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船山诗学中的情贞分立

2011-08-15 00:45石朝辉
关键词:船山全书诗学

石朝辉

(嘉应学院师能部,广东梅州,514015)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世称船山先生。船山诗学既是对于前人诗学的总结,也是时代和个人的产物,诗学中有立也有破,我们可以尝试探讨船山诗学理论、批评、创作中船山的批判内容,这样可以使得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船山诗学的本质。船山诗学内涵极为丰富,这里用两个范畴来作为论述的参照——情和贞①贞,作为船山思想中一个范畴,包含了丰富的内涵,本文主要用来指称“正”、“常”、理性化等思想。。船山诗学提倡情贞一体,而反对情贞分立。情贞分立具体体现为:一是“取情而弃贞”;二是“求贞而背情”;三是“失情且无贞”。

一是“取情而弃贞”。指船山批判有些作品,纯粹宣泄个人情感,甚至是个人低下的情感。比如评论鲍照《赠故人马子乔》中写道:

参军诗愈韬愈远,其放情刻镂者则皆成滞累。然岂徒参军为尔?五言长篇加以刻镂,其不滞累者鲜矣。[1]754

鲍照的诗歌中越能包容、蕴涵,诗歌就越能深远;情感的放纵和极力修饰只会成为一种牵累、束缚。这种状况不仅仅在鲍参军的诗歌中存在,许多五言长篇中都存在刻意雕琢,情感肆意,导致凝滞现象。

船山批判竟陵派诗歌,“灭裂风雅、登进淫靡”,[1]617“‘凉夜始多梦’,创获语不入荒淫。后来竟陵效此,非淫则荒。雅郑之分在此,非但以庸板为雅”。[2]1300“唯谭友夏浑作青楼淫咬,须眉尽丧”。[3]841背弃了风雅的传统,形成文辞浮华艳丽、淫荡颓废的风格,出现了或淫或荒的诗歌创作。反对过于暴露、直白、一览无余的诗歌,因为这种诗歌是低下庸俗的作品。

幽细狷洁,或疑石仓诗颇为竟陵嚆矢者在此;乃其端重有局度,自然君子之章,竟陵不得而借也。石仓气幽,竟陵情幽。情幽者,暧昧而已。竟陵外矜孤孑,中实俗溷,鄙夫之患,往往不能自禁;其见地凡下,又以师宣城而友贵阳,益入腐奸女之谒之党,摇尾声情,不期而发。[2]1339-1340

竟陵风格中的“幽”其实是“外矜孤孑,中实俗溷”,表面上清幽孤冷,实际上却极为世俗混浊,内心的冷漠狭隘。“幽情”违背船山提倡的情贞一体的要求。“心力褊躁,筋骨刻露,一往无余,但觉佣贱”。[1]713指责诗歌中无“理”之作,“古今有异词而无异气,气之异者,为嚣、为凌、为荏苒、为脱绝,皆失理者也。以是定诗,《三百篇》以来至于今日,一致而已”。[1]666“狂者倚门调,涩者侍女腔,乃至无复人理,近竟陵所录艳诗皆是也。”[1]793这一类的诗歌只是情感的宣泄,或嚣张或欺凌或柔弱或超脱,脱离了理的约束,不合适。有些作品描写男欢女爱之态,败坏风俗;有些写青楼淫荡的小曲、淫邪之声,须眉丧尽。这些都不值得在诗文创作中表现,既蛊惑人心、又违背文人创作之初衷,船山极力反对。竟陵派为了矫正七子之弊而尽废拟古,以“淫媟市巷之语”泥封“正始之音”,使得儒家温柔敦厚的传统完全丧失。船山批判竟陵表现了对于“贞”的追求,“取情而弃贞”的作品十分有害,在诗文创作中仅仅只是宣泄个人的一己之情,有悖于风雅之道。船山批判之“情”如:矫情、太过之情、淫情、惉滞之情,也属于“有情无贞”之类。

