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心弦——电影《钢的琴》评析

2011-08-15 00:50王天
电影评介 2011年23期
关键词:小人物桂林钢琴

一个破旧不堪的工厂 ,一群性格各异的落魄下岗职工,一个经历着巨大变迁的时代,一个近乎荒诞的想法,张猛导演就是用这些看似擦不出任何激情火花的元素,打造出了今年备受好评的电影《钢的琴》。在这部影片中,导演用三分现实主义,三分理想主义,两分幽默和两分敏感讲述了失业又离异的工人、手风琴演奏者陈桂林,为了保留女儿的抚养权,召集一票各色人等,用工厂废料为女儿制作一架钢琴的故事。简单的故事,却格外动人,因为它有着无法复制的经典人物,浓烈的怀旧氛围和充满智慧的黑色幽默。

无法复制的经典的人物

《钢的琴》中每一个人物的塑造都是影片感人至深的原因。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都是理想与现实的化身,他们虽然看似普通,却都被导演赋予了鲜活的灵魂,他们个性十足,都是无法再复制的经典。

陈桂林是一个典型的时代淘汰者形象:没有正经的工作,老婆跟卖假药的跑了,女儿的抚养权也要靠一架钢琴来争取。他经济基础薄弱,为造琴而去拜访汪工前,陈桂林只能去铁路旁的臭水塘里捞几条死鱼作为礼物;跟快手谈造琴的薪酬时,他砍价说要将快手的薪酬打个八折再四舍五入下。他也想为自己争取面子,明明每天为了弄一架钢琴而焦头烂额,但仍对妻子谎称自己定了德国最好的钢琴,马上就能拿货,结果被妻子识破。他煞有介事地指导孩子弹纸钢琴时,连孩子都瞧不起他,赌气摔门而去。生活中的各种窘迫与失败让这个人物显得格外卑微,但这些他都无法改变。只有弄一架钢琴,留住孩子的抚养权,成为他维系自己尊严的唯一的工具。也正因如此,我们才看到了他为了得到钢琴不顾一切的举动:带孩子偷着学琴,偷琴,到自己对着俄文书铸造钢琴。这些看似荒诞的举动,显示出了陈桂林这个小人物在现实面前的卑微和无奈。

秦海璐扮演的淑娴对桂林一往情深,跟着他偷琴,借钱给他买琴,甚至义无反顾地放下歌唱事业陪他造琴,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角色。但即使是这样一个痴情的女人,也会有背叛的一面:在造琴的时候淑娴与搭档做饭的王抗美偷情;在与桂林发生争吵之后,淑娴特意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回来,以示抗议。正是这些“背叛”,让淑娴这个人物远离了商业大片中英雄主义的影子,成为一个有着真情实感、贴近生活的人物,深受观众喜爱。影片进入尾声时,淑娴在陈桂林最低落的时候,依偎着他在废弃的工厂里拉着手风琴,一股温暖充斥着整个画面。

王抗美是陈桂林这一群哥们儿中最有义气的一个,他曾利用职务之便半夜放陈桂林的女儿小元去学校练琴,结果因此被开除;当桂林道出他的造琴伟业时,抗美第一个响应,且不计报酬加入其中,也算是为兄弟两肋插刀。正是这样的好哥们,却也会背着桂林和淑娴幽会,充满了真实和无奈。

倒腾废钢铁发家的季哥即使落魄也依旧有着一副大哥范儿,成天风衣穿着,女人跟着,还带着只狼狗;他反对老爷们卖盒饭,认为磕碜;他讲兄弟义气,想都没想就答应无常为桂林提供造钢琴的原料和场地;影片快结尾时,有人告发季哥销赃,他依然坚持把自己手中的活儿干完才和警察离开。

二姐夫很要面子,他工作踏踏实实连一次迟到都没有,下岗后不愿去和南方木匠去做小工。

还有当过扒手后来改邪归正老实配钥匙谋生的快手,整天赌博行骗的胖头,经营屠宰场的厚道人大刘,过着知识分子清贫生活的汪工……这些人虽然生活经历各不相同,但都是生活在一个经历巨大变迁时代的小人物,都是生活的弱者。他们被导演聚集在一起,由造琴碰撞出了各种啼笑皆非的火花。他们每一句嬉笑怒骂的背后,都显露出每个小人物的卑微与伟大。

