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

  • 琦君散文的诗性探析
    来探析琦君在散文诗性美学上的执着建构。【关键词】诗性;意象;语言;视角【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6-0042-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6.013琦君“爱的哲学”深刻影响她的文学观,她崇尚以自然之笔写真实之情,讲究落笔要疏淡,抒情要浓厚。琦君“爱的哲学”不仅与家庭环境和教育有关,也与她从小在浙江温州长

    今古文创 2023年36期2023-10-27

  • 论木心文学作品中的诗性语言
    关键詞] 木心;诗性;语言木心是出生于浙江嘉兴、后移居国外的作家,颠簸坎坷大半个世纪,笔耕墨耘写就数百万文字,一生默默无闻,终在暮年,其作品被陈丹青等人高调传入,渐渐为众多读者所了解和熟知。纵览木心的文学作品,包括多种文体,其中以诗歌和散文为主,精妙绝伦的现代化语言与脱胎于古典之美的理趣相结合,可以说给现如今的文坛注入了一种不流于世俗的个性化文学气息。随着木心作品的广泛流传,木心出现在更多人的视野之中,对于木心文学作品的相关研究更是层出不穷。本文将视野聚焦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6期2023-09-27

  • 《革命者》:中西方诗性语义下的记忆与生命
    命者》在中西的“诗性”语义下均搭建起了一种诗性的文本空间与情绪氛围,而在此诗性空间的基础之上,一个“记忆之场”又在此诞生,承载着国人的时代记忆,又表达着生命美学的崇高呈现,并借影像予以再塑,革命情感由此生生不息。关键词:革命者;诗电影;诗性;集体记忆2021年7月1日上映的《革命者》作为建党百年的献礼作品聚焦于革命先驱者李大钊,将这一段曲折多变且满目疮痍的中国近代史进行影像呈现。但其在主旋律的既定规约之下,却又破除传统人物传记片的线性叙事结构,集中在李大钊

    美与时代·下 2023年3期2023-06-08

  • 理解和把握诗性小说中的“诗性
    摘要:诗性小说突出地采用了诗歌的创作思维和艺术手法,追求诗歌的意境和韵味,从而使作品富有诗的激情或意趣,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和较高的审美价值。有必要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入手,对其基本特点作进一步分析和归纳,帮助教师真正触摸到诗性小说的内在肌理。关键词:诗性小说;基本特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百合花》《哦,香雪》荷花淀X边城(节选)》等课文,历来被看作“诗性小说”。所谓“诗性小说”,简言之,就是作者在小说中突出采用了诗歌的创作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1期2023-05-30

  • 李阳冰篆书中的“诗性”因素
    李阳冰篆书具有“诗性”的特点,不是虚言,“变化开阔,如虎如龙,劲利豪爽,风行两集”。李斯、李阳冰的同字对比李阳冰相对于李斯的创造性,可以通过具体的字例来见证。“开创性”具有超级难度。有经验的书法家从事创作,普遍可以感觉到一点,如果有可以参照的现成字例,难度要小得多。“无中生有”,乃是原创。李斯遗存于世的字例极其有限,这就逼迫了李阳冰去创造。关键是,他有这个能力。如图,一组是和李斯的同字对比,一组是李阳冰代表作品中典型字例。李阳冰《城隍庙碑》《三坟记》字例李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2年9期2022-12-02

  • 诗性的消弭
    词:《生死场》 诗性 消弭萧红在1934 写作的《生死场》,可以说是“五四”文学中的一个“奇葩”。她在作品中呈现的散漫结构和个人体验,具有散文化特质,就像一首叙事诗。而当六十多年过后,当代导演田沁鑫将《生死场》改编成话剧,原本属于萧红的女性体验和独特回忆,以及自然的四时轮回都消失了,诗性的抒情让位于历史的宏大叙述。两相比较,可以更好地感受萧红《生死场》中的诗性和“越轨的笔致”。一、自然时间的“在场”与“缺位”在萧红的小说中,四季的轮回作为她联结人与自然的时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6期2022-06-15

