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进攻战略思维

2011-08-15 00:49陈志勇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刘邓人民解放军战略思维

杨 超 陈志勇

(1.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政治理论教育二系,江苏 南京 210003)

试析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进攻战略思维

杨 超1陈志勇1

(1.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政治理论教育二系,江苏 南京 210003)

1947年7月始,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在战略进攻阶段,我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进攻战略思维。本文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为主线,对我党在进攻展开阶段的战略决策进行了分析。进攻战略思维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军事理论的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进攻战略思维

军事科学院2001年版《战略学》认为:战略思维是从战略高度把握客观事物的高级思维形式,是思维主体依据战略诸要素为形成战略思想、战略方针和战略决策而进行的观念活动。1947年7月至1948年6月间,全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在战略进攻阶段,我党无论是从进攻时机、进攻方向、进攻样式以及战略部署等各方面都呈现出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具有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进攻战略思维,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战争全局的深刻洞察和英明决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显现了我党我军战略思维的成熟。

一、前瞻预测,准确把握进攻时机

科学预测战争进程和准确把握战略时机,源于对战争根本问题和战争内在规律的深刻认识。在以往的战争中,转入战略进攻的时机往往是在敌对双方的战略态势发生根本变化之后,即防御一方的兵力优于进攻一方,由劣势转为优势。而解放战争中我军战略时机的转换却呈现出有异于常的独特性。转入进攻的时机,不是等完全粉碎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而是不等人民解放军在力量对比上由劣势转为优势,就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果断地将主力打到外线去,以求大量歼敌。中央军委的决策,是在通观战争全局,基于对敌我形势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

1、双方兵力悬殊比例缩小,我军机动作战优势凸显

解放战争初期,针对蒋介石的全面进攻战略,中共中央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经过内线作战,“第一年作战(去年七月至今年六月),歼灭敌正规军九十七个半旅,七十八万人,伪军、保安队等杂部三十四万人,共计一百十二万人。”[1](P226)国民党军的总兵力,已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下降到370万人,其中正规军由200万人减少到150万人;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由战争开始时的127万人增加到195万人,其中正规军103万人,双方兵力对比已发生明显变化。此外由于不需要派正规部队去守卫地方与城镇(此任务是地方部队和民兵担任),因此,人民解放军尽管总兵力、正规军兵力都还少于国民党军,但其机动作战兵力却超过了国民党军。

2、战略态势的变化有利于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进攻

1947年3月开始,国民党军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集中兵力对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到6月份,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虽然还在继续,但其势头已经大大减弱了。“蒋介石在第一线集中了二百二十多个旅,后方兵力非常空虚。在山东、陕北两个主要战场上,他不但打不出名堂来,而且还被我军逐渐歼灭了;在其他几个战场上,他已经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2](P20)在陕北、山东这两个战场中间的鲁西南、豫皖苏、豫西,直至大别山区,兵力十分空虚,形成两头粗、中间细的“哑铃”形战略态势。在东北、华北,自从集中兵力重点进攻山东、陕北的时候,国民党军的这两战区就已经转为战略防御。在东北、华北人民解放军的打击下,敌方战局日趋恶化,其几个主要战略集团已被分割,相互间难以协同配合。此外由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相继受挫,战争连连失败,国民党军的士气受到极大打击,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不断高涨,蒋介石在政治上处于更加孤立的地位。同时,在第一年的作战中,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得到改善,在节节胜利中官兵的军心士气旺盛,军事素养显著提高,加上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持,人民解放军已具备转入战略进攻的条件。

3、转入战略进攻是保护解放区人力物力资源的需要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明确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 ”[1](P226)1947 年 7 月,国民党政府下令实行“戡乱总动员”,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邓小平曾说过,“要看到蒋介石企图把战争扭在解放区打的阴谋是很毒辣的,是要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他却能够保持大块完整的反革命基地,长期地进行反人民的战争。 ”[2](P75)因此,将主力打到外线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如果战争继续留在解放区,敌我双方的激烈对抗将继续消耗解放区内的大量资源,这不利于人民解放军的持久作战,最终其自身也将被战争所拖垮。

