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英雄神话的模式

2011-08-15 00:43叶欣然
群文天地 2011年9期
关键词:神话英雄人类

■ 叶欣然

在各个文化中,英雄史诗无疑是最为吸引人的。这是由于在那些史诗中,处处是人类与自然相对抗,并最终获取胜利的纪念。看着这些人神打倒那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自然力的兽神、魔神时,人们的心中自然而然地有一种生而为人的自豪感。然而在看过许多有关史诗英雄的传说之后,心底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个疑惑:为什么这些英雄们的经历都有些大同小异呢?不论是哪位英雄大多是“处女”怀孕(或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一出生即惨遭抛弃;无论平时日子过得如何,一定会经过一段苦修的日子;得“道”之后到四处流浪,留下无数的神迹;经过反复的试炼,最后从“死”中获得解脱。戴维·利明和埃德温·贝尔德共同编写的《神话学》一书会使你对这个问题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一、英雄神话的实质

那些声名远播的英雄们有许多的基本类型。其中,绝大多数是代表整个民族共有价值的人物;其次,是代表一个宗教所宣扬的价值的人物;最后,则是将宗教和民族结为一体的人物。真正的英雄是以神话语言为媒介传播的。总的说来,这些形形色色的英雄们在他们各自的一生中均要通过一系列的冒险活动来检验自己的勇武,同时冒险活动本身又有助于形成他的个性。这些冒险活动可以是民族的或宗教的,也可以是文化的或意识形态的。但是从最深刻的层次上说,它们全都可以归结为心理的。无论英雄们的经历如何,他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探索生命的意义。在此过程中,他们全部要突破各自文化所设置的障碍,才能成为整个人类信奉的人物——人神。故此从心理上说,他们的故事可以看作是同一个故事。英雄们在探索中的苦闷,反映了人类在情感和精神成长过程中的苦闷。

二、英雄神话的模式

如上所述,世界各地神话中的英雄们可以看成“元英雄”的不同化身,而这些纷繁的神话故事也可以看成是“元神话”的不同版本。他们的生平大致可以划分为八个部分:发生、成年、隐修、探索、死亡、降入地府、再生、神化(与未知世界重新合一)。

首先是“发生”。英雄们总是以神奇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的。他们经常由处女孕生,而且在出生之后多半会遭到被抛弃给大自然的命运。弗雷泽曾经认为处女孕生的观念可能起源于原始人不理解性教育怀孕之间的关系。这个观点虽然遭到不少质疑,但是这个想法可以表达人们对于怀孕及分娩过程的恐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文化观念方面的原因:自古以来在西方,至少是以原罪和逐出伊甸园的故事为代表的时代以来,人类就在不断地寻求那些从未遭人类堕落污染的救星、英雄或弥赛亚。这种英雄的诞生必然和史上第一个人的诞生一样,必须说成是凭空诞生出来的。例如,耶稣就是由其母马利亚以处女之身感圣灵而成孕,在马棚里降生。在神话中,拥有高贵出身的英雄们多是由于下层民众或是动物的援助才得以继续其伟大的命运。这些婴孩之所以被抛弃给了自然,是由于他们的血源和本质是属于宇宙的。以这样的方式,他被回赠给大母神,又被一个普通人或动物救起,为众人所抚养。因此他不再属于某一个人,甚至也不属于他的母亲。例如,罗马的创建者罗缪勒斯和雷缪斯兄弟是由一只母狼救起并抚养的。事实上从一开始,英雄们就必须摆脱地域的束缚,必须学会普遍的神话语言,如此才能更充分地体现“道”。

其次是“成年”。英雄一旦准备跨入成年人的门槛,就必须承受某种形式的成年礼,以便使人们承认他是个英雄。个别的英雄在婴儿期或幼儿时就已经做出壮举。例如,赫拉克勒斯在摇篮中就扼死了两条蛇。当然,并非所有英雄的童年都会经历成年礼的考验。例如,大卫证明自己时已然成年。有时,成年礼会采取带有神圣标志的形式。例如,上帝在燃烧的灌木丛中对摩西讲话。总之,无论这种成年礼的考验在何时何地出现,其目的都是为了告诉人们有超乎寻常的人物存在。在英雄成年礼中还包含有另一种象征,即与巨人、妖怪和野兽想搏斗的遭遇。这在心理学上的意义为让英雄们学会控制童年的幻想(在这种幻想体验里,所有存在于记忆中的人、物都被夸大了)。成年礼的考验只是英雄一生中必须经历的诸多礼仪的第一次,它表示了英雄已经可以脱离儿童的世界,做好准备担负起成年人的职责。

然后是“隐修”。英雄们通过成年礼认识到自己的英雄本质之后,经常需要进行一个所谓隐修的阶段,用以进行内心检验和自我抗争。值得一提的是,英雄们往往在一个类似子宫的地方进行隐修。这种地方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他们的出生地,继而明白这是英雄们作为成年人再生的象征。例如,默罕默德就是藏身在一个山洞里进行隐修的。在隐修的阶段中又有一些常见的桥段。比方说,来自神圣世界的教诲,神圣来客的复活,以及巫术。正如弗雷泽告诉我们的,死而复生的故事与谷物的种植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巫术的因素在这一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英雄们在隐修中从各种不同名目的神奇力量那里学会各种奇异的技能,并且会在将来用这些技能造福人类。事实上,正是这种巫术的特征最能标志英雄们的隐修阶段,因为这一阶段所要强调的是精神食粮而不是物质食粮。英雄们的隐修实际上是在为他的第二次诞生做准备:他从某种与常世隔绝状态中出现并在这种隔绝状态中获得了某种神圣的品质。这种隐修的内容既包含了精神也包含肉体的磨难,为英雄进入死亡做了准备。在大多数的隐修的故事里,英雄都或多或少受到了色情的恶魔或物质世界其他种种强烈的诱惑。神话传说中所描述的这些形形色色的诱惑在现实中常常扮演着阻碍人们去体验内在自我的角色。对于内在自我的体验是达到心灵的圆满所必不可少的经验。

