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中的平行主题

2011-08-15 00:43
世界文学评论 2011年2期
关键词:贝克特戈多幸运儿

张 瑾 陈 瑶

萨缪尔·贝克特是二十世纪的一位文坛巨匠,荒诞派戏剧大家。他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运用荒诞手法刻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社会迷失的现状,当代人迷惘的生存状态、苦闷和空虚的精神世界。他笔下的荒诞派戏剧正如马丁·艾斯林所说的那样,“这些剧作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结尾……这些剧作时常似乎只是梦境和噩梦的反应……这些剧作时常只有不合逻辑的唠唠叨叨”(7)。在虚无中刻画真实,荒诞中体现存在,是贝克特独具特色的创作方式。

《等待戈多》(以下简称《等》)是贝克特最具代表性的剧作之一,该剧描绘了人类在虚无中等待希望和救赎,在痛苦中追寻快乐与满足的存在现状与精神状态。一切皆在希望中开始,一切又都在痛苦与失望中幻灭或不了了之。等待和追寻,不论其是消极还是积极,是充满希望还是漫无目的,是有意义还是无结果的,都是人类两大主要的生存状态和文学中的两大对立又统一的研究主题。等待和追寻时而如同两条平行线,各不相干,正如狄狄和戈戈的等待状态与波卓和幸运儿的追寻状态。等待和追寻时而又如同一个十字路口,两大主题相交之后再次分离,而这个相交的点就是波卓和幸运儿看到等待的狄狄和戈戈时,两组人物在舞台上的交集。以往关于《等》的主题研究多集中在其等待的层面上,很少重视或发现追寻主题在《等》中的意义。本文将等待和追寻两个主题放在平行的视角上研究,论证它们在《等》中并行的体现、内涵和意义。

一、在虚无中等待

在《等》中,狄狄(弗拉季米尔)和戈戈(爱斯特拉冈)两个主人公在傍晚时分相遇在路旁的树下,一起等待一个叫做戈多的人。对于这个人他们一无所知,对于这场等待的目的和意义他们也不甚明了。他们只知道,他们在等待戈多,而且要一直等下去,因为他们找不到不等待的理由,但他们是怀着希望和期待在等待着。狄狄反复说,“我们等等吧”,“我们再等等,等到我们确切知道自己的身份立场再说”(13)。①他们希望戈多能来,把他们从无尽的等待中解救出来,等待着戈多来认证他们的身份,引导他们的生活。

在充满希望的等待过程中,狄狄和戈戈尽量自我鼓励、自我娱乐,不断使自己和同伴对这场漫长的等待充满信心和期待。他们相信这场等待将结束他们悲惨、无聊、苦闷的生活。而戈多,这个被他们当做救世主一样的人物,就是即将把他们从痛苦和虚妄中解脱出来的希望之光。在等待之初,狄狄和戈戈纵然不知道戈多是否一定会来,但还是一直相信,也愿意相信他会来。所以当戈戈要走时,狄狄说,“我们不能走,我们在等戈多”(7),然后两个人留下继续等待着,期待着。

纵然如此,他们也摆脱不了空虚、无聊、困惑与苦闷,他们在等待过程中说出了、做出了诸多愚蠢和荒诞之事。等待刚刚开始,二人就变得不耐烦,戈戈反复地脱靴子,穿靴子,审视靴子里外;狄狄反复地摘帽子,戴帽子,窥探帽子里外。其目的不在于要发现什么,而是单纯地重复动作和消磨时间。在这漫长的等待中,他们不断地质疑自己的记忆、质疑世事,当戈戈问:“我们向他(戈多)索要什么了?”时,狄狄质疑道:“你难道没在场吗?”戈戈含糊道:“我可能没听到。”狄狄感慨说:“哎,什么事情都是不确定的啊”(13)。他们甚至质疑生存的意义。理智的狄狄在《等》中多次说,“什么也没有做,一事无成”(4)。这不仅仅是一次偶然的想法和顿悟,而是对他们一辈子生活的空虚和无能为力,以及人类整体的虚妄的生存状态的概括。

从希望到失望这个轮回在《等》中似乎是无穷无尽的,直到最后狄狄和戈戈还是坠入了失望与迷惘中,不明所以,亦无能为力。因此,在经历了无数次是否要自杀的困惑后,在《等》的最后,戈戈再次建议自杀,但还是以失败告终,因为自杀本身也因没有理由和没有结果而失去了意义。人们所能做的只有等待,在虚无中等待。

二、在痛苦中追寻

一些学者认为《等》的主题和全部意义基本都是围绕着等待展开的,如曾如刚和许淑玲分析了《等》中等待的相关主题,朱玉鑫探讨了等待的虚无和幻灭。追寻,这个在主题意义上与等待并重的词,却很少有人提及。然而,追寻与等待从来都是文学创作中相对应的两大主题,从来未曾分开,也不可能分开。马丁·艾斯林认为,“《等》是由两个平衡的对称的运动组成”(36)。《等》看似讲述两个主人公一直等待从未到来的戈多,其实不然,其中有两个细节不容忽略。其一,主人公狄狄和戈戈在等待过程中对等待的意义和人生意义的追寻,即思想上的追寻;其二,次主人公波卓和幸运儿在探索之路上的追寻,即行动上的追寻。等待是痛苦和虚妄的;追寻无论在开始是充满希望憧憬的还是漫无目的,亦是痛苦和虚妄的。

