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2011-08-15 00:43李文光
剑南文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学校

李文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李文光

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素质教育的成败。研究当前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对策,对提高中学生乃至全国的国民素质具有较为重大的意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二十世纪末教育改革运动出现的新观念,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生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与学校教育实相结合的产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和活动。她是在我国各级学生心理困扰与障碍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水平不断下降,教育第一的教师们出于职业的责任感,迫切要求解决这些益增多的心理问题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活动。但是目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素质教育的新生点,它和教学工作并列为现代教育的两个“轮”,缺少任何一个“轮子”现代教育将无法启动为推动此项工作,教育部专门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下发了多个意见和纲要,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定义:“中小学心理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这一定义比较现实准确和科学的反映了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在急剧变化和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日益复杂,其身心健康所受到的负面影响日趋增大,致使心理问题不断产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断下降,当代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未来社会对人才心理素质的要求日益突出。所以,大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教育共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三、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落后,形式主义严重,不注重实效。当前,许多地方以升学率和就业率来衡量教师和学校,只重视眼前看得见的效益,很难把学生心理的健康、人格的完善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不少学校只有在检查评估即将来临的时期,大张旗鼓出几期心理健康的黑板报,利用校内广播站或电录像等手段宣传心理教育的有关内容,而这些内多停留在“什么是心理教育”及“心理教育的意义”上,很少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没有实际的效果。

2.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一度引起关注,发达地区虽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不同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些大中城市、沿海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速度较快,水平较高,而一些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则比较落后。广大的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空白。这种趋势随着地区的经济发展、领导的重视程度、专业人员的数量的多少、素质高低等因素仍在进一步扩大。

3.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仍然匮乏。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专业教师。目前虽然有部分大中专院校适应社会发展,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有部分教师经过短期培训,取得了心理健康教育业资格;还有一些重点院校的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陆续走向中小学。但即使是这样,能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依然数量很少,力量单薄,使有些学校因缺乏这方面的人才而不得不放弃心理健康教育课,或安排其他教师兼任,但由于兼任教师缺乏专业素养,不能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以致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较为盲目,难免顾此失彼,造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狭隘化。

4.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倾向。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正规程中,当作一门学科来对待,在课堂上系统讲述心理学相关知识,学生则在课本上勾勾划划,课下认真背书,完成作业。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却收到了适得其反的结果,反而加重了学习负担。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1.转变观念注重实效。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更新教育观念是素质教育的先导。”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全新的心理素质教育观念,以适应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反思和再认识,全体总动员,清理教育实践中的认识误区及行为偏差。教师也要充分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学、健康学的知识体系和方法,它与学科教学都有一个共同心理学基础。课堂教学程是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疏导,对各种心理能进行培养和训练的主渠道,教师要根据各科教学特点,适时适度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积极开发学生的智力,引导学生的情感,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动机,帮助学生调整和保持良好的心态。

3.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目前,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职人员很少,兼职人员较多,这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将以兼职教师为主转变为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结合的模式。对每个教师都应提出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求,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尤其是课堂教学中,使每个教师都成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

4.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代化提供了保证,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迅速发展,可以使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科、便捷、及时。学生心理档案存储、管理将由计算来处理,使资料保存更完整。网络的发展,增加了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的渠道。这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益的补充,能够拓展学生心理成长的环境,最终使家庭、社会、学校三者的有效资源紧密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5.努力创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创设心理环境,保证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也是中各级学校校长所应该担负的责任。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是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学校的标志。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6.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要以一定的资金投入为基础,如果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那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就可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能更充分认识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一定程度上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努力缩小心理健康教育的地区差异。

[作者单位: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学校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