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学院职业技能培训站发展探析

2011-08-15 00:53
文山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应用性资格证书文山

谈 心

(1.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2.文山学院初等教育系,云南文山 663000)

自 2008年文山学院职业技能培训站 (以下简称培训站)成立以来,累计培训 582人次,获证人数562人次。培训站现有 18种培训工种,为学生获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能力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培训站发展比较缓慢,因此,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培训站的发展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

一、文山学院职业技能培训站建设的定位与功能

(一)文山学院职业技能培训站的发展定位

文山学院职业技能培训站建设的定位是在文山学院发展定位指导下确立的。当前文山学院确立了立足文山,面向云南,以教师教育为基础,为地方培养合格师资和实用型人才的多科性本科学院,使其成为推动滇东南地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的发展定位。这意味着我校既不是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单一功能的师范院校,也不是以单一学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院校,而是定位于一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面向本地区经济和行业领域设置专业,培养在工业、工程等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等技术人才。当前文山学院从文山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开设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矿物加工技术、冶金技术、中药制药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计算机应用技术、图文信息技术、文秘专业、旅游管理、物流管理、舞蹈表演、艺术设计、应用越南语等应用型专业,其中既有本科层次也有专科层次,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性人才。这类人才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是现代技术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因此,传统学问化倾向的学术型本科课程不能适应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的需要,开发应用性本科专业双证课程具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本科专业双证课程由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技术能力 -知识课程、技术规范课程、工作任务课程组成,是这些课程的有机融合。[1](P75-76)双证课程的实施主体包括教学系部与培训站两个方面。教学系部承担应用型专业双证课程培养方案制定与专业日常教学工作,培训站承担应用型专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提供认证服务。

因此,文山学院职业技能培训站建设总体定位为:服务于学院应用型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具体职责是:拟定培训站发展规划;组织申报学院应用型专业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鉴定资质申报工作;拟定培训站培训师、职业资格考评员培养计划;协调组织学院应用型专业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鉴定服务;协助各系部制定应用型专业双证课程人才培养计划;促进学院与企业、行业协会共建实训室、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实训质量等。培训站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积极发挥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功能,服务于学院的发展战略实施,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文山学院职业技能培训站的功能

1.导向功能:培训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导向应用性人才的标志。

培训站是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内在需要。培训站是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思想的具体实践。培训站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教育实效有助于教育者走出高等教育仅仅是单一学术性本科教育思想的误区,促进教育者内化 “做中学”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理念,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导向优化教学环节。

2.保障功能:培训站是实施双证课程的重要保证。

双证课程是指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与学校的日常教学、考核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学校正规课程。[2]当前,我校培训站只有职业技能培训资质,没有进行职业资格鉴定的资质,还没有实现学校专业课程教学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考试的理论考试成绩的融通。因此,从保障双证课程实施角度来说,建立文山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内在必要性。

3.沟通功能:培训站是促进学校与企业、行业协会合作的关键环节。

紧密依托企业、行业协会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内在需要,是实现企业、行业专业人士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中介。培训站在促进校企联合,签订产学研合作教育协议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关键环节。培训站能将产学研基地建设变成学生实习实训、学校应用科技研究和实践技术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的平台,成为技术应用型、复合应用型和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基地。

4.实训功能:培训站是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

应用型本科教育注重学生经验性知识、工作过程性知识和工作关键能力的培养,而实践教学是培养上述知识、能力的关键。受实训条件限制,实践教学是我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因此,可以通过培训站聘请产学研合作单位一线技术专家为学生传授一线的现场知识和经验,安排学生到产学研合作基地进行现场实训,改善我校的实践教学。

5.就业能力开发功能:培训站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当前,中小学教师需求量逐渐饱和,我校将有更多的毕业生需到企业就业,而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是进入企业工作的 “通行证”。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对申请人专业学识、技术能力的认可,是求职、任职、独立开业和单位录用的主要依据。培训站能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职业资格培训课程,学生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的学习、训练,有助于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快地适应工作情境。

