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本方中药颗粒剂消溃清幽汤加减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2011-08-15 00:44李树标黄波贞石罗君刘伟锋黄兰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1期
关键词:消化性胃镜脾胃

李树标 黄波贞 石罗君 刘伟锋 黄兰花 李 秀

广西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广西 防城港 538021

自2007年8月以来,笔者采用农本方 [由培力 (香港)集团全资子公司培力 (南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剂消溃清幽汤加减内服治疗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 (PU)32例;同时与用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Hp相关性PU 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凡满足以下选择标准及排出标准者即选入观察。

1.1.1 选择标准 胃镜确诊为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且为单个病灶,本次胃镜检查证实依然是胃或十二指肠单个活动期溃疡,且Hp快速尿素酶试验或14碳呼气试验为阳性。

1.1.2 排出标准 (1)有特殊原因的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如胃泌素瘤、肝硬化;(2)孕妇或在服药期间可能怀孕者;(3)溃疡病疑有恶变或伴有器质性梗阻者;(4)酗酒,不遵守医嘱或拒绝胃镜复查者。凡具有上述其中一项者予以排出。

1.2 一般资料 62例均为门诊患者,全部符合病例选择标准。溃疡的直径大于0.5cm,小于2.5cm;年龄16~78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36年。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43岁;溃疡大小平均1.3cm×1.0cm;病程平均8.6年,其中胃溃疡 (GU)9例,十二指肠溃疡 (DU)23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1岁;溃疡大小平均1.0cm×0.8cm;病程平均8.3年,其中GU8例,DU2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溃疡的大小等方面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与观察指标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农本方中药配方颗粒剂消溃清幽汤加减内服:自拟方消溃清幽汤 (胃痛草15g,百合20g,败酱草15g,黄芩10g,黄连5g,生大黄3g,柴胡10g,白芍15g,乌药5g,丹参10g,白及1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5g),辨证加减 (分证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吞酸嘈杂者加乌贼骨10g、浙贝母10g或煅瓦楞子15g;刺痛不移加莪术5g、乳香5g;寒甚者加桂枝5g;寒热相杂加干姜10g、蒲公英10g;呕吐加代赭石20g;气滞者加香苏散;郁热加蒲公英15g、山栀10g或左金丸;虚寒加理中汤;脾胃气虚加黄芪建中汤;阴虚者加一贯煎加味;瘀血阻滞加活络笑灵丹;Hp(+)者可酌情选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连翘、玫瑰花、三七、槟榔、厚朴等。农本方中药配方颗粒剂每天1剂,日分2次开水冲好口服,连用4周。对照组:奥美拉唑胶囊每次20mg,每天2次 (每隔12小时1次),连用4周。阿莫西林胶囊每次0.5g,每天2次,连用2周;甲硝唑片每次0.4g,每天2次,连用2周。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每例只观察1个疗程,在治疗观察期间均停用任何对胃有影响的药物。嘱患者忌烟酒,避免油炸、肥腻、辛辣食物。疗程结束停药1个月后复查胃镜及Hp检测等。

2.2 观察指标 (1)疼痛缓解情况:要求病人每天记录上腹疼痛情况,每周由观察者评价1次,比较两组的疼痛缓解率。(2)溃疡愈合情况:均在疗程结束停药1个月后由同一胃镜医生用同一型号胃镜复查,对两组溃疡灶的愈合程度进行客观评价和比较。(3)Hp的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或14碳呼气试验检查,在治疗前、后各取活组织检测,比较两组间的Hp根除率。(4)复发率观察:对溃疡愈合的病人均进行随访,即随访病人在治疗结束后1年行胃镜复查及Hp检测,观察溃疡复发情况,对随访期内出现明显症状者随时复查,比较两组溃疡复发率差异。(5)副作用观察:在治疗前后行肝、肾功能检查,潜血试验,血、尿常规等检查,以观察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3.1.1 症状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疼痛完全消失;显效:疼痛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有效:疼痛稍减轻或减少;无效:疼痛无减轻甚至加重。

3.1.2 胃镜判断标准 临床痊愈:溃疡完全消失,局部轻度发红,无明显水肿;显效或有效:溃疡基本消失,仍有明显炎症;或溃疡大小缩小50%以上;无效:溃疡大小缩小不到50%。

3.1.3 Hp检测与胃镜复查同时进行 根除:快速尿素酶试验或14碳呼气试验为阴性者为根除;无效:快速尿素酶试验或14碳呼气试验仍为阳性者即视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3.2.1 症状疗效 治疗组第1周疼痛消失16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3例,疼痛缓解率为78.1%,有效率为90.6%;对照组分别为疼痛消失13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4例,疼痛缓解率为70.0%和有效率为8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第2周治疗组疼痛消失25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0例,疼痛缓解率为93.7%,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则分别为疼痛消失21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0例,疼痛缓解率为86.7%,有效率为1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3.2.2 溃疡愈合情况 复查胃镜:GU:治疗组9例,愈合7例,有效1例,无效1例,愈合率为77.78%,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8例,愈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愈合率为62.5%,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愈合率有显著性差异 (P<0.05),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DU:治疗组23例,愈合20例,有效2例,无效1例,愈合率为86.96%,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22例,愈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愈合率为81.81%,有效率为95.45%,两组比较愈合率和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比较总愈合率 (治疗组84.38%(27/32),对照组76.67%(23/30))有显著性差异 (P<0.05),总有效率 (治疗组93.75% (30/32),对照组93.33% (28/30))无显著性差异 (P>0.05)。

