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天下人事

2011-08-15 00:49李建学
西部 2011年11期
关键词:人事部满山栋梁

李建学

小说天下人事

李建学

修井公司的苏总是人事科长出身,自信很能识得人。按他的话说,连人都看不准,还怎么在场面上混?

人事部主任老赵是苏总信得过的人,眼看着就奔四十了,苏总想给他肩上再压点担子,培养他往副总的岗位上进步进步。人事部的工作看起来权力不小,拿着干部的帽子,管着员工的位子,呼风唤雨似的,其实那得看主要领导怎么摆。主要领导看得起你,给你权力,你再把权力用好了,用得主要领导满意了,人事工作才有地位,人事部的主任才有当头。老赵就是这样的人,为人不温不火,很会看苏总的眼色,跟其他领导配合得也不错,虽然说不上很优秀,也还算得上称职。

现在的问题是老赵这个人眼睛死盯着上边,就忽视了下面的事情。员工的事他没时间考虑,也轮不到他考虑,可人事部的事情,他总不能永远事必躬亲吧。苏总安排的事,谁也插不上手,还非得老赵一个人才玩得转,其他的事情呢,日常的运转呢,现在虽然是信息时代,领导走到月球上也能遥控下属,可总得有人负责,工作才能更有保障。老赵这个人好使唤,最大的问题是不会培养人,前后处过两个副手,都被他推荐走了。苏总开玩笑说老赵是一山不容二虎,明摆着是讥笑他不能容人。可这个人苏总还离不开,主要是他听话,会来事,忠诚,特别是对苏总忠诚,苏总也就只能在生气的时候把他叫来当面臭骂一顿,讽刺几句,事情还是交给他去做。为了让老赵能放开手脚做事,就不得不把他认为合不来的副手调走了。可是,人事部主任能当一辈子么,人总得进步啊,在科级干部的岗位上混过了四十岁,在国有企业里基本上就到头了。

苏总不止一次地对老赵说,你平时不注意培养人,关键时候连个垫背的都没有,还好意思叫苦。

其实苏总心情好的时候早就给老赵放了话,看上谁了早吭气,人嘛,没有十全十美的。可是老赵就是拿不定主意,总是这么拖着。

人事部八个人,两名高级主管,两名主管,一个助理,一个内勤,一个打字员。助理、内勤和打字员都是小媳妇,都没多少真本事,培养的前途不大。再说了,这几个人也不大好使唤,都有来头,平时能按时上下班,能把份内的工作拿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你能指望她们起早贪黑地写材料或是做多媒体?她们谁能在业务上独当一面?两个主管虽然都能干点事,但都干不了大事,特别是没眼色,看不来领导的心思,一个是低头拉车不看路的秉性,另一个则属于领导开门他上车的掂不来轻重的人,都不是合适的人选。老赵不满意,苏总也不满意。两个高级主管呢,虽然都是业务尖子,可老赵总是不放心。

年轻的牛满山是技术干部出身,文化底子厚,工作能力强,哪一方面都能拿得起来,就是有点冲,有时候对老赵的做法看不过眼了,还死犟。比牛满山大两岁的彭栋梁是政工干部,从基层一级一级干出来的,笔头子不错,人也老实,跟老赵配合得还算过得去,就是跟领导打交道不行,见了领导竟然口吃,还红脸。这两个人优势明显,不足也就那么一点点,微不足道,可就是没有提起来,问题应该出在老赵身上。

老赵没事总爱在领导面前叫苦,老说手下力量不够,加班加点累得顾东不顾西,难免有疏漏,不到的地方还请领导包涵等等。其实,他是在卖乖,也在给自己开脱。大家听烦了,有人就出点子让他推荐副手,说有了副手,他就可以当甩手掌柜,就不累了。他又抱怨说眼前的人都不全面,单独干一项业务还能应付,综合协调能力嘛还是缺那么一点儿,他是白费力气,出力不讨好。别的领导一笑了之,苏总听到了就很生气,骂他没脑子,连人事部主任都不够格,怎么能夹一张嘴到处乱说呢?