  • 如何打通古诗词与新诗的交流通道
    诗 文体 语体 诗性对于用母语写作的我们来说,在汉语言文学中,古诗词对新诗的影响存在一种交流电似的;那么,在这种“电流”中,如何打通古诗词与新诗的交流路径呢?这对我们写作新诗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们给“古诗词”作个界定(也可作别的界定),这样便于论述。我们这里所说的“古诗词”包括古诗(古体诗是指在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楚辞、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宋词(宋词是诗余,也算旧体诗)。然后,针对新诗的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9期2022-05-30

  • 李阳冰篆书中的“诗性”因素
    李阳冰篆书具有“诗性”的特点,不是虚言,“变化开阔,如虎如龙,劲利豪爽,风行两集”。李阳冰相对于李斯的创造性,可以通过具体的字例来见证。“开创性”具有超级难度。有经验的书法家从事创作,普遍可以感觉到一点,如果有可以参照的現成字例,难度要小得多。“无中生有”,乃是原创。李斯遗存于世的字例极其有限,这就逼迫了李阳冰去创造。关键是,他有这个能力。如图,一组是和李斯的同字对比,一组是李阳冰代表作品中典型字例。李斯作品从总体上来说,体现出大秦气象,字形宽博、均衡、阔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2年9期2022-05-30

  • 指向“理性、诗性与人性”的语文课堂探析
    坚守理性,又释放诗性,最后指向人性的涵咏。坚守理性是必然,释放诗性应提倡,品匝人性应坚守。保持“三性共存”,打造有分寸感、个性解读的人文课堂,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基础性工作。《皇帝的新装》一文正是打造“理性、诗性与人性”语文课堂的典范文本。引领学生沉浸其中,或能打造理想的“三性”课堂。关键词:初中语文;理性;人性;诗性;皇帝的新装语文课堂应该是理性的,理性分析语文要素,理性领会作者与编者意图,理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主流、正向的价值观作用到学生身上,以提升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8期2022-05-30

  • 思维方式视角下“神思”与“诗性”的比较
    关键词:神思 诗性 《文心雕龙》 思维方式学术界关于“神思”和“诗性”的研究大部分是从艺术思维和诗性语言方面入手,将诗性语言看作“神思”的一部分。刘勰《神思》篇认为,语言是将构思这种无形的意象之物转化为有形的实体之物的载体,“刻镂声律,萌芽比兴”“寻声律以定墨”,指出作家要借助外在之物“声律”来实现文学创作中“神思”所要达到的审美意象。“诗性”回归的说法大多体现在现代诗歌创作、绘画艺术、书法艺术中。“诗性”并非只有语言功能这一说,“诗性”对作家的艺术构思提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8期2022-05-30

  • 在地的行走与发现
    传》  在地  诗性  哲思为一个城市立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书写者对城市历史、现状乃至未来的综合认识与深入考察。如果仅仅有来自于纸上的档案资料、地方史志,那么这样的城市传记书写恐怕在当下又过于专业而离普通大众太远;又如果仅仅有对一座城市人文景观、空间布局的实地探访,那么城市的面孔则又太过纤细,缺乏厚重的质感。因此,无论是在历史层面,还是在现实层面,为城立传是极有难度的,也是对书写者脚力、笔力与脑力的极大考验。在这个意义上,王月鹏《烟台传:半岛的此

    百家评论 2022年2期2022-05-23

  • 构景“重现”与诗性选择
    现”思路与本身的诗性表现力,着重阐述电影纪实性与艺术性两方面所涉及的美学表现方式,并分析该片获得广泛认可的主要原因,为国内传记片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思路,为国产电影提升艺术性与表现力、成为国际佳片提供理论建议。关键词:《末代皇帝》 诗性 艺术性 美学 叙事手法《末代皇帝》是由意大利知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于1987年执导的作品,该片作为一部传记电影,在对历史基本忠实的基础上加以艺术化的扩展,用诗性的设计手法雕琢叙事结构与场景转换,在艺术性上享有很高的造诣。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4期2022-05-13

