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2011-08-15 00:45王巍
大家 2011年18期
关键词:欣赏课音乐作品大学

王巍

一、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音乐欣赏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本身的感情和音乐中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影响欣赏者的内心世界,陶冶人们的情操。同时,音乐的发展也离不开音乐欣赏活动。美国作曲家科普兰就曾说过:“说音乐的未来是掌握在听众的手里也许是有道理的。”因为音乐欣赏的反馈会影响音乐的创作和表演。正如英国音乐家默赛尔所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无论是音乐创作或表演,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供听众欣赏的,如果没有音乐欣赏,它们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音乐欣赏课作为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手段,是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去激发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有目的、有意识地去欣赏优美、高尚的音乐,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和情操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音乐,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让学生接触世界优秀音乐作品,可以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开阔的胸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学生终身喜爱、享受音乐,丰富情感,提高审美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内容与形式,直接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大学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高校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有了一定的深度,音乐欣赏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欣赏的深度还不够,甚至对音乐有种模糊的概念。他们急于想了解音乐而又找不到合适的方法,那么在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通过欣赏课来提高高校大学生的音乐素质及审美能力就是其最佳方法和渠道。

二、大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现状

音乐欣赏课是提高学生自身音乐修养,了解各种音乐作品的一门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必不可少的一门课,但在现代高校里,大多数音乐欣赏课,都是教师先讲音乐作品的情节,然后再放录音或图像给学生,学生也只是对感兴趣的听一听、看一看,并没有真正理解和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也没有真正欣赏到音乐作品的美。更没有达到音乐欣赏课的真正目的。再者,现在有些大学使用的音乐欣赏教材,基本上是套用音乐院校的教材,即使是专为大学生编写的欣赏教材,也是换汤不换药。不可否认,这些教材对有一定音乐知识的音乐专业学生提高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面对的是非音乐专业、专业音乐知识很贫乏、大多数连谱都不会识的大学生。教材中的曲式结构、调性、和声等专业名词让他们摸不清头脑。一些学生的初衷是想听他们喜欢的音乐,可上了课又令他们失望,形成一种喜欢音乐又不愿意上音乐欣赏课的局面。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上要符合大学生欣赏层次的要求。还有的教师已习惯于把古典音乐作品看成是音乐欣赏的全部,而对20世纪以来风起云涌的现代音乐作品却运用甚少。虽然现代音乐鉴赏在国内尚未成为成熟完整的学科,但音乐界的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将现代音乐欣赏引入到大学音乐欣赏课堂有利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观念、新思想正在冲击着音乐欣赏课固有的教学模式。简单而缺乏交流互动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使学生了解音乐,更谈不上热爱音乐了。传统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角色的主次上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

三、如何在大学音乐欣赏课中展开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当代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流行音乐,如果教师不能有效把握学生的欣赏喜好,忽略了学生的兴趣范围和接受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这样,教师处于绝对优势与主导地位,学生则惟师是从,师生间缺乏交流互动。因此说教师能否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将成为音乐欣赏课的主旨。

(一)优化教师资源

据笔者了解,现在许多非音乐类院校为了实现向多科性大学及综合类大学发展的目标都开设有音乐类相关课程,主要由艺术中心或者创办的音乐专业学科的老师担任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他们一方面担任着音乐专业学生的教学,另一方面又在为丰富校园文化而积极努力。而担任音乐欣赏课教学的老师却并非都来自音乐理论专业教师,整个教学团队包括声乐专业、钢琴专业、西方音乐史专业以及其他器乐专业教师组成,形成了风格多样的教学风格。

(二)以点带面,不拘形式

很多担任过音乐欣赏课的教师都认为,选择一本难易适中的教材最重要,不够否认,选择选择教材的重要性。而笔者认为除了选择教材之外,拓展和补充的教材以外的内容也尤为重要。如果整个教学团队的配比能够多元化,那么即可以发挥不同专业音乐教师的所长,以固定的教材为中心,重点拓展和补充欣赏相关音乐专业的音乐作品,还可以适当选择部分作品现场演示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利用有效资源实现双赢

还是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为丰富校园文化演出,积极鼓励音乐专业学生学以致用,锻炼舞台表演能力,创立有自己的合唱团,交响乐团和民族乐团和曲艺团,并积极参与各类演出,给他们以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这些教学资源都可以运用到音乐欣赏课上,在讲述相关内容时,可以把专业学生带到课堂进行演示教学,并鼓励非专业学生参与到其中来,即丰富了专业学生的演出经验,为他们赢得了更加宽广的舞台达到学以致用,又给非音乐专业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教学,有助于他们理解晦涩的专业知识,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了非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真正实现双赢。

(四)古典结合现代,典型结合流行

音乐欣赏课程作为普通高校必不可少的公共选修课程,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大部分担任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教师早已习惯于古典音乐看成是音乐欣赏的全部,而对现代音乐包括影视音乐、流行音乐却不以为然。显然当代大学生接触最多、最感兴趣的音乐作品正是这些现代音乐作品,如果在课堂上只能欣赏到久远的音乐作品,久而久之也会有倦怠情绪产生,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更何况现代音乐作品中也不乏优秀之作。因此笔者认为,在古典音乐的选择上面一定要注重典型性,选择大家耳熟能详却不了解音乐背景的作品,另外还可以嵌入现代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把积极向上的在流行音乐带入课堂为他们做比较欣赏,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发挥学生想象力

多媒体教学法是现代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必备手段,它调动起了学生的各种感官体验。比如利用打谱软件教学实现了乐谱与音响的有机融合,使音乐课堂体验活动的开展变得有声有色。自制多媒体课件、声像、视听相结合,营造移步移景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课堂学习中。一首音乐作品所涵盖的内容其实很多,包括作者简介、代表作品、作品体裁、曲式结构等许多相关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传授单凭教师的讲解往往只是片面的、空洞的、枯燥的。而将相关的知识编制成融声、像、文字于一体的教学软件,则更有效地浓缩了时间和空间范围,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综上所述,大学音乐欣赏课教师应采用不同方法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1]寥佩兰.大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德育渗透[J].科技信息,2009.3.

[2]高渝君.大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J].才智,2010.11.

[3]闫飞.浅析古典音乐进入大学课堂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0.8.

猜你喜欢
欣赏课音乐作品大学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研究
“留白”是个大学问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大学》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音乐作品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