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洛单668高产栽培技术

2011-08-15 00:42赵岩涛
种业导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导刊斑病定苗

赵岩涛

(鹿邑县农业局,河南 鹿邑 477200)

洛单668玉米新品种是由洛阳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抗、广适的玉米新品种。于2010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玉2010007号。该品种已由河南科瑞迪种子科技有限公司买断,独家享有生产经营权。

洛单668夏播生育期95~100 d。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20片,株高253 cm,穗位高100 cm左右;穗长17~20 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6.9粒;黄粒,白轴,半马齿型,千粒重359.3 g,出籽率90.2%。

洛单668在2008年河南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每667 m2平均产量647.1 kg,比对照增产9.8%,其中,三门峡试点居同组第一名,每667 m2产量817.5 kg,平顶山试点每667 m2产量656.4 kg,焦作试点每667 m2产量781.9 kg。2009年续试,全省10点汇总全部增产,比对照增产10.5%,差异极显著。2009年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9点汇总全部增产,比对照增产12.4%。

2009年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人工接种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抗矮花叶病,中抗小斑病、茎腐病等主要病害。

1 力争早播

早播是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必要条件。不但可以给洛单668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而且可以提高该品种的增产潜力。主要采取的方法是麦垄套种和铁茬抢种。麦垄套种应在麦收前7~12 d套种,麦收后及时浇水,可保证一播全苗。铁茬抢种的要力争在6月10日前播种。

2 合理密植

洛单668的合理栽培密度一般每667 m2控制在3500~3800株。种植方式多采用宽窄行种植,高产效果比较明显。

3 早灭茬,早中耕,早培土

早灭茬中耕有利于松土、保墒、防虫、促进幼苗早发。早培土有利于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4 早查苗、补苗、间苗、定苗

一般对缺苗的处理方法是:缺苗断垄在三株以上的,在三叶期前带土、带种肥窝栽;少于三株的,则从缺苗一侧或两侧留双株。适时间苗、定苗是减少弱株率,提高群体整齐度,保证合理密度的重要环节。一般在第三片叶展开时间苗,第五片叶展开时定苗。定苗一般应去丛苗留匀苗,去杂苗留纯苗,去病苗留健苗。但具体操作时也要因地、因苗、因具体条件而定。

5 合理配方施肥

洛单668苗期追肥有促根、壮苗和促叶壮秆作用,一般在定苗后拔节前进行。玉米整个生长季每667 m2约需纯氮15~18 kg、五氧化二磷7~9 kg、氧化钾8~10 kg。原则上磷钾肥全部施入,氮肥追施量因地因苗确定,中高产田占追肥量占总氮肥量的40%左右。追肥方法可采用沟施或穴施,施后覆土,提高肥效。穗期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时间以大喇叭口期为宜,具体要因苗势地力确定。穗期氮肥追肥应占总追肥量的40%~50%,应深施盖严,提高利用率。最后在花粒期应酌情追施攻粒肥。一般在雄穗开花前追施速氮肥,约占总追肥量的10%~20%,注意肥水结合。在缺锌土壤每667 m2施硫酸锌 1.4~1.5 kg。

6 化学调控

在洛单668穗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生产上可根据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和特点,选择适宜的种类,严格掌握浓度和喷施时期。例如,在洛单668玉米品种具8~12片叶时用玉瑞金喷雾,可使玉米明显株高降低,增强植株抗倒能力。

7 适时灌溉、排涝

洛单668苗期耐旱能力较强,一般不需灌溉。但在苗弱、墒情不足或干旱严重,影响幼苗生长时,也应及时灌溉,但要控制水量,切勿大水漫灌。穗期气温较高,植株生长旺盛,蒸腾、蒸发量大,需水多,抽雄前后是水分“临界期”,缺水严重时,会造成“卡脖旱”和花期不遇。因此,抽雄后一旦发现旱情要及时灌溉,最好采用沟灌或隔沟灌的节水增效办法。花粒期要视具体情况灌好促粒数和增粒重的两次关键水。

土壤水分过多,湿度过大时会影响根系活力,导致大幅度减产。因此,遇涝要及时排涝。

8 病虫草害的防治

洛单668高抗大斑病,抗矮花叶病,中抗小斑病、茎腐病等主要病害。一般情况下只需重点防治玉米螟即可,可用3%的呋喃丹颗粒,或2.5%的辛硫磷颗粒剂在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撒于心叶中防治,每株用量1~3 g。大小斑病大发生时,每667 m2可用75%百菌清300~5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倍液,按50 kg左右喷洒叶片即可。防治褐斑病,锈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20%粉锈宁乳油等按要求施用即可。

对于玉米粗缩病的防治应加强田间管理,结合定苗拔除田间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粗缩病侵染源。

从化学处理上来说,一是药剂拌种,二是喷药杀虫。玉米苗期出现灰飞虱的地块,要及时拔除病株,并根据灰飞虱虫情预测情况,每667 m2用25%扑虱灵50 g,或50%久效磷,或50%甲胺磷5000~5500倍液喷雾,在玉米5叶期左右,每隔5 d喷一次,连喷2~3次,同时用40%病毒A500倍液,或5.5%植病灵800倍液喷洒防治病毒病。

9 及时收获

洛单668活秆成熟,当玉米籽粒乳线消失,黑色层出现,也就是果穗苞叶变黄7~8 d后,即可收获,产量可增加5%~10%,并且品质佳。

[1]袁文先,张宁,王宝亮,等.夏玉米高产创建主要技术路线[J].种业导刊,2010(2):22.

[2]崔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1(6):112.

[3]郭盈温,左小芳.超高产玉米品种的特点与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2):19.

[4]王跃兵,霍昌亮.大田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2):23-25.

[5]李小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4):59-60.

[6]胡彦奇,吴黎强.金博士658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3):19-20.

[7]刘朝学.玉米新品种新单29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8):17.

[8]吴浩,范飞.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4):65.

[9]李志苹,罗巨方,姜玉琴,等.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8):18-19.

猜你喜欢
导刊斑病定苗
房地产导刊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