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校数控专业实训课教学模式改革

2011-08-15 00:44黑龙江周慧丽王晶晶
职业技术 2011年9期
关键词:实训人才职业

黑龙江 周慧丽 王晶晶

谈我校数控专业实训课教学模式改革

黑龙江 周慧丽 王晶晶

随着科技和现代经济的发展,职业界对职业人才的要求日趋智能化、综合化和复合化。因此,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职教课程改革的重点。同时现有的课程、教材很多都是按学科设置的,对于我们开展专业细化、学有专长、就业零距离等工作均有不适,我们已经进行了很大改革,但还是有问题,因此我们开展《中职数控专业实训课“三元化”模式》——教学管理“小班化”、实训过程“企业化”、考核标准“经济化”的“三元化”模式的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中职数控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对数控教学有着现实意义。

实训课;小班化;企业化;经济化

中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数控毕业人数数以万计,但切合专业的就业率并不高。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数控人才,另一方面数控专业学生却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人才使用方面,企业和人才本身都不满意。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就是学校培养的学生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说明我们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就业指导、实践教学模式、教材建设等方面没有很好与企业沟通、合作,没有按企业的愿望培养人才,如果毕业生专业能力不强,动手能力很弱,实际经验较差;学生没有一技之长,没有特色;再加上学生定位不准,不愿立足一线,缺乏吃苦耐劳和为企业奉献精神,数控人才缺口的出现也就显得必然了。

笔者发现,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的技能,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了2年后竟然不会,这一现象引起许多职业学校的巨大震动。虽然相关调查表明,企业更关注学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定位明确、规范严谨等情感因素的发展,但在具备了这些素质的前提下,职业能力水平高的学生无疑更具有就业竞争力。从学生以后将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看,重要的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渗透企业文化,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并在社会、企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这些能力对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实训教学可以很好的模拟、再现企业管理模式,只要设计合理,操作严谨,可收到事半功倍效果。这样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就有了不可替代性。

实行专业实训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企业管理的内涵是广博的,其内容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的实训中,体现的管理模式是不同的,要想使学生得到完整的企业管理理念,学会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必须建立完整的实训管理体系,将企业管理模式贯穿到各个环节。结合机械加工类专业的实训特点构建如下教学模式:

一、教学管理“小班化”

我校数控实训车间配有CD6140A/1000普通车床2台、X6325万能摇臂铣床2台、XD30数控铣床1台、CKA6136/1000数控车床1台,在校学生2届,120多人。人数多,设备少,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采用理论与实践课教学对接,秉承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企业用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具有相对独立性又能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并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构建成产学结合的螺旋式循环。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充分提高教学质量,将班级学生车间实训时分成小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意识。

二、实训过程“企业化”

我校的实训车间的结构形式与企业的车间是相似的,不同的是组织机构和文化氛围,为使学生在表象上感悟企业氛围,我们将学校的实训组织机构按企业的方式进行命名,即厂长、车间主任、班长、师傅等,在车间布置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宣传板报、警示语等,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融入企业。创立教学工厂,与学校周边的机械加工工厂密切合作,承揽部分加工任务,可以使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时刻把握企业生产一线的生产步伐,又可以为学校实训教学节约成本。

我们的学生刚刚进入企业,绝大部分要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现场管理是他们首先要学习的管理课程,熟悉现场管理的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会走在前面。数控车间实训过程的“企业化”,能很好再现生产现场,是强化学生管理能力的良好时机,现场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如设备管理、工具管理、物流管理、安全管理、现场作业管理等,管理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定置管理、看板管理、“5S”管理等,在提高实训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素养和管理能力。

学校虽然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但在实训中制定严格的劳动纪律管理制度,如准时考勤制度、早会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责任连带制度等,同时加大监管执行力度,成立劳动纪律检查小组(相当于企业的安纪),对违纪者照章处理,不偏不倚,公正严明。使学生进入企业后就能严格遵守厂规厂纪,迅速的融入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中。

三、考核标准“经济化”

结合企业用工标准优化实训考核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得考核标准经济化。以职业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教育学生,考核学生。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企业的宗旨是效益第一,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实训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体会到企业管理模式,靠近企业的价值取向,我们将实训考核的百分制折算成1000元的薪金制,在学生潜意识中形成这样的理念:一个月的生产劳动我们有望获得1000元的酬劳,而这酬劳的获得关键要看对企业的贡献来决定,劳动纪律差、产品质量不过关,损失的首先是自己的经济利益。扣10元钱和扣1分在实训成绩考评上是相同的,但在学生的心理上作用是不同的。

近一年,我校数控专业深入企业调研,全面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认真学习研究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模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构建了适应企业人才需要的实训课教学模式——实训课“三元化”模式,进过10级数控学生的实践,使学生自身具备了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了适应企业生产的需求,且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FFB090557,子课题项目“中职数控专业实训课“三元化”模式”。

(编辑 王旸)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贸易经济学校)

猜你喜欢
实训人才职业
人才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职业写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