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诗歌阅读教学“诗性”的回归

2021-02-18 03:16魏敏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诗性诗歌教学中学语文

摘要:古诗文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民族自信和认同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部编版中学教材古诗文篇目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也显示出教材编者对诗歌的重视程度,诗歌教学的地位日益提升,语文教学将越来越注重诗歌,越来越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如何教好诗歌也成为了新的挑战。诗歌教学中,如何找回“诗性”,让“诗性”贯穿课堂的始终值得探讨。

关键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诗性

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诗性”一词源于十八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的学术著作——《新科学》。维柯把诗性看作是一种智慧,并称之为“诗性智慧”。[1]中国古典诗歌,既是诗性智慧最直观的物化形态。[2]‘诗性’狭义地讲是指‘诗歌的特性’,广义地说是指与逻辑性相对的艺术性和审美性。”[3]“诗性阅读”就是尊重诗歌特质的阅读,尊重诗歌的情感情绪性、想象性、象征性、超现实性。”[4]“诗性阅读”不是指向“解题”的理性的、思想性的解读,而是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的特性,感受诗歌的艺术性和审美性。诗歌阅读教学需要“诗性”,需要多一点审美的享受,“诗性”的回归,能让诗歌阅读教学的课堂变得更有深度。

一、增加诗歌积累,学会由此及彼

课本上的诗歌是有限的,而课外的诗歌则是无穷的资源宝库,课外诗歌的阅读是课内诗歌阅读教学的一大助力。增加学生对诗歌作品积累、诗词常识、诗歌创作背景、诗歌流派等等的认识,就越能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首先,教师可以适当要求学生背诵一定量的课外诗歌作品。其次,还应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一般的常识,例如诗歌的题材类别、意象、意境、创作风格、创作流派、诗人的生平、常用的表现手法等等,帮助学生课外的自主诗歌阅读。其三,课内教学适当延伸拓展,学会由此及彼,加深学生对诗歌的领悟。例如学到刘禹锡的《秋词》,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杜甫的《登高》、刘彻的《秋风辞》、李煜的《相见欢》等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同样写秋的诗句,有什么不同之处?读李清照的《醉花阴 常记溪亭日暮》,引导学生阅读李清照前期诗作例如《点绛唇 蹴罢秋千》,思考这两首诗的意境有什么不同,作者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进而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学生在课外查阅中,渐渐就能将李清照的生平与作品联系起来,加深对作者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增加诗歌的积累的前提是自己有“一桶水”,教师自身丰富的诗歌积累能让自己在教学中游刃有余,让诗歌阅读教学充满“诗性”。

二、反复涵咏吟诵,正确追问引导

“三分诗靠七分吟”,诗歌有节奏美和音乐美,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一要正字音,读准字音是基础。二是要注重节奏和韵律。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也应将“声律知识”引入课堂,例如押韵、重音、平仄、節奏等。有的诗节奏明快,有的节奏绵长,表现出不同的情感。例如:婉约派诗人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节奏缓慢,表现的是一种离别的凄楚之情;豪放派苏轼的《定风波》节奏明快,表现的是一种旷达豪放的精神。三是要读出诗情。诗言志,在反复朗读中,还要通过轻重音和语气、语调的变化读出情感,理解诗歌的思想意境,读出诗情。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不能仅以一句简单的评价结束,而应当学会追问:“这首诗有哪些字让你感觉读起来朗朗上口?”“韵脚是哪些?押什么韵?”“读这样的诗,语气是激昂一点还是舒缓一点?”“节奏是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哪些字词应该重一点?哪些字词又应当轻一点?”指导有法,示范有味。

三、抓住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

意象是解读诗歌的秘匙,是到达诗歌艺术境界的关键。教学中“诗性”的回归离不开对诗歌意象的体悟。意象有着丰富的寓意,寄托着诗人的情思,甚至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揣摩意象背后的深刻含义,实际上就是要通过意象走进诗歌的意境当中,从而理解诗歌的含义和诗人想表达的情感。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其一》中,这首诗通过“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炊烟、鸡鸣”等意象展现了一幅恬静、美好的田园乡村生活,抓住这些意象,就能触摸陶渊明的内心的高洁、自由与率真自然。有些意象,往往有着固定的内涵。例如“梅”“兰”“菊”“松”等与人的高尚品格有关,“杨柳”“鸿雁”“寒蝉”“芭蕉”等寄托着离别的感伤,“莲”“红豆”等象征着男女之爱……“诗性”的诗歌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立足于意象去发掘意象的内涵,体味诗歌的情感。

四、启发联想想象,营造良好氛围

诗歌通过极少的词语来表达深刻的意蕴,是含蓄而又模糊的,联想和想象是诗歌阅读的关键方法。灵活地设置情境,通过对话让学生将诗句中的意象串联起来,联想出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情思在想象中纷飞。诗歌常常巧用留白艺术,给后人留下来无尽的想象空间。因此可以引导学生补白,发挥想象,放大诗境。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篇通过“枯藤”“老树”“昏鸦”等一系列名词,简笔勾勒出一幅羁旅荒郊图,卞之琳的现代诗歌《断章》含蓄、朦胧,诗中没有交代“你”“看风景”的人到底是谁,整首诗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闭上眼睛,通过想象,去将画面进行“补白”,加上“岸边的垂柳”“水面微皱”“桥下的月影”等,这个画面就鲜活起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象,诗境和诗趣也就有了。

五、鼓励诗歌创作,加深诗歌体验

在平常的学习当中,要相信学生都是天生的诗人,鼓励他们去创作也是“诗性”回归的重要途径。在一定量的诗歌积累之后,学生的诗歌创作有利于他们本身诗歌素养的提高。学生刚开始创作的时候,或许会感到比较吃力,这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仿写,之后再过渡到自由的创作。学生的诗歌创作,可以尽量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发挥空间,体裁和内容可以不多加限制,真情实意即可,切忌假大空或者“为赋新词强说愁”。当然,为了加深对诗歌的体验,也可对诗歌进行改写。例如将《木兰诗》改写为剧本,将《醉花阴》改写为一篇散文等等,在学生的再创作中再次深刻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意象、意境以及诗歌优美的语言所呈现的画面。

诗歌阅读教学“诗性”的回归,需要教师在关注“术”的同时能够关注诗歌的感性的“道”的部分,做到“文道统一”。在教学中,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增加诗歌的阅读积累,立足诗歌的语言和意象,进入诗歌的意境,进而激发学生读诗歌的一种创作欲,将我们中国文化的这一部分好好地传承下去,真正发自内心地爱上诗歌,让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意大利]维柯著, 朱光潜译. 新科学[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2]刘士林.“诗化的感性”与“诗化的理性”——中国审美精神的诗性文化阐释[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01):14-20.

[3]李建中.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1

[4]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169

【作者简介】

魏敏:1993——,女,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诗性诗歌教学中学语文
卷首语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诗性启蒙,最基础的艺术教育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匠心与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