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教育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011-08-15 00:50
武术研究 2011年10期
关键词:应急体育学校

刘 敏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学校安全教育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刘 敏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文章通过专家访谈法、实际调研法了解到学校安全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由学校体育承担安全教育的方案,旨在通过学校体育这个平台,把学生从认知能力、生理机能、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应对预案能力和情绪体验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

安全教育问题 学校体育 应急能力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学校就面临着很多的安全隐患。2004年马加爵的校园杀人事件、2008年5月12日,震惊中外的四川汶川地震、2008年11月上海商院火灾、新疆阿克苏五中发生的踩踏事件等等,这些血的事实告诉我们:学校作为人员相对集中的单位、年龄较小,防范能力相对薄弱的群体,高度重视和加强安全教育是应对自然灾害和减灾的重要举措,也是增长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知识和技能的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也是提高学生对外界各种影响免疫能力和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的教育环节;同时安全教育还是指导个体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自救互救、以提高个体生存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安全的安全教育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重视和做好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既是使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把安全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自救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安全意识的培养,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也都重视安全意识的培养,并使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成为社会和学校的法定义务。2005年8月7日我国就出台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我国1996年2月,国家教委、公安部等六部委就联合发出通知,把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可见国家对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2008年发生四川汶川地震后,我国各行各业制定的各个领域的应急预案的文件瞬间出台,教育系统对学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再次被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1 大地震后部分学校在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

全国各地大部分学校再次把安全教育已经提上日程或正在准备提上日程,组织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的讲座、宣传图画的学习、安全教育知识竞赛等,也组织了应急疏散演练。但目前学校的安全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具体的问题和误区是:

1.1 安全教育认识的肤浅性

有些学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远远不够,总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危机离自己还很远,有些学校只是做些表面文章或者只把安全教育工作当作一种形式,而是缺乏安全教育的正确认识,缺乏一整套应急预案,使学校没有长效管理机制。比如有的学校一学年才组织学生参加一次疏散演习,有些学校甚至是等出了安全事故才想到去安全教育和安全演习,这样显然是对安全教育很肤浅的认识,不可取。所以如果安全教育放在学校体育中不仅能保证学生在体育健康课程中学习安全应急知识,加深对生命的认识,而且将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种实际锻炼和演习。

1.2 安全教育方式的单一化

目前,学校安全教育方式仅靠班主任照本宣科、口头说教,宣传栏张贴应急要领的宣传小插图或每年组织一次疏散演习。然而这些单调的教学方式,不能完全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心,而且缺乏各种应急需求的实践体验和情景模拟教学,效果不佳。所以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用合适的手段安排安全知识和应急演习,比如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开展体育拓展训练或拓展课程等,低年级的学生可以用体育比赛和游戏方式锻炼安全教育需要的身体运动能力和避险技术能力。

1.3 安全教育开展的形式化

由于突发事件本身的特殊性,所以学生根本不存在实践前提,而且安全应急演练也只能一年一次或两次的演习或千篇一律地讲讲安全知识、形式性地组织一两次疏散演习就草草收场了,学生根本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和感知,在应急技术上往往不深刻,没有经过比较针对性的身体训练、运动技术训练、心理素质训练和应急技术演练等,这样的形式主义对安全教育的落实是最大的敷衍。

1.4 安全教育内容的枯燥性

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提供的知识和技能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但是目前安全教育内容空洞而且枯燥,缺乏应有的多媒体声情并茂的教育方式,在内容上打不动学生,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不形象、没有新意。比如说,锻炼学生的坚强的意志品质,这个显然是我们面临困境时最需要也是最基本的品质,安全教育时地说教有多枯燥你可以想象,但是学校体育中我们可以通过用越障碍游戏、攀岩活动或运动会接力赛跑、越野训练等很多内容完成而且让学生觉得快乐、有趣。

1.5 安全教育范围的局限性

现在的安全教育仅仅局限在部分人群和区域。重视低年级学生忽视高年级和高职、高校的,重视普通意义的学校,忽视残疾人学校;重视省、市等重点学校,忽视一般学校;重视城市学校忽视农村学校。这样一来,局限了安全教育的范围和群体,实际操作中有很多的学生受不到安全教育或者说接受安全教育的知识就少很多,这样没有把安全教育真正地普及和落实到每个学校每个学生身上。但无论是怎样的学校,学校体育是每个学校都有的,还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如果把安全教育的内容放到学校体育中去贯彻的话,安全教育就会遍布到我们的每个学校。

1.6 安全教育内容、方式上的“一刀切”

