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2011-08-15 00:43杨彩霞郭万财
群文天地 2011年9期
关键词:三个代表职业道德工作者

■ 杨彩霞 郭万财

新闻职业道德是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这也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其内容一般表现在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四个层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应该是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富于敬业精神的新闻工作者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切实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已成为当今一个重要课题。

一、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重要作用

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范畴,因此新闻职业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和更为强烈的政治色彩。新闻工作者的内心信念、自身所拥有的道德素养影响到他对社会舆论和传统风俗进行的善恶评价。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职业道德是其立业的基石,也成为衡量和评价每一个新闻工作者职业思想和职业行为的道德尺度。

(一)新闻工作者肩负着党的崇高而光荣的使命

新闻工作者只有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宣传的光荣任务;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新闻职业,它是以新闻传播手段向社会与公众提供新闻及其他各种信息服务,从而实行社会调控和舆论引导的职业。60多年前,邹韬奋先生在《新闻记者当前的任务》中说:“现在都需彻底认识新闻记者所负责任的重大与工作的艰苦。知责任的重大,便不致糊涂过日子,要时时振作,时时警觉,时时求进步。知工作的艰苦,便不致一遇困难便心灰意冷,兴趣索然。”“知责任的重大”,这就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社会因有这种责任更加进步,民族因有这种责任更加团结,国家因有这种责任更加强大,历史因有这种责任而更加真实。

(二)新闻道德对新闻工作者具有自我调节作用

自我调节,是指新闻道德不仅能够对社会和他人产生作用,而且能够反过来影响新闻工作者自己,以此提高新闻工作者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和水平。只有通过进行新闻工作道德的教育和反省,才能帮助纠正与新闻工作道德相悖的各种思想和行为。新闻道德的重要性,对于各种形式的违背新闻道德的现象,社会必须做出反应,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彻底解决之。

(三)新闻道德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起调节作用

新闻道德是调节新闻工作者新闻工作行为准则的总和。这种调节职能,通过评价、教育、示范、激励、沟通等方式和途径,来指导和纠正人们在新闻活动中的新闻工作行为,协调各方面之间的社会关系。

二、目前新闻工作者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正发生着变化,扑面而来的金钱诱惑和物质享受使新闻工作者面临着严峻考验。近两年,虽然那些“新闻报道权与金钱”相交易的情况表面上有所减少,新闻界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还是存在,主要可以归结为“四大害”,即“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侵权新闻”和“低俗新闻”,如果再加上群众反映强烈的“虚假广告”,可以统称为“五大害”,这“五大害”说到底是少数媒体及新闻工作者无视自己的社会使命和道德责任,滥用新闻自由权利,贪图小团体和个人私利造成的。由于这些东两的存在,致使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严重侵害,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也受到严重影响。

三、切实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

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也是人民事业的一部分。从事新闻的工作者所肩负的任务是光荣的、艰巨的。要不辜负党的重托、人民的希望、时代的要求,做一个新世纪当之无愧的新闻工作者,就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带头宣传、带头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心系全局、服务大局。新闻工作者要加强和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应从四个方面进行着手解决:

(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更要做宣传、实践“三个代表”的先导和科学发展观的主倡者。首先,以坚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在工作中,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要看是否能够促进中国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能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且发挥了多大作用为根本标准。其次,把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作为根本任务。服务大局就是新闻宣传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群众,就是新闻宣传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以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以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第一选择。再次,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到不刮风、不炒作、把好关、把好度。

(二)新闻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和培养自己的新闻职业观

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只有对自己职业的使命和特性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会在社会活动中明辨是非,立正祛邪。所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是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的前提,认清自己是“为了什么”和“是干什么的”非常重要。有些人认为当记者就会“吃得开、挣钱多、办事不费劲、工资除外待遇高”,其实这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著名记者穆青曾说过:“一个记者,一个无产阶级记者,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条是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一条就是必须对人民群众有深厚的感情。”

(三)新闻工作者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新闻工作者要树立新闻自律意识。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应是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养。新闻工作者要严格遵守新闻自律准则和规章制度,并把新闻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一方面要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也要接受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国家法律的制约。自律并不排斥他律,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新闻工作者要想宣传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人物,自己就应该向先进人物学习,做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率;要有效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自己必须有足够的勇气接受监督,廉洁自律、堂堂正正。

(四)坚决制止和杜绝“有偿新闻”

“有偿新闻”是企图将新闻商品化的错误倾向,是新闻报道权与钱物的交换。制止和杜绝“有偿新闻”,首先,领导重视、常抓不懈是前提。新闻单位的领导,应该带头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地反对“有偿新闻”,才能带出一支好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其次,作为具体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要自律,要做到:第一,采访归采访,赞助归赞助,二者不能合二为一;第二,禁止用新闻形式进行企业形象广告宣传,凡是收费的专版、专刊、专栏,都应标明为广告;第三,公司开业、产品上市以及各种庆典活动,应由单位领导决定是否派记者报道,不能索取和接受各种形式的礼金;第四,记者编辑不能从事第二职业,更不能受聘担任其他新闻单位的兼职工作;第五,在工作中,不能讲排场或者提出个人生活方面的特殊要求,利用职务之便要求他人为自己办私事,或采取“公开曝光”等方式进行要挟。在日常生活中,记者被称为“布衣宰相”、“无冕之王”,那么既然是“王”,就应该有点“王”者风范才对。

总而言之,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要自觉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大力加强自身新闻道德的建设。

猜你喜欢
三个代表职业道德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三个代表”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新形势下煤化工企业宣传的作用分析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