二、直插要害,变敌军重要后方为我军前进阵地

战略进攻的方向关系着战争全局的发展。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把握关节,准确选择战略进攻的方向,是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阶段乃至整个战争的关节所在。在战略进攻方向的选择上,中央军委并没有把目标直指国民党的重兵集团,而是指向国民党兵力空虚的战略纵深和关系其统治安危的以大别山为前哨的中原地区。从1947年7月23日中央军委提出刘邓大军直出大别山的建议,到7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决心“直趋大别山”,实行宽大机动的无后方作战,这一关系战争全局的战略决策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1、大别山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大别山源于河南桐柏山,西连伏牛山,东延霍山,绵亘、雄峙于鄂、豫、皖3省边界,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是淮河与长江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南方北方气候的分界线。大别山地区对国共双方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刘邓大军如能控制,则东可震撼国民党统治心脏南京、上海,西可威胁华中重镇武汉,北可逼迫郑州、洛阳,南可截断长江、觑盱江南蒋介石的基本统治区。国民党如果继续控制大别山区,北可屏障长江防线,堵住解放军渡江南进;东西可策应、支援山东、陕北顾祝同、胡宗南部的重点进攻。对此,邓小平在《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中明确指出,“中原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正当敌人的大门,其中大别山是大门边。……中原形势决定于两个山,一个是大别山,一个是伏牛山,敌人关切的还是大别山,它比伏牛山更重要,中原要大定就要把大别山控制起来。大别山是一个战略上很好的前进的基地。它靠近长江,东面一直顶到南京、上海,西南直迫汉口,是打过长江的跳板……大别山,敌人必争,我也必争。 ”[2](P93)正由于大别山具有如此重要的、特殊的战略价值,它成了战略进攻阶段交战双方在南线战场角逐的关键点、主战场。

2、大别山地区具有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客观条件

创建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赋予刘邓大军的关系全局的战略任务。但要想在大别山站稳脚跟,是需准备克服诸多困难的:一是大别山区曾是革命根据地,但人民军队先后四次撤出,当地群众不敢轻易起来同反动派作斗争;二是大别山区除少数分散的武装在坚持斗争外,大部分地区已经没有共产党的组织和活动;三是刘邓大军面临无后方作战,困难不便较多,且经过千里跃进,部队急需休整、补充。

虽然面临如此的困难,但邓小平在《一定要在大别山站住脚生下根》中说到,“我们的决心是十分坚定的,解放区一定要建立起来,困难一定要克服,共产党的特点是越困难越有劲,越团结。”[2](P38)他同时指出,在大别山建立根据地,是有充分根据与条件的:“(一)由于我们挺进大别山,陈谢兵团胜利出现于陇海西线,加上陕北战场的攻势,蒋介石兵力不足,更形捉襟见肘。现在尾追我们和在我们周围的敌人总共二十三个旅,不过十五万人,其中一部分是曾被我歼灭后再补充起来的,要想从其他地方抽调部队来是万分困难的。另一方面当我们跨越陇海路时,敌人错误的认为我们是被迫行动,事前没有布置正面阻击,事后尾追,一直处于被动形势下,这就是蒋介石战略上的失败。(二)中原地区,人口四千五百万,物产丰富,是蒋介石内战中重要兵库与粮库。我们到这里,便夺取了敌人的供给,加强了自己,使敌人的困难更加扩大。(三)这个地区有我们长期革命的影响,人民受过了革命的洗礼,内心拥护我们。但由于革命四次转移,人民目前暂时对我们采取观望态度,只要我们打胜仗,方针正确,人民会很快起来,而且会产生大批干部。 ”[2](P37)此外,大别山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比较稠密的人口,强悍朴实的民风,薄弱的反动统治力量(大别山大部分地区国民党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无正规部队驻扎,仅有少量地方团队),都为刘邓大军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三、避敌主力,采取独特进攻样式,变被动为主动

“应该采取怎样的进攻样式?毛主席指示,进军大别山不能象北伐时期那样逐城逐地推进,而必须采取跃进的进攻样式:下决心不要后方,长驱直入,一举插进敌人的战略纵深,先占领广大乡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再夺取城市。”[3](P762)当时党中央中央军委做出这样的决策是有其深层次考虑的。

