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民生问题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

2011-08-15 00:45周国平孙志明
党史文苑 2011年8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民生群众

周国平 孙志明

(中共苏州市委党校 江苏苏州 215011)

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重视民生问题。民生职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职能,也是最基本的职能。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民生实践,就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唯一宗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非常重视民生问题,特别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提出了科学发展理念与重民为民举措,不仅实现了改善民生理念的新的升华,而且标志着改善民生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解放民生:毛泽东的翻身作主理念与革命和建设举措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过程中,科学分析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那就是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没有近现代工业、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落后的农业大国,认识到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要想摆脱贫穷和落后的状况,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彻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铲除贫困和落后赖以滋生的社会和制度根源。为此,就必须以革命的暴力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和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当新的社会制度和新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之后,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还必须大张旗鼓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概括毛泽东关于解放民生的理论与实践,可以归结为翻身作主理念与革命和建设举措。这些理念和举措,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存在着不少迷误和历史局限性。下面我们来一一辨析。

翻身作主不仅是毛泽东解放民生的重要理念,也是解放民生的重要手段。劳动人民要真正翻身作主,成为历史和社会的主人,就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摧毁一切剥削和压迫制度;此外还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因为翻身作主不仅是一个政治概念,更主要的是一个经济和社会概念。就政治概念来讲,翻身作主强调的是政治制度和生产关系上的翻身作主,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翻身作主,目的是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尤其是中国的农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主人,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主人;就经济和社会概念来讲,毛泽东认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人,人身的解放,首先是经济上的解放,然后才是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上的解放。只有作为这个社会主体的人民大众在经济上彻底解放了,才能获得自由、民主和平等,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和社会的主人。为了达到让广大的劳动人民真正翻身作主的目的,为此就必须进行革命和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实践方面,毛泽东有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解放民生必须首先建立人民的政权,这是解放民生的必要前提。毛泽东认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外部没有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根据这一国情,毛泽东认为,革命的主要形式不能是和平的,而必须是武装的和暴力的。这就是说,必须用武装斗争的办法,并且尽可能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人民自己的政权。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真正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二是解放民生必须彻底废除封建的土地制度,这是最根本的一条。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首先是在广大的落后农村发生和发展的,因此中国革命首先是农民的革命,中国的主要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主要问题又是土地问题。因此民生问题在中国首先是农民的民生问题,解放民生首先是解放农民的民生,解放农民的民生就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而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只有推翻封建的土地制度,废除一切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和旧的人身依附关系。早在1927年2月,毛泽东在对湖南5个县的农民运动进行考察后,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3月发表了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八七会议,党中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929年4月红四军制定和颁发了 《兴国土地法大纲》,闽西出现了 “分田分地真忙”的大好形势,广大农民欢天喜地,积极从事生产,粮食产量增加,生活也得到改善。而后中国共产党又先后颁布并实施了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1941年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和1947年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一直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土地政策和土地制度,真正解决了当时民生问题中最重要的环节——农民的土地问题。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方面,毛泽东认为,在革命取得胜利之后,要想进一步解放民生,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我党沿续了过去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彻底打倒了地主阶级,真正实现了中国农民几千年的梦想——耕者有其田;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农村搞互助合作,实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在城市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还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论十大关系》等著名文章。这一时期,毛泽东关于解放民生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必须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二是正确处理好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三是要以发展生产为重点,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四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点,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五是繁荣科学和文化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六是协调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形成一种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应该说毛泽东的这些探索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很多观点都不乏真知灼见。可惜后来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使已经轰轰烈烈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严重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总的来讲,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30年里,我党在解放民生问题上的主流是好的,特别是在“一五”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提高。但也存在一些失误,最为明显的一点是,在宏观上强调公众的整体利益,而微观上实际否定了人们的个人利益,把人们对正当利益的追求看作“每日每时都在产生着资产阶级”的温床,因而对人的利益是忽视的。这样一来,抽去了个人利益的“人民利益”就成了一个抽象的概念。这一时期民生问题总体上还处于摸索和探索的阶段,我们在肯定民生实践成效的同时,也应看到民生实践所遭遇的挫折。但无论是成功经验抑或是失败教训,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和可资借鉴的经验材料。

二、改进民生:邓小平的小康理念与改革开放举措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拨乱反正,深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一针见血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①他语重心长地讲:“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②邓小平在这里实际上是讲了两层意思:一是要发展生产,进行经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二是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个基础上,邓小平进而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理念,并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决策,既提出了改进民生的目标,又规定了实现目标的手段;既丰富了民生的内涵,又制定了实施改进民生的具体步骤。

1.改进民生的起点是首先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十年“文革”使我国社会的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的生活水平严重下降。“一大二公”、“一平二调”的生产方式和“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分配政策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致使经济建设停滞不前,社会生产力长期得不到提高;生产上不去又反过来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从而更进一步影响了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的发挥。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致使很多地方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因此必须首先解决温饱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建设的积极性,从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而奋斗。