苏总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难道人事部就没一个有潜力的?不行就从其他科室调。苏总的意思是说难道就没有一个比你强的?因为已经骂了老赵,怎么也得给他留点面子,就在嘴上绕了个弯子。老赵给骂急了,也担心真的从外边调一个人来当副手,那还不如在内部提,连忙在苏总面前表态,说就在两个高级主管中间选吧,其实他们差不多够条件,特别是彭栋梁,人品好,工作能力强,办事靠得住,再培养培养,当个副主任问题不大。

苏总拍板,让老赵先走组织程序,牛满山和彭栋梁一块儿上。苏总说,三个月时间,哪一个突出,就提哪一个;两个都不错,干脆都用算了;如果两个都不行,就从其他部门调。

老赵落实苏总定下来的事情一向很到位。他先是悄悄地在基层管理干部中间搞了一个民主测评,又在员工代表中间弄了一个民意调查,数据统计出来,牛满山和彭栋梁旗鼓相当,再把三年来的业绩考核结果拿出来比对,还是分不出高低。老赵又一次为难了。说两个都好吧,要是苏总真的一次把他们都摆在自己的左右,自己就被架空了,那时候就真的成甩手掌柜了;如果说两个都不行吧,到时候领导直接从其他部门调一个进来,听话也就罢了,要是跟他顶牛,更麻烦啊;推彭栋梁吧,担心他有点儿软,关键时候拉稀;推牛满山吧,似乎又太硬了,怕给自己培养了个对手。就这么点事儿,弄得老赵颠三倒四的,都不敢在苏总面前晃悠了。三个月时间不算长,牛满山和彭栋梁当然也都闻到了味儿,拼着命表现,部门的空气比较紧张,就更不好比较了。

苏总对老赵的拖拖拉拉有点恼火,威胁老赵说,权力给你了,你没用好,就别怨我独断专行。

苏总的心思,老赵不是回回都能摸准。单位大了,事多,班子里都是技术干部,各管一摊,人事和财务是苏总亲自管,很累,累得影响了苏总的娱乐和向上看的时间,他想给自己培养一个分管人事的副总,尽快解脱出来,他也怕局里给公司直接下派干部,就想把老赵推上去。苏总探过主管领导的口风,希望还是有的,需要进一步做工作,所以得尽快给老赵找接班人,先把手头的事理顺,后面的事才更有把握一些,这样的心思,怎么能给老赵明示呢?当然,这只是苏总决策的一个方面。从人事口动人,是苏总谋划了好久的一件大事,他就更不好说出口了。二十年的人事工作经历,练就了他一副胸中万马奔腾脸上平静如水的本事。年初他就在干部大会上放出了整顿机关作风的信号,就是要从机关干部的管理入手,彻底理顺几年来没有理顺的关系,下决心改变机关任用干部方面的不良风气,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希望,彻底转变观念,拧成一股绳,最起码在形式上团结在以他为中心的领导班子周围,提高办事效率,把他这一任的事业推到极致。这些事情,区区一个老赵怎么能摸得着呢?

老赵这个人,好就好在凡事从不自己做主,这是苏总看上他的主要原因。可他心眼太小,凡是职权范围里的事他都想管,不该管的事也爱管,对谁都不放心,眼睛长在头上,心里只有领导,特别是神神道道的样子和遇事拿不定主意的毛病,让人很反感。他心里打什么小算盘,苏总一清二楚,也不说破。当然,用人的事,谨慎一些是好事,免得后悔也来不及。老赵做不了主,也有等苏总做主的意思,这家伙又在撒娇呢,还能瞒得过苏总的火眼金睛?

对人事部的班子,苏总早就有一个大体框架,这两年之所以没有动,主要是因为老赵,也为了机关的稳定。一动一大片,打断骨头连着筋,老赵惦记的是局部利益,苏总考虑的却是大局,他不仅要考虑上面的意思,更要照顾班子成员的情绪,也要兼顾机关工作人员的关系。当然把工作搞好是大方向,应当放在第一位。可工作是人干出来的,人的事情理不顺,还咋干工作啊。

