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理性、诗性与人性”的语文课堂探析

2022-05-30 10:48姜俊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皇帝的新装诗性理性

姜俊

摘 要:初中语文课堂应该坚守理性,又释放诗性,最后指向人性的涵咏。坚守理性是必然,释放诗性应提倡,品匝人性应坚守。保持“三性共存”,打造有分寸感、个性解读的人文课堂,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基础性工作。《皇帝的新装》一文正是打造“理性、诗性与人性”语文课堂的典范文本。引领学生沉浸其中,或能打造理想的“三性”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理性;人性;诗性;皇帝的新装

语文课堂应该是理性的,理性分析语文要素,理性领会作者与编者意图,理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主流、正向的价值观作用到学生身上,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课堂也应该是诗性的,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允许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溢出教参设定的边界,允许多元解读,凸显语文及语文课堂的丰富性。语文课堂更应该是人性的,鼓励学生细致触摸人性中闪闪发光的地方,叩开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大门。对语文教师而言,这样兼顾“理性、诗性与人性”的课堂是个较大的挑战,值得付出心血进行积极地探究与实践。下面仅以统编版七年级教材《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为例,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坚守理性是必然

悉心观察时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学生的发言或互动千姿百态:允许“你方唱罢我登场”,尽可能地让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通过多元解读既丰富作品的意蕴,又丰富学生的认知与体验。哪怕有一些不成熟的“意外之音”(包括不全面的理解或错误的理解),教师也总是时时表扬,呈现出一种“去理性、反理性和唯感性的倾向”[1]。这样的倾向至少在激发学生灵性、激活学生兴趣、培养独创精神等方面功劳甚大。然而,过犹不及就会留下遗憾。当正常的理性缺席,教师一味地鼓励个性化解读,使自主解读泛滥为随意理解,过度发挥就会充斥课堂,“误解”或“误会”就会成为常态,教师应有的“拨乱反正”未能发挥作用,就像特级教师李镇西所感慨的:“尊重有余而引领不足。”[2]这样的“缺席、随意与犹豫”应该予以摈弃。

语文课堂中坚守理性应被提倡。首先,语文课堂中的深度理解离不开理性分析。唯有理性,才有可能从浅层学习过渡到深度学习。比如,在统编版七年级教材《皇帝的新装》的学习中,一开始,教师让学生自由解读,学生理解到“很多人说谎,唯有小孩诚实”。此时的学习活动属于感性把握,远远谈不上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后来,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只有小孩才敢于说出实话?”“因为小孩子不考虑头顶上的乌纱帽,不管生活或生存的利益……”此处,如果缺少了理性分析,对文本主旨的理解可能就有失偏颇。

其次,语文教材中合理价值的理解离不开理性分析。唯有理性,才有正确的价值引导与规约。比如,《皇帝的新装》中有两组典型对比的人物或价值观:说谎者和说实话者、媚俗者和真诚者。一次示范课,教师引领学生对这两组人物进行评价,要求大家发出自己的声音,于是学生畅所欲言:“皇帝、大臣、群众都太虚伪。他们怎能这样?”“成人都不如一个小孩,太可悲了”……面对学生“损成人夸小孩”一边倒的倾向,教师只是微笑着继续鼓励,没有进行理性的引领。事实上,一味地去指责皇帝、大臣与群众,没有进行对这些人之所以“说假话”背后的深层原因的理性分析是不够的。深入到文本的深处、制度的背后和人性的深处去做出综合分析,才是对正确价值观重构负责,才是语文教师的应然职责。

二、释放诗性应提倡

坚守理性是必然,但过分地亦步亦趋与中规中矩,以致于学生一有“意外之音”就扼杀,也不值得提倡。语文学科之“积淀性、人文性、综合性”的属性,语文理解之“模糊性、大概性与不确定性”之性质,决定了学生的解读可以是丰富而多元的。童话文本的学习更需要诗意的理解,需要从一个更自然更贴切的角度释放诗性。

1.设计思辨性问题

教师应设计“主导性、开放性、思辨性”很强的主问题[3]。“主导性”,即最能凸显文本主旨的关键性问题;“开放性”,即问题具有弹性,能够从现有圈子中跳脱出来,指向更多的可能性;“思辨性”,即字字珠玑,意蕴十足,沿径探源以后仍然有疑惑,有探究的余地,有意外的惊喜。这样的“问题”适合学生释放诗性。