船山反对惉滞之情。

惉滞之情,生夫愁苦;愁苦之情,生夫攰倦;攰倦者,不自理者也,生夫愒佚;乍愒佚而甘之,生夫傲侈。力趋以供傲侈之为,心注之,力营之,弗恤道矣。故安而行焉之谓圣,非必圣也,天下未有不安而能行者也。安于所事之中,则馀于所事之外;馀于所事之外,则益安于所事之中。见其有馀,知其能安。人不必有圣人之才,而有圣人之情。惉滞以无馀者,莫之能得焉耳。[4]301

惉滞之情,指烦乱、淤积的感情。这种情感因为骄傲奢侈导致贪图感情放纵、引发疲惫劳累、忧愁苦恼,从而产生懈怠,厌烦的感觉,不再有充沛、剩余情感。这种情不利于诗文的创作,也有悖于圣人之情。船山在批判这种情感的同时,提出了“《诗》者,所以荡涤惉滞而安天下于有馀者也”。[4]302《诗经》可以帮助人们清除这种无益的情感,使得贞情得以抒发。

船山反对淫情。

淫者,非谓其志於燕媟之私也,情极於一往,氾荡而不能自戢也。自戢云者,非欲其厓偨戍削以矜其孤也,流意以自养,有所私而不自溺,讬事之所可有,以开其菀结而平之也。能然,则情挚而不滞,气舒而非有所忘,萧然行于忧哀之涂而自得。自得而不失,奚淫之有哉![5]

船山强调淫不是指男女之间的狎昵、纵欲放荡的情感,而指过度、无节制、泛滥的情感;当情感聚集一时,如洪波涌起一样泛滥而无法收敛、止息、约束。应该不自恃其高傲、孤立独特,不沉溺于个人,平静心中的郁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情感真挚而不滞积,萧洒悠闲而又有所得,真正摆脱“淫”的状态。

船山认为在《采葛》中表现的情是淫情。

《采葛》之情,淫情也;以之思而淫于思,朱传云。以之惧而淫于惧,毛传云。天不能为之正其时,人不能为之副其望,耳荧而不聪,目瞀不明,心眩而不戢,自非淫于情者,未有如是之亟亟也。[6]

称之为“淫情”,因为对于思、惧这两类情感表现得过于强烈,显得亟亟、迫不可待的样子,这类情感的表达必然使得文词急迫,音节急促,文章显得不够清晰明了,文旨无法得到明确表现,我们必须所以应该反对。

何以知情之淫也?其诸词不丰而音遽者乎!韩、柳、曾、王之文,噍削迫塞而无余,虽欲辞为千古之淫人,其将能乎?[6]

淫于情者浮用其情,而以血气之迁流为消长,弗顾天矣。[7]

船山由《采葛》引申“诸词不丰而音遽”的情是淫情,“浮用其情”也是淫情。船山反对这一类节奏过于急促、情感过于浮泛的表现形式。

船山批判私情。

在评述《北山》一诗时,船山认为,“为《北山》之诗者,其音复以哀,其节促以乱,其词诬,其情私矣。故音哀者节必乱,节乱者诬上行私而不可止。是以君子甚恶夫音之遽哀而不为之节也。奚以言其词诬而情私邪?词苟诬而情或私,反诘之而不穷者尟也”。[8]由于只表现私情,使得音节短促混乱、言辞不实。因为“为《北山》之诗者:知已之劳,而不恤人之情;知人之安而妒之,而不顾事之可;诬上行私而不可止,西周之亡不可挽矣。故节其哀者戒其複,饬其乱者惩其促,治其诬者穷其连累之词,革其欺者禁其迫切之响”。[8]如果只从个人的忧愁出发,不体恤他人的情感,必然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平静不复存在,彼此妒忌,不相互考虑、彼此顾忌。只顾及个人的情绪,导致欺骗君上,各怀私心,这也是西周灭亡的原因之一。所以在诗歌表现出的这类私情,应该避免情感的重复,整饬节奏的急促,不使用连续的不实之辞,改变其迫切的声响。

