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制技术

2011-08-15 00:44和东来焦万亮朱平菊
中国猪业 2011年10期
关键词:黄痢保温箱白痢

和东来 焦万亮 朱平菊

(山西省长治县畜牧局,山西省长治县 047100)

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制技术

和东来 焦万亮 朱平菊

(山西省长治县畜牧局,山西省长治县 047100)

仔猪黄白痢在一些规模猪场频发,防治困难重重,严重威胁养猪生产的健康发展。笔者通过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疗工作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易感猪群主要是1~3周龄的哺乳仔猪,该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是困扰养猪生产的一大疑难病症。在一些规模猪场防不胜防,而且病情屡屡反复,严重威胁养猪生产的健康发展。近年来,笔者就仔猪黄白痢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和综合防制技术,做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疗工作,并从动物预防医学的角度入手,立足于预防为主、防治与管理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与广大养殖场 (户)分享。

1 实际病例

山西长治某规模养猪场,年养猪总数在2000头以上,其中饲养繁殖母猪120头,并建有全封闭母猪产房、产仔床、保温箱和保育床等设施。但是办场多年来,该场仔猪黄白痢屡有发生,发病率高达70%,基本上每窝仔猪都有发病症状。据临床观察:凡发生黄痢的仔猪耐过后,很少再发生仔猪白痢。而发生白痢的仔猪多数没有发生黄痢。病猪水样腹泻,排出黄色、黄白色或灰白色浆糊状稀便,粪便气味恶臭。虽然用药控制,但治疗效果不大,死亡率最高时可达60%以上,一窝仔猪只有3、5头能存活下来,给猪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2 症状

2.1 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又称为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侵害一周龄以内的初生仔猪,尤以产后1~3日龄的哺乳仔猪最为常见。临床上以排黄色或黄白色粪便为典型特征,病猪剧烈腹泻 (喷射状),精神萎顿,体温一般变化不大。粪便呈黄色浆状、腥臭、排便失禁,常沾污尾部及后肢,患病仔猪迅速消瘦,肋骨显现、脱水、昏迷、死亡。

2.2 仔猪白痢

又称为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危害15~30日龄的仔猪,发病率高,死亡率不太高。临床上以排灰白色浆糊状、腥臭味稀粪为主要特征。病猪精神沉郁、口渴、被毛直立、呆立无神、体温基本正常,粪便沾污尾部及肛门,仔猪迅速消瘦,多数病猪因脱水或并发其它疾病而死亡。在搞好饲养管理的情况下,多数仔猪能够耐过。若并发其它疾病,则死亡率高达80%。

根据上述特征性症状和本病流行特点,即可做出初步诊断。

3 病因分析

多年来,笔者对仔猪黄白痢的发病机制,进行了一些深入探讨,现分析如下:初生仔猪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功能不完善,胃内消化酶活性低,难以完全消化高脂乳汁。剖检发现在仔猪胃内可见到凝乳块,小肠变薄,呈透明状,甚至可见到肠管内水样内溶物。小肠内壁光滑,绒毛受损严重;初生仔猪抵抗力低,受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寒冷、惊吓等应激,均可引起仔猪胃肠菌群失调,导致消化机能紊乱而发生腹泻;母猪营养过剩,饲养过肥或者饲料营养单一,缺乏某些维生素、微量元素,母乳中含脂率过高,都会导致仔猪消化不良,造成腹泻;圈舍有既往病史,饲具、产床等用具被污染,因圈舍污秽、消毒不严、管理不好、猪舍温度低、饮水不洁而诱发腹泻;由于初生仔猪自身调节能力差,环境应激因素也可诱发黄白痢(补栏组群、日粮变化、阴雨潮湿、气候温度骤变等)。

4 综合防制技术

4.1 治疗措施

由于大肠杆菌具有毒株多、变异度大的特点,各种毒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故在临床上应多采用综合防控措施。

仔猪口服硫酸新霉素+甲溴东莨菪碱口服液,每头仔猪一次口服2~3mL,一日一次,病愈即止;仔猪出生后第二天,在仔猪的背腰部涂擦乙酰甲喹透皮剂(痢菌净)2mL,通过皮肤吸收药物,预防仔猪黄痢。

为预防仔猪因缺铁而发生腹泻,每头3~4日龄仔猪肌注右旋糖酐铁、牲血素或富铁力等补血剂;严重腹泻的仔猪,可肌肉注射乳酸环丙沙星、硫酸新霉素或庆大霉素及相关制剂,酌情给药;为防止病猪脱水,让病猪口服电解多维、补液盐、维生素C等水溶性制剂,或者供给糖盐水,以增强仔猪机体代谢,防止病猪因脱水而死亡;采用自家疗法:收集仔猪黄痢、白痢粪便,按照8%~10%的比例添加到哺乳母猪的饲料中,让哺乳母猪采食直至仔猪痊愈;给母猪口服母子健、仔姆康或白头翁止痢散等中草药,通过母乳喂养,增强仔猪抗病力;必要时,给仔猪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每头仔猪注射10~20mL,以防仔猪脱水死亡;为避免致病性大肠杆菌毒株变异,在治疗和预防过程中,首先要做药敏试验,使用敏感药物,并且经常更换或交替用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4.2 防制技术

为有效控制仔猪黄白痢的发生,提高仔猪成活率,笔者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等,在临床上,采用如下综合防制技术,使仔猪黄白痢得以有效控制。

母猪产前 42~40天和产前 22~20天,分别两次给妊娠母猪肌注K88、K99、LTB(也称大肠杆菌腹泻三价苗)多价基因工程疫苗。在一些有仔猪黄白痢病史的规模猪场,可在母猪预产期的前三后四(即产前三天或产后四天)给母猪喂服母子健、过奶灵等中药制剂。既可止泻催乳,又能促使母猪尽早排出胎衣,对控制仔猪黄白痢、促使母猪尽早发情,具有良好的效果。仔猪产出后,在吃初乳前,给每头仔猪口服2mL硫酸新霉素+甲溴东莨菪碱口服液,或滴注2mL庆大霉素注射液。然后再让仔猪吸吮初乳,能增强仔猪抗逆性能。应用生物活菌制剂(促菌生、调痢生、乳康生、益生素)、酶制剂 (复合酶)、生物制剂 (低聚木醣、寡醣、小肽素)、熟化食料等,以调整肠道内环境,增加有益菌群,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具体方法是:将颗粒饲料喷湿或浸湿,再把低聚木醣、小肽素和酶制剂等生物制剂,均匀地附置于颗粒饲料表面,供仔猪限量采食。活菌制剂可以直接加入配合饲料中饲喂。

保温并减少应激因素,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可采用保温箱,为哺乳仔猪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 (33℃~25℃),防止惊吓。

搞好母猪胎前产后的饲养管理工作,供给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全价饲料,以满足母猪哺乳期的营养需要。搞好猪舍、饲具、产房和保温箱消毒工作,及时清除粪尿污水,保持产床和保温箱清洁通风。临床上可选用季胺盐类、碘类、醛类或卤素类消毒药,做到卫生消毒常态化、制度化,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确保仔猪健康生长发育。

猜你喜欢
黄痢保温箱白痢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鸡白痢对鸡生产性能影响的调查
仔猪黄痢及其防治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暖箱就是体外子宫,4种新生儿需要它
暖箱就是体外子宫,4种新生儿需要它
在保温箱里的日子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
仔猪黄痢的防治探讨
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