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泽松治疗恶性肿瘤经验

2011-08-15 00:51浙江省温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温州32500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10期
关键词:莪术正气肿瘤

周 斌 浙江省温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温州 325000

单泽松系中医肿瘤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临证三十余载,对肿瘤的中医治疗有深入的研究,形成一套独特的用药方案和行之有效的治疗经验。以扶正祛邪为总则,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对肿瘤进行分阶段治疗,临床上收到很好的疗效。笔者有幸跟随单老师学习,现将其治疗肿瘤经验简述于下。

1 扶正祛邪为总则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的正气可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并有抵御外邪的能力。正气虚弱则卫外无能,邪气即外界致癌物质入侵,人体内部环境及机体内外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导致肿瘤发生。《灵枢经》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认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体正气的强弱密切相关。因此,“正气亏虚”是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气滞血瘀、痰凝毒聚,日久凝聚成块,瘀滞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的肿瘤。肿瘤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因此,单老师认为扶正祛邪是肿瘤治疗总的原则,应该贯穿肿瘤治疗的整个过程。肿瘤患者经过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后,进一步损伤人体正气,此时扶助正气尤为重要。单老师认为扶助正气不仅是补其虚弱,还应调整失去正常活动的生理机能,即脏腑、气血、阴阳的调整。维持脏腑的正常生理机能,调节气血阴阳的平衡是肿瘤治疗的重要内容。祛邪方面,单老师认为气滞、血瘀、痰凝、毒聚是肿瘤发病的病理因素,因此在肿瘤治疗中应加以疏通气机、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的药物来调节患者的病理状态。理气药一般选用柴胡、八月札、厚朴、陈皮、木香、砂仁、苏梗、香附、延胡索、川楝子、乌药、大腹皮、枳壳等。活血化瘀药喜用莪术、三棱、鳖甲、石见穿、猫爪草、郁金、赤芍、丹参等。化痰散结药选用浙贝、海藻、夏枯草、山慈菇、牡蛎、法半夏、黄药子、白芥子等。清热解毒药选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龙葵、天葵子、香茶菜、凤尾草等。并且善用虫类药物,如全蝎、蜈蚣、地龙、地鳖虫、露蜂房、干蟾皮、水蛭。现代研究证实,虫类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具有细胞毒样作用,并且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对于伴有疼痛的中、晚期肿瘤患者尤为适合。

2 分阶段治疗

单老师在肿瘤治疗中,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体质变化,标本缓急,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取分阶段治疗。肿瘤早期,邪实而正不虚,以攻邪为主;肿瘤中期,正虚邪实,根据患者体质,脏腑气血阴阳偏重,扶正祛邪并重;晚期肿瘤患者,元气大伤,治疗以扶助正气为主。目前治疗肿瘤主要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这些损伤性的治疗,常常使人体的阴阳平衡遭到破坏。中医药治疗肿瘤,可以起到整体调护作用。中医药配合手术、放疗、化疗,可增强疗效,防治手术及放化疗毒副作用,辅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手术创伤耗气伤血,对于手术患者,单老师主要以补益气血为主,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化疗患者,以益气健脾,补肾填精为主,减轻化疗中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放疗耗气伤阴,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减轻放疗产生的毒副反应。单老师善于根据肿瘤患者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3 整体与局部相结合

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组织器官与机体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肿瘤是一个全身性疾病,而肿块只是全身癌肿的一个局部表现。局部肿瘤的“实”可以耗伤机体正气而致全身的“虚”,全身正气不足,使机体对癌瘤防御能力降低,从而加速了肿瘤的发展,加重了局部的“实”。通过扶助全身的正气达到祛除实邪是中医治疗肿瘤的重要治疗原则,通过整体调理改变机体内环境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当整体状况较好的时候,治疗侧重于局部病灶的消除,晚期肿瘤则侧重整体机能的维护。单老师在全身辨证的基础上加以相应的局部用药,根据发病部位不同选择用药。肺癌患者善加浙贝、鱼腥草、龙葵、天龙;肠癌患者善加凤尾、败酱草、红藤、藤梨根;肝癌患者善加柴胡、郁金、赤芍、莪术、三棱、鳖甲、石见穿、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乳房癌患者善加柴胡、郁金、八月札、山慈菇、猫人参、露蜂房、猫爪草;宫颈癌患者善加莪术、鳖甲、白毛藤、天葵子、半枝莲;胃癌患者善加黄药子、藤梨根、莪术;恶性淋巴瘤患者善加浙贝、海藻、猫爪草、山慈菇、牡蛎;食道癌患者善加急性子、醋硇砂、八月札、丹参;脑癌患者选用全蝎、蜈蚣、水蛭、地鳖虫、僵蚕等虫类药物。另外,单老师认为不同部位的肿瘤应在全身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不同的引经药物,以引导药物趋向局部部位发挥疗效。