此外,船山还批判太过之情。太过之情指过分、过度的情感。

反对矫情。矫情指掩饰真情、做作之情。

孱庸之主,非徒其任情而失理也,矫情之所爱而憎之,矫情之所憎而爱之,怦怦其不能堪,而附之如漆,誖甚矣。[10]

骄者,盈之征也。血溢气锐,险阻不知,而多求于物,皆盈者之召骄也。[11]

反对不道之情。不道之情指违背道义、道德的感情。

治不道之情,莫必其疾迁于道,能舒焉其几矣。[12]415

是故欲治不道之情者,莫若以舒也。舒者,所以沮其血之躁化,而俾气畅其清微,以与神相邂逅者也。[12]416

二是“求贞而背情”。指简单宣传道义、直接发表议论,而忽视个人情感的作品。

(四)充分发挥脱贫攻坚“助推器”功能,有效引领了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在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贴息、贴担保费的机制,鼓励融资主体结对帮扶贫困户,并采取提供就业、代耕代养、定点收购农产品和流转土地等方式进行联结,既顺应国家提倡的产业扶贫思路,解决贫困户长效增收问题,又让贫困户在联结主体的指导下参与相关项目建设,力所能及提供必要劳动,在思想上坚定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信念,根除了“等、靠、要”的思想,走出了内生性脱贫的新路子。

宋人论诗以意为主,如此类直用意相标榜,则与村黄冠盲女子所弹唱,亦何异哉?[1]537

诗之深远广大与夫舍旧趋新也,俱不在意。唐人以意为古诗,宋人以意为律诗绝句,而诗遂亡。如以意,则直须赞《易》、陈《书》,无待诗也。[2]1576-1577

诗固不以奇理为高。唐、宋人于理求奇,有议论而无歌咏,则胡不废诗而著论辨也?雅士感人,初不恃此,犹禅家之贱评唱。[1]787

诗歌中过多的理性介入、过多的议论,影响诗歌带来的直接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那样的诗歌没有意义。如果在诗歌中一味地议论说理,还不如直接标榜、宣言,而不需要采用这种本该“情之所至,诗无不至”的文学形式。

杜又有一种门面摊子句,往往取惊俗目,如“水流心不竟,云在意俱迟”,装名理为腔壳;如“致君尧舜上,力使风俗淳”,摆忠孝为局面:皆此老人品心术学问器童大败阙处。或加以不虞之誉,则紫之夺朱,其来久矣。《七月》、《东山》、《大明》、《小毖》何尝如此哉![13]1021

对于杜甫批判的理由之一是:因为他以名理为外壳,宣扬忠孝仁义等道德伦理,使得诗文自身的特点缺乏,导致“紫之夺朱”的后果,无法凸显诗文本身的魅力。

唯此不辨,则有竟陵一派强酸假醋之诗,为学究命根矣。[13]1111

学苏明允,猖狂谲躁,如健讼人强辞夺理。学曾子固,如听村老判事,止此没要紧话,扳今掉古,牵曳不休,令人不耐。学王介甫,如拙子弟效官腔,转折烦难,而精神不属。[3]861

诗歌中一味的说理,一味的学究气,甚至强辞夺理,过分地夸大了诗文中贞、理的方面,违背了诗歌也是应该表现情感的特征,只会令人不耐烦,阅读的时候也不会产生审美感受。

还有匿情也是属于这一类“求贞而背情”,过分的违背自身情感的需要。

夫无忠而以起文,犹夫无文而以将忠,圣人之所不用也。是故文者,白也,圣人之以自白而白天下也。匿天下之情,则将劝天下以匿情矣。

忠有实,情有止,文有函,然而非其匿之谓也。“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不匿其哀也。“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不匿其乐也。非其情之不止,而文之不函也。匿其哀,哀隐而结;匿其乐,乐幽而耽。耽乐结哀,势不能久,而必于旁流。旁流之哀,懰栗惨澹以终乎怨;怨之不恤,以旁流于乐,迁心移性而不自知。[14]

