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形成6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2011-08-15 00:42郝淑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4期
关键词:管腔多普勒彩色

郝淑琴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6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郝淑琴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意义 方法 分析60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点。结果急性血栓36例,声像图表现为管腔内充满低回声团,彩流变细或消失。亚急性或慢性24例,声像图表现为管腔内可见中等回声团,内可见小束状、点状或分束状彩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I)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确定栓塞部位、类型,能测定栓塞程度及侧枝循环情况,并能评价治疗效果。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如果诊治不及时,轻者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重者可导致肺栓塞而危及生命。临床上浅静脉多发于静脉输液部位和浅静脉曲张患者膝以下的大隐静脉[1],深静脉血栓好发于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静脉的解剖结构和血流状况,以指导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我院2009年到2010年确诊的60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36~74岁(平均55岁),主要症状是下肢疼痛、进行性肿胀或行走困难。病史是术后15例,骨折10例,卒中后15例,长期卧床1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4例,恶性肿瘤4例。

1.2 仪器和方法 使用超声仪器为美国GE公司Vivid-7Pr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10~12 MHz,检查方法为:暴露腹股沟以下肢体,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沿着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胫前及胫后静脉走向行纵切面及横切面的扫查,探查静脉的内径、管壁结构及管腔内回声,静脉内血流情况。

1.3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超声诊断标准[2]血栓阻塞部位以下管腔增大,管壁增厚,腔内见实质细密光团,急性呈均质性低回声,亚急性或慢性呈不均质、不规则中等或强回声,完全闭塞时彩色多普勒显示无血流信号,不完全闭塞时显示充盈缺损,周边缝隙状血流信号,其中部分急性期血栓近端可随血流上下搏动而略微浮动。

2 结果

本组中急性血栓36例,亚急性血栓14例,慢性10例,完全阻塞者28例,不完全阻塞者32例,左侧39例,右侧12例,双侧9例,股总静脉、股浅静脉38例,腘静脉22例。

3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多见于手术后、肢体固定、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肿瘤、静脉插管介入治疗,外伤或长期卧床等情况,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时,可出现下肢肿胀、疼痛,行走困难。下肢静脉血栓一般多见于左侧,主要由于髂总动脉交叉在左侧髂总静脉之上,引起该侧静脉血流缓慢所致。以前下肢静脉血栓主要靠血管造影来诊断,但其为有创检查,有一定危险,且孕妇、碘过敏及肾功能不全者禁忌。而超声检查为无创性的检查,不但可以显示血流状况,还可以观察血管的结构,显示血栓的部位、范围和回声特征[3]。

下肢静脉血栓超声有特征性声像图改变,并能鉴别急性和慢性。本组图像表现如下:急性血栓呈均质性低回声,慢性呈不均质、不规则中等或强回声,病程越长,回声越高,并可见再通。急性血栓静脉管腔增宽,管壁光滑整齐,内异常回声呈漂浮状,而慢性血栓管腔缩小,管壁毛糙,内异常回声较固定附着于静脉壁上,周围可见侧枝循环形成。完全闭塞时彩色多普勒显示血管腔无血流信号,血管腔不能压扁,不完全闭塞时显示充盈缺损,周边缝隙状血流信号。

临床研究发现,下肢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是6~8 h,超过8 h后,由于血栓机化,效果不满意,超过3 d,常需要手术治疗,甚至截肢。超声检查具有安全、准确、无创、迅速、可重复等优点,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临床疗效的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

[1]伍于添.超声医学基础与临床应用指南.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418-419.

[2]李建初,袁光华,柳文仪.血管和浅表器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血.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202-204.

[3]芦桂林,郭坤霞,刘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临床超声医学杂志,7(5):349.

453000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管腔多普勒彩色
彩色的梦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