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HIV/AIDS认知研究现状

2011-08-15 00:53审校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8期
关键词:艾滋病医学生态度

栗 蕴 审校 贺 加

1.第三军医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教学科,云南昆明 650032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免疫性疾病。这种病毒破坏人的免疫系统,造成人们的抵抗力极度低下,最终致全身衰竭而死。2005年7月,我国卫生部正式将高校大学生列入艾滋病高危人群。2007年7月在南非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艾滋病大会达成了“行为干预是目前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的基本共识[1]。这表明高校大学生正面临着较大的感染艾滋病的潜在危险。医学专业类大学生是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艾滋病健康教育对象,同时也对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未来医疗工作的主力军,医学生将肩负起预防医源性传播的重任,他们对艾滋病防护知识的掌握及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直接影响到艾滋病的防治效果及自身的健康[2]。因此了解当今医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态度和行为现状,进而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划和措施,对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调查均表明:大学生对HIV/AIDS的认识存在缺陷,对AIDS的态度存在误区。国外Lewis等[3-4]报道,由于美国在青少年中有性教育的基础,因而大学生对HIV/AIDS的基本知识掌握得较好,但关于疾病的传播仍存在错误认识。而在印度,虽然所有的大学生都听说过AIDS,但只有34%的大学生知道性传播疾病(STDs)的症状。李敏杰等报道[5-6],我国大学生对AIDS基本知识的了解还相当贫乏,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缺乏准确认识。医学院学生较非医专业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好,这与医科院校将预防艾滋病教育纳入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广泛开展的各种健康教育活动密切相关[7],但也仍缺乏系统的艾滋病知识教育。在医学生中,关于艾滋病知识方面,城市学生与乡村学生有非常显著差异,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关于对待艾滋病的态度上,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离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很远,预防艾滋病是别人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这会导致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漠视和对感染者歧视的倾向。

2 国内医学生HIV/AIDS相关知识的掌握、态度和行为现状

2.1 HIV/AIDS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

2.1.1 医科大学生对于HIV/AIDS基本知识的了解 医科大学生对于HIV/AIDS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特别是对艾滋病的3大传播途径已基本掌握[8-10],说明以往关于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有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仍有相当部分学生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缺乏准确认识,这易造成误解和不必要的恐慌,而且势必影响他们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关于艾滋病的一般知识,诸如艾滋病的定义、症状、危害及医治情况等,医学生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还存在许多模糊认识。

2.1.2 医科大学男生对大部分HIV/AIDS知识的掌握程度要好于女生 杨国平等[12]研究表明男生HIV/AIDS知识掌握情况平均得分高于女生。可能是因为男生一般对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比较感兴趣,且平时接触到这一类知识的机会比较多,所以关于艾滋病及性病的知识掌握较多。提示要重点加强对女生的宣传教育。高年级医学生HIV/AIDS知识掌握情况平均得分高于低年级医学生[11],说明医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获得更多的艾滋病相关信息,但杨国平等[12]研究显示低年级学生对HIV/AIDS大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要好于高年级学生。

2.1.3 医学生所学的专业与他们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多少并无直接关系[13]这与面临的严峻的艾滋病流行态势极不适应。赵素梅等[14-15]报道,在医学院校中,临床专业与护理专业对HIV/AIDS知识的掌握有一定差异,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不同专业所学课程不同,其知识结构、人文观念有一定差异;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不同专业男女性别比例不同所致。这提示在高校中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方案策略应有所不同。公共卫生专业学生对HIV/AIDS一般知识有所了解,但对相对专业化的艾滋病知识了解不深,甚至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提示学校在相关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方式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医学生加强艾滋病防治教育,使其理解、关爱、帮助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这是医务工作者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前提。

2.1.4 不同生源地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的地区差异 梅霓等[11,16]报道,不同生源地(城市、城镇和农村)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的地区差异日趋缩小,而对艾滋病一般情况的认识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此差异很可能来自地区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信息来源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农村地区进一步加大力度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普及此方面的知识,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从而更好、更全面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2.2 HIV/AIDS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

宋玉梅[11]、汪鑫等[17]等一致认为,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及医教人员是医学生获取HIV/AIDS相关知识的3个主要来源。同伴教育、医务人员和大众传媒是医学生希望获取HIV/AIDS知识的途径,96%的学生希望获取更多诸如艾滋病的危害、流行状况、预防、治疗等有关HIV/AIDS的专业知识,说明学校正面的、集中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还不够,学校不能忽视艾滋病知识全面、系统、专业的教育[18]。