《皇帝的新装》中,不妨设计这样的问题:“标题为什么是‘皇帝的新装,而不是‘穿着新装的皇帝?”仅仅一个关键词“新装”在句子中词序的倒置,便引发了学生一波又一波的争辩,最终形成统一的看法:“新装”一词是中心词,那么围着“新装”转的皇帝、大臣、群眾等,都是作者讥讽的对象,如果题目是“穿着新装的皇帝”,那么,中心变为皇帝,其他人就可有可无,作品的现实主义力量被削弱了,作品的批判性与鞭挞性少了“厚重”的指向。通过这样的题目更换与思维训练,学生尽情释放诗性。

2.注重随机性资源

设计思辨性问题的前提下,教师应该特别注重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与随机性资源。随机生成的新问题既是学生真实学情的彰显,也是学生释放诗性的凭借。教师应该用心倾听、用心捕捉学习中的那些出乎意料、不经意间闪现、看似与文本无关却特别有意思的瞬间、问题、情境或者片段,引领学生潜心涵咏、披文入情、窥斑见豹,让学生有诗意飞扬,让理解有额外增值,让课堂有一定的超越。

比如,在《皇帝的新装》的学习中,正当师生按照预定的轨道“顺风顺水靠岸”时,一个学生突然发问:“如果皇帝是一个女人,那么会怎样呢?”假如教师对这个问题不理不睬,或者泼给学生一盆冷水,极好的生成性资源可能就会“溜之大吉”。师生不妨就此把文本、作者的生命和学生现有经验融合起来进行思考:如果皇帝是一个女人,那么,女人喜欢好看的衣服就显得天经地义。这样的“天经地义”既无法产生阅读的张力,也无法产生故事的“荒诞感”,从而削弱作品的经典性力量。引领学生就这一生成性问题进行品鉴,既是对童话作品理解上的丰富,更是打造诗性课堂的需要。

三、品匝人性应坚守

从来没有舍弃了温暖的人性而冰冷存在的文章、文学与文化[4]。毋庸置疑,精选到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在歌颂美好的人性,深读进去给人温暖,引人向善、向美、向真。深挖教材中人性的闪光点润泽学生,应该是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担当的责任之一。理性分析与诗性飞扬如果都能指向对人性的真切涵咏与呼唤,课堂就有了温度,有了人文姿态,“文道统一”就能得到较好的落实。教师应该引领学生从语文教材中品匝人性,如说真话、同情心、善良、怜悯心,从中汲取成长的养料,自悟、自省、自律,坚守基本的良知,丰盈自己的心灵与精神世界。

如何品匝人性?通过角色置换强化代入感是方法之一。《皇帝的新装》中,一大群成人都在说谎,“人性的弱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唯独一个小孩子以天真之态说出了真话。学习此课时,教师应引领学生反复品味孩子身上“向真”的精神状态,通过“假如你是当时游街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办”的追问,强化“说真话办真事”的体悟,提升“说真话”的勇气;通过“假如生活中碰到类似的事情是说真话还是跟着多数人说假话”的讨论,强化文本认识与现实印证的力度,为学生向美崇真奠定基础。

通过对比理解童话的荒诞性,也是品匝人性的方法之一。成人与孩子对“皇帝的新装”的不同态度就呈现出荒诞性。不妨让学生分成“两派”进行辩论:“成人派”:“我很难呀,如果说真话,我就是愚蠢的。如果说假话,我其实在骗自己的本心。”“儿童派”:“看见就是看见,看不见就是看不见,为什么要说假话?骗得了一时能骗得了永远吗?”这样的辩论之后,教师进一步引领学生回归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让人说假话的时候。比如,明明没有做作业,但为了证明自己不懒惰,就说假话。最后的结果是学习愈来愈差,而且养成了说假话的习惯”……引领学生反思学习或生活中的荒诞行为,也是反向品匝人性的渠道之一。

初中语文课堂指向“理性、诗性与人性”,课堂就有了逻辑力量——理性与诗性互为制约,最后共同指向人性。究竟理性多一些,还是诗性多一些,考量着教师对文本的把握,对学情的把控。教师应该既让学生多一些诗性的飞扬,也要纠正偏颇进行理性的分析,最终让理性分析与诗性飞扬都指向对人性的触摸与品匝。

参考文献:

[1]金业文.语文教学不可缺失理性[J].语文建设,2014(4).

[2]李镇西.得失寸心知[J].教师月刊,2015(4).

[3]王玉华.实施动态教学 实现诗性体验[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1-2).

[4]刘祥.语文的理性、诗性与人性[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7).

编辑/李    莉

猜你喜欢
皇帝的新装诗性理性
形与影的诗性纠结——庄晓明的诗与诗评
例谈童话、寓言类文章的教学策略
麻疹强化免疫沦为“皇帝的新装”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诗性叙事与超现实叙事——论《尘埃落定》对于《百年孤独》的超越
《空山》不空——多重文化冲突下的诗性反思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
匠心与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