  • 试论沈亚之小说中的诗性特征
    亚之的传奇小说是诗性的书写,其《异梦录》《湘中怨解》《秦梦记》《感异记》四篇传奇皆具有浓郁的诗性特征。本文对这四篇传奇中的诗歌数量与形式进行统计,着重分析了这些诗歌在文本中的功能,对小说中的诗化语言以及小说所表现出的意境进行了具体论述,进一步分析了沈亞之小说呈现诗性书写的内在原因。关键词:沈亚之 诗性 功能 诗化语言 意境中唐是唐传奇的兴盛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不少以创作传奇著称的文人,沈亚之即是其中之一。一般认为沈亚之有五篇传奇,《异梦录》《湘中怨解》《冯燕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4期2022-05-13

  • 卷首语
    有学者对当下小说诗性品质的缺失做过恰当描述:“一些作品过分注重对于真实的开掘和叙写,偏执地沉溺于故事性追求,而缺乏或者忽略将其提纯为艺术的手段和能力,以至于作品几近于新闻、纪实等体式”,“某些小说创作者似乎过度热衷于书写‘恶与‘丑,而忽略了对于‘美的发掘”,“过分注重故事性,则往往忽视或者漠视语言。准确性欠佳、冗长、粗鄙、直露的语言在小说文本中大行其道”。(仕永波《光明日报》)此言真矣。何为小说的诗性?如何写出?是小说写作的大问题。昆德拉将诗性定义为一部小

    福建文学 2022年5期2022-05-12

  • 诗性设计视阈下服装设计的流变
    断得到应用,其中诗性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理念,能够全面提高服装审美意蕴,同时丰富服装设计文化内涵,使得服装具有人文历史价值,是促进现代服装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计模式。一、诗性设计的基本内涵分析(一)诗性概念的起源诗性的本质为诗的特性,英国著名诗人韦勒克认为诗歌的结构包括隐喻、象征、深化以及意象四个层面,是诗歌所具有的最基本属性。诗歌的创作需要将节奏、意象以及情感相结合,诗性的核心也就是节奏、意象以及情感的基本概念。从学理方面来看,“诗性”一词首次出现在意大利哲

    天工 2022年2期2022-03-18

  • 音乐形式语言的诗意与诗性并及艺术音乐论域五题
    表达的默认到结构诗性的确证;从结构诗性到音响结构的诗意存在;从音响结构的诗意存在到“之所以是”的声音存在。进而,再推及艺术音乐论域,就音乐的艺术起源、音乐的审美发生、先验声音的感性显现、声音经验的先验表述、音乐与音乐学的共生等问题进行讨论。【关键词】 音乐形式语言;诗意;诗性;艺术音乐论域;艺术学学科基本问题100多年前,瓦尔特 · 帕特(Walter Pater)曾给出这样一个近似于结论的看法—一切艺术(Kunst)都力求达到音乐的地位(All art

    艺术学研究 2022年1期2022-03-07

  • 基于生命成长的“诗性”阅读研究
    、丰富、自由等“诗性”特征成就自己健康的生命情感。1.追根溯源育三观。阅读古诗文一般都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创作的年代背景,目的是为了了解作者的处世态度,更好地推测作品的本意和文学意义,进而感悟作品的艺术与美学价值。然而作品的美学价值,常常不能仅凭一篇诗作的背景和意象、意境、意旨的感悟就可以一探究竟,而要从深厚的社会背景、复杂的人生经历和多样的代表性诗作中层层推断而来,教师要合理引导,形成勾连,帮助学生厘清作者的入世观和出世观,形成正确的认识观,感受真实多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1年10期2022-01-14

