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用工问题考验陶企

2011-08-15 00:45谭振泉
陶瓷 2011年4期
关键词:佛山用工工人

■文/谭振泉

佛山用工问题考验陶企

■文/谭振泉

2010年下半年,曾一度聚集数百家大中小陶瓷企业的佛山成功完成了瘦身转型。今年年初,佛山陶企开工普遍较早,一些陶企已于元宵前开工,为能在新春市场上赢得先机积极做准备。然而,转移后的佛山陶瓷在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荒蔓延全国等问题时又有何对策?蔓延全国的“用工荒”对国内第一大陶瓷产业基地——佛山又有哪些影响?

多重不利因素困扰陶瓷业

近年来,佛山陶瓷业先后开展了多次大规模转移,大量生产线被强制性地搬出。据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佛山市列入调整提升的298家建筑陶瓷生产企业仅保留下62家。此外,佛山陶瓷产业还在向国内其他产区转移。佛山陶瓷整改力度之大,可见一斑。

然而,迁往承接地的陶企大多急于求成,很多企业一开始就同时上马十来条生产线,且产品定位为中低端,致使其产品全无特色,缺乏竞争力,最终,企业不得不通过低价来抢夺狭小的市场。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认为,2011年,陶瓷行业洗牌在即,“用工成本上涨,原材料成本飞升,反倾销重棒下,一大批中低档企业必定撑不下去。”在这种情况下,众中小陶企必须考虑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的市场生存问题。

市场决定陶企用工问题

佛山陶瓷产业转移带来了大量沿海陶瓷生产线的转移,由此出现了沿海与中西部争夺人才的血战。为留住人才,不少企业开始涨薪,或提出了为员工提供更为完善的生活保障等条件。然而,佛山陶瓷企业并未遇到此种情况。据调查,佛山陶企并未遇到员工大量流失的情况,陶瓷产区也未发现流失过多劳动力的现象。据当地几家陶瓷企业负责人介绍,开年以来,虽然“用工荒”蔓延全国,但他们还没有遇到人员不足的情况,相对而言,经验丰富的熟手工人难招的问题有些棘手。此外,尽管生产劳动没有受到影响,但当地企业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人的工资。据透露,佛山陶企员工的薪酬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涨幅达10-15%,2011年,陶瓷企业工人薪资一度提升15-20%。

尽管如此,受国家房地产政策、信贷缩紧政策的影响,在生产员工数量短缺问题上,部分佛山陶瓷老板仍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雅士高夫陶瓷董事长陈彦斌先生表示,陶企用工困难与否,从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陶瓷产品生产有其特殊性,目前还难以预测今年的缺工情况,一切要等到四、五月份,待市场走势逐渐明朗,企业据实际情况安排生产线后才能最终明确今年的用工情况。而行业内人士也指出,陶瓷企业的用工难门槛一般不在春节后,而是在6月前夕。陶瓷业对体力强度要求高,有些超重体力活,一到夏天,工人们就不愿干。所以,陶企到夏天可能会流失一部分工人,甚至会出现用工荒。

目前,虽然还未进入生产旺季,许多陶瓷企业却已开始为留住人才做准备。他们纷纷通过借助老乡带老乡、出外参加招聘会、涨薪酬等手段来留住工人。由此看来,目前,佛陶的用工缺口仍处于正常范围。此外,据透露,佛山陶企缺工主要体现在一线普通工人人数不足上,十个人的用工需求之中可能存在一两个空缺。

佛山陶瓷卖场近日打出的招聘广告显示,各企业一线工人的招聘工作已渐近尾声。少数企业的个别一线岗位仍然缺工,大企业则侧重于储备一线熟练工人,以应战4、5、6月份的生产旺季。在招工方面,相比中小企业而言,大企业的岗位设置也更专业,如设计助理、产品开发专员等技术岗位需求量仍然很大。

据了解,近年来,陶瓷市场持续低迷,陶瓷产能的逐年提升让佛山陶瓷企业一度深陷2010年的价格战难以自拔。其中,抛光砖和瓷片产能最大,其竞争也最为激烈,价格相比2009年下降了10%。与此同时,2010年国内出现高通胀、高CPI,陶瓷市场情况尚不明朗。专家预测,今年佛山陶瓷企业还将面临一场更为激烈的价格战,这种竞争将会把大家带入到一个竞争怪圈中。从长远考虑,企业要发展,摆脱同质化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创新才会有生命力,各陶瓷企业必须尽快认识到,要尽早开创出具有自身特色和风格产品,价格竞争这条路早已行不通。在原料价格和工资的同步上涨的前提下,佛山产品日益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必将导致各陶企之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然而,就行业发展规律而言,这势必能促使中国陶瓷行业能朝向更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正如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所说,有竞争才会有进步,佛山陶企将会积极应对。

猜你喜欢
佛山用工工人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做一个“巨晓林式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
广东佛山 小记者参观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