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与加强党的建设的互动

2011-08-15 00:53涛,蒋
关键词:文明特色制度

谢 涛,蒋 娟

(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与加强党的建设的互动

谢 涛,蒋 娟

(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与加强党的建设是内在互动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需要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内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可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更好更快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根本保障。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应努力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与加强党的建设统一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之中,以实现二者互动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党的建设;互动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需要加强党的建设作保障

文明,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大目标之一,内在地包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体系之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一个整体,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等方面。党的十七大在总结以往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和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等重要思想,为我们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与加强党的建设统一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之中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理论和实践都已表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需要加强党的建设作保障。

首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明需要加强党的建设作保障。干任何事都是有条件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明需要多种条件,而加强党的建设可以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明需要正确的发展方向,加强党的建设则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纲领、方针、政策,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明更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基本规范和价值尺度,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明沿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有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在经济体制上,坚持国家宏观调控,积极培育和发挥市场作用;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经济发展战略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文明发展的成果。

其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加强党的建设作保障。从文明的视角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宏观上看,加强党的建设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范畴,但由于党的建设自身的特殊性,加强党的建设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意义重大,关系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进程、决定着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政治属性。因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大力推进党内民主的发展,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坚持民主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善领导体制,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效率;加强党内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

再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加强党的建设作保障。近现代世界政党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以一定的意识形态作为支撑,并以此来进行思想统一、政治动员和社会整合;执政党的意识形态总是在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并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主导着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加强党的建设作保障,是因为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起导向作用,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个重要任务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理论指导和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最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需要加强党的建设作保障。应该说,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因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必须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所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需要加强党的建设作保障,是因为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使党的根本宗旨得到具体体现,特别是发展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文明与党的宗旨是根本一致的。由于党的组织和成员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不同性质的组织之中,加强党的建设有利于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能有效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妥善解决,为加强社会管理乃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提供必要条件和组织保障。

二、加强党的建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更好更快发展

当前,加强党的建设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夯牢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协调各方面社会力量、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更好更快发展。实际上,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加强党的建设从来都是紧紧围绕、密切联系并服从服务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展开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成功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成了一个马列主义的政党,正如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说的,建设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2]的“伟大的工程”。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成功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以苏为鉴,探索了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勇于改革、充满活力的党,纪律严明、公正廉洁的党,选贤任能、卓有成效地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十四大提出使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十五大指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十七大提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可以说,新时期我们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从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纲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此统一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和行动,有效统筹并保证社会各个系统和各个层次之间的有机协调,从而聚成合力,进而推动整个国家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方向。当前,在思想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党的建设,关键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和提升科学发展水平,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果来体现党的建设成效;强化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提升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和能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事业而不懈奋斗。

第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这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更好更快发展的组织保证。一方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进程是组织、动员中国社会诸要素共同参与文明建设大合唱的过程,有效地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建设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要发挥党组织覆盖面广、内在联系紧、社会基础牢、组织体系严的优势,把握党的组织与国家政权部门的关系比较密切的特征,强化各级党组织对国家政权机构负有监督和保证职责功能等;国家重大决策、方针政策是由党组织领导政府制定和贯彻的,党的成员来自社会各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并分布于社会各个群体之中,有利于增强党组织对社会的动员力和感召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要尽可能把各个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纳到党内来,抓好“先锋工程”,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既提供了各阶层有效的利益表达渠道,又扩大了对各阶层的影响,以实现有效的政治组织整合,夯实党对社会的领导基础,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更好更快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不断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在党内增强民主意识,用民主的方式办事;同时,要按照统筹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提高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应对突发事件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更好更快发展。正如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 P·亨廷顿所认为的,维系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政党强大与否,“要视其制度化群众支持的情况,其力量正好反映了这种支持的规模及制度化的程度”[3]。

第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不仅是实现党的领导和执政的重要保证,而且关涉到能否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又好又快发展。实践表明,党的作风好是坚持和发展党的理论、创造性地制定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条件;相反,如果党的作风不好,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或者使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落实,或者大打折扣,甚至走样变形,害党危国。历史上,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这些优良作风是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我们党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有力武器。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环境下,我们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考验,如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突出,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现象蔓延等,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甚至失去党心、民心。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还要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这是全党一项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当前,在信息网络化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党必须十分注重防范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维护党的队伍的纯洁,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更好更快发展[4]。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既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又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进行下去。

第四,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健全党的体制和机制,是实现全党组织上与行动上的一致、形成强大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更好更快发展的基本条件。邓小平说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5]“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5]实际上,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党的活动领域是一个广阔的、普遍联系的整体,作为党的行为规范的制度也不应是一个个孤立的存在。任何一项制度,只有把它置于完整的制度体系中才能有效地发挥其规范作用。因而,党的制度应该是一个科学的、涵盖党的生活各个领域的制度体系。具体来看,加强党的制度建设要包括这样几个大的方面:一是加强党的根本制度建设。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党的制度建设的根本。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曾明确提出了修改党章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即必须适应新时期的历史特点和需要,针对党的现状对党员和干部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把党建设成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二是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其中最根本的是健全民主集中制。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健全议事规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制和决策失误追究制,用制度保证各级领导在决策中慎重从事,确保重大问题决策上的民主性、科学性;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进一步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三是健全和完善党的生活制度,确保党员的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发挥。要健全和完善党员必须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内的民主生活制度、党的活动制度等内容,不断增强党内工作的透明度、党员参与党内工作的参与度,形成心情舒畅、团结合作、竞争向上的良好氛围。此外,还要健全和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党的组织制度等,不断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进程,为促进社会主义文明更好更快发展搭建一个广阔的制度化平台。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张佑法)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eveloping Socialist C ivi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engthen ing the Party Construction

XIE Tao,J IANG Juan

(School ofLaw,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 Tan 411201,China)

Developing socialist civi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engthening the party construction are inherently interactional.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arty construction for developing socialist civi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party construction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socialist civi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hile strengthening party construction is the basic guarantee of developing socialist civi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n the new century and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in socialist civi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arty construction,and the unity between each other in promoting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reby to achieve mutual development of the two.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party construction;interaction

D26

A

1674-8425(2011)02-0073-04

2010-07-18

谢涛(1986—),男,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方向: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蒋娟(1986—),女,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猜你喜欢
文明特色制度
特色种植促增收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对不文明说“不”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