情感的表达虽然有节制,但不应该隐藏、隐瞒。悲哀的情感、快乐的情感都应该有所表现,如果一味地藏匿,只会导致郁结哀隐,沉溺乐幽,最终这样的状态不能长久,不利于情感的节制,反而导致情感的肆意泛滥,成为哀而怨,乐而淫的后果。过度的压抑使得情感无法得到释放、宣泄,最终的结果就是使人性扭曲。

三是“失情且无贞”,也就是船山认为某些诗歌就不能称其为诗,是最为糟糕、恶劣的一种诗歌形式,被称为“恶诗”的作品,甚至不应该进入诗歌的行列。

大历人以之而称才子,宋人以之而称古文,高廷礼以之而标正声之目,而村巫傩歌、巷塾对偶、老措大试牍、野和尚偈颂,皆可诗矣。古来作者心血,几许付之消沉!而梁之沈约、唐之罗隐,传诗充帙,菉葹盈庭,岂徒在名位之间乎?

“明月虽外照,宁知心内伤”,休文得年七十三,吟成数万言,唯此十字为有生人之气。其他如败鼓声,如落叶色,庸陋酸滞,遂为千古恶诗宗祖。[1]778

所谓恶诗者,李颀之和瓶倾醋、常建之病蚕牵丝也。[13]945

更有数种恶诗:有似妇人者,有似衲子者,有似乡塾师者,有似游食客者。妇人、衲子,非无小慧。塾师、游客,亦侈高谈。但其识量不出针线、蔬笋、数米、量盐、抽丰、告贷之中,古今上下,哀乐了不相关;即令揣度言之,亦粤人咏雪,但言白冷而已。[3]840

像村巫傩歌、巷塾对偶、老措大试犊、野和尚偈颂;有似妇人者,有似衲子者,有似乡塾师者,有似游食客者等等,这些文字在船山看来“失情且无贞”,不该成为诗歌,否则是对于古来作者心血的辜负。“如败鼓声,如落叶色,庸陋酸滞”,这些已经没有精、气、神的诗歌,是真正恶诗的宗祖。

船山诗学中情贞之间的分立主要针对文坛中实际存在创作情况而言,“情贞一体”才真正符合船山的理想、向往的诗歌意境。

[1] 古诗评选.船山全书(第十四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

[2] 明诗评选.船山全书(第十四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

[3] 姜斋诗话.船山全书(第十五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

[4] 诗广传·论葛覃.船山全书(第三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

[5] 诗广传·论采绿.船山全书(第三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433-434.

[6] 诗广传·论采葛一.船山全书(第三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344.

[7] 诗广传·论葛生二.船山全书(第三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368.

[8] 诗广传·论北山.船山全书(第三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422.

[9] 诗广传·论楚茨二.船山全书(第三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425.

[10] 诗广传·论候人.船山全书(第三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378-379.

[11] 诗广传·论崧高与烝民二.船山全书(第三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476.

[12] 诗广传·论小弁.船山全书(第三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

[13] 唐诗评选.船山全书(第十四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

[14] 诗广传·论关雎一.船山全书(第三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299.

猜你喜欢
船山全书诗学
图片资料
背诗学写话
船山与宋学关联的再探讨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西湖》一部婉约而豪放的西湖全书
《张船山 社日朴园斋中咏燕》
新发现的线装本《张天师发病书》《发病全书》整理研究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唐君毅先生之船山人性论浅释(下)①
——探《船山之尊生尊气与尊情才义》
两种翻译诗学观的异与似