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改善民生思想解读

2011-08-15 00:45瞿晓琳
党史文苑 2011年8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民生制度

瞿晓琳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武汉 430074)

民生是构成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内容,也是国家和社会组织活动的重要目标。纵观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关注民生作为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体现,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把民生问题放到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政治高度来认识,从理论上构建了改善民生的战略框架,从政策上提出了改善民生的一系列举措,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人民政府的执政能力。毛泽东改善民生思想中蕴涵着许多发人深思的精辟见解,对做好当前的民生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高度强调了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毛泽东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战略高度论述了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即改善民生是巩固人民政权和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一招。

熟读中外历史的毛泽东,深深地懂得民生与政权更迭之间的正向关联,深谙谁注重解决民生问题,谁就能赢得民心,人民就拥护谁这一朴素的真理。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夺取全国政权后的中国共产党要巩固政权,依然离不开人民群众。

新中国成立前后,由于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政权的长期掠夺与破坏,经济凋敝,生产停滞,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新生人民政权的支持。毛泽东延续其一贯的思路,认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建立在互动的基础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事业,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人民群众同样需要共产党对其关心,尤其是生活福利上的关心。基于这样的认识,毛泽东把解改善民生作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重要一招。早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明确地指出:中国共产党就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改善人民生活, “工人失业,工人生活降低,不满意共产党。这种状态是完全不能容许的”。他把话说得很重: “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1]P1428毛泽东关于改善民生对巩固政权重要性的认识由此可见一斑。

二、从理论上构建了改善民生的战略框架

在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之后,毛泽东极为关注如何使全国人民富裕起来的问题。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他就如何改善民生进行了独到的思考和艰辛的探索,首先在理论上构建了改善民生的战略框架。

1.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民生改善的基本前提。

毛泽东一向认为,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全体社会成员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从根本上消灭了剥削和压迫,铲除了劳动者的穷根,彻底改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状况,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可能。从历史上看,追求富裕作为人的生存、发展、享受的自然权利,从一开始就违背个人意志发展为占有生产资料的一定阶级、集团的富裕,并与个人相对立。因此,在阶级、剥削存在的条件下,纯粹个人的或包括大多数劳动者民生的改善只能以暂时的或是虚幻的形式出现、只能以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而非劳动者的共同富裕为目的。无论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还是人人饱暖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只能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美好向往。社会主义制度消灭恶劣的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并使之成为社会的,从而使真正属于广大劳动群众的民生改善变为现实。毛泽东主要以农民为例谈到了走社会主道路与改善民生的正向关联。毛泽东认为,几千年来的个体经济,农民一直过着贫穷艰苦的生活,只有靠组织起来,才能产生强大的生产力。只有走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道路,农业才能抵御各种天灾,消除两极分化;才能利用集体的力量兴修水利,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克服在单干情况下办不到的事情;才能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实行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劳动效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只有这样,农民才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较快地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因此,毛泽东多次强调,就农业来说,只有在农村中一步一步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使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普遍地提高。[2]P334—335“不靠社会主义,想从小农经济做文章,靠在个体经济基础上行小惠,而希望大增产粮食,解决粮食问题,解决国计民生的大计,那真是‘难矣哉’! ”[2]P335“对于他们(作者注:农民)来说,除了社会主义,再无别的出路。……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领导了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为改善民生创设了社会制度条件。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P7

2.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

没有生产力的发展,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空头支票。1949年的中国,是一个以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经济为主、现代经济成分比重很小的一穷二白的农业大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有50美元,人均占有粮食209公斤,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严重不足。因此,毛泽东从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出发,坚持以解决经济问题为中心,把发展生产作为保证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的基础性工作。毛泽东认为:要改善民生,必须“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2]P260。1951 年 1 月 28 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要点》的党内通报中强调:“力争在增加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工人生活。”[2]P260在1953年夏季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再次强调:“……关于改善工人生活的问题,我们的重点必须放在发展生产上,但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二者必须兼顾。福利不可不谋,不可多谋,不谋不行。 ”[2]P328后来,他又多次指出:“我们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2]P393“没有生产就没有生活,没有多的生产就没有好的生活。”[2]P397为此,中共八大明确规定,党和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毛泽东也向全国人民发出了 “向自然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的号召。由此可见,在改善民生方面,毛泽东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十分重视发展生产力。正如逢先知所说: “改变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他提出并努力为之奋斗的。 ”[4]P70

