟语气语法范畴的有无[J].外国语,1988(1).

[16]易仲良.英语动词语义语法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7]周雪林.试论“否定转移”的语用意义[J].外国语,1996(5).

* 感谢四川外语学院熊沐清教授对本文的悉心指导,编辑部蒋勇军老师也对本文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一并致谢,文责笔者自负。

猜你喜欢
听话者虚拟语气情态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对日语终助词「ね」、「よ」功能的比较和简析
有些话
浅谈虚拟语气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谁之误
虚拟语气考前指导
情态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