  • 让语文课堂弥散诗韵芬芳
    【摘 要】语文的诗性,是朦胧的、丰富的、难以具象的。只有当我们打开生命,进入特设的课堂情境,与语文浑然一体,才会产生灵魂的感动,才具有真实的“在场”体验,才能真切地“觉着”和唤醒。走进敞亮的语文课堂,在师生共创的生命艺术中,发现诗性语文的秘妙。【关键词】语文 诗性 敞亮课堂安徒生说,仅仅活着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阳光、自由和一点花的芬芳。生命当有这样的诗韵气质——沐浴阳光,可放飞自由且不失芬芳。基于这样的情怀,笔者一直在语文课堂寻寻觅觅,尝试焕发生命的“诗性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1年10期2021-12-21

  •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理性、人性与诗性
    、品匝人性、张扬诗性。具体来说就是:夯实知识点的掌握,演绎理性;涵咏人情味的美好,品匝人性;追求个性美的张扬,释放诗性。三者并无矛盾,如何平衡、如何取舍、如何高效演绎,考验着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应该深度把握文本和教学参考书,应该真情作用于课堂和学生,应该具备一些难能可贵的浪漫情怀,真正让“三性”共存。 关键词:小学语文;理性;人性;诗性 小学语文课堂应该坚守理性、品匝人性、张扬诗 性。理性、人性与诗性的糅合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教师的合理取舍。究竟应该克制什么,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1年11期2021-12-14

  • 浅谈诗性设计 ——以平面设计为例
    )一、何为诗在谈诗性设计之前,首先得明确什么叫诗性。想了解什么是诗性,又得先明确什么是诗。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人用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诗具有艺术性,它具有美感。但能流传千古的诗,它必定不只是有美感,它同别的艺

    魅力中国 2021年21期2021-11-27

  • 论毕飞宇童年叙事中的“诗性”嬗变
    本显露出浓郁的“诗性小说”特征,本文通过对毕飞宇小说中自传性童年叙事与虚构性童年叙事两类文本做比较分析,发现其诗性来源有三:对意识形态话语的戏仿、叙事空间的开放以及文本嵌套构成的隐喻性。童年作为一种工具似的存在,既承接现代文学史对抗“现代性焦虑”,更主要的内涵还是批判历史的不幸。关键词:毕飞宇  童年叙事  诗性  历史批判在现代文学史上,“童年”题材总是与“乡土”题材联系在一起成为作家们所热衷的书写对象,在四十年代因为东北作家群一度形成“童年书写”热,很

    百家评论 2021年3期2021-10-23

  • 回归诗性的阅读
    致语文课堂里缺乏诗性色彩。因此,解决诗歌教学中“诗性不足”的问题显得尤为必要。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诗性【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5-0097-02Return to poetic reading——On Chinese poetr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XU Huocheng  (Changchun middle s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25期2021-10-21

  • 浅析现当代中国写意雕塑中的诗性表达
    程雪婷 摘要:诗性是对具体情境的形而上之思在艺术中的凝结,也是艺术的本源精神。当下,一些优秀的中国写意雕塑艺术不仅以实践驾驭雕塑的本体语言进入当代,而且凝练出具有哲学气质的诗性表达。诗性之美在中西美学传统中均有重要地位,形而上的诗性之美和现当代艺术观念以物质性的雕塑语言密切结合,以系统的方法探讨东西方美学传统与当代艺术创造的内在逻辑,联系形而下的规律和方法,有利于我们对现当代艺术创造重新进行解读。关键词:当代中国;写意雕塑;诗性;美学;艺术观念当下,雕塑

    美与时代·下 2021年8期2021-09-13

  •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中的反思与研究
    灵魂在于诗歌的“诗性”,对古代诗词的学习与鉴赏尤其要注重“诗性”。但是“诗性”在近年的应试教育中被埋没,现在正是需要重新发掘、回归“诗性”的过程,学习古代诗歌与学习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诗性”能够保证学生自身语文能力的提高,并且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研究与反思高中阶段语文古代诗词鉴赏的“诗性”进行论述。关键词: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诗性”领悟我国作为唯一的一个传承了五千年之久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拥有着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在这些

