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论语》英译本语言浅析

2011-08-15 00:47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大众文艺 2011年14期
关键词:奈达辜鸿铭译文

张 骜 (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8)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者。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如何在语言转换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传递原文化,尤其是翻译文学作品时如何将附加在语言上的文化信息传递出去,尽量缩短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距离,并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了解原作一直是各方争论的焦点。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奈达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工作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从小深受中西方文化熏陶的辜鸿铭很好地做到了这点。他翻译的《论语》如他在序言所述,“努力按照一个受过教育的英国人表达同样思想的方式,来翻译孔子和他弟子的谈话。” 本文对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部分语言特点进行了评析,以期对今后文学作品翻译工作有所启示。

一、理论依据

随着时代发展,翻译理论由早期的重视信息形式转变为强调读者反应,变得更加人性化。基于此,尤金•奈达(Eugene A.Nida)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将翻译定义为:“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的、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他指出,翻译应力求使目的语读者达到与原语读者相同的反应。由此产生了功能对等理论。奈达提出对等的两个层次: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其中,最高层次是翻译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指译文读者应能以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方式理解和欣赏译文;最低层次的对等指译文读者应能透过对译文的理解而想象到原文读者是如何理解和欣赏原文的,这是它在现实中的定义。(Nida,1993:118)。在奈达看来,翻译的目的就是在目的语中寻找与原作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因此,译文必须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才能使译文接受者获得与原文接受者基本相同的感受,从而取得交际的效果。与以文本为中心的等值翻译理论不同的是,奈达非常重视读者的反应。他期望两种语言的接受者产生尽可能相同的反应。(奈达“动态对等理论”述评,2011)

二、辜鸿铭《论语》英译本部分语言点评析

晚清翻译奇才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在西方颇受好评。其译文使用流畅的英文,西式的旁征博引,可以说是成功进入目标语文化的典范。他也因此获得1913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在遵循上述有效翻译原则的基础上,以译文读者为中心,以传播中国文化为目的,本文就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的翻译特点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1.对重点词句字斟句酌

在不同语境下,中国古汉语文学作品中,一个字往往隐含有多重含义,鉴别起来较为模糊,理解起来十分复杂,这就要求译者翻译时不单纯理解字面含义,而能够深入到语境,并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多维度全面理解、翻译文章。

在《论语•学而第一》中的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表面上看,很容易单纯将“朋”理解为“朋友”,而仔细斟酌上下文的话会发现这里所指的实际是“志趣相投的朋友”,南宋的学者朱熹在《集注》中写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乐,音洛。朋,同类也。”印证了对于“朋”字的理解。辜鸿铭很好地发掘出了文章用词的深层含义,将该句译为“A greater pleasure still it is when friends of congenial minds come from afar to seek you because of your attainments.”引导读者体会理解原文作者的思想,再现了原语的隐藏信息。

2.重视修辞增加译文韵味

鲁迅在 《书信集•致李桦》写道:“正如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 可见,修饰文辞对于作文十分重要,而翻译也属于另一种形式的文章创作,同样要重视修辞,所以要利用多种语言技巧修缮词句,以求寻找到与原文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语。

(1)使用意译法增强译文可读性

英国古希腊、罗马文学翻译家德莱顿(John Dryden,1631--1700)曾提出文学翻译“三分法”:直译(metaphrase)、意译(paraphrase)、仿译(imitation)。(于中旻,《语意释经》)翻译时要时刻将原作者放在心中,不拘泥于字词的对应,允许强化原文的含义,但不允许改变其含义。辜鸿铭以读者为中心,做到了化“意合”为“形合”。这就印证了功能对等理论中提到的观点,通过使用符合译语的习惯的译文,使译文接受者获得与原文接受者基本相同的感受。

在遣词造句时,中文往往注重“意合”,而英文注重“形合”,针对此特点,辜鸿铭的译文突破传统汉语“积字成句,积句成篇”的习惯,通过添加连词和副词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更符合读者阅读习惯范式,增加亲切感,有利于读者更为通顺地理解原作的思想:

在《论语•为政》中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辜鸿铭译为Confucius remarked: “If in government you depend upon law,and maintain order by enforcing these laws by punishments,you can also make the people keep away from wrong-doing,but they will lose the sense of shame for wrong-doing. If,on the other hand,in government you depend upon the moral sentiment,and maintain order by encouraging education and good manners,the people will have a sense of shame in wrong-doing and,moreover,will emulate what is good. ” 通过添加“if”,“also”,“but”,“on the other hand”,“moreover”,避免了译文读起来生硬,逻辑关系不明显的缺点。

又如,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论语•子罕第九》)

里雅各:The Master said,“Never flagging when I set forth anything to him. Ah! That is Hui.”

辜鸿铭:Confucius remarked of his disciple,the favourite Yen Hui: “He was the only one who was never tired or inattentive while I talked with him.”

