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之于企业文化建设面面观

2011-08-15 00:45王志华戈广安
大家 2011年17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机制

王志华 戈广安

虽然儒学文化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不一定完全适用,但丝毫无法掩饰儒家思想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魅力之所在。1988年1月,世界各地75位诺贝尔奖得者在巴黎集会通过的《巴黎宣言》开宗明义地呼吁: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思想。新加坡企业文化的繁荣得益于重视儒学教育和培训,“四书、五经”被当做教科书和基本员工守则。英国科学家迈克法科说:东亚五龙的经济起飞是因为“都享有经世永久的儒学传统”。企业文化机制发达的日本,也曾经多年扮演“学生”的角色,技术和管理上多学习美国,而理念大多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被称为“日本近代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崇尚儒家思想,坚持“论语加算盘”(“道德经济合一”理论)。所以,深入研究先哲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传儒家思想,汲取营养,对于我们建立有效的、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机制具重大意义。

一、“仁、和、信”——儒家文化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宝贵财富

对于企业来说,“仁、和、信”作为企业文化中的核心观念的重要分支在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中能否活学活用,直接关乎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以“仁”制胜——企业文化之“仁”

《论语》中出现百余次的“仁”字足以证明“仁爱”孔子思想的核心地位,《孟子》更是提到了157次之多,“仁”者,“爱”也,许慎《说文解字》则解释为:“仁,亲也”。儒家经典中关于“仁”的解释虽然形态各异,但本质上还是围绕“仁爱”展开,而且“重人”的思想在“仁”的层面一览无余。“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向我们展示了“仁”思想不同层面的内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被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伏尔泰所信奉,将它视作为人处世的座右铭,后被欧美政治家所重视,曾经写进《法兰西共和国宣言》。而这句话同时也被西方商人尊为终身受用的经营管理的“黄金法则”。在现代的管理中亦是如此,作为“子民”的普通员工,其受到“尊重”的基本需求必须予以满足,企业执行领导阶层要做到将“尊敬、赏识、信任”等信息通过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满足基层员工最起码的“尊重”需求,与组员或下属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的关系。这样的关系有益于培养职工“爱厂如家”的意识,“民为贵”的重提会使员工们忠于职守,忠于企业,而“仁”思想的现代化运用,无疑是企业文化发挥效应的基础,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所在。

(二)“和的魅力”——企业文化之“和”

“和”的意义“和调也”,孟子所谓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终升级为普世思想的“以和为贵”是对儒家所主张的“普遍圆满”思想的总结。首先,“和”不仅停留在“人的和”,更是把“和”提升到了多重关系层面上,进而“和谐”社会主流观念的提出。这我们注意到:正是“和力”形成的“合力”,使文化通过机制的渗入而使自身处于最佳发展状态。而在“内和”的基础上,要发展壮大,激烈的竞争更多体现为企业的外部环境,但没有“内和”的后方稳固保障,哪来“一致对外”的动力因素,所以,“和”的“内秀”同样发挥作用于“外延”。其次,“和”魅力价值的发挥,与其管理机制的科学化和隐性的员工心理建构也是息息相关的,甚至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不仅是凝聚力的关系,和谐融洽的氛围更直接关乎生产效率。“和”并非要“大一统”,而要适当合理地发挥“和而不同”的概念,尤其是“公平理念”指引下的晋升体制。“和”理念倡导的精诚合作,使员工处于的不仅是一个群策群力的利益共同体,而更是置身于饱含集体归属和群体认同式的“和”的环境,继而演化为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呵护企业的责任感。

(三)“点睛之笔”——企业文化之“信”

孟子曰:“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诚”则生“信”。子曰:“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综观世界级先进的企业,其外在的企业文化形象往往都有一个无形的“诚”字招牌。“诚信”不仅是市场竞争中的无形的软实力,更是企业的信誉和形象,还顺导了“和谐社会”的价值系统。其本身作为一个道德范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乱德”。诚是“天之道”,“思诚”则是“人之道”,“天人合一”式的遵从是真正将“信”的意念自觉作为“普世价值”,当作信条来敬重,而显性的“诚信”更多是作为商界楷模的一种道德追求。李嘉诚曾经说过:“一个企业的开始意味着一个良好信誉的开始,信誉是必须具备的商业道德。就像做人一样,作出的每一个承诺,一定要牢记在心,并且要能够做到。”不论是李嘉诚的观点还是海尔的“真诚到永远”,都是“诚信”的缩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机制的完善过程中要紧扣诚信的道德精神展开,重视自身的道德素质塑造,“言而有信”是一个企业盈利前必须扪心自问的良知标准。

二、儒家文化中不利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因素应果断摒弃

一位学者说过:“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一笔巨大的资源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包袱。”以下几方面比较常见于我国企业文化机制当中,特拿出探讨。

(一)“从一而终”的思想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中,“从一而终”和“因循守旧”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不仅体现于员工的忠诚度,但体现在整体上,企业就不是在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细胞在活动,而是作为一个超出想象的“包办”的超级细胞组织在活动,儒家文化关于“君道”的观念阐释里,解释了企业就是一个小王国,企业家长式的角色必须对“子民”负全责,从进入到这个小王国的那一刻起,企业担负着本应多种渠道分担的社会保障责任,加上接班式的风气,长久如此运转使企业没有新鲜的血液注入,“子承父业”式的“接班”体制无一不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中的消极思想,这样的态势虽然随着改革的深入已有所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大面积地存在于很多企业当中。

(二)“重道轻艺”的不良倾向使企业文化形同虚设

儒家思想崇尚“义理”,鄙薄“技艺”,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公开蔑视科学技术,轻视实践的思想严重妨碍了企业文化机制建设的进路。反映在企业文化机制的建设中则是出现了大量虚化的口号,标语,宣传栏,蓝本等“形而上”的形式,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所理解的企业文化仅仅幻化为了宣传册上的生产口号和墙上的标语,要知道,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标语,更是代表一种软实力的执行力。未有效地付诸实践的企业文化等于形同虚设。

(三)安于“平均主义”,知足常乐式的“中庸”意识浓重

虽然儒家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在企业文化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过度的“和”使企业内部元素之间开始蔓延一种“同进同退”的不良风格,在安于现状的中庸之道发挥到极致时,富于挑战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改革尖兵就会被贴上“异类”的标签,“枪打出头鸟”的意识泛滥从而会使创新型企业和学习型企业的转型成为空想,平均主义浓雾长久不散,势必将创新的风气全面掩杀,加上“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大多数长期对这些“异类”的同化作用,知足常乐式的中庸思想不仅会泯灭其创新改革的热情,更会在墨守陈规方面表现得应付自如,使之变成一种常态,这就是源于儒家文化的“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的中庸之道思想。

在企业文化机制的建设进路中,“古为今用”是一个常谈常新的策略,对待儒家思想文化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机制
儒家文化与我国文化建设研究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探讨
皮革机制
Why Lear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