    高考·中 2021年3期2021-09-10

  • 生态·理趣·诗性
    理趣、吟咏不倦的诗性追寻。她的自然书写既对解决当下生态问题极具启示意义,也极大地拓展了散文艺术的审美境界。关键词:林湄;自然书写;生态;哲思;诗性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21)1-0077-05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说,“人生的目的就在于与自然和谐相处”,林湄早在文学写作之初,就创作了大量写景状物和游历纪行的散文,并在其中反思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随着创作之路的深入,她散文中的自然书写愈发显得通

    华文文学 2021年1期2021-08-28

  • 内在张力散发绝美诗性
    。关键词:张力 诗性 异质意象 反常关系 具象 抽象美国新批评派的艾伦·退特指出:“诗的意义,全在于诗的张力;诗的张力就是我们在诗中所能找到的一切外延力和内涵力的完整的有机体。”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也说:“如果没有内在的张力,诗就流于内在的铺陈,一泻无余,当没有所谓生长与完成。”这不仅阐明了所谓张力,是指诗歌的内敛与外射在冲突对抗中达到的平衡态,这种矛盾的统一,成为诗意的综合与浑融,发散与升腾,也强调了张力对诗歌的生成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泪水,无端地流》是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8期2021-08-27

  • 满世界的诗性书写
    想的力量和浓郁的诗性。关键词:《满世界》;散文诗;诗性;美感龚曙光对于人与自然、历史与现状、文化与艺术的描述和思考,远远超过以往的游记文学,充分展示着诗人和思想者的品质。他不以真实性作为创作的目的和追求,而是将心灵融化于所见所思的渴望之中,精细描述风土人情,呈现厚重历史、文化与艺术,充满思想的力量和如诗如画的美感,具有浓郁的诗性特征。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他的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有预谋的灵魂越狱,有期待的生命

    文艺论坛 2021年2期2021-07-20

  • 乡土书写下对生命与生存的自审
    》中以朴素而富有诗性的语言对马、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命意志进行深刻的审视和反思,在生存的急切 “逃跑”中,他发现人类在现代文明冲击下所面临的心灵焦虑问题。针对精神上的焦灼与空虚,他回归乡土,回归自然,在“人”和“马”生命的对照中感悟自然生物原始的生命欲望及生命关联,思考生命的内在意识,在慢节奏的自我审视下,刘亮程以其独特的生命意识和生活节奏消解现代生存的焦虑。关键词:诗性 审视 心灵焦虑 生命意识 消解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以诗意的乡村书写承载生命意志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5期2021-06-30

  • 初中语文诗性教学的回归重构探析
    师应积极重构充满诗性的教学,将这种诗性融入学生心田,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诗性成长的一块沃土。语文教师要对具有生命力的文字充满信心,怀着诗人的情怀去创设美好的课堂氛围,指引学生在文学殿堂中挥洒诗情,在朗朗诵读声中品味诗趣,在真诚对话中呈现诗意,深切体会语文学科独特的美感。【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性;教学;回归;重构【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011-0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2期2021-06-15

  • 江南文化需要“诗性”的表达方式
    为江南文化需要“诗性”的表达方式。“苏州是江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它的魅力还在于都市文化的繁荣。持久而强大的创新能力,是苏州得以保持鲜活文化个性和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源泉。不能跳开经济讲文化,唯有雅俗之间的不断互动,才能更好地推动江南文化发展,激发江南文化的永恒动力。在经济发达的苏州,江南文化要在文化表达上做加法,在经济表达上做减法。”在陈曦眼中,苏式的江南文化具有强烈的文人性,包含着一种闲散、安逸和一点自我陶醉,这是区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其次,苏州山水