浓烈的怀旧氛围

张猛将《钢的琴》创作背景定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的特殊时期,而恰恰是这个时期,承载了中国几代人自改革开放以来最深刻最单纯的记忆。片中随处可见的破败的厂房,等待拆卸的烟囱,商场的换季拍卖,掘地三尺找废铁的行径,都已成为那个特殊时代的象征,这些记忆中的碎片,让不少观众陷入怀旧之中。

电影中的音乐仿佛也是为了怀念那个时代而生的。大量口琴的伴奏,无处不在的苏联曲调,与中国80年代初的各种流行歌曲从电影一开始就扣动着观众的心弦。《三套车》、《张三的歌》、《心恋》、《跟往事干杯》,甚至是《超级玛丽》,这些曾经脍炙人口的作品承载了那个年代很多的记忆,在观众内心深处激起了不少怀旧的涟漪。

就像汪工在烟囱爆破之前说的那番话: “在有的人眼里,他是成长的记忆;在有的人眼里,他是回家的坐标;在有的人眼里,他就是两根烟囱。可是在我的眼里,他就像是一个被我遗忘了许久的老朋友。当有一天听说他要走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他一直就在我的身边。我不知道是该竭力地挽留,还是该默默地看着他离去。突然有种莫名的忧伤,似乎觉得有话要说,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时光荏苒、社会变革。如今为了时代发展的进程要求他离开。我们总要试着做点儿什么。如果我们成功,它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果我们失败,它将会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工人阶级的孩子张猛,正是通过一部作品让人们想起了被遗忘许久的老朋友们,让一个时代成为无数受众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充满智慧的黑色幽默

影片的一开头,导演巧妙地运用一个丧礼奠定了整部片子的黑色幽默基调。一群人穿着黑雨衣在雨中深情款款地演奏充满悲伤的《三套车》,突然就转换成与葬礼格格不入的《步步高》,导演狠狠地逗乐了观众。

整个影片中还有很多MV式的剪辑。陈桂林在《超级玛丽》的调调下不慌不忙地做着纸钢琴,整个人如同超级玛丽一般让人忍俊不禁;胖头打牌出老千被中年妇女围追堵截时,配上快节奏的苏联音乐,显得狼狈和搞笑;偷琴的路上,一群人在卡车与杀猪车有模有样地唱着跳着《心恋》,大有周星驰式无厘头风范。在钢琴即将完成的时候,一群人在工厂跳起了斗牛舞。火红的衣服,欢快的节奏,夹在着制造钢琴的碎镜头,机器发出的火光与节奏完美地结合,也将整部影片推向了高潮。

当然,除了那些华丽技巧,《钢的琴》的台词也颇为给力和幽默。

场景一:影片的一开始,陈桂林和小菊谈离婚:

陈桂林:离婚就是离婚,别扯那些没用的。

小菊: 陈桂林我告诉你,孩子跟着你不会幸福的。

陈桂林:你少拿幸福来吓唬我。

场景二:陈桂林骑着摩托载父亲回家:

陈桂林若无其事地和父亲说起自己离婚的事情,明明心痛还要嘴硬。

陈桂林:小菊回来了。她说要和我离婚,我同意了。她跟了一个卖假药的,她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那种不劳而获的日子。

场景三:陈桂林用木头给女儿小元做了一架“钢琴”:

陈桂林:爹给你讲过贝多芬大爷的故事吧,贝大爷耳朵背,也听不见,不是照样弹好了。

影片中经典台词频繁出现,这些台词充满了生活的智慧,拥有扎根于生活土壤的幽默感,成为整个影片逗乐观众的关键。

《钢的琴》是一部温情电影,父亲为了女儿的钢琴梦想把造琴当成事业,光是这一点已足以让很多人为之动容。其实,打造钢琴只是影片的一条主线,造琴的喜怒哀乐中引出的一群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的平凡人的自我救赎才是《钢的琴》带给观众最大的感动。小人物也能干出一番彪悍事业,这才深深拨动了观众的心弦。

[1]《<钢 的 琴>幽 默 台 词 背 后 感受人物 喜怒哀 乐》http://ent.163.com/11/0721/11/79FVKVM9000300B1.html.网易娱乐。

[2]《 钢 的 琴》,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4876722/.豆瓣电影。

猜你喜欢
小人物桂林钢琴
桂林行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桂林游
居住桂林很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