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创新红河州社会管理工作的着力点

2011-08-15 00:44马子凡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红河州全州群众

马子凡

(中共红河州委党校,云南 蒙自 661100)

加强和创新红河州社会管理工作的着力点

马子凡

(中共红河州委党校,云南 蒙自 661100)

当前如何按照胡总书记提出的“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体要求,开展好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无疑是摆在全党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紧密结合本地区自身发展的客观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和推进本地区的创新社会管理事业,既是党中央的期望,更是人民群众的期待。

红河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点

红河州长期处于云南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前沿,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保持在全省各州(市)第4位次,理应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走在全省前列。而且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州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创新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同时,各县(市)都涌现出了大量的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成就,使全州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日趋向好。但我们还必须清晰地看到,全州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管理不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迁的状况同样也表现得比较突出,使全州各级党委、政府深刻地感受到当前社会管理面临的各种新挑战。因此,无论从全州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或是积累的创新社会管理的经验,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条件而言,都必须进一步明确全州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着力点,都迫切需要努力提升红河州创新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一、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创新社会管理思想理论的本质要义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胡总书记的讲话,精辟地诠释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业,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总体大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又是一场我国社会管理领域的深刻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和科学把握创新社会管理思想理论的本质要义:第一,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创新社会管理思想理论提出的客观依据。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使社会管理的任务日益繁重,各种社会矛盾的日趋复杂性使社会管理的难度增加,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二,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当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社会管理理念较为陈旧;社会管理主体较为单一;社会管理方式较为简单;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较为滞后;社会管理的政策、法律、法规建设还不够完善;社会管理效果不佳,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高。第三,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的主体;创新社会管理的方法手段;创新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社会管理的评价标准。第四,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任务。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各种风险;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全州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充分认识和深刻领会党中央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把握其精神实质,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才能努力提高红河州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切实维护全州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总结和推广全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实践中,红河州各县(市)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和弘扬社会管理的优良传统和经验,积极尝试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各种有效途径,大胆探索社会管理的新载体和新的体制机制,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继续弘扬。第一,始终坚持发展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指导方针。通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全州创新社会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改革伊始,州委、州政府就高度重视并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千方百计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创业积极性,形成了深化改革经济体制,推进市场化、民营化的体制创新的先发优势。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州不仅经济总量长期保持在全省各州(市)的前列,使全州人民群众更加充分地分享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形成了经济发展活跃、生活逐步富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为全州社会局势的长期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也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第二,竭力提升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全面破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不断增强全州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全州各县(市)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功能作用,政府与市场关系相对明晰的优势,积极主动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极大地缓解了长期积累而严重影响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些老大难社会问题,有力地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第三,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通过全面落实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有力地激发和维护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全州各县(市)不断创造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载体、新平台,切实落实人民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增强了公众在民主制度的框架内通过对话、沟通、协商化解社会矛盾的理性思维,提升了公众关心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治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第四,积极探索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开拓创新,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畅通渠道,搭建各种信息平台,逐步探索出了具有红河自身独具特色的社会多元参与协同治理的新格局。

三、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根本所在。红河州要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与思路,归根到底,就是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主题,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州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科学管理、依法管理、人本管理,使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权益得到保障、社会公平有序、心情自由舒畅的社会环境和氛围。第一,要牢固树立权利优位的理念,把全面落实、保障、维护、提升人民群众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标。依据党中央的要求和指示精神,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党的群众路线。就是把尊重人民、相信人民、保护人民、依靠人民的指导思想,贯穿于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创新的全过程。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只有切实保障和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活动空间,才能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对社会秩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为社会的长治久安奠定牢固的基础。第二,牢固树立公正至上的理念,把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社会管理的工作重心转向扎扎实实地解决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冲突背后的体制性、机制性和政策性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特别重大和具有严重影响的事件、案例要反复思考和多重反省,从而使全州的各项社会工作都能够成为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冲突,增强社会成员的安全感、幸福感和对社会秩序的自觉维护,才能真正实现全州社会的和谐稳定,才能真正保证社会各个群体都能够充分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第三,要牢固树立服务优先的理念,把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管理是政府主导下的多元社会主体的协同治理,政府在社会管理中承担的最大责任,除了要积极扶持其它社会管理主体的形成,健全引导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协调好多元管理主体的互动协作关系外,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让全体社会成员充分享受安居乐业的生活。为此,全州各级政府必须切实加快职能转变,把工作重心转向保障公共服务的供给,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让群众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实意、实功、实效,以切实改善和优化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而努力。

四、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思路,着力提升科学化水平

要正视全州社会管理面临的严峻挑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竭力增强社会管理的创新思维,在坚持标本兼治、预防为先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工作;在坚持全面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在坚持全面创新的同时更加重视体制、机制创新。第一,加快推进构筑政通人和的社会秩序,推动全州社会管理工作目标从片面追求短期维稳效果向追求长治久安转变。要切实立足于全州维系社会的动态和谐,引导各级党委、政府致力于解决社会矛盾背后的体制、机制性问题,积极探索和构建社会安定、和谐的长效机制。第二,加快形成和增强整体合力,实现政府社会管理方式从条块分割向统筹协调转变。要认真研究如何从领导体制、机制上解决社会管理的统筹协调问题;探究如何实现全州南北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边境贸易经济“互利共赢”、云南桥头堡前沿阵地与窗口的建设等问题。把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的民生事业的发展推向新台阶的任务置于全州一切工作的核心。因此,必须积极探索结合全州“扩权强县”、“强镇扩权”改革进程与工作力度,加快构筑全州州、县(市)、乡镇(街道)政府社会管理职责、权限的科学分工配置的管理新体系。第三,着眼于竭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社会管理格局从单纯的政府管理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转变。事实证明,科学的现代社会管理体系是一个以政府干预和协调为主导、基层社区自治为基础、社会组织为中介、公众自觉广泛参与为基础的多元互动格局。所以,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深化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理顺基层政府与社区组织的关系,强化社区的自我服务和自主治理功能。这就需要全州各级政府都要积极创造公众参与的有效载体,鼓励公众通过各种渠道参与社会管理工作,从而努力提升公众关心、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第四,努力强化源头治理工作的力度,实现社会管理工作导向从被动维稳向主动创稳转变。也就是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源头治理是关键,防范产生是重点,妥善解决是核心。要彻底摆脱事后应急、疲于应付的被动局面,就必须把社会管理的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各种问题和社会各种矛盾的产生和爆发。

C916.1

A

1671-2994(2011)05-0150-03

2011-08-12

马子凡(1958- ),男,云南泸西人,中共红河州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研究方向:党的建设与行政管理。

责任编辑:刘建文

猜你喜欢
红河州全州群众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多让群众咧嘴笑
创享空间
文山州总工会:全州工会维权维稳工作会议召开
新时代红河州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说谎和开玩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临夏州畜禽粪污处理现状调查及资源化利用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