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惩罚”教育有效管理日语课堂

2011-08-15 00:54徐志红
科技视界 2011年26期
关键词:惩罚日语同学

徐志红

(苏州科技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9)

0 引言

语言学习比较枯燥,要学好语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是教师需要做好的工作。为了做好这份工作,教师课前课后都需要下一份苦功,钻研教材、设计教案、课后答疑、师生交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课堂教学。如何有效管理课堂,让课堂气氛更融洽是每一个教师都需要考虑的问题。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心情愉悦,更快乐地投入到学习当中,然而课堂中如果只是一味地表扬学生,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表扬的效果就会减弱。适当地导入惩罚机制则可以起到很好的平衡作用,而且惩罚的手段使用得恰当的话,可以更好地调动课堂气氛。

1 “惩罚”≠体罚、心罚

提及惩罚教育,大部分人脑中都会浮现出罚站走廊、暴力打骂、刻意冷落等负面场景。虽然都是对于违反规定学生的采取的强制性措施,但是本文所提及的“惩罚”并非上文提及的伤害学生身体和心理的体罚和心罚行为,而是教师出于教师对于学生的关爱,为了完成特定的教育任务,通过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措施,来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的一种特殊交往方式。惩罚的目的很明确,是为了帮助学生成长,而不是伤害学生。所以,必须要注意方式方法。

2 巧用“惩罚”教育的实例

正如上文所述,“惩罚”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成长,实是爱心教育,只是表面上采取了“惩罚”的手段而已。因而在选择方式时必须注意不能损害学生的合法权益,还要做到因人施罚。

以下举几个笔者实际使用的“惩罚”教育实例:

2.1 游戏式惩罚

一次上课检查学生的会话作业,有两个男生没有准备。由于这两个学生性格比较开朗,平时也比较爱开玩笑。于是我就罚他们课间跟着我一起模仿相扑比赛给其他同学看,并趁机给学生们讲解了日本的相扑文化。由于我们三人的有趣表演,全班同学都度过了一个愉快的课间,第二节课都表现出了极其强烈的求知欲和配合精神。而那两位被罚的同学也因为那次的表演而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2 任务式惩罚

一次,一组同学刚表演完会话就听到教室的一角传来了手机游戏的声音。我看着这位玩游戏的学生微笑着说了一句“いい効果音、ありがとうね”,这位同学立即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站起来道歉。在指出他的错误行为后,作为惩罚又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他以一个推销员的口吻写一段这款游戏的日语介绍并在下次课上当众表演。结果,第二次课上这位同学不但表演了一段极具煽动力的日语会话,还准备了精美的PPT,视听效果皆佳,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喝彩。 我也趁机表扬了他一番,此后再也没有发现过这位同学上课玩手机游戏。

又如玩接词游戏(しりとり)时,作为惩罚,要求没能立即回答出的几个学生在下次课时合演一个日语短剧或者一起唱日语歌,只要是跟日语或者日本相关的内容即可。由于选择范围比较广,而且听着比较有趣,被罚学生对这种惩罚通常比较乐意接受,下次课时都会带着准备好的节目亮相课堂。而他们的表演通常会给其他学生带来很多快乐,使整个课堂包围在热烈而又快乐的氛围之中。每当这些学生表演完之后,我都会及时地予以表扬。通过这种合作式任务惩罚,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日语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2.3 交流式惩罚

高级日语课上我规定学生起来朗读课文时,所读段落中如果出现2个以上单词不会读就必须接受背诵相应课文的惩罚;而我如果在授课过程中出现错误也同样必须接受学生的惩罚,只是具体惩罚方式由学生来定。一次在讲解时出现了小错误之后,我主动向学生承认了错误并要求接受惩罚。学生提出要玩“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并借此提出了很多平时想问又不敢问的问题(注:鼓励学生尽量以日语提问)。对于他们的问题,我真诚而又幽默地一一作了回答,一时间教室里洋溢着愉快融洽的气氛,师生间的距离迅速拉近了。通过交流式惩罚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深化相互理解,而且学生为了能再次赢得惩罚的机会,上课会更加地认真听讲。

3 “惩罚”教育的注意点

总结迄今为止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巧用“惩罚”教育管理课堂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3.1 备好学生,因人施罚

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之后才能有效地因人施罚。选择惩罚的方式时要尽可能“投其所好”“用其所能”,通过惩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再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3.2 把握好“度”

首先,使用频率不能过“度”,太过频繁地使用会使学生习以为常,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其次,惩罚力度不能过“度”,虽然是利用学生的爱好来作为惩罚的手段,但也不能过度,否则很有可能会招致学生的反感。

3.3 不能单行惩罚,必须奖惩并行

这就好比“一手拿包子,一手拿鞭子”,对表现差的同学要小施惩罚给一鞭子,而对表现好的同学一定要及时奖励给一个包子。另外,对于接受惩罚后表现良好的同学一定要及时奖励,否则惩罚的意义就会减弱。

3.4 把握公平原则,无论是惩罚还是激励都必须做到公平公正

首先,学生与学生之间必须公平,虽然惩罚或激励的内容可以因学生不同而调整,但是教师不可偏袒某一学生,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其次,师生之间也必须公平,总是教师对学生的单方面惩罚也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惩罚的效果。

3.5 语言运用要有艺术

该幽默时幽默,该严肃时则须严肃。幽默的语言有利于吸引学生,缓和气氛,而严肃的语言则更容易让学生明白问题的严重性。

4 结语

惩罚教育和现今流行的赏识教育一样都是教育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适当使用惩罚教育可以有效管理课堂,提高教学效果,让日语课变得更快乐。但是在使用惩罚教育时必须注意因人施罚、奖惩并行、适可而止、公平公正以及语言艺术。

猜你喜欢
惩罚日语同学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神的惩罚
Jokes笑话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惩罚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真正的惩罚等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