二、制约当前文山学院职业技能培训站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培训站的最初定位是影响培训站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校培训站最初是由生化系申报成立的。生化系申报培训站的最初定位是为本系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本系学生的就业能力。培训站成立后一直挂靠在生化系。在管理上,培训站由生化系系主任兼任站长,由生化系教师兼职负责培训站的日常工作。培训站成立之初的定位决定当时培训站的工作主要定位为生化系的内部管理工作,因此,学校未将培训站兼职管理教师的工作纳入学校工作。

(二)学校教育培训运行方式制约培训站发展

我校教育培训的总体思路是:由成教处统一规划、管理教育培训项目,系部具体实施培训项目,校系两级合理分配培训收入。但是由于培训站成立的历史因素,培训站并未从实质意义上纳入成教处统一管理。因此,成教处没有承担培训站的工种申报、招生宣传、考评员培训、培训站的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工作。培训站的招生宣传、培训组织主要由生化系独自承担,其宣传、管理从力度和效度都存在不足。

从招生宣传来说,受培训运行方式影响,部分教学系将培训站理解为生化系培训站,故在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宣传方面积极性不高。从培训师资整合来说,培训站挂靠在生化系,在整合全校师资担任培训课程教学,应用学校各系已有教学设施开展培训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培育培训师资时,既缺乏足够的组织资源也缺乏经费资源。在培训时间安排上,由于缺乏学校层面的管理协调,培训站的培训时间会与学校教务处课程安排、各系部专本一体化课程时间发生冲突,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培训。

(三)培训站经费困境制约培训站发展

自 2008年建立培训站以来,学校受财力影响没有对培训站建设予以专项经费支持,即既没有在培训站实训设施上给予投入,也没有在培训师资进修、考评员队伍建设方面予以支持。培训站所需资源完全是采取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方式,即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师资和实验设备开展培训。从培训收入来说,培训站从我校大学生家庭贫困数量多的现实出发,每项工种仅收取约 250元的培训费,3年来培训总收入约为 9万元。培训费在支付学校管理费、培训教师津贴、兼职管理人员津贴、宣传资料费等费用后,缺乏足够经费支持培训师资建设,如支持培训教师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职业资格考试考评员资格认定等。培训站更没有足够资金改善实训设施以整体提升培训与鉴定质量。

(四)培训站内部管理缺失制约培训站发展

目前培训站在目标管理、人员管理、经费管理、制度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失。从目标管理方面看,受学校管理体制因素制约,培训站的发展目标比较模糊,缺乏明确、具体的发展规划。培训站一方面试图拓展职业资格培训工种,为全校学生提供类型丰富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但另一方面受培训站整合师资和全校各系部资源困难、招生宣传困难等因素影响,部分已申报下来的工种不能正常开展培训。从人员管理方面看,培训站管理人员均为兼职,使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开展职业资格培训项目,以及开展培训站发展战略的调查研究工作。这些因素也导致培训站的各项规章制度、档案资料管理不够健全。在考务管理方面,培训站需要积极探索落实考、培分离的新举措;在认证题库建设方面也需要进一步规范。在经费管理方面,受培训站挂靠在生化系的影响,很难将培训站的办学收入与生化系的成教收入区别开来,因此,受办公经费紧缺的影响,培训站收入很难落实到 “取之于培训,用之于培训”。

此外,当前劳动管理部门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执行力度不够,众多企业没有执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造成证出多门,缺乏统一性,造成职业资格证书权威性不高;一些职业资格鉴定机构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盲目提高通过率,忽视培训质量,导致资格证书尤其是低级别的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低,社会认同度不高。这些因素都影响学生参与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培训站的发展。

三、加强文山学院职业技能培训站建设的策略

(一)明确学校办学定位,深刻认识培训站建设的基础地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以单一学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垄断高等教育的局面将成为一种历史现象逐步被多样化的新格局代替,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将向应用性方向转变。[3]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我校办学历史相对较短,正处于专科与本科办学层次并举的阶段,当前学校中心工作是以迎接普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推进合格本科院校建设。当前学院科研能力相对薄弱,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功能还处于初步阶段;学院的生源主体为高考成绩处于中间段的学生。因此,受现有教学设施、经费投入、师资水平、生源等因素影响,我校应定位于一所合格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培训站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基础性条件,是保障应用性人才实践教学培养的重要基础。