苏总综合考虑了整顿机关作风的必要性和具体办法,决心调配一批部门负责人,培养一批年轻干部,人事部首当其冲。当然,苏总的盘子是:提得要多一些,好事多做;调得要少一些,为难事肯定要少干,点到为止;至于撤免一类得罪人的事,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会做。企业不是他个人的,只要不是跟他对着干,凡事过得去,就行了,这是苏总用人的一贯原则。两年前没有调整机关干部,主要是班子里呼声太杂,他还没有把握能完全控制局面,经过两年的劳心费神,现在时机成熟了,该是用一批人的时候了。从人事部动手,也是为了给下一步的调整做铺垫。

对牛满山和彭栋梁这两个人的情况,苏总还是知道一些的。牛满山业务能力强,敢管理,就是脾气倔,似乎还有点儿心计,当个副主任绰绰有余。彭栋梁嘛,好人一个,勤快,厚道,跟领导相处状态不佳倒是其次,关键是抖抖索索的,不大气,但这种人绝对可靠,提一个副主任,也是情理所至。机关里五六十号人,每个人是个啥成色,心里在琢磨什么事,苏总看一眼就能掂量个七八成。作为领导,他每天看到的都是笑脸,都是对权力表示尊重和忠诚的笑脸,但这张笑脸后边隐藏的是什么,就不那么容易看到了。恭者必诈,这是苏总确信不疑的印象标准。你别看那些对你点头哈腰的人表面上恭敬,实际上他是在打你的主意,有目的。倒是那些见了面不怎么爱搭理甚至躲着领导的人,才没多少想法,才好对付。从这个角度来比较,彭栋梁要优于牛满山。不过,这也不一定。蔫驴踢死人,饭里的沙子才碜牙,理论归理论,关键要看实际行动。老赵为难,有他自己的难处。苏总不为难,提一个科级干部有啥难的,提谁都是提,问题是不能提得太没水平了,免得别人在背后笑话,丢不起人。为了稳妥起见,苏总准备考虑老赵的倾向,提彭栋梁。

“五一”节前,人事部组织了一次小范围的郊游,领导就请了苏总一个。这是老赵的一贯弄手。人事部门无小事,除了一把手,谁也插不进来,这一点苏总当然满意。也算老赵会安排,赶上苏总从生产一线检查回来,正想休闲呢,就愉快地跟人事部的全体成员爬了一回山,中午吃了个农家乐,午休就进了一家带游泳池的小宾馆,下午打保龄球、游泳,晚上当然免不了喝酒。苏总喝到兴头上,说饭后活动活动,打打牌,检验一下人事部的水平。老赵认为自己的事又一次办到点子上了,立刻屁颠屁颠地要去安排。

苏总不要棋牌室,说就在客房里打。老赵只好陪着苏总往房间里走,苏总就近走进了牛满山的房间。领导要活动,三个女人说要去做足疗,留下两个主管倒茶当观众,牛满山和彭栋梁陪领导挖坑。

苏总打牌,有两个不:一是不跟女人打,怕闲话;二是不带彩,也是怕个万一。四个人玩三人挖坑,轮流上,按次序休息,输赢红绿黄兰四种不同的塑料板板。因为苏总的缘故,大家开始有些拘谨。也因为不带彩,牌打得有点儿干巴巴的。慢慢地酒劲上来了,就放开来,竟然输得苏总和老赵面前就剩下几个板板了。两个观众也忙个不停,茶水续了一轮又一轮,喝得大家不停地上卫生间。苏总笑着说,别把小牛的马桶尿满了啊,人家是牛满山,不是尿满桶啊。大家都笑起来,看气氛不错,老赵就很得意。

很快就夜深了,苏总虽然没有打输,也没有赢多少,急得老赵不停地给两位下属使眼色,可他们就是视而不见,都喝了酒,就有些二百五,就有点没大没小的,老赵难免担心。好在大家玩得都很开心,看酒醒得差不多了,还是苏总发话,才算告一段落。