2.3 对HIV/AIDS患者的态度

郭海强等[19-22]认为,由于医学生艾滋病知识和安全性信念的欠缺、对传播途径存在的认识误区,造成部分医学生仍对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和歧视态度,行为上对艾滋病患者不能认同。说明在医科大学生中开展的有关艾滋病健康教育还不够,提示医学院校应及时开设艾滋病知识相关课程,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提示消除恐惧心理和歧视行为应作为医学生有关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医学生开展艾滋病教育的同时,还要从医学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对艾滋病进行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形成积极的态度,学会如何接触、关心、理解艾滋患者并愿意为他们解除身心痛苦,使医学生能真正从思想上消除障碍,便于今后更好开展防治艾滋病的工作[13,19]。

3 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3.1 建议在医学生中开展系统的艾滋病防治和性教育工作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复习,发现国内开展医学生HIV/AIDS认知研究较少,而对大学生HIV/AIDS认知研究较多。建议在医学生中开展系统的艾滋病防治和性教育工作,丰富他们的知识,一方面可以提高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利于消除医学生恐惧紧张的心理和对艾滋病的误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另一方面,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健康服务提供者,今后可充分发挥他们“宣传队”的作用,将有关知识推广到同伴、家庭和社会,在消除对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和增强大众的防范意识方面,具有广泛的社会经济效益[22]。

3.2 建议今后深入、广泛地对医学生HIV/AIDS认知进行研究

国内对医学生HIV/AIDS认知研究中,多为纵向研究,很少进行专业之间的横向研究。建议今后深入、广泛地对医学生HIV/AIDS认知进行研究,了解医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态度和行为现状,进而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划和措施,充分有效地对医学生这支HIV/AIDS“防预队伍”进行建设,这对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3 建议开展医学生毕业实习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态度和行为现状的研究

目前,国内仅有对实习护生HIV/AIDS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进行了研究,缺乏对实习医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态度及行为状况的研究。建议开展医学生毕业实习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态度和行为现状的研究,加强学校教育主导作用,有计划地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教学课程中,根据其HIV/AIDS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制定系统、合理的有针对性地培训计划,并将消除对AIDS的恐惧心理和对AIDS患者或感染者的歧视态度作今后学校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15]。

[1]David Satcher.The importance of behavioral science in HIV prevention[J].Public Health Rep,1996,111(Suppl 1):1-2.

[2]漆光紫,黄高明,庞雅琴,等.HIV 感染高发区医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调查分析 [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736-3739.

[3]Lewis JE,Malow RM.Ireland SJ:HIV/AIDS Risk in heterosexual college students-A review of a decade of literature[J].J Am Coll Health,1997,45(4):147-158.

[4]Lal SS,Vasan RS,Sarma PS,et al.Knowledge and attitud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Kerala towards HIV/AIDS,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and sexuality[J].Natl Med J India,2000,13(5):231-236.

[5]李敏杰,吕海侠,韩蓁,等.在校大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75(1):18-19.

[6]潘晓红,丛黎明,马瞧勤,等.大学生自我艾滋病感染危险预测和影响因素研究 [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0):815-817.

[7]黄巧云,韩云涛,李伟明.医学院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2010,6:1555-1556.

[8]王建洲,郭怀兰,唐念东,等.医学生AIDS知识调查和分析—艾滋病及健康教育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4,31(4):616-622.

[9]王凤芝,梁多宏,史新竹,等.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4):396-397.

[10]高小惠,潘得,许群,等.医学生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知识与态度的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1):28-35.

[11]宋玉梅,徐刚,黄芬,等.医科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3):374-376.

[12]杨国平,王湘苏,黄明豪,等.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4):403-405.

[13]琚腊红,汤后林,袁慧.某医学院学生HIV/AIDS知识、态度、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8):635-636.

[14]赵素梅,封锦芳,赵青平,等. 医学与非医学生艾滋病知识与态度的调查研究 [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12):49-50.

[15]孔浩,冯晓云,陈梅.某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6,7(1):17-20.

[16]梅霓,奚菊芬,廖日房,等.来自不同地区的医学生掌握艾滋病知识的情况调查 [J].检验检疫科学,2008,18(1):35-37.

[17]汪鑫,饶敏,朱玉华,等.在校医学生对艾滋病知识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6,10(2):196-197.

[18]栗蕴,贺加.医学院毕业实习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现状调查及教育模式探讨 [J].重庆医学,2011,40(2):195-196.

[19]郭海强,韩舒,曲波,等. 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8,25(4):415-418.

[20]肖洪玲,施慧,方海雁,等.本科护生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与其对艾滋病患者态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7):115-116.

[21]刘永兵,代亚丽. 护理本科生艾滋病知识与态度的调查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1):88-90.

[22]吴云红,朱亮,初炜,等.辽宁某医科大学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2):108-116.

猜你喜欢
艾滋病医学生态度
《 世界艾滋病日》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