2.改进民生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首先,共同富裕要建立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社会财富的总量增加了,共同富裕才能实现。其次,要承认差别,鼓励先富。要允许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先富的人帮助后富的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再次,要解决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和地区差距过大的问题,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因为 “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③

3.改进民生的衡量标准是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实现小康不仅是中国农民几千年的社会理想,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制定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改进民生的现实标准,同时又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因此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4.改进民生的动力是改革开放。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全面分析了我国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普遍贫困的根源,明确提出了通过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消灭贫困,改进民生。他反复强调:“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④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农村改革最重要的一环是打破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分配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举一举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可见改革开放是改进民生的不竭动力,对于改进民生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5.提出了改进民生的四大举措:一是发展教育;二是促进就业;三是改革分配制度;四是确保社会稳定。并且每一项举措都贯穿着改革开放的精神,都离不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改革不仅涉及到经济领域,而且涉及到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不仅改进民生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而且改革开放也以改进民生为目标,可以说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都贯穿了改进民生的宗旨,同时在整个改进民生的进程中也始终贯彻了改革开放的精神和举措。

三、普惠民生: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理念与“三位一体”发展举措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党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 “三个代表”的落脚点和核心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为无论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指向,那就是最终目的是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道出了民生问题的本质内涵,同时也是江泽民关于民生理论的精髓和要义之所在。那么怎样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呢?用一句话可以概括,那就是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即普惠民生。因为只有全面建成了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了,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各方面利益需求,才能始终代表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进入新世纪,我党为什么要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概念呢?因为到上个世纪末,我们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不仅不能满足普惠民生的需要,而且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包含的民生思想相去甚远。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民生的内涵也大大的丰富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还滋生了对自身权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物质上的丰衣足食,还向往精神上的丰富多彩;已不再满足于物质利益的获取,还关注自身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利益;一句话,已不再满足于生存的需要,还谋求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利益,从而进一步普惠民生,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仍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要 “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强调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是我们党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属,也是判断党的领导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提出,全面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在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上,江泽民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发展举措。与三位一体的发展举措相适应,江泽民还提出了发展民生、普惠民生的四大战略:一是可持续发展战略。鉴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现状,直接制约了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还要统筹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搞好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不能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只讲发展,更不能对自然资源进行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掠夺性开采,而应该走集约型、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为此,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控制人口增长,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资源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正如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⑤二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强调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主要标志,提出知识分子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三是实施两个根本性转变战略,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江泽民指出: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事关民生,是搞好国有经济、巩固公有制、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由之路。四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江泽民指出: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此外,江泽民还强调,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切实解决 “三农”问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增加人民收入,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和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不断推进,我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幅度跃升,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普遍增多,社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

四、改善民生:胡锦涛的科学发展理念与重民为民举措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胡锦涛的民生思想,那就是四个字: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是胡锦涛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重大突破,是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重新思考民生问题为我们树立的新标杆,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全面实践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统筹解决我国民生问题而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如果说江泽民关于普惠民生的思想突出的是民生问题上的面的维度和量的扩张,那么胡锦涛关于改善民生的思想则实现了民生问题的质的飞跃。为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一步改善民生,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理念与一系列重民为民举措。

科学发展观包含丰富的民生思想和民本主义内涵,既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发展观,同时也是改善民生的发展观。胡锦涛指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⑥实际上,这四句话都可以归结到民生问题上来:首先,改善民生离不开发展,只有更好地发展了,才能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其次,以人为本说到底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本,人民的权利和利益是民生问题的内核,脱离了人民利益的纯粹的民生问题只能是空中楼阁,是根本不存在的;再次,只有全面协调可持续,才能更好地实现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局的、长远的和根本的利益;最后,统筹兼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兼顾好、维护好社会各阶层包括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收入人群的各方面的利益。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为了实践以人为本,更好地改善民生,胡锦涛提出了一系列重民为民举措,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出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胡锦涛强调“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特别是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系统提出和生动实践了著名的“为民”三原则,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是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改善民生的新任务和新目标。2005年,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将和谐社会建设摆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从而把江泽民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发展战略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党中央第一次把改善民生与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强调了改善民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建设和谐社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途径和新目标。四是提出了改善民生的时代新思维,那就是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明确了在为谁发展上,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在靠谁发展上,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为了保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党加快推进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民生举措得到了全面有效的推进,不断满足了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对改善民生的新期盼。总之,把以人为本的要求寓于科学发展之中,作为科学发展的目的,以一系列重民为民的新举措来达到以人为本的要求,并且用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维来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目标,这既是胡锦涛对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观点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改善民生的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注释:

①②③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第28页、第110—111页、第135页。

⑤《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4页。

⑥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7—10—25。

责任编辑 梅 宏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民生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