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在说话

2011-08-15 00:45李淑锦林宇飞
大家 2011年17期
关键词:面孔艺术

李淑锦 林宇飞

随着社会经济的崛起,插图文化作为艺术时尚前沿很受众、很鲜活的一个分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插图在世界范围内是有相通语言的,人人都能读懂。即使每个人的感受和理解有所不同,甚至与作者表达感受的原意不同,但是插图用自己的感情、面孔在说话,用不同的面孔告诉这个世界。插图的语言很神秘、很神奇、很细腻。仔细体会,我们会发现这些语言我们都能够读懂,并且,这是一种有趣味的交流方式,待我们好好去研究。

一、体会插图的语言

辞海里是这样解释插图的:插图也称为插画,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对文字内容作形象的说明,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书刊版式的活泼性。其实,这只是插图的一小部分作用。插图不仅仅是为文字而做,还有音乐插图,味觉插图,心情插图等等很多情景。另外,插图在企业形象、招贴、产品中被广泛的应用,还有很多艺术家个人表现的作品。插图语言是很直接、很鲜活的传播方式,充满了乐趣与感情。

最早的插图我想就是图腾了,原始人类在表现图腾时也一定会融入自己的感情在里面,包括他们对待手中图案的态度、情感和理解,而且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因此是很个人的表现。

看到撒哈拉沙漠岩画《黑人跳舞》,舞蹈的人激扬地挥动着厄臂膀,围着一个圆圈欢快地跳跃,这是远古先民的舞蹈。是哪位巧手的人记录下了这场面?画面中虽然没有出现他的身影,但我们却可以断定,他此刻肯定正被热烈的人们团团围住,在这隆重祭祀盛典的高潮中,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使人目不暇接的优美舞姿。

插图是感性的表达方式,尤其是个人创作的作品,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插图可以表现各种题材和主题,爱情、亲情、战争、和平、工作、生活、以及整个宇宙,都可以尽情的表现。插图是世界通用的语言,用线条、造型、色彩说话,不用文字说明,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读懂她,因此插图多了一份人文关怀,笼罩上了一层温情的色彩。 不同人表现同样的主题会有很大的不同,同样的人表现同样的主题,也会不一样。这与做数学题不同,人们用理性的思维得出一个肯定的答案。插图的表达完全是自由的、感性的,因为人们不同时候内心的感受,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感情的流露也会因此产生有趣的波动。自由表现个性,无论是幻想的,夸张的,幽默的,情绪的还是象征化的情绪,都能自由表现处理。

对于各种题材的插图进行分析和思考,发现他们的表情是不同的。在伴随着诗歌这种随意性较强、形式也比较自由的体裁中,插图无论在内容、版面、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都更重视这种抽象韵律的表现。此时插图呈现给我们的面孔就是有韵律和节奏美感。儿童插图是书籍插图中比较普遍的一类。因为它所面对的受众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儿童,儿童插图的面孔就是夸张、简洁、拟人、趣味、游戏,报纸是一种快速阅读的媒体,报纸上插图的面孔就是吸引人的眼球,辅助说明报纸内容,钱币上的插图设计是一种特殊的形式,钱币插图的面孔承载着美感、意义、可辨识性等等,我们比较熟悉的是用各国领导头像或风景作为插图内容,当然还有其他的题材,广告插图的面孔引人注目、一目了然,能在短时间内把商业信息传达给受众,插图设计师根据企业的调性,来表现优雅、时尚、前卫、卡通等品牌感觉。顾客通过插图的格调来判断产品的品质,有时候,消费者会因为产品给人的感觉而爱上这个品牌。教会中宗教题材的插图面孔是神圣,漂亮,使教义变得通俗易懂,与文字结合,突出教会的主题;民俗插图中,如中国传统的年画的面孔,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子多孙,家族繁盛。这就是插图在不同的媒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根据使用的环境不同,插图的表情是各异的、丰富多彩的。