安全教育无论小学、中学、大学,各地区都一样的教学手段,没有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单调、枯燥的应急知识的传授和千篇一律的演习。各地也应该根据当地或者自身环境的实际情况安排符合自身需求的应急知识和演习内容。比如对幼儿园小朋友与中学生;小学低段学生与高段学生;中学生与大学生等在教育方式上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不能千篇一律。比如对幼儿园的小朋友的教育就需要老师用动画形式,或用儿童小故事,体育小游戏等声情并茂、形象的方式普及一些简单的安全应急知识。高年级的学生或大学生我们采用的野外生存学习和提高避险能力,或者用相对较大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应急技能水平等。

2 构想:把学校体育当作安全教育实现的重要平台

学校要把安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上到学校领导,下到每个任课老师和学校工作人员都要把安全教育认真落实。学校的安全教育可以依托一门学科去实现,这个最合适的平台就是学校体育。其具体理由是:

2.1 学校体育教育贯穿教育阶段的始终,安全教育也应该是终身教育

安全教育应该从小开始,从低年级开始,从幼儿园的教育就应该开始,它是在校园里覆盖面最广的教育。学校体育在幼儿教育到大学,以及更高层次的教育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教育长期不间断的进行。

2.2 安全教育的理念和体育教育的理念基本一致,而且安全教育的渗透让学校体育理念进一步升华

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深化,国家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体育课程标准的新目标,树立“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教育理念,安全教育的理念和体育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

2.3 学校体育和安全教育的组织形式是相同的

学校体育是在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训练及体育课程等几个方面中教授体育理论、体育保健、体育健康教育、体育实践技术技能等,是通过理论知识和技术两个方面来实现的;安全安全教育是从应急避险、应急自救和救人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两个方面来实现,两者都是通过理论知识和技术两方面体现的。

2.4 学校体育的功能满足安全应急能力的体能和心理需要

学校体育有其独特功能和作用。学校体育能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学生掌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使之终身受益。能培养集体主义感和大局观念、能培养优良品德的教育过程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能培养人的心理品质教育功能。体育运动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自信心、自制力、进取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对人的心理品质修炼和培养。学校体育能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增强人的体质,还包含着培养、开发和提高智能的教育因素,这些功能特点又满足了安全应急避险的体能和心理需要。

2.5 学校体育教育和安全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学校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素质教育。安全教育能力是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借助学校体育这个平台,努力让从学生认知能力、生理机能、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应对预案能力和情绪体验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应急素质,让学生增长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应对突发事件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提高应对紧急情况发生时自救互救,以提高个体生存的能力。

2.6 学校体育的教育和安全教育之间是相生相长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安全教育的落实

安全教育的加入提升了学校体育的理念、赋予学校体育更深厚的价值,充实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增强了学校体育的生命力,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学科发展,使学校体育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学校体育给了安全教育一个学科平台,安全教育的建设是长期和系统的,它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学科发展,使学校体育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 结语

尽管现在实行的安全教育在很多方面有问题,需要不断的探索,但开启了学校重视学生生命教育的第一步,安全教育在学校体育的渗透,掀起了安全教育的新时代,而在这个时代中,学校体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然,实际上由学校承担了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后,学校承担了负责学生安全的重任,其中主要的注意事项有:(1)虽然安全教育是我们每个学科应该努力去做的一项工作,但一旦有学校体育承担后,我们的新的学校体育的内涵、理念较之于传统的学校体育而言都将有一个重大的提升,从传统意义的健康发展到对生命重新诠释,即身体健康——身心健康——身心健康、社会化程度高——生命质量。(2)学校体育的内涵远远大于体育课程的内涵,所以更是一项安全教育在学校体育中构建的系统工程。(3)如果在学校体育中进行安全教育,现行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有可能会出现,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工作者、体育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当作重要的一环,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最安全的人,让学校成为最安全的地方。

[1]教育部. 六举措提高学校减灾能力 [N]. 中国教育报,2006-10.

[2]黄顺康.公共危机管理与危机法制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3]吴洪华.学校安全教育存在的误区和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

[4]张 玲.体能训练热点问题综合述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3).

[5]刘海元.我国学校体育基本发展趋势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5).

[6]华雯文.白山黑水系深情——记我省对四川省黑水县恢复援建工作[J].新长征,2008(9).

[7]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07-240.

[8]唐宏贵,李双成,黄 靖,孙计金.俄罗斯“生命安全教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4(6):69-71.

On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School Emergency Education

Liu Min
(P.E.College of Xinjiang NormalUniversity,Urumqi Xinjiang 830054)

This study through the methods of expert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does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actual school emergency education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chool sport education plan for emergency.The study aims to improve students'cognitive ability,physical function,body structure,physical fitness,athletic ability,contingency ability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so on through the platform of school sports.

Emergency education problem school sports contingency ability

G807

A

1004—5643(2011)10—0112—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09YJCZH106。

刘 敏(1977~),女,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应急体育学校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