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斯贝尔斯体育思想之研究

2011-08-15 00:52潘月仙
运动 2011年2期
关键词:雅斯贝尔斯体育运动

潘月仙

(东华大学体育部,上海 200233)

雅斯贝尔斯体育思想之研究

潘月仙

(东华大学体育部,上海 200233)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雅斯贝尔斯的体育思想进行分析和研究,阐释了雅斯贝尔斯对体育本质的认识以及贯穿在其思想之中的自由和爱。在体育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学校体育教学最缺少的就是对人的精神的关怀,而雅斯贝尔斯所强调的自由和爱其实就是对人的精神的关怀和尊重。希望这些思想可以为我国体育教学带来启示,让学生在自由和爱中不断地提升自我、认识自我。

雅斯贝尔斯;体育教学;思想;自由;爱

卡尔·雅斯贝尔斯,德国哲学家,精神病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主要代表之一。尽管他是哲学家,但是对体育的认识有他独到的见解,是很多现代人无法深刻意识和领会的。纵观雅斯贝尔斯的体育哲学思想,可以给我们现代的体育人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雅斯贝尔斯的主要教育著作《什么是教育》,全书的内容表达了他对教育的看法和如何去进行教学的方法,贯穿其中的主要思想就是自由和爱。雅斯贝尔斯在另一本哲学书《时代的精神状况》中有部分对体育的论述,他的最终思想可以归结为运动的目的是实现自身对自由的追求。

1 雅斯贝尔斯的生活背景对其思想的影响

萨尼尔所著的《雅斯贝尔斯》一书中这样写道:“母亲是雅斯贝尔斯的楷模,母亲一生都豪爽大方,她操持家务,不使用权利意志,而是以一种有意识的生活智慧和本能的交际手腕。对孩子们,她有一种天然的理解。她的儿子对她深情的爱一直到宣判她死(1941年)都仍然是那般的炽烈,毫无减弱。”因此,雅斯贝尔斯从他母亲那里学会怎样去爱,并且一直伴随着他,并成为他的一个思想,充斥在他的各种著作中。他父亲的基本性格特征是团结、诚实和独立性。父亲最为可贵的是他的独立性,即使是很高的荣誉也休想使他放弃自己的独立性,他不屈服于权贵,只是做他自己。

可见,雅斯贝尔斯母亲的爱和父亲对自由的追求都对他以后的思想乃至人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他学生时期生活的现状让他感到厌恶,从而他立志要改变那种生活现状,做真正的自己,这些对他以后的哲学和教学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雅斯贝尔斯对体育运动本质的认识

2.1 雅斯贝尔斯对体育本质的论述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著作中对体育有这样的论述,现代体育运动是一种有规律的游戏,人们进行体育运动不只是为了身体健康以及打破各种记录,更重要的是为了突破自我、认识自我,使自我回归自然,找到自我的本质——精神的提升。在运动中发泄自己,锻炼自己,找到真正的自己。在运动中自由的呼吸,自由的忘我的展现自己,这才是体育运动的本质所在,是体育运动中人的真正价值所在。2500年前,古希腊著名的得尔菲神庙中就铭刻着这样一条充满哲理的格言:“认识你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最为重要的就是首先认识自己,体育也不例外,而我们只是从身体层面去认识体育运动的本质,根本没有从精神思想层面去领会体育运动究竟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雅斯贝尔斯却认识到了体育的本质,就是认识自己、找到自己,这也是为什么体育能够让我们放松身心、调节情绪的原因。

2.2 雅斯贝尔斯时代体育的特点

2.2.1 体育运动是人们闲暇时间进行的一项活动 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工作时间越来越多,闲暇时间越来越少,工作时不能进行体育活动,那么体育运动只能在他们的工作之余进行,体育成为人们休闲和调整身心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闲暇活动,人们得以缓解自己疲惫的身体,从而更加高效地投入到下一次的工作中。

2.2.2 体育运动是人们反抗现实压力的一种发泄方式 雅斯贝尔斯生活的那个时代,劳动人民为了生存要工作,工作中难免存在很多压力,有身体的压力也有精神的压力,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来释放这种压力呢?伴随着工业革命而兴起的各种体育运动正好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放松身心、减轻工作压力的机会。同时,人们可以借助体育运动来尽情的释放自己,找到真正的自我。

2.2.3 体育运动是人们精神的一种升华

并不是所有从事体育运动的人都能够参与重大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大多数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只是从自己的精神层面去发泄自己的不满,在运动中解脱受压抑的自己,寻找真实的自己,因此,体育运动是人们精神境界的一种提升,是对生活的一种新的认识,也是自信地面对生活的一种表现。

