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鲜鱼饺”烹制秘诀

2011-08-15 00:47江苏赵国
烹调知识 2011年7期
关键词:绍酒腌渍鱼皮

江苏 赵国/文

细说“鲜鱼饺”烹制秘诀

江苏 赵国/文

鲜鱼饺是江苏名菜。此菜以捶敲鱼皮工艺独树一帜,成品色白亮滑、晶莹剔透、软嫩鲜香等特点,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此菜制作工艺过程如下。

选料→初步加工→腌渍→捶敲整形→上馅成形→烹调→装盘,但在制作技术上难度很大,能充分体现厨师的基本功。忽视工艺流程的任一环节,都会影响此菜的品质和特色,造成成品散碎、张嘴、露馅、上色等现象。为此,笔者从选料、捶敲加工、上馅成形、烹调加工等方面来解析鲜鱼饺的制作秘诀。

一、选料要严格

1.鱼肉

适于捶敲的鱼类要求肉多刺少、脂肪含量低、肉质软嫩新鲜、出肉率高。如新鲜的鳜鱼、鲈鱼、白鱼、黑鱼、青鱼、草鱼等。但是青鱼、草鱼的肉质不如白鱼、黑鱼、鳜鱼的肉质紧实致密,捶敲出的鱼皮较厚。

并不是这些鱼的每一部分都适于捶敲,其腹部和尾部都不宜选用。鱼腹部肉薄、脂肪含量多,捶敲时出油,会增加淀粉的用量,过多的淀粉使成品口感变硬,烹制时脂肪会溢出,鱼肉收缩变形。鱼尾部筋膜和鱼红部分较多,颜色较深、肉质老韧、不宜捶敲。最理想的是新鲜鱼的中段背部肉,此处鱼肉厚、肉质紧实致密、出肉率高,取料也方便,适于捶敲。

适于捶敲的鱼宰杀前应为活鱼,新鲜度高、腥味轻。但刚宰杀的鱼肉不能马上使用。此时的鱼肉肌凝蛋白处于凝固状态,肌纤维较硬,质地紧密,刚韧性强,鱼肉柔软性不足,延展性不好,捶敲时易开裂,而且成菜口感老硬,腥味较重,食用后鱼肉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不高。刚宰杀后的鱼肉应放在2℃~5℃的冷藏柜中静置1~2 h,待其后熟解僵,这样处理过的鱼肉松软,风味物质也游离出来,捶敲时不仅易成形,而且成菜口感好,鱼肉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也较高。

2.淀粉

淀粉应选用色白光亮、粘性强、透明度高的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和豌豆淀粉、澄粉等。由于鹰粟粉(100%玉米淀粉)透明度低、黏度差,不宜选用。笔者结合多年实践,认为在捶敲时,淀粉若加入不超过1/3的精制粉,有利于提高鲜鱼饺的质感。因精制粉含一定量的面筋蛋白质,捶敲时形成一定程度的面筋网络,在包馅时,鱼皮易成形,不易开裂,而且鱼皮不太硬,较柔软些。

3.馅料

在馅料选择中,江苏地区有两种风味。一种是苏锡风味,用虾仁馅,原料以鲜虾仁、香菇、火腿、冬笋等为主。虾仁一般是选新鲜、色青白、富有弹性的鲜活对虾、青虾、草虾、红虾等。另一种是徐海风味,用羊肉馅。原料多用小尾寒羊里脊(外脊或后腿)肉等,羊肉以后熟期的为宜,此时羊肉吸水性大,肉质细嫩、膻味轻,可以突出此菜的鲜味。

二、加工要精细

活鱼宰杀开膛取内脏,取中段背部净鱼肉,冷藏静置待用。然后将鱼肉切成2.5 cm见方的方块或1~3 cm厚的鱼片,要求每鱼块(鱼片)重约20 g左右,鱼块(鱼片)厚薄均匀,大小一致。然后在鱼块(鱼片)表面浅剞刀,扩大与调料接触面积,腌渍时便于入味,捶敲时鱼片也不易开裂。

在做虾仁馅时,虾仁要清洗干净,用干毛巾吸干水分,然后将虾仁放在砧板上,用刀身一侧紧压虾仁,斜刀作平面推过,将虾仁成茸泥状,然后粗斩几下,不能留有大块。配料香菇、冬笋要剁末。

在做羊肉馅时,羊肉要去骨、筋膜等。剁肉馅时,最好在猪肉皮上剁,可避免砧板上的木屑黏在肉茸中,羊肉要剁细,不能有连刀或未剁碎的小块。

三、腌渍要得当

1.鱼肉的腌渍

切配处理好的鱼肉方块(或鱼片)加入盐、味精、绍酒、葱姜水、白胡椒粉等腌制,赋予菜肴一定的底味。加入的盐具有渗透性,可使鱼肉中的部分水析出,肌纤维软化,捶敲时不黏不碎。盐的用量控制在0.6%~0.8%之间为宜,太多则掩盖了鱼肉的鲜味,太少达不到腌渍的目的,难除腥味。加入的绍酒、葱姜水,主要是去除鱼肉腥味。其中绍酒的加入,可溶解鱼肉中的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等腥臭味成分,烹调受热时随酒精的挥发而一起散失。但腌渍时忌加酱油、茴香面、黑胡椒粉等深色调料。