4 顾护脾胃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肿瘤患者正气亏虚,原因虽多,但脾胃功能失常则最为关键。脾旺则正气充盛,脾弱则正气不足,因此,在肿瘤治疗中,单老师注重顾护患者的脾胃功能。脾气虚善用太子参、 党参、 淮山药、 白术、茯苓等益气健脾;中焦脾胃虚寒者温中健脾,予干姜、吴茱萸、荜茇、高良姜、炮姜;脾胃虚寒甚者加附子、桂枝;对于放疗后气阴两虚患者,选用温而不燥之品,如佛手、绿萼梅、陈皮、川朴花、玫瑰花理中焦之气,又不伤及胃阴;运化不佳的加炒谷芽、炒麦芽、鸡内金、生山楂消导化食健脾助运;脾主运化,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者,用霍香、石菖蒲、佩兰芳香化湿,炒苍术、制半夏、厚朴、黄连清热燥湿,猪苓、茯苓、生米仁、泽泻淡渗利湿。单老师认为患者服用中药时间较长,保护胃气很重要,如清热解毒药物当在患者体质尚好,尚能耐受攻伐的情况下采用。

5 注重饮食情志调护

单老师认为,化疗后患者脾胃虚寒,不宜寒凉之品,如雪梨、西洋参、哈密瓜、冬瓜、香蕉等,阿胶、龟版胶等过于滋腻,患者不适宜服用。相反,放疗患者则不宜温燥之物,如红参、鲜橙、鹿角胶,而适宜服用雪蛤、百合、西洋参等滋阴之品。另外,单老师善用人参,肿瘤发病的根本原因为正气不足,而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现代研究表明,人参含有多种人参皂苷,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脾胃气虚患者,喜用党参益气建脾,气虚明显的加用生晒参,更甚者建议服用别直参,先从小剂量开始,多则可以每天服用。气阴两虚患者用太子参、西洋参益气养阴。

七情变化在肿瘤病因中占重要地位,单老师在肿瘤治疗中,善于捕捉患者情志特点,注重情志调理。并且谈吐风趣,引导患者改变自身的病理情志状态,让患者在治疗中起积极主动作用。

6 病案举例

患者,赵××,男,65岁,2004年5月17日初诊,原发性肝癌术后6个月,B超复查见左肝外叶一37mm×28mm×39mm团块,右肝前叶一41mm×43mm×45mm团块,右肝后叶见一约11mm×11mm结节。AFP 3 080μg/L,提示肝癌术后复发。初诊时神疲乏力,纳呆,右胁肋部隐痛不适,大便溏薄,1天2~3次,舌红苔薄白腻,见瘀斑,脉细弦。证属正虚邪实,脾虚肝郁,痰瘀互结,治拟扶正消癥,益气健脾疏肝活血散结。方拟:党参、黄芪各30g,焦白术、茯苓各15g,柴胡、郁金、八月札各10g,赤芍30g,莪术、三棱、鳖甲(先煎)各15g,天龙2条,浙贝母15g,石见穿20g,姜半夏、川朴、延胡索、川楝子各10g,吴茱萸5g,鸡内金10g。7剂,水煎服。5月25日复诊,乏力好转,肝区隐痛消失,大便溏,次数减少,原方去延胡索、川楝子,加砂仁3g,陈皮8g。之后根据病情随证加减。2个月后复查ATP 20μg/L,B超复查肝内病灶缩小。一直坚持服中药,病情逐步好转,2005年5月31日B超复查肝内肿块消失。之后坚持服中药5年时间,随访至今,病情稳定,未见复发。

猜你喜欢
莪术正气肿瘤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方天祥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廖美琳:肿瘤治疗没有百分百
滚蛋吧!肿瘤君
加工炮制过程对温莪术活血化瘀功效的影响
广西莪术乙酸乙酯部位的抗血栓作用
三棱-莪术有效组分配伍液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盆腔粘连的影响
UFLC-Q-TOF-MS法分析蓬莪术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