1、人民解放军没有力量逐城逐地推进

中共中央1947年5月4日曾提出,刘邓大军应有依托地逐渐向中原地区推进。然7月,刘邓大军久战羊山集不下,国民党援军又从多路扑向鲁西南。中央军委为确保与扩大已经开始取得的主动权,作出了历史上少见的决策,即不要后方,实行跃进式进军。

从 “直趋大别山”决策的确定过程中,可见党中央曾有过“逐渐向中原地区推进”的想法,然而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后,经过鲁西南战役,部队消耗较大,急需休整。如果采取逐城逐地推进的样式,只能是打消耗战,将大不利于我军。而实际上刘邓也没有力量一线平推,逐渐向中原推进。具体有以下几点困难:一是南渡后连续作战,战果不小,但消耗甚大。炮弹消耗殆尽,无法补充,新兵没有,俘虏多,争取补充至少需要20天。二是经费不足。刘邓原打算第一步依托豫皖苏区尚能保持后方接济,故所带经费只有法币十数亿元,不足半月开支,一到南面即难生活,冬衣难发。三是敌情、地形条件不熟。“在目前几个星期内,必须避免打大仗,专打分散薄弱之敌,不打集中强大之敌。”另外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尚需时日,部队给养难以维持。[1](P193)四是鲁西南形势发生不利变化。蒋介石认为,国民党军虽在鲁西南一战损失惨重,但大部分非他的嫡系主力,而刘邓大军损失不小,且久战疲惫不堪,一时难于再战,必定要在郓城、定陶、巨野地区休整。因此,他决定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围歼刘邓大军于上述地区。战场形势已不利于刘邓滞留过久。

2、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形势所迫

千里跃进其中突出了一个“快”。一是为吸引敌军主力,减轻其他战区负担。邓小平回顾这段历史时说:在鲁西南歼敌9个半旅后,下一步行动“我们打报告给军委,说趁势还能够在晋冀鲁豫地区继续歼灭一些敌人,吸引和牵制更多的敌人,形势很好啊。毛主席打了个极秘密的电报给刘邓,写的是陕北‘甚为困难’。当时我们二话没说,立即复电,半个月后行动,跃进到敌人后方去,直出大别山。”[4](P339)“当时,真的是二话没说,什么样的困难也不能顾了!”[5](P560)“起码我们完成了毛主席给我们的战略任务,在大别山建立了继续向前跃进的战略基地,在大别山和中原地区背住了蒋介石在南线全部兵力一百六十多个旅中大约九十多个旅左右的兵力,减轻了其他地区的负担,使其他部队得到修整提高的机会。……战略是全国性的,打仗从来有进攻方向,有牵制方向,一头担轻一头担重的。……我们担着重的一头,也要吃些苦,多走些路,把敌人背住,等华野、陈谢和陕北的部队休整以后,自然会来分担我们的担子。”[2](P76)二是抢先控制大别山,是战略全局的考虑。当时敌集重兵于鲁西南和陇海路,企图与我军决战。刘邓也曾考虑在鲁西南再打一仗,再歼灭它几万人。但此时陇海路南至长江边广大地区,敌兵力薄弱,后方空虚,正是我军跃进大别山的大好时机,所以要当机立断,抓紧时间,越早越好,越快越好,以发挥战略突然性的奇效。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党中央因此要求刘邓一定要先敌进入大别山,先敌在大别山展开。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抓住有利时机,是战争取胜的关键。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原吸引了蒋介石南线的一半以上的兵力,保证了其他地区的胜利展开。虽在全国范围吃苦头最多,付出了代价,但换取了战略上的主动,取得了全局的胜利。 ”[2](P94)

四、主次结合、浑然一体的战略进攻部署,牢牢把握战争全局

当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时,党中央作出了“中央突破、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进攻部署。中路即战略进攻的主要方向,部署了以刘邓大军为主力的强大的战略集团,而在次要进攻方向即两翼各部署一个兵团,形成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互为犄角、两翼配合有力的战略部署,保证战略进攻决心的实现。

