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工笔画的意象造型精神

2011-08-15 00:47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453007
大众文艺 2011年14期
关键词:工笔工笔画物象

郭 军(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7)

一、中国工笔画艺术精神的追求——意象造型

中国工笔人物画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画种,其人物造型不准确却神采活现,人物形态线条流畅、飘逸,笔势飞动灵活,用形体动态与人物行为来表现人物风度,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耐人寻味。所谓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意象造型”是指画家把观察到的客观物象经过一番处理后的影象,是画家主观的意念、情感、创作手法和客观的事物融为一体,也就是“象”和“意”的融合。工笔人物画意象造型主要体现在它的装饰趣味,而装饰趣味又呈现在其绘画形式表现的各个方面:精练、富于韵律感的线条,平面化的构图处理,主观性的色彩和抽象化的造型等等。

1.意象造型内涵

意象造型是以传达“意”为主旨的。中国工笔画画造型从一开始就不存在西方绘画中科学观察、理想分析的理念。中国人的特殊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工笔画画造型特殊的认识方式及表现方式。中国人的思维特征,其核心是“意”,恪守“意”的精神实质是中国画创作思维的灵魂,中国的艺术观从来都是轻“实”重“意”。在“形似”和“神似”之间,“形似”是人物画的手段,而“传神”是造型的目的,当被动地描摹客观形象不能满足传神的要求的时候,就需要作者对艺术形象加以主观的处理。

2.意象造型的哲学基础

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对中国画产生巨大影响的首推道家思想,意象之说中的所谓的“象”就是来自于中国道家的太极思想,中国画的艺术理论正是受到太极阴阳关系的影响,同时又融入了人的主观意识,才产生了中国画对“象”的认识。在中国古代道家和儒家同奉为经典的《周易》中已有“圣人立象以尽意”之说,这时“意象”是指人们对客观物象的主观意念和想象。到了魏晋南北朝梁刘勰首次提出“意象”这个美学范畴,指明了绘画创作中“物我感应”的关系。到了东晋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的艺术创作主张,强调经过画家主观创造、反映物象内在精神,最贴切的诠释了中国画的“意象性”。随后唐代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观点更是把产生画家胸中意象的描绘解释得精辟而独到。

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国绘画有着深刻影响,“意象造型”也而通过线条、感觉、笔墨等表现出来,成为中国画家的最高审美追求。

二、中国工笔画意象造型的表现形态——线、图式、色彩、造型

1.线条韵律的装饰美

中国画中的线,是作者的造型能力、笔墨功力、涵养、理解与感觉的结合,是对主观物象的意象造型,而不是反映式的描绘、不可能像体面造型那样细腻地再现物象的拘泥变化。因此线还能按审美的需求,在一定的程度上显示出不同物体的质感或者肌理效果,赋予自然形态无穷的生机与魅力,使作品的画境产生出超越时空的艺术张力。中国画最早的造型行为就选择了用很强的概括性、简炼性的线来表现对象。

中国画中的线,以线本身的艺术变化去体现物体形态与构成力度,运用不同性质的线去适应事物不同的质感、气度、神态,并将作者对事物的不同情感有机地融合于其中。中国画的线在表现自然状态时,将非常繁杂无章的物象,经过一定的主次取舍,组织编排之后,通过用线的长和短、粗和细、强和弱、轻和重、曲和直、顿和挫、虚和实、多和少、松和紧、疏和密、轻和重、粗和细、黑和白、硬和软、毛和光、顺和逆、断和连、整和散、涩和润,有秩序感、有规律性的塑造多姿多彩的形象,以达到形神兼备的造型要求。这样,既符合物体的形态、结构,又具有装饰的形式美感。