3.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这是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

毛泽东认为,没有国家的工业化,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就没有人民的福利。“在农业国的基础上,是谈不上什么强的,也谈不上什么富的。”[5]P122因此,在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而奋斗的日子里,毛泽东在许多论著中就提出了要把中国逐步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发展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等号召。新中国建立后,工业化成了中国共产党全力奋斗的目标。毛泽东提出,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我国通过四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使人民生活的基本温饱有了保障。

4.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改善民生的精神支撑。

这是毛泽东立足于中国国情作出的理性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由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生产力不发达,人口多,科技水平低。在此基础上要改善民生,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和努力。毛泽东多次强调:“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们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2]P394—395“我们的国家很穷,人民生活很苦。他们知道要改变穷苦状况必须团结起来奋斗。要在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变成近代化的工农业国家,要人民掌握科学知识和文化需要几十年的时间。”[2]P495“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很多,土地也不少。但是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还很落后。要改变这种落后状态,还需要几十年的努力。”[2]P564毛泽东的这一认识是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

三、从政策上提出了改善民生的一系列举措

在领导社会主义改造和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还采取了具体措施来切实改善民生,给人民以看得见的民生福利。

1.在新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土地要求。

在旧中国,农村实行的是封建土地制度,占乡村人口总数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据着农村约70%—80%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广大贫雇农和大多数中农终年辛劳,却得不到温饱。这是中华民族被压迫、被侵略、陷于穷困落后的根源。这种状况如果不彻底改变,不仅广大农民的生存状况得不到根本改变,而且中国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的生产力就不能得到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不能实现。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已对总人口约1.6亿的老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但拥有3.1亿人口的广大新解放区尚未实行土地改革。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立即部署了全国性的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并从当年冬天开始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冬,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全国大约有3亿农民获得了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他们免除了每年向地主交纳大约600亿斤粮食的地租负担。这场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摧毁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势力,使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民的生活状况得到根本改变。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农村搞互助合作,实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进一步解决农民富裕起来的问题。

2.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政治制度层面满足人民最基本的政治需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政治利益而创建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从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中创造出来的。在民主革命初期,革命根据地的政权组织形式受到苏维埃制度的影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采用了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的组织形式。但到了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政权组织形式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根据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长期经验,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同时,由于当时的普选条件还不具备,所以《共同纲领》又规定,在普选的全国人大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代行人大的职权,在普选的地方人大召开以前,由地方各级人代会议代行人大的职权,这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特点。随后,中国共产党立即领导制定了《选举法》。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在全国进行普选,在完成了普选和召开地方各级人大的基础上,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这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全面建立,也标志着人民群众的基本政治需求有了根本政治制度的保障。

3.开展义务教育和扫盲运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庄严宣布,要在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1956年,最高国务会议通过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规定:“从1956年开始,按照各地情况,分别在7年内或者12年内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全国应在3年到5年的时间内,基本完成扫除文盲,普及小学的任务。”尽管由于受到“大跃进”运动高指标、浮夸风的严重冲击,降低了教育质量,影响了义务教育的施行和发展,但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革”前的17年间,我国初等教育事业还是有了很大发展。1952年我国学龄儿童入学率为 49.2%,1957年达到 61.7%,1965年已达到84.7%,入学儿童达9829.1万人。同时扫盲工作也取得巨大成绩。新中国成立初,中国文盲率达8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文化翻身同政治翻身结合起来,1950年召开的第一次工农教育会议上提出:“开展识字运动,逐步减少文盲。”随后,我国先后在1952年、1956年和1958年掀起三次扫盲高潮,取得很好的效果。到1958年,就有1600万妇女摆脱了文盲状态。

