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民间舞蹈的普及教育

2011-08-15 00:45汪薇
大家 2011年17期
关键词:民间舞民间舞蹈舞蹈

汪薇

中国民间舞蹈和世界上其他的民间舞蹈一样,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它贯穿了几千年的漫漫时光,不断发展变化并影响了其他的艺术形式。民间舞以其纯朴无华,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但现在民间舞正在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以影视为主力的现代媒体以铺天盖地的势头冲击观众时,不仅是舞蹈,还包括话剧、歌剧等一系列舞台艺术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一代的年轻人关注更多的是现代的富有激情的、易满足人现代人枯燥寂寞心灵的舞蹈,那些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舞蹈,不能满足他们追求刺激视觉感官的要求。虽然一方面国家特别强调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开展抢救文化遗产的工作,加大对民族民间舞的的教育投入和扩大舞者的表演机会,甚至有许多公益的表演;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对其却毫无特别的感觉,也不去了解也不去欣赏,他们认为这只是文艺工作者的事,作为寻常老百姓的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去看去学这种文艺作品,这只会浪费时间与金钱,民族民间舞在老百姓之间已经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地位,也让其处在十分窘迫的位置。

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反馈回来的信息,我发现民间舞其实是广大中小学生及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在适当降低难度和并调整教学方法的前提下,民间舞相对与其他艺术形式来说是比较简单易学的,我认为中国民间舞本身的诸多有利因素可以让它成为中国现代审美教育的一种不可多得的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民间舞的普及教育有着以下的一些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让民间舞拥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让民间舞回到“民间”去吸取新的生命力量,让人们开始重新重视民间舞,因为它本身就是由广大的人民群众发明、发展和传承的,只有让它重返民间这个母体,才可能在它的发展上找到生命之源。普及型的舞蹈教育,是知识性教育、素养性教育,是提高审美力、艺术鉴赏力、提高舞蹈欣赏水平和文化修养的一种艺术教育。经过美育的大部分人虽然不可能从事民间舞的专业工作,但他们却成为起码的舞蹈欣赏者、鉴赏者和批评家,至少在不同程度上了解了民间舞,看的懂民间舞,懂得民间舞美在哪里,贵在何处,有了广大的能欣赏民间舞的观众,社会的各个阶层就会为民间舞筑起一座很大的舞台,编织起来一张巨大的审美网,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审美潮流。要想做好民间舞的普及教育工作,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建立在中小学的民间舞课堂

随着人们对现代教育的探索,大部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业有成之余能进行艺术的学习,提高修养,实现人的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而相对其他舞种,普及中国民间舞更容易在普通中小学相对枯燥呆板的环境中营造出一个轻松、自由的空间,因为它更本土化,入门相对简单,素材丰富多样,取之不竭,学习起来有趣不枯燥,不是身材好,形象好,气质好的人的专利,只要愿意用自己的肢体去抒发情怀,表达思想,就可以成为教育的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和专业舞蹈院校不同,中小学培养学生的主要目的是一种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孩子热爱美,懂得民间舞美之所在,我认为,对于中小学来说,艺术是次要的,教育才是最重要的,要先普及,在普及的基础上再提高。即使没有舞蹈天分的孩子也仍然需要舞蹈教育。在中小学建立中国民间舞的课堂,形式并不重要,技术动作的学习也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美,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舞蹈美,体验舞蹈美,领悟民间舞蹈的精髓。经过对各种民间舞的学习,潜移默化着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品质和对美的敏锐感悟力,从而净化心灵,提高个人素质与修养。

二、丰富舞蹈专业的民间舞课堂

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民族民间舞蹈也种类繁多,但大部分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都是雷同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这类培养高精尖舞蹈专业人才的学院模式:对汉族、藏族、蒙族、维族和朝鲜族五大民族的舞蹈风格动作语汇的教学。这样不仅会导致民间舞教材的单一、雷同,而且对学生的培养有较大的局限性,也让人有一种中国的民间舞就只有这么几种,就只有这么几个民族才会跳舞的错觉。

