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1-08-15 00:44函,王
台州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案例教学方式

丁 函,王 毅

(襄樊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计算机专业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探讨

丁 函,王 毅

(襄樊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随着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教育的普及,社会、企业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因此提出了以任务式、案例式和项目式综合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从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来组织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活动。

教学模式;多元互动;计算机专业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教育的普及,一方面,学生更早地掌握了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另一方面,社会、企业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这种状况对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很多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仍采用按部就班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学生听讲、课后复习、试卷考核,课程教学过程就结束了。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动手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也只能学到一些书本知识,基本上都不会灵活应用,更不用提应用到工程项目中去。针对这种状况,已有很多学校在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但目前的措施仍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加强。因此,本文基于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探讨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法。

2 多元互动教学模式

现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不仅应重视知识学习,更应该使学生具备应用知识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树立多元互动的教学思想来指导教学实践[1]。

所谓“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是在开放教育环境下,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多元的交往沟通和动态的交互影响过程,通过深化和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和学习有关的教学要素,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相互作用,促进学员主动、积极地学习与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面的和谐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新型教学结构形式[2]。

综合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特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应采取课堂内教学的互动、试验互动、课外互动等多元互动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及学习成就感。下面就教学的各个环节分别给予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摒弃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因为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脱离了实践的理论对学生是没有好处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入任务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项目式教学等综合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过程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在教师指导下,按照自己的任务去搜集相关资料,最后完成任务。

案例式教学一般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分析问题的基础和框架,依据教材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的实例、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有利于学生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联系。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过程教育,其主要特点在于避开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始终围绕着某项目目标是否能够实施完成而进行,强调“做中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完成某个具体项目的连续性、整体性实施能力,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获取信息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协作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

3 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及课程性质来具体选择所采用的教学模式。

3.1 任务式教学模式及实施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处于专业学习的起始阶段,所学的内容多为知识介绍型的,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很多课程,应采用任务式教学模式。具体来说,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预先给学生下达一定的任务,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在课堂理论教学及课外指导下完成任务、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掌握的新知识更牢固,也更灵活。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比较适用,因为他们处在学习基础知识阶段,目的就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扩宽知识面。而学生自行的资料搜集过程可达到此目的。在任务式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对教学情境的设置,萌生出有一定思维价值,并与学生的认知基础相适应的具体问题。问题要新颖生动,有明确的指向性、层次性和思辨性。要积极鼓励学生从具体的知识情境中发现问题。问题性原则是“多元互动”学习互动得以开展的首要前提,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交流和争鸣[3]。

在低年级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任务式教学模式。第一次课,教师对程序设计的概念及过程和程序设计语言做简单介绍。然后引出第一次的任务:将自然语言(以英语为例)学习过程和程序设计语言学习过程进行比较,找出程序设计语言学习的过程及规律。在之后的教学中,总是在上一次课程结束时布置下一次课程的任务。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后需完成的任务及要实现的目标如下:

(1)通过对自然语言学习过程的分析,找出程序设计语言学习的规律。以网上查询及学生之间和教师及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为主要方式,目标是使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有整体上的认识,今后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2)给出一些C语言的表达式,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对数学表达式计算规律的总结,结合相关参考资料总结C语言表达式的计算规律。这一任务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对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使用和容易出错的地方布置有针对性的表达式,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中运算符的优先级及结合方向,会将数学表达式转换为C语言表达式并正确计算。

(3)让学生在课后,在预习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础上,在C语言开发环境中,将教师给出的数据和表达式,以多种形式进行输入、计算和输出,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程序组成和标准的输入、输出函数。

(4)编写程序实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这个问题本身学生比较熟悉,要求学生使用选择语句的多种格式来实现,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的实现语句。

(5)输出九九乘法表。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使用多种循环语句实现,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各种实现语句,并能有效控制输出格式。

(6)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讨论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及必要性。通过使用函数实现求阶乘,目标是使学生对函数的使用有大体的认识。

(7)通过预习,要求学生了解数组的概念、使用数组的必要性。

(8)通过教师的引导,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指针的概念,并和数组的使用进行比较,讨论使用数组和使用指针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

通过这些比较基础的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在每次教师讲解之前能从整体上了解教学内容,能更好地掌握重难点,并通过讨论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非常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更强。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更高层次的能力的培养方面。类似的还有一些基础课程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比如《计算机导论》等。

