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观照下的师生关系解读

2011-08-15 00:51宋婷婷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相长诗性师生关系

◆郭 磊 宋婷婷

(1.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在读研究生,江西广播电视大学;2.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

诗性观照下的师生关系解读

◆郭 磊1宋婷婷2

(1.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在读研究生,江西广播电视大学;2.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

纵观多年来对师生关系的研究,从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教师中心说”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论”的师生关系争论,再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双主体说”,“三主体说”的提出以及近年有学者提出的师生关系由“主客体向主体间性转变”的观点,虽然在相互批判和借鉴中都从各自的角度论述了师生关系的一些特性,对师生关系研究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说到底,这些研究大都是在陈桂生老先生提出的师生关系三原则下的进一步阐述和发展,即作为教育工作关系的师生关系的原则:教学相长;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关系缩影的师生关系原则:民主、平等;作为一般人除自然关系的师生关系原则:尊师爱生。然而,随着教育理论研究愈来愈深入,在师生关系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常常希望综合多种理论,但却缺乏一种在更高层次上,更深意义上的整合,这就使得我们一边批评非此即彼的价值取向,一边又陷入了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中心的传统价值取向中;一边强调师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尊师爱生,一边又在实践中不断出现师生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局面。这可能也正是我们不断探索这一问题的动力所在。因此,在探索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既希望冲破二元对立的机械思维模式,也希望以全新的角度和思维模式在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中绽放出新的花朵。

一、诗性与诗性教育

诗性是一种重要的关注世界的视角和思维模式,更是一种审美的情感方式。诗性的这种精神现象,包容着一种价值观念,融入了一种情感态度,是一种“诗化”了的意识形态。

所谓诗性教育,就是教育作为一种人与人交往的活动,在教育中追求一种具有像诗一样的美感和享受;就是在教育中融入一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达到师生共同的欣赏和愉悦;就是将教育的目标指向对人性的尊重,追求精神上的解放,最终达到教育的诗性!教育的本意是促进人的发展,因此,人们对教育诗性的追求与其说是一种价值取向,不如说是给人们的心灵以慰藉和尊重,所谓诗意的栖居实际上是人们心灵的需要和栖居。假如过分强调教育的功力,弱视对生命的尊重,那么这种教育必然导致道德的沦丧,人文精神的缺失,学生厌学情绪的滋生蔓延。

二、师生关系诗性的传统表现特征

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萦绕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是浓厚的诗性智慧,这种智慧表现在师生关系上,即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诗意的审美观照。这种诗性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灵动的情思以及智慧的结晶,体现为一种超功利性、人文性的艺术旨趣。

(一)师生关系的诗性起点: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最伟大,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传统美德。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孔子开私人收徒教学之先河,以“文、行、忠、信”为其教育内容,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其杰出的人格力量和渊博的知识,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并且在此后的封建社会里赢得了“万古师表”“千古圣人”的尊称。古语亦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人之模范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这些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的道德观念。而古代流传下来的《子贡尊师》《魏照尊师》《李世民教子尊师》《张良拜师》《陆佃千里求师》等富有诗性的故事,更是古代尊师的真实写照,散发出浓浓的师生情谊,弥漫着人文的诗性特质。

“重道”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我国传统上把学问知识分为“道 ”“经 ”“术 ”三个层次,“道 ”是最高的学问,“经 ”是对“道 ”的阐述,“术 ”是实践“道”的手段和方法。古代所有学派都把“道”作为最大的学问,这种在对“道”的追求过程当中无不表现出一种至高的诗性追求,体现着一种古典的庄重的诗性。因此,尊师重道的价值观念构成了古代诗性师生关系的逻辑起点和重要保障。

(二)师生关系诗性的核心智慧体现:和谐

和谐,融合、调和之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现象各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样的统一,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谐不是事物各个分散部分外在的联合在人感知中的印迹,而是他们基于本质联系的内外统一和相互渗透通过感知在人的情感和理智中产生的一种积极反映。师生关系和谐的诗性体现如下:

1.和而不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形成很早,其完整表述最早见于《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此,虽然孔子是以“和而不同”当作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但后人以之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和而不同”的内涵就远远超出了君子小人之辨了。具体说来,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刚健守正的固本精神;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这些和而不同的精神在师生关系中的运用则需要的是敏锐、灵活、丰富的创造性,具有极强的诗性特征。孔子的因材施教即是这一诗性体现的智慧和气派。《论语·先进》中记述了孔子一段有趣的故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诸。”公华西曰:“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先行诸,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退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还很重视发展学生的爱好专长,他还将有代表性学生的优势归结为:“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2.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

良师益友是指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孔子和学生的关系,就带有师长和朋友的关系,他在带领学生周游六国传布他仁政思想的同时,也与学生相互学习,彼此促进。这就为中华民族传统师生关系的又一诗性特征——良师益友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孔子在教学中体现的这一师生关系的诗性特质内蕴于孔子一生的哲学思考与教育活动中。我们今天看孔子,也不得不佩服他独特的诗性气质。孔子构建的这种和谐的诗性师生关系,是后世的一笔宝贵精神遗产和教育财富,也是传统师生关系诗性智慧的核心。

(三)师生关系诗性的目标追求:教学相长

《礼记·学记》中记载:“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里的学,并非指学生的学,这段话的原意是指教学实践而使之懂得了教学相长的道理。但在绵延的师生教学过程中,已发展为表述师生关系的命题。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的不透,知道自己有所欠缺,然后才能刻苦地钻研;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教学相长这一精辟的论述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溢出了师生之间灵动的情思,成为后世师生关系诗性追求的目标。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所言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亦是对教学相长这一诗性师生关系的支持和肯定。

