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故事《圆锥体》中的生态意识

2011-08-15 00:45唐建南
大家 2011年17期
关键词:圆锥体熔炉威尔斯

唐建南

(唐建南:中国石油大学,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美国小说,生态批评,生态女性批评 。)

英国小说家威尔斯的短篇悬疑故事《圆锥体》不仅情节环环相扣,而且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对小说中生态意识的分析表明,工业文明不仅导致了人的心灵畸形,而且致使人与自然关系的扭曲,并最终引起了危害所有物种的生态危机。

一、悬疑小说中的生态意识

H•G•威尔斯是世界科幻小说奠基人之一,与法国的儒勒•凡尔纳以及美国的雨果•根斯巴克齐名。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科幻小说经典,比如《时间机器》、《隐身人》等等。与这些文学经典相比,他的短篇小说《圆锥体》是名不见经传,它不属于科幻小说,也不能归类于威尔斯的“乌托邦”作品。在国内出版物中,它往往被纳入惊悚悬疑系列。众所周知,悬疑小说往往以扣人心弦的情节著称,故事发展中环环相扣才能吸引广大读者。正因为如此,悬疑小说的产生与发展催生了广阔的阅读市场,反过来也促进了悬疑小说本身的蓬勃发展。根据统计,在欧美的图书销量中,惊悚悬疑小说“占到图书总数的15%到20%,其独特的通俗文学功能是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不能替代的”。

可是,如何透过悬疑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节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却是广大读者容易忽视的。普通读者往往关注故事本身是否能带来感官上的刺激,而忽略了如何在字里行间找到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关系变化的影子。对于文学评论家来说,悬疑故事难以登上大雅之堂,不过是供人消遣的市井文学,所以他们不屑于对悬疑故事品头论足,而更愿意徜徉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等这一类文学经典的海洋之中。可是,文学都是社会的产物,悬疑故事也不例外。诚如鲁枢元教授所说,“环境意识、生态意识作为一种观念、一种信仰、一种情绪,是可以贯穿、渗透在一切文学创作与文学现象之中的”(233),以此为宗旨,本文将以威尔斯的短篇作品《圆锥体》为例,通过分析其中人类对自然观念的改变以探究该小说所反映的生态意识。

二、《圆锥体》中的生态意识

从表面上看,《圆锥体》不过是一篇因婚外恋引起的谋杀故事。霍洛克斯太太与丈夫的朋友罗伯特在家中秘密约会,交谈暧昧之时,经营钢铁厂的霍洛克斯突然出现。情急之下,罗伯特谎称拜访霍洛克斯一家是为了与朋友欣赏钢铁厂的美景。已经对妻子红杏出墙一事有所察觉的霍洛克斯欣然答应,并带领朋友参观自己管理的钢铁厂。面对烟雾冲天的熔炉,霍洛克斯仿佛诗兴大发,对眼前的“美景”高谈阔论。已经毛骨悚然的罗伯特感到性命堪忧,想离开炉口,却被霍洛克斯推下去。罗伯特抓住悬挂圆锥体的铁链,霍洛克斯捡起煤块朝挣扎的罗伯特砸去,亲眼看着觊觎妻子的朋友烧焦、并跌落到铁水沸腾的熔炉内。可是,这篇通俗易懂的悬疑故事却可以成为我们洞察社会生态危机发展过程中某个片段的窗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与自然关系的扭曲。

首先,《圆锥体》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观念的转变。著名生态女性主义学者卡洛琳•麦茜特曾经指出,西方工业革命导致人类对自然态度的变化,在主导意识形态中,自然不再是充满活力的有机体,而蜕变为受人类支配的机器。换而言之,“消除自然是有机体的观念导致了世界灵魂的死亡与自然精神的泯灭,从而加速了环境破坏”(227)。在威尔斯的这篇小说中,自然环境已经浓缩为首句中的一抹余晖,“仲夏傍晚中残阳的一片红光”。与边缘化的自然相比,工业机器的描写是浓墨重绘,尽显人类统领自然的一面。辉煌耀眼的灯光、疾驰而过的火车、烟囱林立的工厂,这些都是人类在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奇迹”,而对此津津乐道的霍洛克斯作为钢铁厂的老板,就是支配自然的人类代表。在他的眼中,机器不仅是人类伟大的证明,也是美的象征。人类创造了轧钢厂和大熔炉等庞然大物,也用智慧发明了遮挡火光却能输入煤块的圆锥体,而且游刃有余地控制着它们,通过它们,将自然资源转变成为我所用的物品,甚至让它们变为铲除敌人的凶器。霍洛克斯正是借用炉口上方的圆锥体,将妻子的情人置于死地。而文章的最大亮点在于,霍洛克斯审美观念的扭曲也印证了工业文明对人类生态意识的摧残。