2.构图的平面化

平面布置法是中国画的一种重要装饰手法。中国画以线造型、排除光暗体面,本身就是一种平面布置。它追求平面上点、线、面的节奏感,布置灵活,即所谓近不挡远、越远越高、越叠越高、而非近大远小。潘天寿说:“吾国绘画之写取自然景物,每每取近少取远;取远少取近。使画面所取之景物,不致远近大小相差过巨,易于统一,合于吾人观赏。”所谓“近景远取”“远景近取”“取中而近远均不取”,避免同时取远又取近。总之,是为了尽量减少物象与物象之间以及物象自身的纵深层次和空间距离差异,减少由此而产生的透视变形。平面布置法的另一种手法是通过平面布置法可不受时空限制将不同时空的物象互不相碍地同时组织在同一画面之中;也可将不同时间发生的各种故事情节统一描绘在同一画面内,却毫无生硬牵强之感。总之平面布置力求洗练单纯、平铺直叙、明快爽朗,这样使中国画的装饰味就更浓。

3.色彩的主观性

中国画虽然是“随类赋彩”,表现对象的固有色,但不是纯客观的自然主义的描绘,而为了强调对象的特征,或为了画面的艺术效果和主题思想的表现,在适当的场合可以进行变色。这些表面传统的工笔画不象西洋绘画那样强调在光源的照射下色彩所呈现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而是根据画家的需要,结合描绘对象,自由的进行色彩组合,目的不在写真,而是为了起到一种装饰美化的作用,其用色主观的成分远远多于客观的成分,色彩效果上的装饰性就显得特别强。如工笔重彩以强烈的色彩对比呈现出浓郁的民族个性的装饰趣味,工笔淡彩则呈现出清新、素雅、恬静的装饰趣味。

4.人物造型的程式化

中国工笔人物画的造型是中国画意象的一种体现。中国工笔人物画的造型经常趋于程式化,面部五官吸收西方写实因素,但画面整体还是保持了平面化的装饰性。它是对自然形象作出取舍和强化的总概括,把抽象形式的美感因素和感情因素与特定的自然形象融合起来,从而达到更加理想化的艺术形式。这种把作者情感和技巧与现实形象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更为概括、巧妙,或许便是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玄妙所在。

三、在坚持与创新中传承中国工笔画意象造型精神

中国传统工笔画大师的优秀作品是现代画家创作不可或缺的珍宝,“意与象”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中国工笔画应站在民族文化的土壤里吸取民族艺术的精华,吸收当代文化中有利于工笔人物画发展的时代元素,使中国工笔画有新的发展,而不失去其传统魅力。事实上在对传统工笔画进行革新的尝试也一直没有间断过,难的是如何能够将传统与现代自然的溶于一体,形成新的视觉形态,而当下最需要的不是局部的改造,而是要认真对待技术性的变化形成新的视觉方法,以共识、以实践的实验心态去对待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用线及相关问题,经常回头审视传统工笔人物画中用线的方法和如何表现形体与节奏韵律的效果,要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且为当代绘画所用,要有一种性情去认真研究技术如何为艺术做贡献的路径是艺术家一生的追求。

四、结语

由此可见,工笔人物画中的意象造型精神是画家“观察与神思”的升华,是在坚持传统与创新中的传承。它借助一定的形式化的语言,去传达物象的内在神韵,聆听的是物象以外的情感,画家只有真正体会到中国工笔人物画造型的内在精神和语言规律,才能正确对待传统,从而推动了工笔人物画大步的向前发展。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陈师曾.中国绘画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罗世平.线描_中国画文脉传承的基石[J].美术研究, 2008/4.121-122.

[4]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5]田田.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装饰性[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4:142-143.

[6]李魁正.中国线意造型的艺术精神_有感于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暨画集的出版[J].美术.2010:20-22.

猜你喜欢
工笔工笔画物象
意象与形象、物象、意境
——“意象”阐释的几组重要范畴的语义辨析
张鹏国画作品
高原秋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如何与物象相处
2020年首届广西工笔画作品展作品选登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宋延生中国画作品
首届“工笔新经典”全国名家邀请展作品选登
同为“渔夫”,异为“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