3.2.3 Hp根除情况 治疗组32例阳性,治疗后Hp根除率为81.25%(26/32);对照组30例阳性,治疗后Hp根除率为90.0%(27/3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认为农本方中药配方颗粒剂消溃清幽汤加减内服治疗有较强的根除Hp作用,但不及对照组。

3.2.4 溃疡复发情况 治疗组32例有27例参加随访。对照组30例有23例参加随访。1年内治疗组复发3例 (GU1例、DU2例),复发率为11.11%;对照组复发8例 (GU3例、DU5例),复发率为34.78%。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5)。

3.2.5 副作用 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全部完成疗程。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有明显副反应。对照组则有胃肠道副反应:出现恶心欲呕5例,食欲减退3例,便秘2例,轻度腹泻2例,但全部能完成疗程。

4 讨论

4.1 关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

一般将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总称为消化性溃疡,有时简称为溃疡。胃溃疡好发于中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则以中青年人为主。男性患消化性溃疡的比例高于女性。和胃溃疡相比,患十二指肠溃疡的人更多,约为胃溃疡的3倍。消化性溃疡的诊断金标准是胃镜检查结果。消化性溃疡大致分类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特殊类型溃疡 (包括无症状型溃疡、儿童期消化性溃疡、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妊娠期消化性溃疡、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复合性溃疡、巨型溃疡、食管溃疡、难治性溃疡和应激性溃疡等)。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 (PU)最重要的致病因子。本文研究仅针对Hp阳性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性溃疡属于中医的“胃脘痛”、 “胃脘痈”等范畴,《七松岩集》云:“凡胃脘作痛,定因气滞而痛,痛则水谷亦停滞,所以胃脘痛者,先戒饮食为要,若饮食不节,其痛不止。” 《圣济总录》云: “胃脘痈者,由寒气格阳,热聚胃口,寒热不调,故血肉腐败。”其病因与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情志失调有关,可分为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脾失健运,胃气衰弱;脾胃虚弱,中焦寒凝;脾胃湿热,阻遏中焦;湿热不化,痰浊中阻;胃火内炽,胃液亏虚[1]。从中医理论探讨,溃疡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脾胃虚弱无疑是其主要的病理基础,而瘀血、热毒又分别是两个主要的病理因素。笔者认为消化性溃疡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脏器亏损为主,脾胃虚弱;标实为气滞血瘀,与肝脾胃有密切关系。由于溃疡病与精神、饮食、劳倦等有关,所以有气郁伤肝,忧思伤脾,肝脾不调,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气机阻滞,胃失和降,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嗜酒喜辣,损伤脾胃,脾胃不和等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如病日久,久病入络,引发淤滞,气滞瘀阻,不通则痛。另外,认为Hp属于中医湿热毒邪范畴,能侵袭人体而引发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胃络瘀阻、脾胃虚弱等证[2]。

4.2 关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目前常用的有药物治疗,其次是外科手术治疗和胃镜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又可分为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中医认为“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治法当以疏肝和胃、健脾消导为主,结合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缓急止痛、行气活血、祛瘀生新,生肌敛疡等进行治疗。治疗组农本方中药配方颗粒剂消溃清幽汤从益气活血、清热解毒、镇痛制酸等方面入手,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局部微循环,抑制胃酸,保护粘膜屏障,同时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达到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根除Hp、降低复发率的作用。方中取性平之柴胡和微温之乌药以疏肝解郁、理气和胃;胃痛草、黄芩、黄连、败酱草则清解肝胃之热而抑制细菌生长;丹参活血通络、祛瘀生新;丹参、白及可促进胃粘膜充血水肿消散,改善局部微循环;百合、甘草调中利气而扶土抑木;白芍、甘草益阴和胃、缓急止痛;大黄通腑泄热、化瘀导滞以达腑通痛止;党参、茯苓、白术与甘草为四君子汤共奏益气补中、健脾养胃之功,四君子汤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稳定内环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起预防复发的作用而降低复发率。笔者对Hp(+)者酌情选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连翘、玫瑰花、三七、槟榔、厚朴等中药抗Hp治疗[2],另外,方中大黄、黄连、黄芩、丹参、白芍等已证实均有不同程度的抗Hp作用[3]。综观全方,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从调畅肝的气机入手,以复其脾胃之升降,并能益气活血、清热解毒、镇痛制酸,从而达到治肝安胃敛疡之功,对消化性溃疡有修复愈合、根除Hp、降低复发率的作用。

本文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的三联疗法疗效尚可,但在治疗过程中有胃肠道副反应,病人依从性稍差。而治疗组采用农本方中药配方颗粒剂消溃清幽汤加减的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两组均无溃疡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但在溃疡愈合质量、消除其他临床症状及降低复发率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在Hp根除率方面治疗组不及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治疗方案对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较高,Hp根除率较高,PU复发率低,且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好,价格适宜,是一种较好的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1]马汴梁.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中西医结合胃肠病学.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3,4(1):139,191~192.

[2]单兆伟,周学文,李乾构.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菌感染.实用中医消化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1):208,267,277.

[3]王褚霖,微稳玲,吕宗舜,等.抑制幽门螺旋菌中药的初步筛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9):534.

猜你喜欢
消化性胃镜脾胃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
超声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探析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乔振纲谈脾胃病治疗经验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