亚里士多德把形式定义为事物是其所是,这个道理是不难理解的。比如一栋房子,它之所以成其为这一栋房子,根由是在于它的物质材料或者说内容,即土木石料乃至钢筋水泥一类呢?还是在于它的形式,即建筑师心中的蓝图?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就此而言,“形式”也是秉承了柏拉图“理念”的传统,它就是为天下母的“道”,也是有名万物之母的“名”。插图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不同的工具绘制出来的插图会传达给人不同的感受,水彩清澈透明,水粉饱满活泼,马克笔鲜活干练,喷笔细腻柔和,版画粗狂而质朴。不同的表现手法,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刮画法具有细腻和奔放相结合的特点;拼贴法具有趣味性、随意性;油彩的层层覆盖形成微妙丰富的色调;橡皮泥来模仿浅浮雕的感觉,打破平面的乏味感,增加了层次性;另外,混合使用蜡笔、色粉笔、亚克力等不同的媒材可以发挥不同材质的特点,从而形成丰富的色彩感觉和质感。

二、从名作“再设计”中的思考

我们对许多艺术家的盛名耳熟能详,对他们的绘画作品也非常熟悉,他们的插图虽然只是他们大量艺术作品中的一个分支,但是他们所具有的鲜明艺术个性使之成为隽永的艺术品,不被时间所湮没,他们很多作品在随后的时间里成为其他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源泉,通过再创作和再设计赋予了这些艺术以新的理念和意义。

阿兰-勒-内克(Alain Le Quernec)做的活动海报所表现的欧洲版式之艺术形式来源于杜卜菲(Jean Dubuffet)的艺术创作,然后用摄影的方式与背景结合成作为海报的插图。

阿兰-勒-内克在为Comouaille市戏剧院做的形象海报中,用蒙太奇手法——添加乐器对著名画家的作品进行了再设计。这就是利用马奈1866年创作的作品《吹笛少年》来进行设计的例子。

同样的元素,艺术家们用不同的语言来传达不同意义,这就是插图的语言,插图的力量。

田中一光(Tanaka Ikko)先生为日本著名浮世绘大师写乐诞辰创作的海报,直接使用了写乐笔下的人物造型,但是只是进行了部分现代抽象的表现。用几何化的正圆来表现眼睛眉毛以外的部分门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三、插图的成长空间

所有艺术的本质根本在于——艺术“在人类面前展现人类自身”。因此插图最根本的还是在表现人类自身,表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实体到虚无,挖掘人们心里潜在的情感和追求。

日本的插图受到宫崎骏先生绘画风格的影响很大,颜色柔美,散发着一种神秘、浪漫的气氛,在朦胧和虚无之中透露着日本的文化特色,对于浮世绘的特色,做为一种文化,代表着日本这个民族的符号;美国的插图有很多出色的写实风格的作品,果敢的线条和鲜活的颜色,让我很钦佩他们扎实的造型能力;欧洲的插图是很活跃的,从题材中就能体会到那种对艺术的放荡不羁,夸张的情节和敏感的话题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轻松和随意的背后是对插图浓厚的理解和感触。中国历代刻印的书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其中不少附有精美的插图,这不仅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也是研究古代政治、文化、民俗等的生动材料。如今文化消费行为的产生,使受众对“知识需求”重新认知、解读,这一现象又反作用于当代插图设计,在当代消费主义语境下插图设计者努力寻求建立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多元表现路径,探索插图设计审美特质之创新表现,艺术想象、艺术情感、艺术虚拟,从纯粹的抽象概念回归到大众审美作品之中。

[1]吕盛中《造型原本 看卷》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曹晖著《视觉形式的美学研究》 北京 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9.

[3]胡心怡《高等艺术院校设计专业教学大参考-插图设计》 江西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6.

[4]吕盛中《造型原本 讲卷》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5]黑格尔《美学讲演录》 德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猜你喜欢
面孔艺术
本期面孔
本期面孔
博鳌面孔
多变的面孔
自然面孔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我们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