    现代苏州 2021年8期2021-06-02

  • 诗性设计视阈下服装设计的流变
    15000)1 诗性设计的基本概念1.1 诗性概念的源流诗性即诗的特性,即使有同义反复的感觉,但从字面上解释是顺理成章的。英国韦勒克将诗歌的结构分为意象、隐喻、象征、神话4个层面,勾勒出诗歌的主要特征,也是诗性概念的重要参考。一首诗的诞生通常需要将情感、想象、节奏这三大特性进行结合。“诗性”的核心也基本上以这三大特性作为基本概念。学理意义上的“诗性”(诗性智慧),语出18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1]《新科学》一书,是原始人类在思维方式、生命意识和艺术精神等方

    纺织报告 2021年2期2021-04-23

  • 语言的诗性与萧红动物小说中的镜头推拉
    动物小说 语言 诗性万物有灵,语言亦有灵。萧红的语言初看可能并无惊奇之处,读完却令人回味无穷,像绿茶,赤日炎炎的夏天猛灌一杯下肚之后,才惊觉喉舌的香醇与回甘。诚如萧军所言:“她的作品特点,简单地说,就像秋天草叶上的一颗露水珠,在太阳底下闪烁。她的文章清新、秀丽、透明,也写得很随便。使你感觉到淡淡的哀愁。她真正告诉你悲哀了吗?没有,这就是她作品艺术上的魅力。”萧红的小说语言中带有无意识的直觉与童心未泯的稚气,词语和句子没有经过过多的理性过滤,就从笔端汩汩流出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3期2021-04-01

  • 诗性”的回归
    梁玉燕摘 要:新《课标》大力倡导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在语文核心素养当中,审美鉴赏与创造则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高中阶段,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就应该将诗歌鉴赏作为载体,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审美与创造中,让学生能够获取到更加全面和综合的发展与成长。关键词:诗歌鉴赏能力 培养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7.044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因此,高中阶段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7期2021-03-21

  • 浅谈中学诗歌阅读教学“诗性”的回归
    学中,如何找回“诗性”,让“诗性”贯穿课堂的始终值得探讨。关键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诗性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诗性”一词源于十八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的学术著作——《新科学》。维柯把诗性看作是一种智慧,并称之为“诗性智慧”。[1]中国古典诗歌,既是诗性智慧最直观的物化形态。[2]‘诗性’狭义地讲是指‘诗歌的特性’,广义地说是指与逻辑性相对的艺术性和审美性。”[3]“诗性阅读”就是尊重诗歌特质的阅读,尊重诗歌的情感情绪性、想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2021-02-18

  • 探赜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有效路径
    灵魂在于诗歌的“诗性”,对古代诗词的学习与鉴赏尤其要注重“诗性”。但是“诗性”在近年的应试教育中被埋没,现在正是需要重新发掘、回归“诗性”的过程,学习古代诗歌与学习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诗性”能够保证学生自身语文能力的提高,并且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关键词】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诗性”领悟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情感、典故、手法的理解和分析,通过鉴赏点评,提高审美能力,丰富思想情感,提高语文核心

    红豆教育 2021年26期2021-01-21

  • 文人画的“诗性”与诗意空间营造
    。二、文人画的“诗性”历代的文人画多为文化程度较高的“士人”所绘,而古时的“士人”多擅长诗词并兼擅绘画,诗词和绘画都是他们表情达意甚至记录生活的工具,从而使得文人画与诗词具有先天的姻缘关系。文人画作品多数具有“诗性”,这种“诗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创作思维方面,文人画与诗词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者说文人画的创作表现出了诗词创作所惯用的思维,那就是形象思维与感性思维,这是文人画具有“诗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先来看形象思维。唐代诗人在诗歌的创作中,运用“