三、师生关系诗性的现代阐释

诗性作为一种关注世界的视角和思维模式,一种审美的情感方式,也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也具有传统与现代的不同阐释,师生关系诗性的现代阐释是对师生关系诗性的传统表现特征的继承和发展。

然而,现代师生关系的诗性正在遭遇短期的、狭窄的、功利性的教育目标所驱使,使得诗性受到挑战,面临散失的风险。梁晓声先生曾言道:“当我们中国人在以颇为怀疑眼光审视西方某些国家里实行对小学生的‘快乐教育’时,我们心里暗想的是——那不成了幼儿园的继续了么?当我们在反省我们自己的中学教育方法时,我想说,我们或正是在丧失着教育事业针对于学生们的诗性内涵。”面临一系列的风险挑战,我们需要重新阐释现代师生关系诗性的特征,让诗性引导我们在师生关系中产生一种优美和谐的韵律,并引发某种直观的尤其是愉悦的感受,引起对以往“熟悉”美的情感的唤起。

(一)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构成现代师生关系诗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生关系的诗性是一种智慧的体现,这种智慧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创造。作为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更应该为追求师生关系的诗性而努力。教师是人类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教师无私给予的奉献精神使得师生关系充满了诗性。无私的奉献,是赤诚的,是崇高的,是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的。现阶段的教师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没有悠闲自得的舒适和安逸,有的是平凡而琐碎的教育事业,而教师的生命和荣誉正是通过这平凡而琐碎的的教育事业得以体现和升华。人们把教师隐喻为“园丁”“蜡烛”“灵魂工程师”“人梯”“铺路石”,且不从学术的角度阐述隐喻的科学与否,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无私的献身精神正是人们所歌颂,所崇仰的。人类的个体从幼年时代起就不断在自己的父母身上感受到“不计个人得失”“以他人成长快乐为快乐”的奉献精神,进入学校之后,教师让生命的光和热长久不息,让人间的真情在不断的演绎,让博爱之心不停的传递,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教师身上得以延续,这种基因的内涵本身就已体现师生关系的诗性。

(二)现代师生关系的诗性需要教育理想性的追求

教育的理想性是师生关系诗性的必要组成,更是教育诗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的本质就是想像、激情、感觉而不是理智。”教育是诗性的,这本身也是教育的理想和信仰,是对教育应然状态的一种期待。但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失去理想性,教育便不再有诗性。教育指向未来,因而也就始终带给人们以希望。虽然在应然状态下,教育已不再纯粹,学校也不再是象牙塔,教师的人类工程师的形象也屡屡受到质疑,但是每当人们想到教育、教师、教室这些名词的时候,首先产生的仍然是一种无法抑制的肃然起敬的冲动和一种圣徒般的心理,这正是教育的理想性的体现。而师生关系作为教育中最根本的一对关系,其诗性的追求必然更需要教育理想性的追求。

(三)现代师生关系的诗性关注的是师生双方的共同精神发展

诗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教育中师生关系的诗性与师生双方的精神发展息息相关。“教师中心”,“学生中心”,“双主体”,“三主体”,这些都不是师生关系的本质所在。现代师生关系的诗性特征在于她关注的是师生双方的发展,尤其是师生双方的精神发展,也正因为对师生双方精神的关注,才使现代师生关系富有诗的意蕴。师生双方在教学中所承担的角色虽然是不同的,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互为条件、相互统一的,在这统一的关系中追求的不是一方的发展,而是双方的共同的精神发展,是一种为实现师生双方生命的升华,精神的解放,从而达到人性自我完善的发展的诗性追求。

(四)现代师生关系诗性的发展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积极主动体验

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背景映照下,在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引领下,在新课程改革对师生关系变革的需求基础下,诗性教育弥补了应试教育下的人文精神缺失。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过多地强调概念、判断、推理、原则、规律的掌握,却忽视了个体的情感、体察、领悟、想像、回忆等心理功能的发挥;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背诵、摹仿,却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人的直觉、敏感、童心和灵性。而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知”和“情”,“知”是用理性逻辑的方式去把握世界,“情”是用审美艺术的方式去把握世界,而应试教育只重前者,所以陷入了科学主义的泥潭,使学生学习功利化,成为缺少情感,缺少理想,缺少创造,缺少想象力的人。因此,现代师生关系诗性发展最本质的目的是需要充分关注师生双方的体验能力。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体验是对人的自我生命的一种升华和超越。

师生关系的研究是教育研究领域里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师生关系诗意的审美观照下,传统的诗性师生关系内涵发生了分化和扩展,但师生关系诗性的现代阐释并不是对传统诗性师生关系内涵的丢弃,而是对师生关系诗性的传统表现特征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反映了教育文化的变迁。

[1]陈桂生.略论师生关系问题[J].教育研究,1993,(3):5.

[2]王彦锐.诗性观照下的审美意蕴——汪曾祺小说的诗性解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139.

[3]孙勒东.教育的诗性、理性和磁性 [J].世界教育信息,2005,(5):38.

[4]尊师重道[EB/OL].2009-12-26.

[5]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P].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33.

[6]刘固盛.论“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N].光明日报,2009-11-7.

[7]梁晓声.论教育的诗性[J].教师博览,2008,(8):4.

[8]维柯著.朱光潜译.新科学 (上)[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375.

[9]王雪峰.教育何以是诗性的[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2005,(Z1):60.

[10]孙俊三.从经验的积累到生命的体验——论教学过程审美模式的构建[J].教育研究,2001,(2):36-38.

[11]王张政.语文教学中诗性师生关系研究 [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0,(4).

猜你喜欢
教学相长诗性师生关系
诗性想象:英国当代女性小说之超验叙事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诗性的叩响——罗周剧作中“诗”的重塑与探寻
教学相长角度的德育教育双赢
教学相长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教学相长——“趣味数学”课上见真章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