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机收技术示范及应用

2011-07-31 08:42腾冲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679100尹在尧杨志强葛光武孟继枝
云南农业 2011年11期
关键词:损失率油菜机械化

□腾冲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679100 尹在尧 杨志强 段 强 葛光武 孟继枝

农机化事业不断发展,新机具、新技术推广不断扩大,为腾冲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油菜是我县的主要小春作物之一,近年来,我们对油菜机耕机收技术进行了示范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综合效益,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1 腾冲县油菜生产条件优越

腾冲县国土总面积5 845.75km2,海拔930~3 780m,耕地面积8.5万hm2,其中水田4.5万hm2,旱地3.9万hm2;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5℃,日照时数1 500~2 350h,日照率49%,无霜期283d;干湿季节分明,11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是典型的“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的立体气候。油菜产区分布在海拔1 200~2 000m的区域,由于低纬度、高海拔而形成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有利于油菜干物质积累,油菜产地环境优良,有利于优质油菜生产。

腾冲县1988年开始引进双低油菜“84001”进行示范推广,首先在中和、荷花乡大面积成功种植,并带动全县大面积发展。“十五”、“十一五”期间,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腾冲县油菜生产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基本实现双低油菜良种化、育苗移栽规范化、种植面积规模化。已形成南、中、北三大油菜主产区,2010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3.36万 hm2,总产达 3.33万t。

2 油菜机耕机收示范点基本情况及规模

为使示范达到预期目标,示范点选择在油菜种植面积大、交通便利、油菜种植水平较高的中和乡,该乡种植水稻、玉米、油菜、大麦等主要作物;2010年全乡种植油菜2 666.67hm2,油菜籽产量612万kg,实现产值2 448万元,有效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根据优质油菜种植规模及水平的发展目标,2010年机耕机收示范面积3.33hm2,涉及农户21户,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3 主要措施

3.1 栽培措施

3.1.1 培育适龄壮苗。苗龄25~30d,高产样板采取集中分片或分块育苗,于9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分期分批播种,按1∶3的比例,留足苗床,扣种匀播,培肥苗床,及时间苗除草,加强病虫防治,播种后7d,移栽前3~5d,统一集中防治病虫害各1次,确保用无病的壮苗移栽大田。

3.1.2 抓住节令,适时早栽。在立冬至小雪节令移栽结束,示范样板集中在11月中旬移栽完毕,以充分利用晚秋的光热资源,促进冬前生根长叶和增加分枝。移栽时应选嫩壮苗移栽,忌栽老苗、弱苗和高脚苗,移栽后及时浇好定根水。

3.1.3 合理密植,规范条栽。移栽时待田平土细后,先清理四周边沟以利排灌,再拉线分墒打沟。墒宽233~266cm,沟宽50~60cm,沟深 16.7~20cm。每墒栽5行,行距50cm左右,株距20~23.3cm。每亩移栽4 500~5 000株。

3.1.4 科学用肥,合理配肥。移栽时亩施腐熟的农家肥1 000kg左右,油菜专用复合肥 25~30kg、尿素 5~7kg、硫酸钾3~5kg、硼砂 1.5kg,单施或混合拌匀后撒施在种植沟内作跟沟肥,然后排苗盖土。

3.1.5 加强田间管理。①适时追肥:全生育期追肥3次,第一次提苗肥于移栽后7~10d内,亩用尿素5~6kg对清粪水浇施;第二次壮苗肥在提苗20d后亩用尿素7~10kg对水浇施;第三次抽薹现蕾初期重施1次蕾薹肥,亩施复合肥15kg,尿素10~15kg。开花后结合防虫亩用磷酸二氢钾0.25kg对水叶面喷施2次。②认真搞好中耕除草:移栽后20d左右,草芽出齐,选晴天浅中耕铲除杂草1次。到蕾薹初期结合追肥再中耕培土除草1次。③及时查苗补缺:移栽后5~7d查苗补缺,保证合理的栽培密度。④适时打顶:当苗高30cm左右,油菜顶端现蕾抽薹时进行打顶摘心,以促进分枝。⑤合理灌排水:每施肥1次需灌水1次,做到速灌速排。⑥合理喷施硼肥:双低油菜对硼比较敏感,应在抽薹、现蕾、初花这三个时期各喷1次,每次每亩用100~150g,对水50kg进行喷雾。