2.2.4 现代体育运动和古希腊体育运动的观念不同 古希腊体育运动更多的是为了祭祀神的恩赐,为了感谢神的恩典,是人神共乐的一种方式;而现代体育既包括竞技体育,也包括大众体育,竞技体育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最高水平从而赢得荣誉,大众体育则是人们为了自己身心的健康而从事的一种放松式的活动,所以古代体育和现代体育的理念是不同的。

3 雅斯贝尔斯的学校体育教学思想

雅斯贝尔斯对体育教学的本质和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教师要善待学生,要给予学生爱和自由,要和学生平等相对。他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作为教育基础的能力、语言、记忆内容除外)。

3.1 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相待的关系

雅斯贝尔斯在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关系上一直认为,老师不能自命清高,觉得自己比学生强,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但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精神,也就是学生的心理状况和人格品质,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教师要相信学生,在教学中要处处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可见,那时的雅斯贝尔斯就已经意识到了教师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像一个朋友一样关心学生的各种状况,教师要善待学生,教师要给予学生爱和自由,让他们在爱和自由中成长学习。他讲到,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的教育者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必然会以我为中心。“在人的存在和生成中(以人的年龄、教养与素质差别区分),教育环境不可或缺,因为这种环境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定向和爱的方式的生成,然而现行教育本身却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但实现它的途径如今似乎已不是教育,因为现行教育的运用恰恰阻碍了爱的交流。因此,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

3.2 人性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方面,雅斯贝尔斯首先强调的是学习环境,再次是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太压制或束缚学生的思想,不要按照一种模式培养所有的学生,教师要带着爱心教育学生。雅斯贝尔斯认为教师不只是将知识教授给学生,更是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学会自我学习,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他认为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这样,手工课以劳作方式发展学生的灵巧性;体育课则以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身体的健美来表现自我生命。”教育是心灵的感化和爱的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教学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再次,他认为学到的知识只有付诸实践才能有价值,所以,他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这种实践不能规定好他们必须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而是要给他们自己尝试的权利,让他们在不断地尝试和实践中提高自己,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这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特征以及教师教学的主导性特征。另外,他还注意到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强调不能对所有的学生都要求一致,要让他们按着自己的思想去发展,允许他们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给予学生掌握自己将来命运的权利和自由,而不是要求他们都去做大哲学家或大教育家。从这些都可以看出,雅斯贝尔斯所提倡的是一种人性化的和自由化的教育,也反映了他对学生的充分的信任和理解。

3.3 体育教学的内容要能够提升学生的灵魂

雅斯贝尔斯认为,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而其他含混晦暗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被理解。他认为教育的内容应该是能够提升自我灵魂和自我认识的东西,而那些含糊不清的和不健康的东西都不可以纳入教学之中,教学的内容要能够在学生的心灵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教育的目的就是启发学生的灵感,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从本质上认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不能从功利性的目的去教育学生。教学的内容要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去认识自己、提升自己、改造自己,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也是与新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相符合的。教师的教学不能太刻板,要让学生在欢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在爱和自由中进行学习。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毫不保留,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向学生敞开心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接纳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学生也才能够与教师和谐的相处。

4 小 结

尽管雅斯贝尔斯的很多思想是教育的思想,但是很多可以被体育教学所借鉴和学习,他对体育存在的认识,使我们从另外一个视野重新认识了体育的本质,让我们的眼前豁然开朗。他的人性化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一直坚持要让学生在自由和爱的环境中成长和学习,要给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做自己的主人,这些无疑是现代教学所缺少的,也是学生一直渴求的,只是现实生活的压力和很多不正之风的侵蚀,使很多原本很有创意的思想和观念被扼杀在萌芽之中,现在要做的就是充分的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权利。这个时代提出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无疑正合事宜,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探究的。

[1]萨尼尔.雅斯贝尔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988.

[2]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德)卡尔·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58-60.

[4](德)雅斯贝尔斯.存在与超越:雅斯贝尔斯文集[M].徐灵灵,徐信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06.

[5](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G803

A

1674-151X(2011)02-139-02

投稿日期:2010-10-20

潘月仙(1974~),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2.071

猜你喜欢
雅斯贝尔斯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
暮年左宗棠
智珠二则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卡瑞雅斯CURIOS品牌发布1800万宝石亮相
呆呆和朵朵(13)
荷兰74岁前首相仰面摔在红毯上
“因为孤独几乎是完美的”
美媒狂揭“屠村”士兵老底
教授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