第二天早上在前台结账的时候,内勤按讲好的折扣价算账,领班说有一间房里使用了有偿服务品,要加十块钱。内勤以为是领导的房间,服务员说出的房号却是牛满山的。牛满山一口咬定他啥也没动,坚决不愿跟服务员去查看,内勤只好拉着老好人彭栋梁跟服务员去查对。两个人很快就回来了,内勤红着脸,立马交钱走人。一路上大家都很纳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人事干部都比较敏感,遇到棘手的事情最起码的一条就是保持沉默,谁也不说话,表面都很平和,只有牛满山一个人满脸的愤怒。好在也就半小时车程,有苏总一个人说就够了,大家还是充分体现了良好的个人素质,把活动圆圆满满地划上了句号。

后来,断断续续地传出来风声,说是牛满山的房间里少了一只“快乐雨衣”,要命的是服务员竟然当着内勤的面在垃圾桶里找到了撕开的密封袋。这种事根本说不清,也就不说了。老赵知道后很是痛心,痛心这件小事搅了他精心安排的一次活动,说不定就断了他以这种方式跟领导交流的路子,恨得直咬牙。

苏总当然也听到了,听到后十分生气,生气他的眼皮子底下竟然有这样的人。生气之余,想明白了,淡淡一笑,就有了主意。领导联席会议研究干部前的一刻钟,苏总把老赵报上来的名单动了一下,将彭栋梁改成了牛满山。老赵十分不解,可来不及也不敢多问,只好在会上按苏总的意思提了。结果出来,牛满山被提为人事部副主任。

因为人事部提的不是彭栋梁,老赵面子上有点儿下不来。也因为牛满山有那么一个说不清的问题,苏总却要提他,让老赵不理解,更多的是不安。

过了一段时间,苏总把一页剪报复印下来给老赵看。

老赵认真地学习了这篇题为《有一种犯错的人不能用》的文章。文章说错误有三种:一是因经验不足而犯的错误,二是因能力不足而犯的错误,三是因德性不足而犯的错误。同样的错误只犯一次,是个经验问题;同样的错误犯两次以上,是个能力问题;不管犯什么错误,只有一个同样的目的——有利于自己,是个德性问题。因经验不足犯错误的人,不能不用,否则,他的错误就白犯了,这样的错误犯过之后,就成了财富;因能力不足犯错误的人应当调换他的工作;唯有对德性亏缺的人不能姑息,处理要果断,方法要委婉。

老赵明白了,苏总认定那天晚上有人故意陷害牛满山。仔细一想,也不是没有道理,牛满山不可能傻到犯那么低级的错误,肯定有人搞鬼。领导虽然没有点名,但已经通过这篇经验给搞鬼的人定了德性亏缺的调子,也算是给老赵一个交代,说明用牛满山是正确的,因为他无辜,德性不失。当然,不用彭栋梁,并不一定说就是他陷害牛满山。那天晚上人多,都上过卫生间,那些东西就在里面摆着,除了苏总自己,谁都有可能下黑手。

人事部的调整尘埃落定,紧接着机关各个部门都有一些人事变动。因为提了一批新人,而且这些人都是在苏总的支持下提拔的,大家都感激领导的知遇之恩,干劲和责任心当然就更强了,机关的工作作风真的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苏总的目的达到了,心里颇为得意,免不了私下里训导老赵,讥笑他没有把人事这门科学琢磨透,人事干部算是白干了。

后来,牛满山房间里使用过一只“快乐雨衣”的丑闻,不知怎么传到他老婆耳朵里。老婆当然不罢休,晚上在床上揪着牛满山拷问。牛满山说,信不过,咱还能做夫妻吗?一副问心无愧的样子。问不出结果,老婆下不了台,当然又不能把事情闹大。牛满山提拔以来的好处她已经享受到了,可她放不下这个疑团,一定要牛满山说清楚,哭哭啼啼地闹腾。牛满山被逼急了,悄悄地给老婆说,苏总搞了半辈子人事,啥人没见过,不出奇招,他能看得见?

见老婆睁圆了眼,牛满山轻轻地拍着她的背笑着说,放心,除了你,我没有碰过第二个女人。

责编:舒卫

猜你喜欢
人事部满山栋梁
国之栋梁
掌握本领做栋梁
粉笔
南方和北方
“少年满山”系列
满山葡萄红艳艳
辽宁沈阳市孙超问:近期人社部废除的一些规章文件都有哪些
栋梁其人
第三颗子弹(三)
获奖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