(二)遵循“以站养站”发展思路,校企共建产学研基地,实现培训站到鉴定所的飞跃

培训站的发展应遵循“以站养站”的发展思路,避免盲目投入、无效投入。正确处理培训质量与效益、培训站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是培训站良性发展的关键。培训站发展应寻求政府搭桥,遴选地方特色产业、企业,以“优势互补、产权明晰、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实现人员、资源的共享。在产学研基地的建设过程中,确立集生产、实训、技术开发与服务、技能培训与鉴定四位于一体的发展目标,利用企业资金购买具有生产功能的仪器设备。在实训基地的运行过程中,实现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融通、教学实训过程和生产过程结合;探索设备与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实现运行机制市场化;发挥产学研基地自我造血功能,发挥实训设备最大的功效。[4]

通过“以站养站”、校企合作,逐步改善培训站的硬件与软件,最终实现培训站到鉴定所的飞跃。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职业资格鉴定所是一所合格应用性本科院校的重要标志,因为拥有特色产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鉴定资质,标志着该机构在特色产业中行业的领先地位。

(三)理顺培训站运行机制,夯实硬件、优化软件,提升培训站品质

首先,理顺培训站管理机制,可以采取如下具体措施。(1)提升培训站管理层级,建议由分管教学、就业的副院长兼任站长,并成立由教务处、成教处、人事处、科研处以及各系负责人为成员的培训站建设指导委员会,研究培训站的具体发展思路、实施方案。(2)培训站具体运营,应落实现有学校成教管理模式,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调动各系利用其专业优势积极推行职业资格培训。 (3)从学校专业建设、师资建设与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有机结合的视角,将推进全校职业资格证书鉴定工作纳入全校教学工作会议的常规议题,开展双证课程开发研究,推进双证课程实施。

其次,优化培训站软硬件,可以采取如下具体策略。(1)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资金支持,通过实训平台、实验室的建设,改善我校实训教学的基础。(2)采取积极政策,鼓励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参与相应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培训。

(四)开发双证课程,实施双证课程教学改革,彰显培训站功能

双证课程的双证融通内在要求职业资格培训课程与专业教学课程有效融合。实施双证课程既需要鉴定站为载体,也需要从双证课程出发重构专业培养计划;既需要明确双证课程开发方法,也需要创新课程开发主体。具体说来,首先,在教学计划建设上,各系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国家职业标准调整教学计划,“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标准为尺度”重构课程体系。各系应从专业实际出发,成立由企业专家、行业专家、学科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研制教学培养方案与课程开发。其次,从双证课程开发具体方式上说,双证课程开发有以下四种基本方法:最简单的是在课程体系外,增加单独考证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嵌入认证课程;将认证课程内容分散融入课程;将认证课程与原有课程整合成为新课程。[5]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职业标准中职业功能、工作内容、工作单元、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将成为我们制订教学培养计划的重要内容。但是也应该注意对国家职业标准原有内容陈旧的部分、技术落后的部分进行调整,对已有职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进行提升,融进当前新知识、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相关内容。最后,从课程开发主体上,还可以采用与国际知名培训机构、国际知名企业合作的方式开发双证课程,比如自 2003年起,北大青鸟APTECH开始与高职院校合作,采用课程置换方式对高职在校生进行 ACCP软件工程师培训;Oracle公司采取建立甲骨文学院与高等院校进行课程融合合作,提供三种不同等级的认证。[6]

[1] 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 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通用教材编委会.就业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双证书”教学研究 (序言 1)[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 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 (序言 1)[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 丁金昌.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8,(6):49-55.

[5] 杨劲松.“双证融通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建设[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7):60-61.

[6] 徐红.双证融通在高职软件人才培养中的研究与实践[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6-48.

猜你喜欢
应用性资格证书文山
Modula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coupled waves between fast magnetosonic wave and slow Alfvén wave in the laser-plasma interaction
对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策略的探析
对完善查验员资格管理机制的思考
文山肉丁
文天祥与文山肉丁
山歌唱文山
人的行为方式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
既有检测技术在老旧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应用性分析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
职业资格证书查询将全国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