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与说课的研究

2011-08-15 00:43张经怀
群文天地 2011年14期
关键词:原则理论活动

■张经怀

说课是一项源于教学基层,面向学校,扎根教师,服务实践的教育教学活动。新世纪伊始,课程改革作为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被重要而紧迫地提出来,同时也指出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诸多的期待。本文通过对说课的再认识、说课活动要遵循的几个原则以及说课内容在实践中的创新的论述,分析了说课对教师理解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作用。

一、选题依据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依据新的课程改革和课程理念,在说课的创新和服务于课改上下功夫、求发展,紧密围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开展富有个性化的说课研究,使说课在推动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因此,该课题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说课研究的再认识

新形势下的说课活动,需要找到新的生长点。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求发展,才能使说课及其成果长久不衰,保持旺盛的活力。正确的开展说课活动的指导思想,是说课研究良性发展的基点。

目前教育教学中依然存在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教而不研,研而不教,导致教师的工作失去科学研究的创造性。事实上,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本身具有共生性。理论不是远离实践的纯粹思辨,它需要一个实践上可证明的架构来说明其意义。说课可以使教师的观点和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检验、证明和提升,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任何一门学科的科学水平都是以其理论的成熟度为重要标志的,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理论上的突破。然而,当前很多教师还只是停留在经验性认识的层面。要完成从经验到理论的转化,教师不仅需要相应的对教育事实的科学认识,而且需要了解从经验性认识到理论性认识转化的过程与实质,提高自己的分析、抽象、概括、综合等认识能力,努力掌握和善于使用理性思维的工具和方法。说课使教师增加了理性思考,促进了教师认识的转化,由量变引起质变,促进理论素养的提升。

(二)说课活动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1、说课动机体现内需性、自主性的原则

内需性、自主性是推动说课活动的内动力。说课实践的动力直接来源于学校和教师的需求,即教学的优化是研究起点,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是课题的归宿。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组织教师开展说课活动,必须充分考虑教师的感受和内在需求,突出教师在说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教师个体,使说课显出生机和活力。

2、说课对象体现层次性、目标性的原则

层次性、目标性是推动说课活动的必需。踏上教坛的教师,缺的不是学科专业知识,而是对教育教学思想、方法的把握,是对教材的理解、表达能力乃至师生关系的理解等。实践证明,说课活动是青年教师从毫无经验到迅速积累经验,再从拥有经验到经验丰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必由之路。

(1)基础型说课的运用:新的或青年教师所具有的知识多来源于间接的书本知识,对这些陈述性的知识的把握是抽象的,缺乏具体实例的支撑。他们更需要在师德修养、教学基本功、教材教法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加强提升。通过让他们参与说课活动,从而规范其课堂教学行为,逐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此模式虽然要求面面俱到,有繁杂冗长之嫌,但对于初登讲台、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却不失为一种全面把握教材,宏观感受教学全过程。

(2)研究型说课的运用:教龄在五到十年之间的青年教师,已经基本掌握说课的本质特征,能熟练地运用说课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并以此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和学生全面、主动、个性的发展。开展研究性说课活动,目的为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写出自己的教学体会,深入剖析各种策略的各种实施要求,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让他们的在教学策略掌握,在问题研究与反思的过程中获得提升,逐步引导他们向艺术型说课发展。

(3)艺术型说课的运用:十五年以上教龄的中青年教师,能准确地把握说课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他们灵活恰当地运用说课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研究活动,而且教学风格鲜明。此时的说课已从“说本有法”上升为“说无定法”。

3、说课过程要体现科学性、说理性的原则

科学性、说理性是说课研究和推进过程中的灵魂。科学性原则是说课活动的前提,是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说理性原则是说课活动的灵魂,说课是说者向听者展示其对某节课教学设想的一种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能将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力求所说内容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4、说课内容凸显开发性、生成性的原则

开发性、生成性的原则是推进说课的外驱力。参与说课活动的教师既要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可能”加以猜想推测,又要在说课研讨时,敏捷地捕捉活动中稍纵即逝的变化,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同行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适时调整研讨内容。

(三)说课形式在实践中的构建

通过对说课研究的不断深化,按照行动研究法的几个环节,不断修正、反思说课活动,使说课形式更具针对性、开放性和操作性。

1、名师引领式

陶行知先生说:“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师资,我们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作用,实施名师带教制。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作用、示范作用、辐射作用,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实现创办发展型学校的目的。

2、活动探究式

此类说课与授课紧密结合,课后再深入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形成书面材料,指导教师写教学经验、论文、教后感或是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等。

3、质疑反思式

学会研究,探索反思,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努力做专家型教师。教师要想获得持续性发展,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就必须在自己的从教生涯中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改进。

4、网络交流式

把来自教师在教育教学好的经验材料上传专刊,对教师制定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要求指标,促使教师上网、看报、读书,搜集整理信息,传播信息,使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眼光与时俱进。

(四)说课内容在实践中的创新

说课的内容包括自己怎样进行备课和教学中实际是怎样处理的,侧重面有所变化。结合上述要点,重点说明上课过程中哪些方面体现了备课意图,包括对学生达标情况的分析,说明自己作了哪些改变和调整,作调整的意图和效果,包括对自己上课的效果和感受进行评价,提出进一步改进的设想,进行教学行为的自我反思。说课教师在专家评议后作进一步修改,成为集体备课的结晶。内容包括,自己备课的特点和发生的疏漏,自己讲课的效果和感受,学生达标度的分析与实际达标度的区别和可能的原因。同时,对专家们评课的感受进行必要的说明。说课的组织者借此研究平台或为载体进一步展开讨论,进行理论性的反思,提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炼研究成果,提高说课的理论层次。

三、结论

说课不在于解决某个教学难题,知道了某节课该怎么上,而在于说课研讨活动促使教师在学习中反思,在实践中反思。古人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将学习、思考和实践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就必将能打造校本研修的新型平台,推进教师素质整体提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发200121号).

[2]季晓华.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适应性问题的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02).

[3]杨叔.继承传统,面向未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C].华中理工大学,1996(05).

猜你喜欢
原则理论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