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手术室的感染因素分析与控制

2011-08-15 00:44武凤玲冀红彬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3期
关键词:手术器械手套无菌

武凤玲 冀红彬

山西省汾阳医院,山西 汾阳 032200

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手术及抢救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采用层流净化技术净化手术室的空气,洁净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败,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从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有效地控制和预防是降低手术室感染的基础,是手术室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现将我院手术室感染原因分析控制对策介绍如下。

1 手术室感染的因素分析

1.1 手术室管理不规范 患者与医务人员着装不规范,留长指甲,在房间内大声喧哗,接送病人使用交换平车不规范,参观人员过多,无菌手术和有菌手术未严格分开,连台手术未按要求接台,急诊手术量增加,消毒剂使用不当,卫生员频繁调换,职责不明确,污物不及时处理,这些都可能增加感染机会。

1.2 手术室空气的污染 手术人员在房间内频繁走动,或因术中X线照片,医护人员频繁出入手术间,门未及时关闭,空气中飞沫灰尘及一些致病微生物等被带入手术间,并不断沉降到器械台、手术床及手术野,术前、术后清洁不到位,回风口未及时清洗等均导致感染率明显增加。

1.3 手术器械的污染 手术室内器械污染的因素主要来源于空气中飘落细菌,随着手术器械暴露在空气中时间的延长,手术人员走动、敷料的翻抖、手术间门的开启,使手术室的空气中含有微生物的尘埃飘落到接触切口的器械、敷料物品上,从而导致手术感染机率升高。有调查表明,使用外来手术器械前未经洗涤直接进行灭菌处理的医院占100%;器械公司提供>2所医院使用的占100%[1],由此导致该类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管理过程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1.4 无菌操作不严格、无菌观念不强 器械、敷料消毒灭菌不符合要求,传递器械方法不正确,未及时使用护皮巾,未执行严格有效的洗手制度,都是造成感染的关键因素。如操作过程中不及时洗手,不使用保护手套,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手术者的手套破裂对手术的感染据报道,术前手套未检出细菌,术后手套细菌检出率为31.25%[2]。

2 感染控制对策

2.1 手术人员管理

2.1.1 加强人员的培训 对手术室工作人员、手术医生、手术室工人进行感染预防、控制及环境卫生学管理方面的知识学习,接受相关医院感染管理的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规范,提高人员控制感染的意识,保证各项制度、规范的落实。

2.1.2 手术人员的管理 手术室微生物污染控制的最终决定因素在于人,参加手术人员也是造成手术切口感染最大的感染源之一[3],衣服表面脱落的纤维,人体皮肤脱落的皮屑,均是细菌的载体,所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进入手术室。

2.1.3 严格参观制度 控制参观人数,减少参观人员,手术间的人数不得超过12人~15人;每天消毒手术室参观衣,注意每一个可能引起感染的环节,将感染控制到最低限度。手术间的人员尽量减少走动和不必要的活动,参观手术的人员要与手术区域保持30cm以上的距离。

2.2 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小组 由科主任、护士长和2名护士组成,负责对本科室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与感染的发生有关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如手术间的空气培养、手术人员刷手及手的消毒情况、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规范化程度、本室工作人员的着装、有无带菌者等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确保手术安全。

2.3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切口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要求手术室护士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基本功,严格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执行情况及手术皮肤消毒范围,注意保护切口。洗手护士上台前应将手术所需器械、物品准备齐全,保证器械性能良好,做到配合手术时得心应手,稳、准、轻快,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感染机会。根据卫生部最新控制院内感染管理规范规定,凡当手术时间超过4 h以上者,应重新更换手术器械,以免由于空气流动及空调风等各种因素引起手术器械污染情况发生,从而降低病人术后感染的几率。

2.4 手术物品管理

2.4.1 手术器械的清洗、包装 手术器械的清洗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在引起医院感染的诸多因素中,通过医疗器械作为传播媒介的报道屡见不鲜[4]。器械都是由专业的人员进行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和监测,用统一规格专用蓝筐打包,保证手术包在标准范围内。将外来器械纳入手术室标准化管理流程,保证了外来器械的洗涤及灭菌质量,降低了医院感染率。

2.4.2 手术器械的灭菌 所有手术器械、医疗用品原则上能用高压蒸汽灭菌的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包内放消毒指示卡,包外贴3M胶带监测消毒效果。对于不耐高温、不耐湿的物品电钻、橡胶、塑料等低温物品采用环氧乙烷或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确保灭菌合格率100%。使用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无菌物品按日期先后顺序摆放,每天检查,定期消毒,过期、潮湿污染应重新灭菌。每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都有完整的监测记录,包括物理参数的实时记录,灭菌化学监测及生物监测。凡是有裸露的植入物,每次灭菌必须同步进行生物监测,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对相应的信息进行记录、存档。

2.5 执行正确的外科洗手 正确的外科洗手是阻断医务人员携带病原微生物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若外科洗手不彻底,手上致病微生物可通过手套针眼进入手术部位。术中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有资料证明,一次手术中手套被刺破的概率是24%,提高外科洗手效果是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5],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不定期对手术人员外科洗手后采样进行细菌培养,保证手术人员的刷手后细菌菌落总数≤5 cfu/cm2。

2.6 清洁、消毒 手术间应保持清洁、无菌,采用湿式清扫,每日术毕清洁整理手术间,手术间地面、手术床、壁柜、无影灯、器械车、高频电刀等表面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湿布擦拭。手术病人进出手术室,运送病人的内、外平车必须严格区分使用,外出平车严禁进入洁净区。平车每天清洁消毒并更换被服。

2.7 洁净手术间空气净化管理 通过采用净化空调系统,有效控制室内的温湿度和尘埃含量,每天术前30 min启动净化空调系统,达到空气净化效果。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禁在手术间制作敷料或整理包布、折叠布类,以减少棉浮尘。手术室清洁工作应在每天手术结束后及净化空调系统运行前进行。回风口初级滤网每周进行清洁一次,必要时更换,终极滤网每年更换一次。设备维修人员应定期对空调机组进行检查、清洁和保养。

3 小结

我们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大大地加强了手术室内感染的控制,使手术室工作人员提高了对医院感染的认识,自身保护意识增强,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了工作人员和手术患者的安全。

[1]刘葆华,易小梅,詹德群等.医院使用租赁手术器械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8):896.

[2]程少霞,蒋敏,刘标英等.动态条件下洁净手术室污染状况与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7):1852.

[3]金燕芳,徐杨.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效果测评[J].南方护理学报,2003,1(3):14-15.

[4]毕重秀,冯家范,孙淑珍.医院感染的细菌示监测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9,9(3).

[5]郑风.关于层流手术室若干问题的思考[J].医疗装备,2005,18(3):25.

猜你喜欢
手术器械手套无菌
棉手套
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探讨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做只手套好过冬
神秘的白手套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棉手套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综合管理在减少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