狄狄和戈戈在等待中追寻着生命和存在的意义。两人一直在村边、树下、黄昏中等待,看似静止,实则一直处于动态,因为他们的思维在等待的同时一直运动着。即使在最机械的重复性行为中也可以看出他们的思考状态,狄狄不停地脱、摘帽子和戈戈不停地脱、穿靴子都体现了两人在最平常的生活行为中的习惯性思考。虽然这种动态比起前进和进步,更像是绕圈子,绕来绕去,最终绕回原点,但不论是理智的狄狄还是感性的戈戈,他们追寻的过程实实在在存在,不容否定。这两位主人公不是肢体不移动、头脑不思考地等待;他们的等待超越了平凡意义上的等待,被赋予了思索、追寻和探求的色彩。戈戈在与狄狄探讨生活的意义时曾说,“追寻无益……抗争亦徒劳”(19),这充分表达了他对追寻的痛苦和虚妄的切身理解。比起戈戈,狄狄更爱思考生活、探索生活的意义。当戈戈对他说无事可做时,他说,“也许你什么也没做。但是,重要的是做的本身,做的方式,如果你想继续活下去的话”(64)。生活本身未见得有多大意义,使生活和存在有意义的是活着的过程与活着的方式。如罗伯·吉尔曼所说,“它(《等》)是被追求的超验现实以外的东西,人们追求它是为了给现实生活以意义”(转引自李伦47)。追寻不一定有结果,但追寻本身就是意义所在,因为不追寻注定没有收获,而追寻,就像等待一样,至少给人留下一丝希望。人活着不能没有明天,所以即使希望一直没来,痛苦的追寻仍将继续。

《等》中的次主人公,波卓和幸运儿,更明显地体现了追寻的主题,尤其是波卓,因为幸运儿或多或少为波卓所控制,没有行使决定的主动权。波卓除了与狄狄和戈戈交谈时,基本都处于动态,处于前进和追寻中。比起只思考的狄狄和戈戈,他是行动的追寻者。他并没有明确说明他一直行走是在追求什么,而只是不停地驱赶着幸运儿前行。或许他就是在奴役和控制幸运儿的时候体验到了自身的存在,在这追寻本身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他极其注重时间,不停看表,唯恐耽误前行的进程。他总是要求狄狄和戈戈请他留下,但又吵着要离开。就像狄狄和戈戈总是说着要走却始终不能放弃自己的等待一样,波卓坚定不移地坚守着自己的追寻,纵然痛苦地纠结于追寻目标的未知性,直到最后双目失明,仍焦急地询问时间。贝克特并没有交代在追寻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波卓是在追寻的过程中瞎了双眼,幸运儿也是在追寻的过程中变成了聋子。他们为自己的追寻付出了痛苦的代价,然而好像没有任何结果。最后波卓清楚地意识到了等待和追寻的虚无和痛苦:“他们让新生命诞生在坟墓中,光明只显现了一刹那,跟着又是一如既往的无尽的黑夜”(111),但他仍然坚持着继续前行,因为那是他的追寻、他存在的证明、他生活的意义。

不论是等待还是追寻,最终都由希望走向幻灭。生命和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从未明了,在充满希望或是幻灭的明天,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而《等》中的主人公们之所以还坚持着自己的坚守,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他们不愿意改变而花费更多的心力去做可能会导致同样结果或更糟后果的改变。正如戈戈所说的,“咱们不要做任何改变,这样安全保险些”(14)。他们宁可在虚无的等待和痛苦的追寻中体验存在,也不愿意去面对更可怕的虚无。

贝克特一向主张荒诞折射现实,认为作家应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呈现世界,而不应像传统作家那样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虚构一个仿真的世界。他的荒诞写实主义不仅向我们呈现出由一些平淡琐事和生活碎片拼接成的动态的生活情境,更揭示出生活的本质和人类精神的实质。执着于等待和追寻也许是对生存意义的最好诠释,因为在无意义的生存中找到意义或许是应对当代世界性迷失所能做的最有意义的事了。

贝克特在《等》中含蓄地表达了这种观点,因此他并没有给读者留下一个彻底失望的结局,因为虽然找不到出路,人类还是要在虚妄中等待和追寻希望,以此来感受存在的意义。无论最终能否找到意义,人类都会继续思考和求索,等待和追寻,因为人们坚信明天会到来。然而,明天依然不确定。这正是人类思索、等待和追寻的原因,也是《等》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罗南·麦克唐纳(Ronan McDonald)曾说过,“《等》这部剧尽量避免下确切的定义。与狄狄和戈戈相似,观众和评论家们其实是一场不断推迟的会议的参与者”(43)。《等》虽然在等待的无果和追寻的幻灭中落幕,其主题和涵义却无法精确定格,其中有太多思索和质疑的空间。无论人们怎样研究,其结果永远是不确定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世界上本没有固定的意义,思考的人多了,意义也就约定俗成了。

注解【Notes】

①本文作品原文出自Samuel Beckett,Waiting for Godot(Blackmask Online,1999),下文皆以页码标注。本文引用外文作品,译文均为笔者翻译。

曾如刚 许淑玲:“论《等待戈多》的‘等待’主题”,《重庆交通大学学报》3(2009):73-76。

李伦:“等待与希望”,《白城师范学院学报》5(2007):47-49。

马丁·艾斯林:《荒诞派戏剧》,华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McDonald,Ronan.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Samuel Becket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猜你喜欢
贝克特戈多幸运儿
这下麻烦大了
等待戈多
浅析《等待戈多》中“等待”的象征意义
粤港合作的“幸运儿”
“幸运儿”也难逃青瓦台魔咒?李明博身陷多事之秋
一个漫长的下午
诺贝尔奖得主贝克特的谜团
《诗集:贝克特全集1》
一个股灾“幸运儿”的生存之道
康达新材:最后的“幸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