3.2 案例式教学模式及实施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基础知识之后,应逐步引入案例式教学模式。这时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对知识应用的框架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应适当适用一些综合案例来巩固及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实践的能力。教师对案例的设计应能覆盖教学基本内容,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分析,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能在案例的分析中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高年级时应引入项目教学方式,这时,学生已对本学科知识体系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在前两种教学方式下,已牢固地掌握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引导、指导学生参与进来。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组织、分析、动手、协调、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甚至可以模拟公司运作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以适应将来的职位需求。

在《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采用案例式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也非常好。根据教学要求我们设置了以下案例,将这些案例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案例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使用VC++设计界面和C/S模式的客户端的开发。案例如下:

(1)分别设计并实现一个类似于记事本的单文档应用软件和一个类似于WORD的多文档应用软件。要求学生掌握:窗体、事件处理(键盘事件和鼠标事件)、通用对话框、消息对话框及部分控件、菜单栏、工具栏和状态栏的使用。

(2)设计钟表、月历和计时器等小案例。要求学生掌握其相应的控件的使用及掌握其基本的事件和函数等。

(3)制作问卷调查。要求掌握单选按钮、复选按钮等控件的使用。

(4)用对话框输入学生成绩。要求掌握文本框的数字旋转等控件的使用。

(5)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绘图软件。要求实现基本的绘图功能。

(6)通过窗体输入学生信息,然后存入数据库中。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使用。

以上案例的设计基本覆盖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且在学生动手实践、教师讲解和指导下来实施。既把基本知识贯穿其中,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反映非常好,相比原来的只讲理论,效果非常明显。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应用于实践性较强、内容上比较独立的课程。

3.3 项目式教学模式及实施

对于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是在高年级的一些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中实施。如:《软件工程》等。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综合地使用之前学到的专业知识,来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项目的实施完全以软件工程的规范来进行,模拟软件公司的运行过程,在团队内进行角色划分、任务分配、具体实施等,最后提交按规范要求的各类文档,并进行项目的验收。这种教学模式,在高年级学生中很受欢迎。学生可以在项目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充分发挥各种能力,并以公司的形式真正参与到项目中去,对将来的工作大有裨益。

3.4 实践及考核环节

实践环节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和学生都应充分利用实践环节来实现教学内容的要求、检验教学效果。案例、项目教学部分可以看作是实践环节的内容,而不应仅仅局限于在实验室的45分钟内来实现。在课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如教师建立教学网站,大家在网络上自主学习、交流。

另一个重要环节是考核环节。考核环节也应该采取更能体现学生能力的考核方式,不是背几道题就可以了,而是重点考核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很多课程都可以采用让学生通过做项目的方式来考核。教师选择几个与本门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各门学科间的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使学生在团队合作等方面也得到了提高。

综合应用任务式、案例式和项目式教学,在课堂讲解、实验实践和考核等方面与学生实现多元互动的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将具体知识的讲解贯穿于任务、案例和项目中,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既掌握了理论的知识,又提高了动手能力;以团队的形式来实施项目,既使学生发挥所长,又提高了团队意识。总体来说,通过这种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的实施,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感觉积极性更高,特别是学生的成就感更强,学习的效果明显较之以前得到了提高。

3 总结

综合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深入贯彻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可在这种模式下具有更广、更深的知识基础,更好的实践能力,更好的学习成就感及更好的工作社会适应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也就相应更高。首先,教师要合理设计、安排任务、案例和项目,其设计、组织、实施、监督和考核等方面都需要精心设计、安排;其次,学生的积极性一定要被调动起来,否则会导致一方面教师情绪高涨,一方面学生不甚关心,那么整个教学模式也很难顺利实施。

[1]马林兵,王海仙.“GIS 软件工程”课程的多元教学法探讨[J].高教论坛,2008,(05).

[2]施斌.论多元互动教学模式[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4).

[3]余乐.“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04).

Discussion about Multivariate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of Computer Specialty

DING Han,WANG Yi
(Xiangfan University,Xiangyang 441053,China)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and computer education,the social and the enterprise requirements become higher and higher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computer scienc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is deman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comprehensive multiple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integrated with task-based, case-based and project-based teaching, which is organized while tak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extracurricular counseling,practice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forms into consideration.

teaching mode;multiple interactions;computer major

耿继祥)

G712

A

1672-3708(2011)03-0061-05

2011-06-10

丁 函(1980- ),女,湖北随州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教学和软件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案例教学方式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CDIO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