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免疫增强剂Ⅱ对草鱼的毒性试验

2011-08-07 10:10李春涛张其中杨莹莹
中国兽医杂志 2011年11期
关键词:免疫增强草鱼毒性

李春涛,李 超,张其中,2,杨莹莹,陈 霞

(1.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淡水生物生殖与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 北碚 400715;2.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32)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俗称草鲩、草根(东北),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深受人们的青睐。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容易感染疾病。大量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在动物体内造成残留,影响和恶化产品质量,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中药具有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小、抗药性不显著、资源丰富以及性能多样等优点[1]。鉴于中药以上的优点,中药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的潜在作用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目前研究的局限性,使得实际生产中存在忽视某些中药毒性、盲目使用甚至乱用现象。因而时常发生因对中药的毒性不明、浓度使用不当而造成鱼类中毒的情况。本试验在前期已筛选出具有较好促生长和免疫增强效果的中药免疫增强剂Ⅱ基础上,研究了中药免疫增强剂Ⅱ对草鱼急性毒性的影响,为草鱼的健康养殖和病害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用鱼 试验用二龄草鱼初始体重60.15±7.78g,体质健康,规格一致,购于重庆北碚。

1.2 中药免疫增强剂Ⅱ的制备 中药免疫增强剂Ⅱ由黄芪、大蒜、菊花、山楂和板蓝根、芦荟、白术、金银花、当归、桑枝10种中药按等比组成,中药购于重庆北碚心连心大药房。先加自来水浸泡30min,再煮沸20min,最后文火煎熬30min,药物经3次煎熬、合并、浓缩到所需要体积(40mL),制成1mL相当于原中药2.5g。

1.3 饲养管理 试验用鱼饲养在玻璃缸(0.54m×0.26m×0.45m)里。试验开始前用基础饲料驯养草鱼7d,以适应环境和试验饲料。试验开始后,除每日正常投喂饲料外,8:00开始灌喂中药免疫增强剂Ⅱ1mL/尾,每天1次。玻璃缸24h不间断充气。养殖期间水温为22℃~24℃,pH值为7.6±0.5,溶解氧为6.7~7.4mg/L。

1.4 试验方法 在初次预试验中,将150尾草鱼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组间鱼体重量无显著差异(P>0.05)。以10倍之差确定5个浓度(2.5g/mL、0.25g/mL、0.025g/mL、0.0025g/mL、0.00025g/mL),试验处理96h.经过多次试验,并逐步缩小浓度范围,最后找出100%致死浓度(g/mL)与最大耐受浓度(g/mL),并根据等对比间距法[2]确定各试验组浓度(具体方法:r=n-式中r为相邻两个剂量比值;b为最高剂量;a为最低剂量;n为剂量组数)。

根据预试验结果确定试验浓度范围。按等对数间距设置5个浓度组及1个对照组,每个组设3个重复。试验药物采取先配制最高浓度,再按要求采取逐级稀释方法配制成各试验组所需浓度药液。试验药物现配现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逐级口灌。试验期间每天口灌1次。试验开始的24h,持续观察记录草鱼的活动情况,然后分别于24h、48h、96h时记录草鱼的活动和存活情况。判断鱼死亡的方法是当鱼中毒停止呼吸后,用小镊子夹鱼的尾柄部,5 min内不出现反应可判定为死亡[3]。

1.5 计算方法 采用Karber法[4]计算半致死浓度LC50计算公式:

式中XM为死亡组最大剂量的常用对数;d为相邻组浓度常用对数差;p为各组的死亡率;∑p为各组死亡率的总和。

安全浓度计算公式:

2 试验结果

根据各个试验组的死亡情况研究中药免疫增强剂Ⅱ对草鱼的毒性影响,结果见表1:各试验组在24、48、96h死亡率均为0。根据公式无法计算其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但24hLC50一定大于2.5 g/mL。

表1 中药免疫增强剂Ⅱ对草鱼的死亡率、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

3 讨论

药物对试验鱼的毒性大小可用半致死浓度(LC50)衡量。LC50越小,毒性越强。本中药免疫增强剂Ⅱ在制备时,其水提取物从最小浓度为0.00025g/mL(成液态)到最大浓度为2.5g/mL(成胶状)之间,在96h周期中均未出现死亡现象。依据LC50值的大小,可以将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5级[5],如表2所示。

表2 有毒物质对鱼类的毒性标准

经换算其24hLC50大于~mg/L,表明本试验采用的中药免疫增强剂Ⅱ对草鱼的毒性为微毒或者无毒,且对草鱼有良好的抗病促生长效果,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在鱼类养殖业中具有应用价值。

[1]王吉桥,孙永新,张剑诚.金银花等复方草药对牙鲆生长、消化和免疫能力的影响[J].水产学报,2006,30(1):90-96.

[2]沈建忠.动物毒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83-87.

[3]朱蓓蕾.动物毒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37-40.

[4]杨治国,杨东辉,叶新太.八种药物对瓦氏黄颡鱼种的急性毒性[J].中国水产,2002(3):59-61.

[5]卢玲,宋福.鱼类急性毒性实验[J].生物学通报,2002,37(7):52-53.

猜你喜欢
免疫增强草鱼毒性
见证!草鱼再次崛起
草鱼出血病的研究进展及免疫防治
对虾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鸡疫病防治中免疫增强剂的作用
利用免疫增强剂防控养殖鱼类病毒病的方法与效果
草鱼价格上涨,饲料、苗种、养殖、流通接下来会如何变化?草鱼要雄起了吗?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的毒性
屋檐下的小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