紧接着是“探索”。从隐修归来后的英雄们由于已经学会了巫术可以打破生命的悲剧循环。这样他们就为自己成年生活中即将来到的探险和磨难做好了一定的准备。纵观英雄们的整个一生,其实只是一次又一次对于圆满境界的追求。然而在英雄们的一生中的确有某一个时刻,他们会发现自己在一生的探索之中还附带着一个特殊的探求使命。事实上,探索在神话中是每一个英雄需要证明自己的一种表达方式。在确认了自己的血统、并在上一阶段发现自身神圣的命运之后,英雄们就不得不按照自身命运的提示来行动。于是,探索就在广义上成为了人们从青春期的内心痛苦转变为成年期的积极追求的象征。就某些英雄的神话传说来说,探索阶段的含义可以推广到人类全部经历的范围。如,赫拉克里斯走到宇宙的边际;忒修斯进入了迷宫深处。英雄们在探索中有意无意地超出人类的能力范围,这一行为引导着人类更为充分地实现其自身。实质上,具体的每一次探索不论采取了什么形式,总是反映着人类普遍的探索:即,试图通过与死亡对抗从而获得永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雄会进入下一个阶段:死亡,或者说降入地府。

接着“降入地府”。这一旅行代表着英雄们生命中的第二次隐修,并且为了既是实际的又是象征的“再生”做准备。英雄们以自身的死亡向人们宣布了肉体的死亡的深刻含义,即精神的升华和再生。在跨越过死亡之门后,英雄像巫师一样尽力深入死的王国以便从内部来制服死亡。在降入地府的情境中,英雄们再次作为人类的替罪羔羊而直接面对人类最恐怖的事情。降入地府的情景通常还伴有如下的观念:通过降入地府,英雄重返他的自然父母身边。在这里,就像《金枝》所表述的死后复活的英雄们是植物的拟人象征。而植物是生命与繁殖力的象征,因此英雄即使在死亡时也得到重新获得生命的承诺。“降入地府”的这一旅行还具有心理学的作用。地府之行是“黑夜之行”,亦即进入“灵魂之黑夜”。这是对已经度过的人生进行根本地反省和探讨。作为自我的原型,史诗英雄实际上取代了黑暗世界的霸主地位。例如,埃及神话里,俄西里斯成为了冥王。而地府主题的本质是认识自我中的对立面并将其结合起来。

以及“再生”。再生与复活的模式具有普遍性。无论再生以何种形态出现,其中的英雄都是从非生命的状态转化为异乎寻常的生命状态,并且在此阶段的最后关头重现了某种奇迹般的诞生。死亡注定失败,而且死亡经常无意中起了帮忙的作用,自然的循环由英雄的重获生命而得以完成。从心理上看,这是导致完全的人格之自我实现过程的最高峰。个体以新的面目出现,他已彻底地探索到集体存在的深处。换而言之,英雄作为某一时代的个体是死了,但作为永恒的、完美的人他已经获得了再生。

最后是“神化”,也就是“升天”。“神化”的现象大多是伴随着英雄葬礼而出现的奇迹。“升天”的神话是英雄冒险生涯的逻辑结论。他奇迹般地来自虚无,又返回虚无。例如,最广为流传的耶稣的故事。通过这样的神话,英雄以宇宙为背景被赋予永恒的地位,他的神性在天上得到认可。例如,耳熟能详的赫拉特里斯的结局。力图以英雄为楷模安排自己生活的人们,借此被引导到普遍有效的人类规范,即自由和统一的方向上来。同时,升入天际也就是摆脱了时间和恐惧的局限。英雄们在打碎了死亡的阴影之后,又一次战胜了时间,即对于衰老的恐惧。而按照英雄榜样生活的人类则由于放弃了对个人和地域的幻想,从而获得了真正的自我。从而,英雄们作为完美而永恒的理想“人”的符号在不同的神话中给不同的民族留下同样的印记。

三、结语

神话的语言和形象表述了人类对自身与宇宙之间关系的看法。由此,神话与历史之间存在种种牵连。而各种的神话传说确确实实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以前人们的习俗、制度、信仰、自然现象、历史名称以及各种事件。同时,神话也是人们对于其目的、畏惧所做的表述。这就说明神话的终极意义在于其心理学上的解释。这些传说故事能够表达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实际上,任何一个神话传说都是迷信和宗教的结合,都是人类的畏惧和对世界的理解的结合。真正的神话是对人类共同特点的记录,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超出语言、文化及宗教的联络媒介。因此,神话的外在形式不停地流变,但是其内在结构基本上没有改变。在各个神话传说中,都会出现一个作为主体的神话英雄。而英雄们在精神与情感方面的探索中的共性代表了每一个经历了相对完整的人生的人都会遇到的。所以,英雄的故事只是用于解释人们成长的不同阶段的困惑以及自然界年复一年的循环,由此也就解释了为何各地文化史诗中的英雄们会有着诸多不约而同的巧合之处。

[1][美]戴维·利明,埃德温·贝尔德.李培茱等译.神话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美]邓迪斯编,朝戈金等译.西方神话学读本[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美]约瑟夫·坎贝尔著,张承谟译.千面英雄[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猜你喜欢
神话英雄人类
英雄犬
爱情神话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红楼梦中的神话》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神话”再现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