在《欧美生态文学》一书中,国内学者王诺指出,生态文学的重大意义之一在于批判工业和科技,因为工业化造成了“对自然美和诗意生存的破坏”(178)。毫无疑问,《圆锥体》中大量关于工业机器的描写反映了工业文明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扭曲的美学思考。小说不仅从光与影、声与色、远与近等多个角度展示了机器文明,而且借用霍洛克斯的语言,显示了人类意识形态中审美观念的改变。与暗淡无光的灌木丛相比,摇曳的灯光“发出明亮的橙黄色,映照在灰蒙蒙的蓝色夜空下”。黑魆魆的群山这边是火光冲天、煤烟缭绕的熔炉,倒影在雾气弥漫的水中,从黑红色的漩涡中不停地飞腾起一连串鬼影般的白色蒸汽,让人眩晕”。柔情蜜意的霍洛克斯夫人和情人窃窃私语时,疾驰而过的火车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熔炉运作过程中发出震耳发聩的巨响,而轧钢厂里气锤敲打着铁材呼呼作响。除了光与影、声与色的描写,文章还从远与近的角度描绘了工厂的情景。霍洛克斯带着朋友慢慢走近熔炉,从远处看,工厂只是一片高耸的烟囱,走近一看,他们能看到四溅的火花,爬到熔炉上方的围栏内,就能看到沸腾的铁水。在带领朋友参观工厂的过程中,霍洛克斯对于自己的工厂赞不绝口。在他眼中,机器就是美不胜收的艺术品,它们能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能绽放出美轮美奂的光彩。就像他妻子所说,霍洛克斯心中形成了“可怕的理论,即机器是美丽的,世间的其他万物都是丑陋的”。 本来不善言辞的他指着飞奔而来的火车诗兴大发,“喷吐的烟雾、橙黄的灯光、车前的圆灯、悦耳的轰鸣,多美妙的场景”。他指着眼前的熔炉,俨然是宠爱孩子的父亲,高达70英尺的熔炉由他亲手参与创建,是他视其为珍宝的最爱。霍洛克斯对机器的赞美充分表明工业化不仅破坏了自然本身的美丽,而且扭曲了人们内心的审美原则。自然环境成为城市发展中的边缘物,成为人们心中残存的记忆。霍洛克斯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已经遗忘了自然之美,却对机器赞叹不已。他的审美原理建立在人类掌控技术的基础之上,他的精神追求已经桎梏于物质层次,在他心中,自然已经不是充满活力的有机体,而是井然有序、受人支配的机器组合,这些为人类服务的机器就是美丽的化身,是他衡量世间万物美丽与否的标准。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威尔斯的作品《圆锥体》不仅情节扣人心弦,而且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如何在工业文明发展中受到扭曲的体现。这也印证了鲁枢元的理论,即生态意识渗透在任何文学作品中,所以悬疑故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也是解读生态意识的良好题材。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Merchant, Carolyn. The Death of Nature: Women, Ecology, and the Scientif i c Revolution [M].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80.

王诺. 欧美生态文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圆锥体.羊腿与谋杀:大师惊悚悬疑精选短篇集[M].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圆锥体熔炉威尔斯
凝视
埃及沙漠赫尔格达红海沿岸沙漠呼吸
谁 想 念 谁
以“圆锥体”的概念解析家委会的职能
以“圆锥体”的概念解析家委会的职能
锻造匠心精神,开启员工思想教育新领域
发烫的熔炉不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