2.馅料的调制

虾仁馅或羊肉馅在调制时,投放调料要有顺序:一般先放盐,后放葱姜汁、绍酒、味精等,否则调料不能渗透入味。搅拌上劲时,要顺着一个方向搅,要先慢后快,先轻后重,搅拌要用力,边搅边加葱姜水,搅至吃水上劲,肉馅起黏性、表面光亮为止。

四、捶敲要细心

捶敲鱼片是制作该菜的关键。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工具的选择。通常选用直径为10 cm的带把圆柱形木槌,或者用直径为4 cm的圆柱形擀面杖,如果都没有,也可选用干净的圆形空酒瓶,酒瓶在捶敲鱼片前要洗掉标签和污渍,以免影响成品质量。

2.鱼肉捶敲前,要用洁净的干毛巾吸干表面水分,然后拍粉。

3.在干燥的砧板上均匀撒上适量的干淀粉,然后把鱼肉放在干淀粉上,若是厚鱼片,则要把厚片一一铺开,再在鱼身上均匀地撒一层干淀粉,撒淀粉时要注意手不要太高,距鱼肉20 cm左右为宜,以防淀粉四周飞扬。淀粉的用量要恰到好处,太多了,捶敲时淀粉飞溅,造成浪费,太少了,捶敲时,不是鱼肉黏结在木槌上,就是鱼肉黏结在案板上。同时要边捶鱼片边撒干淀粉,并要勤翻动鱼肉。

4.捶敲时,要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用力要均匀,千万不要用力过猛,以防鱼肉捶散捶碎。捶敲鱼片时要从左向右,再从上往下成“井”字形捶敲。

5.鱼肉捶敲成6.5~8.5 cm的圆形坯子,然后用刀或模具修成6~8 cm的圆形鱼皮。

五、上馅成形要美观

1.将调制好的虾仁馅或羊肉馅均匀地涂抹在鱼片上,馅量要适宜。

2.上馅时涂抹的馅料要稍偏一些,这样便于合拢捏紧,捏紧后馅心正好在中间,若馅心不能居中,油汆时鱼饺皮易破裂,成熟后不易定形。

3.鱼皮边缘要涂抹一层蛋清封口,以防鱼皮张口。

4.沿着鱼皮边缘捏出折纹,要小心,动作要轻,以免鱼皮破裂。

六、烹调要讲究

鲜鱼饺的烹调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油汆。

油汆时,锅内放宽量油,三四成油温把鱼饺焐熟。在操作中稍有不慎,鱼饺便会张嘴、露馅、上色、花脸或外熟内生。因此在操作中要注意:

1.要选用洁净的化猪油或色拉油,不污染生坯,油汆过的制品才能色泽洁白。

2.油量要宽,不仅要浸没生坯,还要使生坯在油中有较大的活动空间。若油量少,油坯翻动困难,会使成品成“鸳鸯面”,鱼饺色泽不均,成熟不一致。

3.适当控制油温,加热前炒锅要彻底洗净,热锅凉油,以免生坯粘锅。

4.油温要控制在三到四成,即油温在90℃~120℃之间。若油温过高,鱼饺皮很快上色,肉馅还没有成熟,造成外熟内生;若油温过低,鱼坯下锅后,易黏锅、相互黏连,甚至散碎,且成菜过于油腻。

5.出锅时要手法熟练,注意力集中。下油锅时最好先把鱼饺生坯放入有油的盘子中,贴近炒锅油面,轻轻把鱼饺推入油锅中,以防油溅出伤人,生坯变形。鱼饺入锅后,不要马上推动鱼饺,加热一段时间后,鱼饺稍定型,再用铁勺轻轻推动,待鱼饺浮起,倒入漏勺沥油,整齐装入盘中。

第二步是泼浇芡汁。

原锅仍上火,舀入鸡清汤,加精盐、绍酒、味精,烧沸后用水淀粉勾玻璃芡,淋入明油,起锅泼浇在鱼饺上即可。芡汁一定要把握好稀稠度,以玻璃芡为佳,太稠会出现鱼冻状,成菜达不到汁明芡亮的效果;太稀,又很难挂住原料。

七、装盘要精致

鱼饺烹熟后,选择适当的盛器,整齐地摆放在盘中,然后把芡汁泼浇在鱼饺上,撒上绿菜末和火腿丝,加以点缀即成。

猜你喜欢
绍酒腌渍鱼皮
腌渍
九头芥
赫哲族“鱼皮部落”:遥远又神秘的东北部落
徐薇娜鱼皮镂刻作品
鱼皮帮助烧伤病人快速恢复
烧伤后“植入鱼皮治疗法”
烤翅根
虾里加中药可补肾
港式脆皮烧腩仔
虾里加中药可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