在生源,办学条件和规模都差距甚远的情况下,纯粹的借鉴和模仿,都将导致各艺术类高校永远都处在一种至后的,被动的教学状态。因此,根据地区的差异和文化不同,各地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挖掘收集,整理研究,建立当地的民族民间舞蹈教材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办出自己的教学模式和特点,也突出了普及性和群众性的素质教育,结合宽口径招生的生源情况,丰富了办学层次和定位,能够较好的解决社会对舞蹈人才的各层次需求,提高毕业就业率。

此外,成功演员的塑造需要多舞种的学习,汉族,少数民族每一个舞种都有自己特有的训练价值和意义,不同舞种的风格形成本身就是一种特有局限的表现。如蒙古舞豪迈粗犷的情感表达以及大幅度大强度的动作,可以解决学生阳刚的一面,但对细腻的动态表现,小幅度的肢体运动确是无法解决,这就需要学习例如傣族和安徽花鼓灯这样的舞蹈形式来弥补。

在目前,已有一些高校开始了辅助舞蹈教学的其他相关课程。例如:云南艺术学院的彝族舞课程,四川西南民族大学的羌族舞课程,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的秀山花灯课程,湖南土家族民间舞课程,广东舞校的英歌,排瑶长鼓课,厦门艺术学校的闽南拍胸,钱鼓组合课等等,这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在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和发展上,我们要寻求新的能促进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增设民间舞采风课程。组织学生前往各地区进行民间舞蹈采风, 把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活动实施阶段,通过对民间舞蹈动作、队形、服饰、音乐的收集,采访各民间艺人,了解舞蹈和当地民族的文化关系以及对采风的信息处理等,不仅有益于学生对民间舞课堂上所学的动作技能的消化理解和风格的掌握,更能极大地培养和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大大促进民间舞的传承发展普及。

三、普及高校中的民间舞教育

高校中除了舞蹈专业的学生,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进行民间舞蹈的教育。普及中国民间舞文化对学生良好体态的养成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使学生身体协调,还更能促进身心共同发展。普及中国民间舞文化能够在两种气质上深刻地影响学生:一是民族气质。让学生在学习某种具体民间舞蹈的同时,接受那一民族的文化熏陶。例如学习朝鲜族舞,学生将学会去体会那种含蓄内收的神韵;蒙族舞,让学生着重体会那种豪迈的气概;维族舞,又可以体会到那种乐观幽默的态度,当学生真正能体验到该舞种的民族风格时,他们也就更容易学习这种舞蹈。二是自身气质。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在表演中加强自身的信心,形成自然美的体态,并与美的心态相结合,让自己的气质更文雅,更富活力与魅力。

因此,我们如果按照小学,中学,大学几个不同的阶段,遵照艺术知识由浅入深的传授方法,不同阶段人的情感需要和接受能力的程度,选取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和内容,坚持全面性原则,我们的中国民间舞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普及教育的。

目前,我们也看到了群众性民间舞蹈活动,民间舞教学与理论研究都出现了新的面貌,运用民间舞蹈素材,精心设计反映各民族的,不同时代生活的舞蹈,舞剧的优秀剧目也在不断涌现,但对于我们这样的民族而言,举亿万人之数量和财力去打造几个世界级的艺术明星或者金牌获得者,固然值得自豪,然而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尽情舞蹈,将我们民族对美和善的追求传递给她们,由她们再传递出去,那才是我们社会和民族的真正进步。日益改观的人民生活、繁荣昌盛的民族文化使得民间舞蹈焕然一新,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将历经多重的淘洗,多重的接引,多重的扬弃,最终以宽松、兼容、自然、率真的民族传统优势和个性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民间舞民间舞蹈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试论新时期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
中国民间舞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性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如何在舞蹈表演中巧妙运用舞蹈技巧
民间舞蹈教育中双重视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