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护患交流的体会

2011-08-15 00:44卢玉涛欧小晶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3期
关键词:护患输液门诊

卢玉涛 欧小晶

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注射室,广东 阳江 529500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也是医院作为救死扶伤,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门诊注射室病人多,流动性大,病种不一,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应认真做好门诊输液病人的护患交流,以免引起护患纠纷。

1 临床资料

我院门诊注射室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输液总人数达30000人,平均每天输液人数达40人,其中14岁以下儿童占输液的一半。

2 护患交流中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2.1 仪表 良好的第一印象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仪表、仪容、服饰、精神状态等外在形象至关重要,也最大程度的反映了自身素质修养[1]。整洁干净的服装,让病人产生安全感,容易亲近,反之,使病人产生厌恶抵触的情绪。自信、端庄、典雅体现出护士专业独特的职业美和形象美。

2.2 护士职业行为规范 (1)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对工作负责,对患者热忱;(2)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安全、求和、爱美的需要,使之处于最佳状态;(3)尊重病人权利,平等待人,做病人利益的忠实维护者;(4)审慎守密,不泄露医疗秘密和病人隐私;(5)求实进取,对技术精益求精;(6)对同事以诚相待,互敬互让,通力合作;(7)举止端庄、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助人为乐;(8)廉洁奉公,不接受病人馈赠,不言过其实,不弄虚作假;(9)爱护公物,勤俭节约;(10)以奉献为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2.3 熟练的操作技术 在静脉穿刺中,尽可能做到一针见血,因为穿刺成功率往往是患者评价护士技术好坏与否的关键。熟练准确的穿刺技术会让病人对护士过硬的专业技术表示赞许,进而能愉快的接受护士并与之进行的沟通;反之,因反复穿刺引起的疼痛、不规范的操作技术会使患者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护患关系的建立及交流。如不能做到一针见血,应向患者表示歉意,并能及时更换技术较好的其它护士为其进行注射治疗,以减少患者的不满情绪。

3 护患交流

3.1 输液前的护患交流 护士应面带微笑,真诚、亲切的称呼患者,核对姓名、瓶签、输液卡、药名、剂量、用法、注射方式,然后可进一步与患者进行沟通,如询问患者身体那里不适,本次输液所用药物名称、方法,是否需要在注射前上厕所等,用安慰性语言询问病情、有无过敏史和特殊要求,达到语言安抚的作用,对患儿,护士可通过哄、鼓励、表扬等手段使患儿消除恐惧心理。如无特殊要求即可以准备输液。

3.2 输液中的护患交流 在输液时不应该有过多的语言交流,否则会让患者觉得护士操作不严肃认真,而产生不信任感。此时应善用非语言符号系统,包括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姿势和动作等。护士应该注意自己的站立姿势、精神面貌、思想情绪等。动作不可拖泥带水,要熟练、轻巧利落。如要保持自信、随和的目光,用物放置有序,X线严格无菌操作;排气尽可能一次到位,动作要协调、有序、线条弧度要优美;输液器放置不可低于胸前平脐处;扎止血带松紧宜适度,太松起不到充盈血管作用,太紧可引起患者疼痛;握住患者手的力度也要求适宜,太松不能有效的绷紧皮肤,太紧让患者觉得护士过于粗暴;如为患儿可适当增强力度,避免因挣扎引起操作失误。进针要求稳、准、快,因为护士熟练的穿刺技术实际上也是一种综合性的非语言交流,是维系沟通效果的纽带,是一种最佳的无声沟通。

3.3 输液后的护患交流 液完成后应向患者主动交待注意事项,如有无适应、有何需要请及时通过我们,我们会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经常巡视、关心病人,及时更换液体。尽可能给病人创造一个安静、美观、舒适的环境。有时,对病人的关心体贴可以体现在一个细微的动作中,如静脉穿刺完成后帮助患者拉好衣袖或盖好被子;如发现输液渗漏、肿胀、皮肤搔痒、头晕、恶心、呕吐、过敏、病情变化等情况,应及时作出应急处理并报告主诊医生。

4 小结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患交流是现代护理工作中的要素之一,也是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严瑾问题,是融洽护患关系的基础,也是体现护士素质修养水平高低的标准。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总之,理想的护患交流、沟通,能及时获得患者社会、心理、生理变化,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1]白继荣.护理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24.

猜你喜欢
护患输液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颈枕输液袋
浅谈护患关系及护患冲突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