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近况

2011-08-15 00:4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3期
关键词:治疗率通窍宣肺

韩 茉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五官专业,福建 福州 350000

1 中医药辩证治疗

从肺论治 张守杰等[1]自拟宣肺通窍汤从肺论治急性分泌性中耳炎,65例全部治愈,其中疗程7天者48倒,疗程14天者12例,疗程21天者5例。邱美和[2]以中耳属肺为理论指导从肺论治分泌性中耳炎,即初期宣肺祛邪,风寒者宣肺祛风、散寒通窍,荆防败毒散加减;风热者宣肺疏风、清热通窍,银翘散加减;挟湿者则佐祛湿通窍,九味羌活汤或香薷饮加减;中期泻肺利水,治用耳聋治肺汤,并佐以化痰祛瘀之法;末期补肺复元,用耳聋治肺汤和补肺汤治疗。胡明等[3]运用中医“窍病从肺论治”的理论对于急性期患者从肺论治,运用宣肺通窍利湿的方法治疗分秘性中耳炎,并在自拟基础方上辩证加减,总有效率95.1%。

从脾论治 单育彦等[4]认为老年人多因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湿邪积滞耳窍而发病,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以益气聪明汤加味 (黄芪、人参各15g,蔓荆子、葛根、白芍各9g,黄柏、升麻、炙甘草各6g)治疗老年分泌性中耳炎21例,总有效率93.1%。于少林等[5]运用参苓白术散和通气散加减治疗脾失健运性分泌性中耳炎12例,治愈8例,显效4例。林文森[6]认为慢性者的治疗原则是补肾健脾,通窍渗液,治疗方药中应适当加健脾补气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肝肾论治 周绍庄[7]认为肝经循行于耳,久病不愈,疲滞内窍,气机不畅而致本病,滋肝血、祛疲滞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法则,自拟宣通开窍汤治疗46例患者,有效率86.96%。林文森[6]认为慢性渗出性中耳炎治疗原则是补肾健脾,通窍渗液,若鼓膜粘连应活血软坚。补肾分滋养肾阴,温补肾阳。李晓平[8]认为此病系肝胆之火上扰清窍,或痰湿阻滞所致,治则为泻火行气通窍。用小柴胡汤加减配合鼓膜穿刺等西医外治法治疗患者56例,治愈率达89.5%。

从痰淤论治 干祖望[9]认为本病有风邪之痰、湿浊之痰、脾虚之痰和肾虚之痰之分。风邪之痰又有风热与风寒之分。偏于风热者,应疏风清热消痰;偏于风寒者,应疏风祛寒消痰;湿浊之痰应清热利湿化痰;脾虚之痰应健脾化痰;肾虚之痰则应温阳补肾。根据中耳内液体的不同,稀者用王氏二陈汤,稠者用温胆汤,极稠者用控涎丹。于少林等[5]运用通窍活血汤和通气散加减治疗痰瘀阻滞性分泌性中耳炎8例,有效4例,无效4例。杜长河[10]从痰论治分泌性中耳炎,早期治清热疏风化痰。基本方:半夏10g、陈皮6g、白芥子6g、茯苓 10g、枳壳10g、白僵蚕10g、浙贝母10g、桔梗6g、石营蒲6g、生甘草6g。偏于风热合银翘散加减;偏于风寒合荆防败毒散加减。临床疗效满意。李官鸿[11]等用行气活血,利湿通窍的方法治疗本病42例,结果显效28例,有效13例,无效1例。

2 中成药治疗

韩晓丽等[12]观察利湿通口服液 (苏叶、泽泻、白术、浮萍、菊花、石菖蒲、葛根、皂刺、甘草等)治疗渗出性中耳炎187例,有效率为97.3%,与对照组 (龙胆泻肝口服液组)相比,疗效有显著差异 (P<0.005)。廖月红等[13]报道通窍胶囊 (毛冬青、车钱草、柴胡、茯苓、川芎等)治疗50例,痊愈16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与对照组 (龙胆泻肝丸组)相比,疗效有显著差异 (P<0.01)。张斌[14]用鼻咽清毒剂 (苍耳子、七叶一支花、两面针、野菊花、夏枯草、龙胆草、党参、甘草)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18例,2个疗程的有效率分别为88.1%与92.3%,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1)。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陈萍[1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中药基本方剂:柴胡 10g、川芎 5g、香附10g、石菖蒲 10g、黄芩10g、地龙10g、苍耳子10g、泽泻15g、甘草5g,加减治疗:痰湿重者加法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肺热者加桑白皮、葶苈子、车前子等泻肺利水。配合西医治疗:治疗率85.7%,对照组单纯运用西医治疗,治疗率65.3%。车翔[16]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基本方剂:黄芪15g、党参15g、葛根15g、升麻10g、黄柏15g、白芍药15g、蔓荆子15g、甘草15g,并在此基础方上辩证加减。配合西医治疗,治疗率89.3%,对照组单纯运用西医治疗,治疗率67.8%。

4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医药辨证治疗SOM取得了较大进展,且几乎无副作用,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目前,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整体水平不高,具体表现在临床研究以个案报道、经验总结、病例总结为主,前瞻性研究基本缺如,很多临床研究缺乏随机对照,许多疗法、方药的可重复性差,其所报道的临床疗效缺乏可靠性、科学性,质量堪忧,更不能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对分泌性中耳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性文献进行整理,以期通过循证医学手段指导本病的临床科研设计及临床实践治疗,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线索与思路。

[1]张守杰等.宣肺开窍法治疗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疗效观察与机理探讨,2002,10(6)263-264.

[2]邱美和,渗出性中耳炎从肺论治三法[M].新中医,1996,2:6-7.

[3]胡明等.窍病从肺论治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J].天津医药,2007,35(10):787.

[4]单育彦,益气聪明汤治疗老年分泌性中耳炎21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3:197-198.

[5]于少林,韩斌,辨证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61例[J].陕西中医,2002,23(9):792-793.

[6]林文森.补肾法在耳病中的应用[J].天津中医,2005(3):41.

[7]周绍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46例[J].湖南中医杂志,1999,15(1):39.

[8]李晓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56例报告[J].航空航天医药,2004,12(2):35-37.

[9]干祖望.干氏耳鼻咽喉口腔科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3(9):75-79.

[10]杜长河.从痰论治分泌性中耳炎[J].河北中医,2002,24(5):333—334..

[11]李官鸿,钟利群,王万秋.中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2例[J].四川中医,2002;20(7):71..

[12]韩晓丽,陈太平,沈伏,等.利湿通口服液的研制和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9(6):269-271.

[13]廖月红,李云英,古兴华,等.通窍胶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1,12(5):324-325..

[14]张斌.鼻咽清毒剂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7(1):32..

[15]陈萍.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西医综合治疗[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7,7(7):251-252.

[16]车翔.中西医结合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797.

猜你喜欢
治疗率通窍宣肺
变异性鼻炎应用通窍鼻炎片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化瘀通窍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通窍活血汤家兔体内移行成分川芎嗪的分析
鼻舒通窍合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河南省35~74岁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析
养阴宣肺汤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评价
益肺宣肺降浊胶囊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
东北农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