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时,国民党军仍未放弃对山东和陕北解放区的进攻,在东北、华北战场上国民党军也还占据着原解放区的部分地区,并企图在和我军相持中争取主动。但是南线的国民党军将重兵置于山东、陕北,“哑铃”中间地带即中原地区兵力空虚,统治也比较薄弱。针对这种情况,中央军委在部署战略进攻时特别强调内外线相互配合,实行战略协同的问题。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这一党内指示中,就要求:“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与此同时,中央军委一再向西北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内线兵团指出:在我大举出击中原的情况下,敌人对陕北和胶东的进攻不可能持久,我军只要坚定地在内线坚持一段时间,以积极行动钳制当面之敌,保证外线兵团站稳脚跟,则全局必起变化,内线战场的敌人也决不能持久地维持攻势。“刘邓南下,全局必有变动,鲁西南诸敌势必大部南去。……总的意图是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使我内线获得喘息机会,以利持久。 ”[1](P189)

中央军委还指示东北、晋察冀、晋冀鲁豫战场我军,积极发动攻势,歼灭当面之敌。已经转入外线的刘邓、陈谢、陈粟三支野战军也在中原成“品”字形展开,协同作战以经略中原。刘邓部在大别山建立根据地后遭敌人重兵围攻,以一部兵力跃出外线,在大别山地区实行内外线作战的配合。“大别山是敌人的战略要害地区,敌人越是接近死亡,越要拼命争夺。它对大别山的围攻,形式上虽然同过去对中央苏区的围攻相似,实质上完全相反。过去围攻是敌人处于战略进攻,我们处于战略防御的情况下进行的,现在的围攻,是敌人处于战略防御,我们处于战略进攻的情况下发生的。在这种形势下,要求我们的部队迅速地实施战略展开。”[2](P42)这样,我军在全国战场上就形成了中央突破、三军挺进、两翼钳制、内外线紧密地互相配合的战略布局,有效地钳制或调动分散了敌军,迫敌疲于奔命,顾此失彼,陷入完全被动的境地,这种统筹全局、有重点的战略进攻部署经过实践检验是非常正确的。“自从你们(华东野战军)转入反攻后,我军业已无例外地全面转入反攻。敌人已没有任何一处不能再进攻。我刘邓、陈粟、陈谢三军共四十八个旅约四十万人,业已在长江、黄河间立住脚跟。西北我军不久即将向敌区进攻。东北我军攻势有很大发展。整个形势于我有利。”[1](P288)经过不到一年的作战,我军不仅在外线建立了大片新根据地,并且基本收复了内线的全部失地。这种内外线并存,相互策应,在战略上协同作战的战略部署和进攻方式,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革命战争特别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特点所提出的独特创造,是对我党军事理论的一项重大发展。

实行战略进攻,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大革命以来,我军一直处于战略防御的地位。然而随着战争态势的改变,人民解放军在1947年夏秋之际毅然决然的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经过一年的作战,将中原地区这个原来是国民党实施进攻的重要后方,变成了人民解放军全国胜利跃进的阵地,这是决定性的胜利。

与此同时,我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进攻战略思维。在指导这一伟大战争的战略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自己日益成熟的军事战略思维发挥运用到了极致。进攻战略思维的形成不仅显现了我党我军在经过二十年武装革命战争的磨炼后战略思维的成熟和睿智,也为中国共产党军事理论的创新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 邓小平军事文集:第2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 刘伯承军事文选[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D053

A

1672-4445(2011)06-0044-04

2011-03-29

杨超(1986-),陕西汉中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政治理论教育二系2009级军事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研究;陈志勇(1951-),安徽宣城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政治理论教育二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革命史与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

[责任编辑:李淑兰]

猜你喜欢
刘邓人民解放军战略思维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战略思维
运用财务战略思维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效力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激战汝河
抢渡沙河
小平找牛
战略思维:领导干部的必备能力
学习毛泽东战争指导上的战略思维品格
人民解放军誓词的回顾与启示
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令诞生的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