    书法赏评 2020年1期2020-12-10

  • 诗性启蒙,最基础的艺术教育
    歌本身的内质就是诗性诗性是什么?就是通过对世界以唯美为方向,不断地重新理解、重新构建、重新关照,来确认人自身在世界中的一种自由、自在、自主的唯美存在感。我们在恋爱中所体会的甜蜜,正是这样一种诗性生存方式。这种例子还很多,比如饮酒也与恋爱的体验异曲同工。只不过恋爱与喝酒本身只是一种生物性自然体验,离诗歌还有一步之遥。当我们把这种诗性内质抽离出来,让它变得可以理性驾驭、可以重复体验、可以放之四海,不再局限于自然性、生物性状态,诗性也就水到渠成了。诗性本身就是

    环球时报 2018-09-212018-09-21

  • 诗性:长篇小说的魂 ——在刘长明长篇小说《龙凤胎》研讨会上的发言
    徐国强诗性:长篇小说的魂 ——在刘长明长篇小说《龙凤胎》研讨会上的发言徐国强多年前,一位作者问我如何写好长篇小说,我自以为是、非常认真地告诉他:好的长篇小说一定都要有“诗性”。当时在场的一位写诗的人中写小说相当不错的兄长对我的话不置可否,我以为我说错了;那个作者也表现出漠然,我便住了口。一个标题式的答案,就这样一直悬在唐山西北部那个简陋酒楼美丽的上空,横亘着。近日,我读完诗人刘长明的长篇小说《龙凤胎》,在我被这部现代大型企业生产、生活风云框架下,正义与邪恶

    唐山文学 2017年9期2017-11-25

  • 诗性阅读的实践
    汤 岚“诗性阅读”的理念基础所谓“诗性阅读”,就是把阅读的作品当作诗一样来阅读,以诗的童心去感悟作品、体验作品,和作品融为一体,整个阅读过程是开放的,通过情绪感染,鼓励每个学生驰骋想象,使每个学生在阅读中发挥自我的主体积极性,这种阅读是诗性的,是情感的参与和投入,它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重点不放在字词句的研究上,它追求整体情感的感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诗性阅读”是建立在以下的阅读规律认识基础上。一是语文阅读的每篇文章都是美文,有情感的魅力,有温度,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6年12期2016-02-28

  • 学者的诗性情怀
    本刊编辑部学者的诗性情怀■ 本刊编辑部当下时代的知识分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以潜心治学,皓首穷经,经年端坐案头的纯粹学院派学者;另外一种就是以多种笔墨书写人生的忧患型学者,他们在严谨的学术研究之余,常常以文学作品来展示其诗性的一面,展现其对社会的担当。这种类似于公共知识分子的学者,近几年来涌现出不少,他们在治学的同时,都写下了不少见出真性情的诗性文字。从这些迥异于严谨学术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窥探其作为学者的诗性的一面,此可谓学者的诗性情怀。 其实,在现代中

    雨花 2015年16期2015-11-18

  • 诗性作文:学生语言的净化器
    的正常进行。二、诗性作文——语文教育的唯美追求诗性作文,顾名思义是具备了诗性的作文,它是在诗性语文教育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那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具备了诗性的作文呢?1.诗性作文应该充满美感诗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古往今来,只要提及诗歌,恐怕没有人不发出赞叹,不说那美的韵律、美的意境,就是那凝练唯美的语言,也要让人感慨良久。当然,诗性作文并不是要求学生将作文写得如诗般优美,而是一种美的追求,也就是要尽力写好每一句话,让每一句话都能像诗一样绽放光彩。2.诗性作文应该是

    语文天地 2015年4期2015-08-15

  • 诗性美浅析传统艺术的人性美
    050700)从诗性美浅析传统艺术的人性美杨占成 李福全(河北美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700)诗性美印证和支持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人性美,诗性美内涵的丰富性和外延的向他性给出了中国艺术的最高标准。中国传统艺术以诗性美的手法建立起与人性美的关联。从“自然-人性-诗性-艺术”这个四维坐标体系,切合人性美的观念去感应诗性美、认识诗性美、表达诗性美、塑造诗性美,用诗性美的触角探析传统艺术的自然人性观是本论题的基本立场。中国传统艺术;诗性美;人性美;自然我认为,诗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8期201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