里雅各的翻译虽然在句式上完全尊重原本,进行了直译,可是读起来令人费解。在辜鸿铭的译本中,他打破了原文句式结构,加入了“his disciple,the favourite Yen Hui”这样的解释性语句,使读者对文中人物关系一目了然,文章读起来不再生硬刻板。

(2)译文中省略不必要字眼以求简练

在《论语•学而第一》中,子贡引《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辜鸿铭的翻译为“We must cut,we must file,Must chisel and must grind.”省译了“As (如)”,却使句子读起来如原文紧凑、富有节奏感。

3.充实语境营造新的上下文背景

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翻译应时刻以读者为中心。译者可以通过扩充语境以求达到该目的。

(1)引用欧洲名家作注拉近与读者距离

辜氏对源语文化专有项的译法很有代表性。“为了使读者能彻底到家地理解文本内容,我们还加了一些注释,引用了非常著名的欧洲作家的话。通过征召这些欧洲读者熟悉的思想系列,对于他们或许会有帮助。” (辜鸿铭《论语》译序)

艾克西拉(Javier Franco Aixeld) 对文化专有项(culture- specific item) 的定义是:在文本中出现的某些项目,由于在译语读者的文化系统中不存在对应项目或者与该项目有不同的文本地位,因此其在源文中的功能和涵义转移到译文时发生翻译困难。

所谓有不同的文本地位,也就是因意识形态、惯用法或使用频率等方面的差异而有不同的价值。艾克西拉解释说,他这个定义的用意是要表明,什么是文化专有项不单取决于项目本身,而且取决于译语文化所理解的该项目在文本中的功能。这就是说,凡是译语文化中的一般读者或者任何当权者觉得在意识形态或者文化上不可理解或接受的,就是文化专有项(转引自张南峰,2004 :189) 。

如,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论语•八佾第三》)辜鸿铭译后添加了注释: 未经修饰的美丽是最受人爱慕的; 中文最后一句的翻译就是Horace 的“simplex munditiis(简而雅).” 这里,英语学生也许会想到Tom Moore的诗句:

“ Lesbia has a beaming eye,

But no one knows on whom it beameth.”

由此,将难懂的中文概念转换为相似的西方概念,从而帮助读者最大限度的理解原作。

(2)用注释法横向对比中西概念使译文更加直观

辜鸿铭的译本在注释中将书中出现的中国人物、中国朝代、言语与西方历史上具有相似特点的人物和时间段、言语作横向比较,如,将颜回注释为the St. John of the Confucian gospel,子路比作St• Peter,尧比作Abraham等。在《论语•为政第二》的注释中,辜鸿铭把夏朝注释为:夏朝之于孔子时代的人就如希腊历史之于现代欧洲人。这样做可以给那些对中国文化不是很了解的西方人更加直观的感受,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儒家经典的内容。

4.不足之处

辜鸿铭的《论语》译本很好的应用了功能对等理论,虽然受到西方读者一致好评,但是这条原则也有它的局限性。很多时候,动态对等即原文和译文读者的反应基本一致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迥异的文化背景导致理解力不同。比如,在英译“ 天子”时,辜鸿铭对应的翻译为“the Son of Heaven”,虽然在深层上意义得到了表达,但是不同宗教文化背景下,不同的意象对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所留下的印象却是截然不同的。

(1)大规模去中国人名、地名有损原作的文化特色

正如辜鸿铭《论语》译序中所说,“为了进一步除去英语读者会产生的古怪感和奇异感,只要有可能,我们就删除其中的专有名词。”以人名为例,经统计,在《论语》中出现的人名有150余个,辜鸿铭在译本里只保留了颜回和仲由的名字,其他弟子则直接用“a disciple of Confucius”代替。由于颜回的名字在全书中频繁出现,所以没有被删掉。

这样做虽然减少了西方读者阅读时的不便,但是也损失了原文的文化特色。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风操》中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孙氏。” 由此能够看出,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古人的名字往往含义丰富,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点甚至人物性格、风俗信仰。地名也如此。所以,大规模的去人名、地名有些不妥。

(2)对个别词语理解不到位

在《论语》中,数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这些数词的运用成了《论语》的特色之一,仅“三”的使用频率就达到了70次。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上行》)这句话辜鸿铭译为:A disciple of Confucius remarked,“I daily examine into my personal conduct on three points:---First,whether in carrying out the duties entrusted to me by others,I have not failed in conscientiousness;Secondly,whether in intercourse with friends,I have not failed in sincerity and trustworthiness; Thirdly,whether I have not failed to practice what I profess in my teaching. ” 辜鸿铭把“三省吾身”译为“在三方面进行自我反省”,而这里的数词并不指代具体数字,而是笼统代表多个,理解上有偏失。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同样的还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很多情况下古语中表示虚指数词不表示实际的数目,而表示“多次、很久”之类的意思,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三、结论

奈达的动态对等提倡归化和意译,如上文所述,动态对等、追求“归化”常易使原文里富含文化色彩的词失去其文化韵味。笔者认为,任何理论在具体的翻译中都不应该是绝对的。一个译本可能同时涉及意译或直译,一个译者也可能此时采用归化,彼时采用异化。我们不应追求绝对的对等,而是针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原文的题材、译者的目的以及读者的需要对各种翻译理论进行调和,以达到最优效果。

辜鸿铭所翻译的《论语》在西方大获成功,无疑对我们今后的翻译工作有很多启示。在全球化的今天,“求同存异”不仅涉及政治外交领域,也深深指导着文化融合与传播的趋势,只有能够很好的保存我们文化特质,同时找到共鸣点,让世界更好的理解、认同、接受我们的文化,才能成功地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1]Nida,Engene A .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

[2]邱晨.奈达“动态对等理论”述评[J].科技创新导报,2011.

[3]黄兴涛. 辜鸿铭文集:(上、下)[M].海南出版社,1996.

[4]于中旻. 语意释经[M]. 宣道出版社,1994

[5]张南峰、陈德鸿.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 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奈达辜鸿铭译文
把《浮士德》背下来再说吧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
最尊贵的中国人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生活大爆炸》汉语字幕翻译研究
奈达翻译理论关照下的翻译策略
精通九国语言的学习方法
辜鸿铭倒看报纸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