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中外文化冲突中的中国电影

2011-08-15 00:45
大家 2011年17期
关键词:建构文化

周 琦

(周琦:上海大学社科学院,博士研究生。)

当代中国已被全球化所席卷,充斥在我们生活之中的很多是外国的物品、文化与思想,而我们在文化和观念上和外国也更加的趋同。全球化的这种浪潮对中国造成了强大的文化冲击与挑战,而这也影响到了电影界。外国的电影与文化界建构了一套对中国的意象想像,这又反而成为中国想像和理解自身时的参照框架。而学者对于中国特色的电影和文化不再是中国特色这个问题是引发他们普遍文化焦虑的根源。因为,中国的电影界和文化界被相对的撤销了自我表述的能力,它必须通过西方的话语和框架才能被这个全球化的世界所消化和理解,甚至是理解自己。这种情况对于有着独立精神家园的中国人来说,可以说是精神上的迷失与困惑了。但企图寻找精神家园或者宣称精神家园依然存在的努力,一直都是学者们重要的一项任务。而这种宣称隐含着的是对中国性的本质主义式的坚持,它并不给予人们根据环境而自我适应和调整的空间。然而,本质主义式的宣称往往并不能带给人们更多积极的自我理解,只会加深对外国文化侵入者的憎恨。因此,我想除了将焦点放在外部性的中外两元文化对立之外,更重要的应该是内部的自我反思和自我重构,将视野的聚焦点放到自己的身上,这样才有建立真正的自我主体性的可能。

知名导演陈凯歌和张艺谋在国际影坛的成功却在国内招来极大的批评,批评他们的获奖电影本质上是“拍给外国人看”的,是按照外国人对中国的想像和期待所拍摄的电影,并不是中国电影自身所表象的真实的生活世界。在他们的电影里,中国是一个充满严格的等级划分和宗族父权压迫的压抑人性的不道德的生活世界,中国的本土文化也被化约成各种类型的奇观异象在影片中加以展示。充满异国情趣的民俗技艺表演、富有情色暗示的东方女子、家长制的集体暴力等等不断的成为他们电影里的主体内容架构。这类批评其实是一种本质主义的立场,也就是预设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性的文化实质的存在,并由此指出陈凯歌和张艺谋误读了中国文化并在电影里曲解了中国文化特质。此外,这类批评将焦点放在中外文化的两元对立上,太过于关注外国对中国的文化建构,而忽略了中国自身建构自己的文化和影像世界。另外一点是当代中国的巨大改变对于他们的深刻影响。两名导演都是出生在建国初期,在青年时经历了文革动乱,并在改革开放后投身于电影工作,后来同为有名的第五代导演。而他们有名的原因在于他们勇于突破中国电影过去惯有的写实主义手法,而以具有高度象征性、寓言性和形式性的方式,通过电影画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作了深刻的反省与剖析。他们怀有近代知识分子对于启蒙和寻根的两种期盼。因此,他们的电影充满了知识分子式的自我反思和批判,并深刻的冲击了中国电影惯有的表现方式。但在电影叙事上的这对于一般观众来说还是较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所以票房不佳。随着八十年代末期放开对电影市场的控制与管理和整体经济的嬗变与文化环境的变迁,这类电影就难有拍摄的机会了。制片厂也转拍具有票房价值的商业电影。此外,其他娱乐产业如电视和网络业的日益发达也对电影市场造成冲击。在电影产业结构调整和内需不足的情况下,中国电影急需引进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投资和新的营销手段,用以解决国产片的滞销问题。但是,投资的引入虽然相当程度上解决了资金与技术问题,却也深刻的改变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生产模式和电影风格以及电影叙事方式。外资参与的电影主要是获得国外票房市场。近年来的文化嬗变也使得中国电影必须追求创新。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逐渐建构了一个以消费为主导、由大众传播媒体所支配、以实用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新文化时代。而这是一种消费主义文化。对当时新兴的观众群来说,看电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休闲,因此他们喜欢的多是通俗的商业电影,而这也是在娱乐至死的现代传媒文化世界的普遍表现。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资金与资源的短缺是它们仅能通过电影节这种投资报酬率极高的方式进行运作和生存的无奈结果。而外国电影节普遍偏好具有批判色彩的先锋电影,因而进一步影响了这些电影的整体风貌。

但是,电影在成为文化产物之前,它必须先是一种经济产品与商业产物,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产物。正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一切文化与道德等社会存在物都“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这一点尤其表现在了制作成本普遍在提高的当代电影上。张颐武教授用两元性概念来说明中国电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发展,而这种完全以空间分野为基础的分类法限制了讨论电影的变迁性和流动性。而这个问题须放在时间的脉络上去探讨,审视各个时期的中国电影所面临的环境和文化的变迁及生存的境遇。也就是说,除了静态的空间架构外,对于中国电影的讨论还应该摆在动态的时间上来进行考量,只有这样才能够清楚准确的衡量中国电影在当代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与价值。

[1]丁亚平.电影的踪迹:中国电影文化史评[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2]李多钰.中国电影百年[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3]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建构文化
文化与人
训诂与阐释——阐释学体系建构讨论
建构模型 探求最值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