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职业指导改革与实践

2011-08-15 00:43何亚琼深圳市沙井办事处
剑南文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改革工作

何亚琼 深圳市沙井办事处

试论高校职业指导改革与实践

何亚琼 深圳市沙井办事处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是在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概念,回顾多年来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历程,我们发现,近年来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高校职业指导改革与实践中的指导内容、工作平台、手段措施、信息采集与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改进的对策设想,即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组织体系由单一管理转变为立体的三级管理模式,以集中突击教育为主转变为全程职业指导,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高校;职业指导;改革;实践;对策措施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政府和高校都在采取积极措施大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不是总体数量上供大于求的问题,而是质量上存在问题。与其他职业培训机构和职业介绍中心不同,高校承载着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社会发展提供支撑的使命。因此,高校必须改革现行的以签订就业协议为目的,以传授择业技巧为重点的职业指导模式。在尊重学生主体发展和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的基础上,寻求职业指导工作的改革与实践的新思路,促进学生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改革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都建立了职业指导服务的机构,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并提供一定的经费。职业指导服务机构通过开设职业指导课、发布就业信息、组织双向选择招聘活动、应聘技巧训练等活动对高校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经过几年的探索,广东地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有效帮助大学生充分就业、实现职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指导内容缺乏系统性

目前很多高校的职业指导主要是就业信息指导和就业技巧辅导,而对开发学生潜能、塑造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对其余四方面的指导内容更是缺乏。这样做忽视了更广泛的大学生群体的职业指导,导致许多本该在低年级开展的指导内容没有实施,从而影响职业指导预期目标的实现。

(二)职业指导工作平台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高校的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成立晚,从事职业指导的老师许多都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干部和辅导员。这类人员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体验和工作经验,但并没有经过系统化的职业指导业务培训。经过培训的职业指导人员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有的刚考取指导师资格就换岗,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所以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大都流于形式、不能专业化地深入开展,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

(三)职业指导工作的改革与实践中手段与方法单一

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形式以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居多、辅以一些讲座,重理论、少实践、缺活动,有的高校甚至安排一两百学生一起上“大课”,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较差,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二、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改革与实践问题原因分析

(一)职业指导服务的内容缺乏系统性。视就业信息和就业技巧指导为职业指导服务的全部内容,视职业指导课程为职业指导服务的唯一渠道,某些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指导课程设置较为弹性、有的院系设为必修课,有的院系设为选修课、缺少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建设的实习基地提供的实习实训岗位资源、没有专门的高校职业指导科研机构为后盾,职业指导服务工作泛而不实、蜻蜓点水,无法在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中迅速形成认可度和美誉度。

(二)职业指导的重要作业用没得到发挥,职业指导存在工作网络不完善的问题。将高校教育一概视为精英教育,没有认真领会教育部关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精神。全员化职业指导体系未能建立,将职业指导部门等同“鸡肋”,职业指导队伍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职业指导人员队伍专化水平低。

(三)职业指导工作缺乏丰富的社会资源的支撑。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没有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没有足够的用人单位提供岗位给在校生开展职业体验、就业实习、顶岗实习的机会。重理论知识学习,少职业技能磨练的传统惯性,使不少高校职业指导课程还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纸上谈兵阶段。

三、解决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改革与实践中的问题的几点设想

(一)高校职业指导的工作平台由单一管理转变为立体的三级管理模式——“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模式,这种模式的弊端是难以安排具体的日常操作事务。高校应高度重视职业指导工作,协调或共享现有的教育资源,改变“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孤军奋战的局面。对具体的职业指导事务的运作采用“校—院系—班级”三级管理模式,由主管教务工作的校领导和相关机构负责人组成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路、方针、政策,进行宏观的管理和监督;职业指导办公室负责各类信息的搜集、整理、分类,层层下达;各个院系保证每位毕业生都能快速地获得最新的信息和各种职业指导活动方案等。这样的立体三级管理模式能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实效,促进职业指导工作的发展。

(二)高校职业指导的形式由以集中突击教育为主转为全程职业指导。“全程职业指导”是指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和传授求职技巧。将职业指导的对象扩展到所有年级的学生,同时高校职业指导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还要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可见,高校职业指导改革与实践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本文对高校职业指导改革与实践中的指导内容、工作平台、手段与方法、就业信息采集与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了改进的初步设想,希望能对改善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状有点滴贡献。

[1]张小建.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P101-102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邵小芳.大学生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

[3]张小建.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P243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4]唐玲,蒋舜浩.对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变革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改革工作
改革之路
教育部:中职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职业指导教师
不工作,爽飞了?
如何提升职业指导的效果和效率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选工作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