4.开展农村合作医疗运动,提高农民的健康素质。

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培养的卫生工作者都集中到城市里面,兴建的医疗卫生设施也集中在城镇,国家卫生资源大部分用到了城市。这种情况引起了关注农村医疗卫生需要的毛泽东的不满。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做出“六二六指示”,开始严厉批评卫生部的城市偏向,并指出了新的以农村为主体的指导方针:告诉卫生部,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工作,而这百分之十五中主要还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生,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嘛!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意见,卫生部党委提出《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报告》。《报告》说,今后要做到经常保持1/3的城市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到农村,大力加强农村卫生工作。1966年,毛泽东批发了湖北省长阳县乐园公社办合作医疗的经验。当时,“文化大革命”已经兴起,在那种政治气氛下,“搞不搞合作医疗,不仅是重视不重视农民医疗保健的问题,而且是执行不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问题”,因此很快就实现了合作医疗“一片红”,全国绝大多数生产大队都办起了合作医疗。不可否认的是,毛泽东所领导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依然存在着问题。比如,即使在毛泽东对偏向城市的公共卫生部门进行批评近十年之后,城市医疗仍然更方便,医疗技术品质水准也更高。合作医疗体系财政上的自给自足在医疗保障和疾病预防上,给予了公社完全的控制自由,但这样也导致了公社之间水准的不一致。富有的公社一般会得到比较充分的医疗卫生保障,而穷困的公社则条件相对不足。同时由于赤脚医生的训练由各地方决定,他们的水准也因此良莠不齐。另外,在较穷的公社里,由于收入较低,工作又重,赤脚医生的流失率比较高,等等。但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解决农村缺医少药、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1952—1982年的30年间,在总体卫生投入不是很高(人年均卫生支出只有5美元)的情况下,人均预期寿命由35岁提高到68岁,婴儿死亡率由25%降低到4%,疟疾由5.5%降低到0.3%。[6]P183

四、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改善民生思想的现实启示

如前所述,在毛泽东改善民生思想的指导下,新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民生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失误,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改善民生的发展动力上,毛泽东忽视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作为最根本的决定性力量的作用,更多地注意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样就不能切实有效地为民生改善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在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导向上,毛泽东强调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但在实际工作中把国家利益强调到不适当的高度,并把中央政府看成是单一的利益实体,从而客观上忽视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利益。三是在解决民生问题的战略重点上,毛泽东扭曲了轻工业和农业应有的发展地位,过分强调重工业的优先增长;在国民经济支出中积累与消费比例失衡,积累比重偏大,使人民生活水平长期维持在相当低的水平。这导致计划经济时代民生改善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必须承认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改善民生问题的探索,反映了党为改善民生所付出的努力,也彰显了人民政府的执政能力。在目前我国社会资源动员模式仍然是政府主导型即主要依靠政府来解决民生难题的背景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对于我们解决当前的民生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民生问题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但也是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年的历程,全国执政也已62年。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要借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认识民生问题的思路,从巩固政权并不断开发执政资源的高度来认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妥善解决当前的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社会治安和土地流转等问题。

第二,解决民生问题,国家的制度安排很重要。经济发展是不能自动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辅之以配套的制度安排。尽管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改善民生的过程中,更注重生产关系的变迁,这可以说是他的一大失误。但他注意到了制度安排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思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2010年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民生问题凸显,问题主要在于国家相关制度安排的缺失。因此,健全相关的制度,将是解决突兀的民生问题的有效举措。

第三,要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的局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人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积极采取措施,取得了民生建设的显著成效。新世纪新阶段,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一定要学习毛泽东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迎着困难上,积极工作,想方设法,敢于胜利,善于胜利,战胜面临的各种困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推向前进。

[1]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经济年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5]共和国走过的路——建国以来重要文献专题选集(1953—1956),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6]胡鞍钢主编:透视SARS:健康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责任编辑 张荣辉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民生制度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