3.1.6 加强病虫害防治。苗期重点防治油菜跳甲、菜青虫和油菜根肿病、霜霉病,中后期重点防治蚜虫和菌核病、白锈病,选用无公害低残毒的高效杀虫剂、杀菌剂进行防治。

3.2 收获期确定

为使项目实施取得预期效果,2010年3.33hm2油菜机械收割示范点收获期确定为:成熟度为腊熟期,即籽粒黄褐色间黑色。

3.3 收割机机型选定

表1 油菜机收产量调查表

根据我县收割机具发展现状及不同机型拥有量,在2007年采用碧浪—2.0(4LZ—2.0)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进行试验示范,并掌握一定技术路线的基础上,2010年采用的机型为龙舟4LZ—2.0收割机,通过对龙舟4LZ—2.0型全喂入自走多功能联合收割机的割台、清选机构的改装,该机可以满足种植密度高,株高收获的要求。

4 示范结果(见表1)

1)工效高,用工省。机械收割一亩油菜用时30min,人工收割的效率为27m2/h,机械收割是人工收获的44倍多,实现了劳动强度明显降低,效率明显提高。

2)损失率明显降低。根据机械收割油菜损失率在5%参数的控制范围,机械收割油菜损失率最高为8.1%,最低为4.4%,平均为6%,人工收获损失率最高为10.2%,最低为9.4%,平均9.8%,二者相比损失率平均可降低3.8个百分点。

3)增产效果显著。通过示范点建设,以油菜高产创建先进实用生产技术为基础,现代物质装备为依托,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示范点优质油菜最高亩产192.5kg,最低亩产 142kg,平均亩产171.6kg,3.33hm2示范面积实现总产8 580kg,实现产值3.4万元,亩产值680元。

4)保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目前我县油菜茎秆未充分利用,一般情况下采取焚烧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利用机械收割茎秆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5)强化培训,提高素质。一是组织县乡技术人员进行最新集成技术培训;二是对农民进行培训,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和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技宣传培训,使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户,落实到田块。落实到机械化收割各环节中,共培训科技人员20人次、农民300人次,发放资料100份。

示范结果表明,农机与农艺结合是实现机械化收割成功的关键,而机械收割油菜主要环节要掌握成熟度。通过试验、示范得出结论,一是由于油菜茎秆粗壮分枝多,收割机割台撞击茎秆及侧刀剪切造成一定损失;二是油菜成熟度把握程度是实施试验、示范的关键,过熟炸荚严重,损失率高,均在8%以上,未到成熟虽损失率有所降低,但又影响到油菜籽的品质。

5 今后推广方向

1)积极争取政府的重视和财政支持。加快机械化在油菜生产中的推广和运用,一是起到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增收中的作用,使农机户收入增加,有利于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二是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解放出来向其他行业有序转移,有利于农民增收;三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保证农业安全;四是有利于解决前后大小春茬口矛盾,搭建农机作业服务新平台。为加快农业机械化持续、健康发展和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政府应把农业机械化发展列入财政扶持。

2)加强宣传,扩大辐射面。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先行者,并从各方面冲击着和改变着农民的生产生活观念,一是农机的大量使用打破了家庭经营的封闭模式,使农业生产过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成为生产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方向;二是通过农机作业服务,农业产业分工不断深入和细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积极关注和从事农业服务;三是农民采用先进技术和生产手段的意识增强,从根本上推动着农村生产方式的快速转变。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机在农业生产各环节的作用体现为阶段性,给展示和宣传带来一定困难,只有通过加大示范工作力度,并采用不同形式加以宣传,利用图片,视频形式展示农业机械化在油菜生产中的作用及服务情况,同时积极稳妥地扩大示范面积,不断拓宽领域,让农机作业服务朝着横纵方向发展,让农机户有广阔的作业服务空间。

3)搞好培训,提高操作水平。利用及时到位的技术培训和良好的技术,确保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正常使用,充分发挥农机化效益,使广大农户成为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受益者和传播者,因此应加强现代新型农民培训,特别要对农机户进行实用技术、机具操作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4)扩大示范及推广应用。油菜机械化收割技术推广要以提高生产效益为目标,充分体现农机化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利用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实现农机与农艺有效结合,使农机新技术、新装备得到有效提高,今后,还要在主产区加快油菜机械化收割技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损失率油菜机械化
湿法炼锌除铝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农业农村部印发《意见》提出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降到5%以下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不同油菜品种机收损失率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12部使用一年后最廉价转售车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